站在一定的高度,总是容易让和自己同处一地的人产生好感。我们一般被称为英雄互爱。即使身处敌对阵营,对方也会对自己产生莫名的吸引力。但用兵如神的韩信,始终没有得到军事才能出众的项羽的重视。他全身心地扑在他的指挥下,却始终对自己视而不见。为什么?
毫无疑问,韩信是一个著名的明星。他一开始是一个人,为梁军效力,可以说,如果当时项羽重视这个出身贫寒的人,或许结果会不一样。况且他也不是那种自视甚高,对人敬而远之的人。在项羽的指挥下,他经常献计献策,可惜都不被重视。那么,项羽这么好的人,为什么就是看不上他呢?
首先,项羽的性格。项羽出生于贵族家庭,对庸俗社会中的人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换句话说,他身边人才济济,他接触的人大多都是有名有姓的(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名有姓,普通人只有名字),所以底层的韩信入不了他的眼是很正常的。此外,项羽本人也有任用亲信的习惯。对于这种没有靠山的人,不太信任,自然也就错过了人才。
第二,韩信的性格。如前所述,韩信并不自以为是,做出了很多贡献。然而,他的积极态度并不意味着他能很好地与同事相处。这是两码事。而且当时韩信在刘邦的军营里几次左,多亏了萧何,才有了他的未来。
另外,从楚营很多将领对韩信的评价来看,有的说他胆小,有的说他胆小,可见他的性格真的有点不可理解。有才华的人很容易被人看到,但少数真正有才华的人可能会很奇怪。韩信可能就是那个奇怪的人,不然为什么那么多谋士中只有一个人有英雄的眼光?
第三,项羽军营的奇特风格。要说诡异,项羽的军营真的很诡异。许多有才华的名人都逃离了他。这种风气背后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项羽。他不懂得识人,也不懂得选人。他有范增,不重用也要争取。而且因为这种风气,没有人帮他物色人才,所以打败仗很正常。
最后,或许和项羽本身的巨大能力有关。刘邦不擅长打仗,所以心思都花在看人上了。但是项羽不一样。也是一方独大的名将。他对战争的理解很深,很少考虑如何合理用人,因为他不需要。
项羽的战绩也很有威望。至少在前期,他很顺利,几乎没吃过败仗。相比之下,他对带兵的要求没有刘邦那么强烈。那时候韩信还没有很大的名气,就算他真的懂,因为没有记载,所以对他来说,只是纸上谈兵,不重视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