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么重要?(燕云16州还是幽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么重要?(燕云16州还是幽云十六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4/1/3 10:06:01

说起十六郡,其实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真的是相当有说法的地方。都说整个宋朝,包括北宋、南宋都在收复这十六州,但其实大家都知道,事与愿违,一去不复返。那么这十六个县真的那么重要吗?还有为什么宋朝一直想要回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十六州的意义是什么?五代时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后,直到毛北伐,幽云才重新回到汉人手中。有人说幽云是马产地,但宋代也有马生产,而且和西夏有贸易,所以马还是可以进口的。从宋太祖直到北宋灭亡,宋朝一直想夺回隐云。为什么?

十六州,即京津北部(海河以北)、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失守岭北(杨希嫣诗中杨希嫣护府之都)必祸岩云,失守岩云必祸中原。十六州又称“蓟十六州”,"岩云”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历史和地理。

包括燕(有)、姬、郢、莫、卓、谭、舜、云、儒、桂、吴、辛、魏、郢、桓、朔,共16州。幽、冀、英、莫、卓、谭、舜位于太行山北支东南,其余云、儒、桂、吴、辛、魏、英、桓、朔九州位于太行山西北。十六州之于南,犹如岭北省之于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

公元936年,中国后金开国皇帝石敬瑭(我们的时间在后唐河东),反对唐朝独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建立后,辽太宗与石敬瑭约父子。天府三年(938年),石敬瑭根据契丹的要求,割让十六州给契丹,将辽国疆域扩大到长城。后来中原几个朝代都没能完全收复。十六州的战略意义让中原的北宋政权200年都感到威胁。

在对幽云的战争中,赵光义曾经发动过雍熙北伐,最后狼狈逃回。刘彦卿也玩过,也失败过。甚至因为这样,金人看到了宋朝的强大,黑了辽国来砍宋朝。

看地图。它就在长城里面。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收复岩云就相当于对敌人有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北宋一直想收复岩云的部分原因是宋太宗北伐时被高梁河打败,坐着驴车逃跑了。后来皇帝想为自己报仇。宋神宗还降旨,凡是回答燕云的人都要加冕为王,以至于很多将领都在争抢这块肥肉。

当时十六郡,在长城,相当于游牧民族进攻中原的桥头堡,在中原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没有突破。

此外,十六州在当时也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地区,许多来自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不断输入到辽金的领域,使之更加文明,制度更加完善。

十六郡是个危险的地方,易守难攻。十六州之失,北方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面前,对宋朝的衰败甚至灭亡影响巨大。并入辽代的十六州,不仅是辽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辽代汉人问题最突出的地方。

说起国防资源,这也是宋朝最大的短板之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在黄河流域,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一片大平原。所以,要在北方打仗,必须要有骑兵。而中国在北方对付塞外之敌,更多的要靠骑兵。骑兵需要的马匹,中国只有两个地方生产。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北。第一,所谓蓟北荒原,也就是今天的热区。第一,甘肃-两河套地区。你必须在寒冷的地方才能养一匹好马。不能一个一个养马。你得在草美、泉甜、地开阔的长山沟里成群养马,才能为骑兵作长途追击。而这两个地方在宋初建国的时候,正好一个被辽拿走,一个被西夏拿走,两个都不在中国手里。还有铁和优铁矿与马有关,也在东北长城外,这也是宋朝衰弱的标志之一。王实行新法时,想一边训练,一边注意养马。但是在大陆养马不太方便。按照当时人们的估计,养马需要的土地可以用来耕种,可以养活25个人。这是农业社会备战的一大短板。

不得已,决定保护王的马匹,让百姓去官府牵马。私下养马,一匹一匹养。在平时,人民可以使用收养的马匹,并满足战争的需要,然后临时聚集。当然,人民愿意做这样的事。他们牵着一匹马,平时把它当动物,却不知道在温暖的湿地养马不容易,容易生病,容易死。但是马死了就要赔钱,所以农民把养马当成一项辛苦的工作。但是,政府是要发的,所以马的保险就成了烂政府。事实上,即使这种方法得到有效实施,一群弱马在战争中也未必真的有用。在这个系统中,也能告诉我们宋代国防遇到的大问题。所以,一旦莫南的天然牧场失守,中原要养马,就要从人民口中夺粮喂马。价格太高了。农耕民族只能用丝绸换取游牧民族的马匹,战力掌握在游牧民族手中。由于古代中原地区缺乏大量优秀的战马,无法消灭周围很多有威胁的势力。所以历史上一旦有农耕或游牧政权建立了农耕+游牧=复合帝国,就会互相碾压。

十六州被非汉人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八月,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十六州重新纳入汉人的势力范围。古代骑兵的定位相当于今天的铁骑。鹤林是元代北行省的居民。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命魏公徐达为鲁将军,从路出发,前往鹤林任中路军;曹国公李文忠为副将军,他作为东路军从铁力路出发。宋国公盛丰为右副将军,从刘娜路出发,作为西路军,带着15万骑兵,分三路前往漠北。骑兵15万,用于后勤运输保障的马匹就更多了。所以这次远征用的马至少有30万,规模之大,在洪武once/kloc-0中是前所未有的。久经沙场的扩军利用了明军能打胜仗、骄横跋扈的心理,诱敌深入。徐达冒险进入阔绰和何宗哲联军的伏击圈,';突然不利与之作战,数万人死亡。"同样,明军损失惨重。据《草木子》鲁愚记载,“出门三路讨漠北败,死者约四十万”。与人员相比,马匹的损失应该更重。

如果说此时的朱元璋惧怕被他称为天下第一奇人的王宝宝(即扩阔吐尔),不敢主动出击,那么“洪武八年八月,将军王宝宝失守,十一年四月,元主赵总又死,明军却不敢趁机大动干戈”日本学者和田清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现象,却没有给出答案。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15年里,没有明军的大规模进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年。从各方面来看,战马不足应该是制约明朝大规模军事行动的主要因素。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统计全国兵马数量,官兵1204923人,马匹只有45080匹,可见凌北之战后明朝军马的匮乏。"与鲁之战失利,收兵守塞”只能用步兵来稳固根据地。"马的数量只有2万。如果你骑着十万匹马,很难在战场上作战,尽管你是一个上古之星。所以,你一定想了解你的朋友,所以数一数我的马。即使有步军,也可以抓马助阵。想追北,想活捉土匪,是不行的。"导致步兵的战略投送能力远弱于骑兵。"明军自然希望填补空白”。朱元璋继承元朝最后一省的计划,因明军骑兵严重不足而严重受挫。"照此,加上林芝的偏师,我军有了新鲜的利润,我们很后悔。"最后只能在大漠南设立众多的卫生所,用合适的地方耕种土地和马匹来辅助军队,以此来反攻凌北。1421年,明朝皇帝朱迪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

清朝

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朝的始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十六郡再次由满清统治,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清朝覆灭。幽云十六州归北洋政府管辖,定都北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军攻克北京,改名北平。

抗日战争

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十六个县被日本人统治了八年。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后,十六个府县回到中华民国手中。

标签: 十六州洪武中原

更多文章

  • 我婆婆和小岳飞坐在水缸里躲避洪水合理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婆婆,儿子,洪水

    说到古代岳飞的故事,真的有很多故事。很多人也知道,精忠报国,直捣黄龙的故事数不胜数。但是最近很多人对岳飞年轻时遇到洪水的事件很感兴趣。据说当时我婆婆抱着小岳飞,坐在水缸里躲避洪水。那么这次行动真的能抗洪吗?真的能让水箱不坏吗?这些问题值得研究。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说法是有害的

  •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第六位的林冲人物简介(林冲在梁山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林冲,梁山,王伦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河南开封)。梁山108位将军之一,原是八十万皇军枪棒的主帅。因为他的妻子被邱的养子所吸引,多次遭到陷害,最后被迫落草梁山。火烧王伦后,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加了梁山的一系列战斗,为山寨的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梁山在聚义时,排名第六,应该是熊星,位列马军五虎将,镇

  • 韩信做了哪五件折寿的事让他折寿年(韩信 折寿)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项羽,核桃

    最近边肖看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就是这个韩信虽然牛逼,但是他也是一个很有缺陷的人。这个野史很多也有说这个韩信前前后后做了五件非常非常缺德的事,缺德到丢了40年命。那么是哪五件事呢?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看这个韩信是怎么个妖法!其实韩信做了很多缺德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

  • 李自成是怎么死的?真的是兵败自杀了吗?(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崇祯,高迎祥

    关于李自成最后是怎么死的,民间有一种说法,李自成是因为战败自杀的。这个说法可以说是在民间流传的非常广,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其实如果你有把握的去想,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从古至今,王者的结果只有两种,胜者为王,败者自杀。而蔺王李自成出身土匪,所以战败后没有自杀,而是一路逃亡。逃入九宫山时,被村民用锄

  • 曾国藩曾经有多好色?最后又是怎么改掉臭毛病的呢?(好色的曾国藩是如何改掉老毛病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曾子,曾国藩,铁嘴

    说起晚清重臣曾国藩。不过不得不说,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是个很好色的人,这件事在家书里有记载。曾国藩三十几岁的时候,正式成为男人的春风。他不仅靠了进士,还在北京做了官。这个年纪,这个身份,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好色是可以理解的。后来发现淫荡坏了大事,就改掉了自己的淫荡习惯。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改掉自己好色的习

  • 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巢做过哪些暴行?(黄巢其人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安,黄巢,他们

    黄巢是晚唐农民起义的领袖。鼎盛时期在长安登基称帝,建立大齐政权。其实黄巢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家里祖祖辈辈都在卖私盐,所以黄巢从小条件就很好。而且黄巢年轻有才华。五岁就能写诗,同时掌握骑射。但是黄巢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可以说是一次次的尝试。历史上对黄巢的评价存在很大争议,主要集中在黄巢入侵长安后是否

  • (奥斯曼帝国是如何衰落的?)奥斯曼帝国解体国:跟不上时代发展(被封建制度拖垮)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

    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战败后被战胜国瓜分,分成大大小小40多个国家。可见奥斯曼帝国即使不是鼎盛时期也是非常辽阔的。早期的奥斯曼帝国在17世纪达到了疆域的顶峰,一度鹤立鸡群,甚至可以与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相媲美。可惜奥斯曼帝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制度还停留在昔日的腐朽状态,以至于最终走向衰落,

  • 李存孝是谁?他真有资格与项羽并称?(李存孝冉闵项羽李元霸谁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项羽,乌江,李元

    李存孝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如果你说起李元霸,你就会知道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很多古典小说里,而李存孝就是以实力和武功著称的李元霸的原型。这可以从李元霸的表现看出来。那么,他有资格和同样强大的项羽相比吗?如果可以,他们哪一个会更好?项羽和李存孝是两代人。项羽是楚汉的霸主,李存勖是隋唐李元霸的原型。因为

  • 李莲英为什么深得慈禧太后喜爱?李莲英是靠什么上位的?(经典人文地理李莲英和慈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宦官,主人

    李是掌管清朝的宦官,也是慈禧身边的名人。凭借与慈禧太后的良好关系,李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宦官。但是为什么李的一个宦官能受到慈禧的青睐呢?这里讲的是李与斗争的全部历史。可能太监想上位,需要更多心机。不讨好人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宦官就像一个大臣,知道主人的所有秘密,忠诚守信的程度往往代表着宦官能否长期工作。

  • 凌烟阁的英雄都是怎么排名的?为什么李世民会这样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原则,名单

    灵岩阁是唐代李世民为纪念跟随他的二十四位英雄而专门布置的亭子,亭内悬挂着这些英雄的画像。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英雄的数量逐渐扩大,但最著名的是李世民时期的二十四英雄。但是,大量的人自然需要排名。那么,李世民是如何给这24位英雄排名的呢?为什么他会这样排名?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除了能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