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女子十七不嫁国家就“分配”丈夫为何魏晋南北朝会盛行早婚?

女子十七不嫁国家就“分配”丈夫为何魏晋南北朝会盛行早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58 更新时间:2023/12/11 6:57:40

什么?如果一个女人十七岁还没结婚,国家会给"分配"老公?这太荒谬了。在这个剩男剩女走来走去,三四十岁未婚的年代,十七岁就要分配老公的消息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有规定。

现实生活中,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都问个人问题,父母也时不

时打电话催婚。这种催婚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父母认为,人总要结婚,有个伴,有个孩子,这样以后的生活才有保障,老了也不会孤单。父母的心思可以理解。为什么国家这么着急结婚?

一、早婚早婚现象出现在汉代。周·《土地官》里有云"三十岁嫁男,二十岁嫁女。。汉儒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男人三十岁结婚,女人二十岁结婚。阳数是奇数,阴数是偶数。&hellip&hellip三十岁的男人筋骨强健,父亲,二十岁的女人皮包骨,母亲五十岁,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孕育万物。"但在汉朝,男人一般二十岁,女人十五岁就可以结婚。

东汉时,一位太守规定了他所管辖的边远地区的婚俗:男20,女15为最低结婚年龄。这与汉代婚俗的记载基本一致。古代人认为,男人20岁加冕,女人15岁送礼。之后,他们就成年了,有了自己结婚的权利。

汉惠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个法令:"如果女人过了15到30岁还不结婚,五算"如果女子年满15岁,尚未结婚,其家庭需要缴纳5倍的税,可见婚龄政策并不限于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结婚年龄较早,在魏晋南北朝的史书中,早婚现象随处可见。南朝齐谢龙八岁时,孝武帝命其迎娶公主。北朝也提倡早婚。北周长子孙成十岁时,司徒李严娶了女儿。

太史公九年(公元273年),晋武帝下令:"女人十七岁,父母不嫁,就应该嫁给高官。"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平民有意识地提前婚龄,就连国家也在婚龄上采取了政策。

2.早婚的原因关于结婚年龄的古语很多,但大多数人不会遵循这些不切实际的古语。每个时期的结婚年龄取决于时代的具体客观条件。

1.人口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战争有很多种,无数次。这期间朝代更替非频繁,每一次朝代更替都意味着战争。这些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本来就少的人口进一步减少。

瘟疫加剧了人口的减少。《书》(34卷)和《五行志》记载,魏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三月"万、疫情,数万人死亡"瘟疫夺去了那么多人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再加上不断的自然灾害和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些都让原本就很少的人口进一步减少。

为了增加人口,封建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包括减少徭役、鼓励生产和安置流民,但这些政策只能稳定现有人口。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政府开始奖励早婚早育和多生孩子。

2.寿命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预期寿命普遍不高。如果不早结婚,早生孩子,人家不一定能留下后代。为了继承孩子,人们选择了早婚早育的道路。

3.上流社会的宗法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流社会出现了追求满孙,世代同居的现象。事实上,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存在着对一个大家庭和许多后代的渴望,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并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另一方面,政府也认同这些大户的行为,经常给荣誉和奖励。早婚是实现大家庭的重要手段。所以贵族家庭往往早婚早育。

4.平民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早点生儿子""很多孩子都是有福的"是婚礼上经常使用的问候语,也是传统观念中人们追求孩子的一种表现。在古代,人口是生产力的象征,人们对子女的追求是对美好生活的规划。

"不孝有三种,无后为大"。古代人受孝道约束。为了留下后代,尊重父母,传宗接代,人们普遍选择了早婚早育。

"男的要大一点再结婚,女的要大一点再结婚"是人们一直恪守的一种婚姻观念。在古代,男女之间的婚姻不仅代表着两个人,而且见证了两个家庭之间的利益交换和分享,也是延续子女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平民早婚早育的现象十分普遍。

5.古代女性生存不易。

封建时代,女性社会地位普遍低下,普通女性身不由己。受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影响,女性被抛弃,甚至到处被廉价贩卖。穷人家早嫁女,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能从婚姻中得到彩礼。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早点结婚是个不错的选择。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四起,普通妇女经常被歹徒抢劫,生活苦不堪言。这样,朝廷颁布的早婚早育条例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妇女。再者,女性结婚后会受到婆家的庇护,婆家好的话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大多数普通女性还是自发的早婚早育,以求早日找到栖身之所。

6.晚婚的兴起。

南北朝时期,士绅阶层的崛起导致家族婚姻成为主流婚姻形式。士族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提高自己的利益,逐渐只和本阶级的士族或贵族结婚。在这个时期,士不娶基本上是一个既定的规则。婚姻成为士绅们抓住权力不放的重要手段。

一些家庭背景不高的家庭往往会开出昂贵的彩礼,以达到攀附权贵的目的。而且有的士绅会索要巨额彩礼。当时因为彩礼问题引发的诉讼数不胜数。这些导致婚姻停滞,对社会安全和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连年战乱和天灾人祸,导致家里没有多的财富,很多普通人拿不到举行婚礼所需的财产,导致民间出现了晚婚现象。为了改变这种趋势,政府下令将适婚人口分配给超龄未婚人口。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早婚现象有其独特的背景。在那个战火纷飞、赋税严重、瘟疫时有出现的年代,人们生活贫困。为了提高生产力,他们不得不早婚早育。毕竟古代人没有劳动保护法,孩子也可以工作。为了稳定政治,发展国家,迎合民意,朝廷出台了敦促早婚早育的政策。

3.早婚影响结婚年龄,在婚姻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婚年龄的变化对人的素质、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早婚有其特定的背景,对当时及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魏晋南北朝各封建政权都实行了有利于人口增长的政策,包括早婚早育,导致人口剧增。这一政策缓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的局面,为隋朝统一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婚间接地促进了大家庭的发展,并催生了一门新的科学。大家庭有大事业,内部结构和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从此,人们开始关注这些问题,从而总结出管理家庭、管理家务的经验,也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这些早婚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不完全有利于民间妇女。婚姻本来应该是在双方同意的原则下诞生的,政府强制安排合适的人选,可能会让夫妻双方互相不满,婚后生活不幸福。

总的来说,早婚政策有利有弊。面对国家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在魏晋南北朝都有实行。

四。结论婚姻制度历来为各界人士和各个年龄段的人所重视。婚姻本身承载着巨大的意义和责任,与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乃至经济水平息息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独特的婚俗,这是其特殊时代的表现。这一时期封建官员颁布的早婚政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不仅要看当下的事情,更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真相。不要以偏概全,盲目,要完整全面的看待新事物。尊重历史,找出不足,改进弊端,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刚刚看到了"十七岁不结婚,就给你分配老公"我说这话的时候,觉得真的不可思议。但是了解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就知道这个政策是合理的。看来真的是"存在就是合理"啊。

标签: 早婚南北朝魏晋

更多文章

  • 顾恺之简介: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曾作洛神赋图(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顾恺之,洛神赋,曹植

    古代的艺术形式和现代有很大的不同,画的也特别不同,但还是有很多传世佳作。比如顾恺之,他是古代非常厉害的画家,最著名的作品是《洛神赋》。那么顾恺之还有哪些代表作呢?接下来,就跟着玄机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顾恺之简介顾恺之长康,金陵无锡人,即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杰出的画家、画论家、诗人,因其在文学、绘画方面

  • (古代免死金牌是什么样)古代的免死金牌是不是真能免死(丹书铁券)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金牌,丹书铁券,三族

    免死金牌在皇权下完全没有作用。俗话说得好,同伴如虎,即使是皇帝信任的人,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得罪了龙的面子。这个时候有一样东西可以救你一命,那就是避死金牌。历史上的免死金牌,又称丹书铁券,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时期。古代皇帝认为后代可以享受优裕或免罪证书。据说当时刘邦得天下后,奖励了和他一起

  • (姓氏的起源周代)从姓起源和来历周平王封姬精英于枞地子孙以邑为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姓氏,后代,宗公

    从属姓是一个总人口只有10万的罕见姓氏,但它的起源却非常复杂。首先,它起源于后稷的后代姬,她改变了她的姓氏,因为人们习惯称它为从属和和谐。其二,祖籍周平王的儿子姬静在宗国被封,改姓。三是来源于汉朝大将宗公的后代,四是来源于汉朝的官职,比如从事中秩,跟随历史。姓氏1的由来和由来。后稷的后代。其姓氏为族

  • 历史中貂蝉的结局是什么貂蝉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貂蝉历史原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姆,关羽,故事

    在丢西姆的故事历史中,有两种结局:悲惨的死亡和被送回家。《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本书对丢西姆故事的最终结局都没有明确的说法。原著中,丢辛和吕布最后被困白门楼的故事。吕布被曹操残忍斩首后,丢西姆的故事无处可寻。在民间传说中,丢西姆的故事有两种结局。第一,丢辛被关羽残忍杀害的故事结局丢西姆的故事是四大

  • 泰坦尼克号上的六个中国人去哪儿了:被遣送出境(泰坦尼克号上的六名中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国,中国,移民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大批搜救队前往沉没地点进行救援。在所有幸存者中,有六名来自中国的中国人。其他幸存者在到达陆地后被他人照顾,甚至有美国国民称这些幸存者为英雄。然而,幸存的6名中国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相反,由于美国政府颁布的一项排华法案,他们在登陆后24小时内就被驱逐出美国,让他们自生自灭。泰坦尼

  • (华佗五禽戏全套教程)走进华佗五禽戏的传世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佗,五禽戏,动作

    华佗五禽戏,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是古代神医华佗模仿五种动物创造的动作,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华佗五禽戏是虎、鹿、熊、猿、鸟。它也被称为"五禽戏"、"五鸟气功"、"一百步汗水剧"等等,如果经常练习,可以延年益寿。当你90岁的时候,你还是会又聋又瞎,还有一口好牙!1.华佗五禽戏是哪五种鸟?华佗五禽戏是虎、

  • 近代四大伪君子康有为、周作人、徐志摩、郭沫若(徐志摩康有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作人,郭沫若,徐志摩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才子,近代离我们也比较近。那个时代文人很多,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近代还有著名的伪君子,那么近代四大伪君子是谁呢?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边肖。现代四大伪君子近代四大伪君子是康有为、周作人、徐志摩、郭沫若。康有为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加速中国现代化

  • 历史上的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密谋皇位失败被赐死家中(太平公主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平,公主,隆基

    太平公主也是历史上的传奇女子。她是武则天最小的女儿。她从小就受到武则天的宠爱,一直陪伴着她。所以在看到自己的母亲作为一个女人也可以在朝廷上大吵大闹之后,太平公主也是非常向往权力,希望自己能像武则天一样。但最终,太平公主失败了。失败后太平公主的命运是怎样的?历史上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太平公主被赐予了死

  • (张飞真实人物形象)历史中张飞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吕布,关羽

    《三国演义》中对张飞的集中描写虽然不多,但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却展现了他的性格和变化。张飞早期的性格主要被描述为莽撞、憨直、笨拙。他头脑简单,不善于分析事情,往往认识不清,容易出现一些鲁莽的举动。比如吕布杀了董卓之后,走投无路,投奔刘备。刘备想联合吕布对抗曹操。结果张飞一见吕布,立马抄家伙,誓要杀吕

  • 欧洲四大皇帝:亚历山大/屋大维/查理大帝等。(第三欧洲之父)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亚历山大,大维,拿破仑

    欧洲历史上有四个著名的皇帝,分别是亚历山大、屋大维、查理大帝和拿破仑。每个人都听说过他们的名字。他们大多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对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欧洲四大皇帝吧!欧洲四大皇帝之一,亚历山大古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皇帝。他率军统一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