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金圣叹是个什么样的人?金圣叹生平简介(金圣叹简历)

金圣叹是个什么样的人?金圣叹生平简介(金圣叹简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07 更新时间:2023/12/16 11:37:38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家和批评家。可能很多朋友听说金圣叹是从他对《水浒传》、《西厢记》等作品的批评中知道的。从性格来看,金圣叹孤傲不羁。当然,评论家一般不会太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不然也做不出这种事。金圣叹在古代小说批评领域的地位几乎是最

高的,评论之详细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次简单介绍一下金圣叹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活是怎样的。

一、世界怪杰金圣叹的悲哀

文学大师国文先生写过一本书《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里面描写了形形色色的文人"非正常死亡"有内因也有外因,也透露出一些文人的悲哀。

但是古代文人的死,最悲惨的是统治者认为他们触犯了禁忌,把你定罪,把你斩首,让你永远不能闭嘴写书。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甚至把他们的亲戚拖进麻烦,被鞭打,定罪和流放,并失去他们的财产。

金圣叹,苏州吴县人,原名蔡,明代死后字若才改为金,意思是金人在上,圣人不禁叹!

看来这个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天才,真正的名士。当他知道自己触犯了清朝的法律,被定罪斩首,妻儿要被送到东北那个叫宁古塔的地方当奴隶的时候,这个倔强的金圣叹感慨地问自己:"砍头是人生最痛苦的事,但做处女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想想我的人生,这两件大事让我站了起来。是不是有点离奇?"

人格就是生命,金圣叹可以说是一个大智慧大智慧的人。他怎么会不知道道德呢?他是政治和权力的受害者。他与其说是在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可悲命运,不如说是在抱怨这个时代。

第二,打开西边,习字就会来。

金圣叹生于明末,童年比较清贫。九岁进私塾,苦学,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没资本,更没资格"打爹"我只能努力学习。

但金圣叹读了又读,"走火入魔",偏离了"走上正轨",像《西厢记》和《水浒传》,这两本书被归为"教淫盗"不严重,金圣叹还要看有多严重,他说过什么歪理邪说,评论一下。

参加科举,他不走寻常路。比如他在新年试的时候,考题是《子》本来是想写美女史曲线救国的,金圣叹写了一篇很精彩的文章:

"开东边,习字不来;开放程楠,习字不来;开北城,习字不来;打开西边,习字来了。看到这种美我很开心!"

多么有趣的试卷,考官看了回复:秀才走了!秀才去了!

因为金圣叹"每逢新年考,或俚语词入今文,或卷末小诗,嘲讽考官。如果不需要被抓,就改名潘潘,如果是这样,那就有几个人",而仕途上未能通过科举,却坐等明朝灭亡。

到清初,金圣叹已成为江南知名文人,放荡不羁。他的才华和学识不是那些整天为了应付八股文考试,从而走仕途的人"死学"不相上下,但真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或许也是真知识,真见识,让金圣叹傲气十足,不落俗套,骜不驯,不做作。

金圣叹给学生讲经学史的时候,输出了一系列的诗词,涵盖了几百部经学著作,随便来找他。野史、佛道经典他也有所涉猎,无所不能。他还评论文学诗,颇有见地。他喜欢在读书的时候随意给书批注,还让市场上的书商翻他批注过的书发大财,形成"金圣叹火爆",读者收藏金圣叹批点"天才的书"骄傲,可见他当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金圣叹卷入哭庙案

也正是因为他的放荡不羁,让他陷入困境。

清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遗诏传到江苏后,按照满清礼仪,苏州府所属的所有朝臣大臣都聚集在府内统治苏州,并设奠酒仪式吊死皇帝。

吴县是苏州下属的一个县。县长是任魏初。他既残忍又贪婪,对李玟冷酷无情。比如拖欠钱粮税的农民,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勒令用浸在粪池里的竹片鞭打。被惩罚后,人会受不了,觉得痛苦。人们对他又恨又怕,在普通人眼里也没什么好印象。

吴县的读书人都知道,百姓饱受酷刑和虐待,大家都义愤填膺。他们很想找个机会向任的上级和江苏巡抚朱国治反映情况,控告他的违法行为。

于是,我借此机会向省长反映问题,希望能管住这个恶官,向百姓出口恶心。

一百多名学者聚集在孔庙讨论这件事。周围的人闻讯赶来,很快人数就上千,人群群情激昂。大家喊着开除任的口号,开始了游行。

自古以来,官员之间互相包庇,互相勾结,而这个任对他的顶头上司朱国治又很孝顺,所以互相勾结,这些读书人怎么会闹事呢?

朱国治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自己,怕这些搬弄是非的文人把事情闹大,于是把属于民政的小事上升为政治问题,以冲击皇帝宝座的罪名逮捕了领头的。

秀才觉得委屈,第二天又组织起来,聚集在文庙里诉苦。

政府出动人力,抓了十几个人,连同前一天抓的人,带到江宁监狱严加审问。

在审讯中,有人供认了这一点"在庙里哭着抱怨"主谋是江南著名作家金圣叹。

这使得政府有充分的理由把金圣叹关进监狱,前后牵连了一些人,给一个重要的人定罪"扰乱政府接收遗诏"罪名是不敬,判了死刑,砍头,因为没有家产,家人都送走了。

金圣叹也失去了智慧,但一切都释然了。行刑前,他的儿子来到死囚监狱送别。

金圣叹漫不经心地笑了笑,看着伤心的儿子说,"好家伙,我有一双。我不妨考考你,看看你怎么做对。第一部分是‘莲子心中苦’,第二部分是你。"

这是一副谐音对联。莲子是小早川怜子,其中包含着他对儿子的爱。他心里的痛,我能跟谁说?

他的儿子听到这里已经泪流满面。

金圣叹看了看儿子,反而笑了:"我说傻儿子,有什么好难过的?我来教你怎么配对。这个底线应该是‘梨的肚子是酸的’!"

梨是分离,是同一个谐音字。梨子送别儿子,心中满是苦涩。

恐怕只有金圣叹的胸怀和才华,才能在生死离别之际,冷静、机智、敏捷、机智,既表达了心中的痛苦和感受,又肯定是鄙视一切的。

第四,最后的嘲讽很有核桃味。

知道自己要死了,金圣叹写了一封信,让狱卒交给家人。相反,肮脏的狱卒把它交给了负责监狱的领导。

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个金圣叹会为自己仗义执言,说出自己所受的莫须有的罪名,为自己伸冤,或者大骂天下,污蔑朝廷,于是就一本正经地打开了里面的内容。

谁知道,看了内容几乎是哭笑不得,但是上面写着:"注意词:咸菜和黄豆一起吃,很像核桃。我对这条法律的传播没有遗憾!"

这似乎是对官僚和法最大的讽刺。

一生嬉笑怒骂以表达自己不同寻常想法的金圣叹,显然预见到狱卒会把这封信交给上司,仔细阅读检查一个死刑犯的信件,从中发现罪名,于是设计了一个充满嘲讽的内容,置这些人于不顾,置人于死地"当时",开了一个金叹的玩笑。

据说金圣叹一生的行为和言论常常出人意料,与世上其他人完全不同。他在行刑和死亡之前,能够幽默地用自己的方式讽刺那些给老百姓嚣张气焰的权力和官僚,尝到了被戏弄的滋味。如此洒脱,不禁让后人对金圣叹的命运感到不安。

不知不觉窗外雪停了,暖了一壶老酒,我不禁在想:在这个处处故作严肃的年代,金圣叹告诉我们,真正的生活是不需要严肃的。

标签: 金圣叹习字自己

更多文章

  • 凯撒的政治手段有多高明?(凯撒担任执政官)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凯撒,庞贝,执政官

    公元前60年,凯撒利用前三巨头的联盟,突然成为罗马共和国后期最强大的阶级。但6年后,他嫁给盟友庞贝的女儿尤利娅难产身亡,凯撒和庞贝的关系从此破裂。次年,随着科拉苏在芭提雅远征中遇难的消息,三强联盟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于是,整个罗马陷入了新一轮的政治动荡。各方势力相互竞争,暗斗,上演了一场远超东方宫的政

  • 孙嘉淦是怎么死的孙嘉淦真的是被吓死的吗(孙嘉淦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孙家,乾隆,雍正

    在中国清朝,有不少著名的官员,如曾国藩,胡林翼和纪晓岚。乾隆年间,有个进士,经历了雍正、乾隆两朝皇帝。因为清廉的为官之道,退休的时候只能包几箱砖来充门面。后来乾隆皇帝被他感动了,就把他换成真金白银,让他回老家尽孝心。这个人就是清代学者孙家干。1.既有智慧又有勇气孙家干,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

  • 中国古代南北战役多为北胜为何朱元璋能战胜北方建立明朝?(朱元璋如何灭明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元朝,北方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只要涉及南北战役,往往是北方赢的次数多,历代都城基本都设在北方。但在南北对峙中,朱元璋率军由南向北,最终打败北方政权建立明朝,这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其实按照以往的经验,从西北到东南会更容易取胜,因为东南过去是海。战国时期的秦国和此后的蒙古都是从西北向东南包围。还有就是北方农耕民族

  • 刘邦和虞姬有什么不一般的关系?(刘邦跟虞姬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刘邦,霸王别姬

    说到这个虞姬,就不得不说说这个刘邦和项羽了。不管怎样,我不了解边肖,但这没关系。不懂可以慢慢学。今天就来说说这个刘邦为什么要把这个虞姬埋了,看看这个刘邦和虞姬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历史上没有关于刘邦礼埋葬于吉的确切记载。作为一个传说,刘邦礼埋葬于吉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刘邦对于吉的爱

  •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周天子的结局是怎样的?(秦朝为什么还有周天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周,秦国,周赧王

    事实上,秦统一中国时,周王已经不存在了。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仅仅是周朝的最后一个国王。说起这最后一个国王,我们总觉得他们很悲惨,很落魄。然而,周赧王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他在这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世界里当了59年的国王。当周赧王掌权时,周王室已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东周,另一部分是西周。这个时

  • 李鸿章为何要将白齐文给淹死?(李鸿章为什么救灾)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鸿章,沃尔,洋枪队

    1843年,一个20岁的年轻人,被父亲的信召唤,从安徽农村老家来到当时大清国的首都北平。一路走来,虽然旅途异常艰辛,但他的内心充满了激昂的热血。一路上的山山水水就像一幅画卷在他眼前缓缓展开,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在他脑海中交织成画,这让他写下了一组诗:入京。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李鸿章,入京中最著名的

  • 明末换成朱元璋会中兴吗?还会灭亡吗?(明末如果是朱元璋在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崇祯,朱元璋,老朱

    这个问题假设很有意思。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能力确实很强,在中国始皇帝的实力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老朱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加入过丐帮。最后,他从基层士兵加入起义,知道民间疾苦各方面都储备充足。并且创建了一个安全系统,从平民到记录,一切尽在掌握。再来看崇祯。崇祯皇帝直到自杀才失去对朝局和军队的控制

  • 齐宣王是如何将齐国带入到大国行列的?又是如何一手毁掉的呢?(齐宣王是怎么称霸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燕国,齐国,孟子

    318年前,这是齐宣王继承王位的第二年。齐国在马陵之战中打败了魏国。在当时所有人的眼里,只剩下秦和齐两个超能力者。然而,在执政19年后,他被转让给他的儿子齐王,但齐国迅速衰落,这也与的战略失策密切相关。公元前315年,燕国内乱,有人建议齐宣王趁机伐燕,"有必要破燕"。齐宣王趁机派了一个将军去讨伐燕。

  • 薄姬为何最终和儿子葬在了一起?为何不与丈夫合葬?(薄姬为什么和儿子刘恒葬在一起)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姬伯,刘恒,刘邦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皇后。除了吕后、武则天、慈禧这些手握大权甚至自己当上皇帝的人,还有很多历史上不一定出名,但被称为"贤德"名声或其他好名声为人所知的太后,如汉文帝的母亲伯皇后。当年的姬伯对刘邦来说只是一个卑微的妃子,但谁也没想到,她最终却成了人生的赢家。但是姬伯死后,他和他的儿子葬在一起。我们知道古

  • 拿破仑为何没有被处死?其实原因很简单(拿破仑为什么被流放而不被处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拿破仑,法国,欧洲

    说起拿破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对他很熟悉。大家都知道他性格孤僻,身材矮小,但他是一个全能的欧洲英雄。也被称为战神,曾经横扫欧洲,所向披靡。最后在一场战斗中,所有的荣耀化为灰烬。然而,失败后,他并没有被处死,而是被流放到一个孤岛上,走向生命的尽头。很多人会对此产生疑问。为什么不处死拿破仑?这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