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各朝代都被游牧民族入侵为何清朝没有?(历史上各朝代都在抵抗游牧民族)

各朝代都被游牧民族入侵为何清朝没有?(历史上各朝代都在抵抗游牧民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72 更新时间:2023/12/17 9:40:11

在中国古代,历代游牧民族的入侵可以说从未停止过,历代都有与游牧民族作战的经历,甚至从周朝到明清都有。但只是到了清朝,关于游牧民族好像说的不多,战争也很少听到。为什么?是因为清朝的开国者不是汉族吗?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

从东亚的角度看中国

古代史,是一部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冲突融合的历史。

一个文明的中心总是容易招来附近一些不文明但强大的政权的攻击。自秦汉以来,长城以北强大的草原部落一直是中原帝国的威胁。

翻开史书,你会发现清朝和周围的游牧民族相处得很好。为什么清朝解决了那么多朝代都解决不了的游牧边界问题?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必须了解古代边疆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再看清朝是如何解决的。

1.古代边疆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因为游牧民族生活在中亚和北亚的草原、戈壁、沙漠地区,草原上的资源非常有限。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只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一些必需品——战争和贸易。

通过不断的战争,我们可以获得战利品,或者与农耕民族进行交易,交换东西。所以,我们看清楚这一点,问题的本质就会逐渐清晰。

为了获得生活资料,草原游牧民族凭借其骑兵的机动性优势,迅速掠夺中原农耕帝国的边境。

恶劣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草原人强健的体魄和好斗的性格。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争取有限的资源,所以他们主张"Force"还有"永"谁力气大,谁敢努力,谁就会赢得大家的尊重。相比农耕文明的礼仪之邦,草原民族的文化基因更具有天然的攻击性。

草原民族的人不仅身体强壮,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就骑马狩猎。长期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教会了他们被野生动物猎杀的战术。草原人之所以崇拜狼,不仅仅是因为狼嗜血,不达目的不罢休,还因为它们的无敌骑兵战术都是从狼的狩猎过程中学来的。

在冷兵器时代,草原民主往往能凭借游牧生活中的勇敢和顽强,加上骑马时的机动性和骑兵战术,打败一个农耕民族。

面对农耕文明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游牧民族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没有控制的能力。单靠杀戮和游牧文化无法维持农耕帝国的秩序,强行统治的结果要么被汉民族的文化同化,要么被赶回草原。就算是强大的蒙元帝国也不可能统治百年。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游牧军侵略的目的不是永久占领汉人的土地,而是掠夺。

所以草原上资源稀缺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为了获得草原上无法生产的生活资料,草原游牧民族凭借其灵活的骑兵和强大的武力,会不断发动局部战争,掠夺中原农耕王朝的边境地区。同时,对于草原游牧民族来说,通过战争获取生活资料的成本太高,除非迫不得已,他们更愿意通过贸易渠道获取。

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贸易的不平衡最终导致边境摩擦。

由于地理条件恶劣,草原人只能游牧,不断地从一个草原迁徙到另一个草原。因为草原部落没有稳定的住所,不能发展城市,生产资料单一(几乎只有牲畜和草),所以不能发展多样化的社会分工。所以在草原上,大家都很穷,只剩下动物。

正如马克思想象的那样,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资源,就不会有冲突。但是,在古代,农耕文明的产品比草原民族丰富得多。丝、金、银、铜、铁、陶瓷等哪些产品让游牧民族垂涎三尺?

是啊,谁不想要好东西呢?你会说,如果你愿意,去农耕帝国买吧。想想看,古代国家之间的贸易,没有今天美元外汇的支持,只能以物易物。产品少得可怜的草原文明,拿什么来交换?在草原上,除了动物皮毛、牛羊,只有马在交易时最有议价能力。

说到马,有必要聊一聊。以唐朝开元年间为例。一匹普通的马值35匹丝绸,一匹丝绸在当时大约值450个铜币。按照1000铜钱换1两银子计算,一匹马大约是16两银子。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10两一石,就是20石。在唐代,一块石头大约是59公斤。以米价平均1.75元一斤计算,一两白银相当于4130元的购买力,16两白银相当于今天的66000多元。这还是一匹普通的马,如果是战马,还得翻好几倍。

马大约四岁时性成熟。基本上,他们每年生一个孩子。所以上草原的规模非常有限。同时,马的价值也是由农耕文明的需要决定的。中原帝国动乱时期,马匹需求量大,价格高。但在王朝统一的太平时代,中原地区对马的需求会减少,马的价格会相对较低。

中原王朝的政治局势关系到游牧民族的生活质量。中原越乱越开心。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原动乱时期草原民族相对平静,但是到了太平时代,草原民族还是会不断骚扰边境。另一方面,如果草原遭遇自然灾害,牲畜锐减,就没有货物可以交易,只能南下劫掠,否则无路可走。

所以,中原王朝的边界问题,本质上是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贸易不平衡引起的摩擦。

2.清朝是如何解决边界问题的?

历史上解决边境麻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武力,简单粗暴,制服草原游牧部落,武力镇压,但成本太高,不能长久;还有一种方式比较巧妙,就是用文化来统治草原民族,历史上也有比较成功的案例。

武力解决边界问题,对于农耕王朝来说,代价太大,难以长久维持。

世界上的农耕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在400毫米的等倾线附近。因为农耕文明靠农耕为生,靠天吃饭,如果一个地方的年降雨量少于400毫米,那么就不可能靠农耕为生。中国的400毫米isorainfall线就在长城附近。

农业帝国征服草原后,要想维持统治,就必须大量驻军。但是草原不适合当地耕种,大量部队很难吃饱,只能从长城以南补给。在铁路出现之前,人们用动物运送食物,军用食物必须由军队护送。几百公里,人吃马喂马,可能还没到,饭已经先吃了。所以,由于汉朝进驻草原的成本很高,汉人的军队要想在草原上饿着肚子,只能游牧。

那么问题来了,军队一旦游牧化,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就会变成游牧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韩胡华"。长此以往,汉人就会变成蒙古人和突厥人。儒家文化是从中原的农耕文明中孵化出来的,只能在长城以南的农耕地区开花结果,而不能跨越长城以北、嘉峪关以西去改造游牧社会。

所以受限于古代陆路物流运输的效率和文化差异,纯汉王朝无法长期统治长城以北、嘉峪关以西、雪域高原等地区。即使长城以北地区因为武力的强弱而在特定时间被打败并占领,也不可能在这些地区长期驻军维持统治。对于这些地区的边界问题,农耕王朝真的是无能为力。

3.清朝英明的民族政策--以不同的文化方式统治不同的民族,并使他们成为文化纽带。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统治长城南北的朝代有唐朝、辽朝、金朝、元朝和清朝。你可能会说汉朝。汉朝曾经扩张疆土,但他们并没有在草原上维持长期统治,基本上是给其他草原部落做嫁衣。

那么,如果对这些朝代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既兼容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中华文化的双重朝代。唐朝皇室是胡人的后裔(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是隋朝独孤皇后的妹妹,两人都是北周军事贵族独孤信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甚至被视为"天可汗"。辽、金虽同为契丹王朝、女真王朝,但在保留民族传统的同时,都追求中华文化,甚至与大宋(北宋、南宋)争夺文化正统。蒙古元朝定都北京后,草原地区实行草原文化,长城以南的统治沿袭汉文化。

清朝就不用说了,作为少数民族,入关后保留了自己的文化,把中华文化视为正统。清朝作为一个二元王朝,可以说是历史上统治周边少数民族最成功的王朝。这得益于大清帝国基因中高超的民族整合能力。

满族的大本营在东北,是草原与中原的过渡地带,北面是呼伦贝尔、科尔沁草原,南面是大明中原王朝。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后,知道会引起明朝统治者的注意。为了躲避明朝的打击,他不得不考虑如何与周围的蒙古部落搞好关系。

女真长期与蒙古部落为邻,文化习俗有相似之处。所以努尔哈赤通过婚姻把科尔沁部坚定地团结在她周围。满蒙联盟就是这么来的。努尔哈赤娶了蒙古女子后,他的儿子们也纷纷效仿。皇太极一个人就娶了六个蒙古皇后,其中最著名的孝庄文就来自科尔沁草原。王子娶蒙古妻子的同时,清朝的公主也嫁给了蒙古王子。清朝统治稳固后,为了维护草原的稳定,满蒙联姻就成了所谓的"华北继续接吻"清民族政策。

通过婚姻,内蒙古的部落基本都变成了满族家庭,清朝的皇帝被草原部落尊为大汗。但是外蒙古和西北草原的部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蒙古战士的优势不在于人数多,而在于机动灵活。所以只要能把那些蒙古部落围起来,就能控制他们骑兵的机动性。因此,满清统治者想出了一个鼓励藏传佛教的好办法。"建一座庙胜过十万兵"游牧民族一旦信仰藏传佛教,就无法远离寺庙,因此他们的活动受到有效控制。

除了修建寺庙,满清皇帝还实现了"文殊菩萨转世"有了这个身份,皇帝不仅巩固了自己在信仰藏传佛教的草原部落中的权威,也为大清帝国在雪域高原地区的统治提供了精神秩序。

中国西南地区虽然在汉代被征服,但由于地势险峻,民族部落混杂,直到明朝才完全汉化。那里的秩序一直由苗势力和土司统治。雍正帝利用鄂尔泰的计划和“还乡”政策,鼓励汉人向西南边疆迁移,鼓励苗族汉化,减少土司的影响。这样,云贵地区才能真正融入中国文化。

在中国西北的穆斯林地区,满族允许他们保持原有的服饰和习俗,不剃光头。对清朝有突出贡献的伯克,将被朝廷赐以剃头之恩。清朝以穆斯林自治政策维持其在西北的统治。

标签: 草原农耕游牧民族

更多文章

  • 魏国那么多人才为什么都去秦国了(为什么秦国的人才都是魏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秦国,商鞅

    战国时期,历史上有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可能来自各个国家,但最终他们效力的国家未必是自己的母国。比如魏国出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最终都去了秦国。魏国人才辈出,如吴起、商鞅、范雎、张仪等。都是历史上很厉害的人物。他们可能打过魏国,但最后都去了别的国家,很大一部分是来秦国的。为什么?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

  • 火影忍者多种忍术(火影忍者多种忍术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火影忍者,敌人,分身

    火影忍者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各种神秘的忍者。火影忍者共有500多种忍者,不同种类的忍者各有千秋,让人大呼过瘾。在本文中,我们将逐一介绍其中的一些。一、飞雷神的艺术飞雷神的艺术是闪光的米奈特浪风使用的忍者术。“飞雷”指的是极快的姿势,能迅速移动到敌人身边,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还能把人

  •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蒙古女人的(朱元璋儿子为什么娶蒙古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古,朱元璋,元朝

    说起元朝,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国号"元"。元朝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朝代,不到100年。到元朝末年,政权日渐腐朽,最终导致各地叛乱。朱元璋彻底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新的明朝,至此元朝彻底成为历史。当时灭元朝,有近十万蒙古妇女被捕。很多人很好奇朱元璋当时是怎么处理

  • 大秦赋到的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嬴政,秦国,一个

    因为历史上没有关于秦始皇后宫的详细记载,所以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空房间。比如《大秦颂》中,冬儿这个角色显然是编剧给嬴政安排的,我相信他们不会是简单的朋友。嬴政继位后,秦国必然会有一个皇后,而这个NPC很可能就是冬儿。冬儿几乎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女人。至少现在,冬儿各方面都很优秀,她救了嬴政一命

  • 草拟和起草的区别协议(草拟与起草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起草,文件,内容

    起草和草拟是商业和法律领域常用的两个术语。虽然都是创建和写文件的意思,但实际上意思是不一样的。在本文中,将详细解释起草和起草之间的差异协议。定义草案起草是指写一个相对简单的文件,如备忘录,电子邮件或一封短信。起草通常只涉及一些基本信息和简单段落,重点是表达想法和观点。起草的文件可以称为“草稿”,它们

  • 米到厘米的进率是多少(米到千米的进率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厘米,换算,我们

    米和厘米都是距离长度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在米和厘米之间进行换算。知道米到厘米的比例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很有帮助。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米与厘米的比值是多少!一、米到厘米的基本概念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其中1米=100厘米。一米就是100厘米,这是我们在学校会学到的知识。所以在米和厘米之间换算

  • (一美元的头像叫什么名字)一美元头像为什么是富兰克林:贡献巨大(深受爱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富兰克林,美国,电荷

    富兰克林被印在美元上主要是因为他为美国的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美国从一个现代国家向现代国家的不断转变。富兰克林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而且在科学和文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人民非常热爱富兰克林,同时也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虽然富兰克林没有成为总统,但人们把它印在硬币上,以表达对富兰克林无

  • 张郃武力值怎么样什么水平(魏延和张郃谁的武力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关羽,马超

    说起张赫,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张合对战过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不幸的是,他的唱片非常感人。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张合的武力值,也是河北"四大法院支柱",是堪比阎良、文丑的猛将,又位列曹魏五子之列,是可以与黄旭、张辽比肩的英明大将。官渡之战,曹操亲自表扬了张合为"韩信回汉";

  • 英语每日一篇小短文实用(英语每日一讲小短文5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英语,短文,学习

    学习英语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坚持。为了帮助大家坚持学习英语,每天读一篇短文是个不错的选择。下面就来说说每天一篇英语短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的学习。一、每天一篇英语短文的重要性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每天读一篇英语短文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帮助学习者锻炼阅读能力

  • 历史上的赵子龙是怎么死的?赵子龙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子龙,刘备,赵云

    《三国志》记载死于公元227年,即蜀国建兴七年,但关于之死有多种版本。据《三国演义》记载,70岁时,赵子龙率领蜀兵进攻北疆,最后死于北伐。民间大神讲,赵子龙五十多岁就去世了,因为《三国志》记载,赵子龙是关云长的弟弟,辈分比关羽小,所以活不到七十岁。1.谁是赵子龙?赵子龙是三国时的赵云,字子龙。常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