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6 更新时间:2023/12/23 23:51:30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他已经不是皇帝了,清朝已经灭亡,时间已经进入民国。许多人认为,在那种情况下,溥仪肯定没有理由继续住在紫禁城里。但从这件事后来的发展和现在的角度来看,很多人都认为冯玉祥此举是大错特错。为什么?冯玉祥赶走溥仪

是对是错?冯玉祥应该如评价这一点?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

1.如何评价冯玉祥被溥仪开除?

可能有人会说,冯玉祥做得好。既然清朝已经不复存在,溥仪自然不应该继续住在宫里。但从随后的结果来看,冯玉祥不仅犯了大错,还显得颇有几分"小人"的形状。

很多人会用"对于冯玉祥将溥仪驱逐出宫。没有契约精神"我觉得没必要谴责冯。

一个是荀皇帝在他之前毁约。毕竟他在1917年做了倒行逆施的复辟,1924年冯被开除也不算违约。第二,北洋政府与清朝缔结的优待条件出自袁之手,并非出自冯之手,冯可以选择维持或不维持。而且优待也只是让溥仪暂时住在宫里,以后搬到颐和园或者其他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让溥仪出宫并不算违约。

所以我一直主张从两个角度来评判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

第一,要看目的,也就是冯当时驱逐荀帝是做什么的?只有搞清楚他的目的,才能判断这件事。二是看结果,即冯驱逐荀帝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好是坏也影响判断。

既然明确了这两个角度,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冯驱逐荀帝是对是错。

2.冯玉祥为什么要赶走溥仪?

我们先来看冯驱逐荀帝的目的。他做了什么?

1924年9月,冯部张与其直系吴进行了第二次直接服务战。作为他的直系大将,冯玉祥自然不能缺席。却说张、吴二人相持不下,冯因事耽搁多时,连夜回京,发动大军"资本革命"。

冯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摆脱吴对他的压制,更上一层楼地控制北洋政府。冯推出"资本革命"软禁曹锟后,他派鲁驱逐1912年退位但仍住在宫中的溥仪。冯后来辩解说,溥仪住在宫里,等于给民国留了辫子,只好剪了。

这么说有错吗?没有错。然而,他真的只是想剪这个辫子吗?不完全是。溥仪出宫后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在确定冯没有对他另眼相待后,带着孩子结了婚去了天津。然后张约了溥仪,当着溥仪的面发誓说冯为了宫里的财宝把溥仪赶出了宫。这就是冯驱逐皇帝荀的原因,至少这是关键因素。至于"辫子"事后只是借口。

冯的生意一不好,他也是出了名的缺钱,所以他为了弄一笔钱,动用宫里的财产,也就不足为奇了。1931年他很不厚道的带人抄老袁家,说他1924年抄宫是为了"辫子",又有多少人会相信?从目的来看,至少冯把溥仪赶出宫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大。

3.冯玉祥赶走溥仪会有什么后果?

说完冯的目的,我们再来看这件事的后果,是好是坏。

1912年溥仪退位后,袁为什么同意让他继续住在宫里?不仅是为了安抚老幼,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他。溥仪虽然退位了,但在老老少少中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如果给他自由,很可能会引起更多的麻烦。所以袁才会同意让他住在宫里,让他受到适当的监视和控制,让有心人无法利用他。

如果说1924年冯家真的是为了"辫子"他真的有他说的那么伟大,为什么不一劳永逸的结束呢?或者另找一个地方把皇帝荀软禁起来,但冯没有那样做,因为他一心只想着宫里的事情。冯只有得到了宫中的宝物,才能用这些宝物换取金钱,有了金钱,他才能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

至于被踢出宫的参孙?冯不在乎去哪里,做什么。溥仪在1924年离开皇宫,后来在1925年去了天津。在天津呆了几年后,她于1931年底随日本人去了长春。

溥仪到长春后做了什么?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他甘愿做别人的傀儡,做别人的走狗来毒害人民。如果1924年冯没有出于一己私欲将溥仪赶出皇宫,或者赶出皇宫后选择了另一个地方软禁,溥仪就不会这么容易被人利用。虽然不管有没有溥仪,日本人终究会进攻我东北三省,但他们也不能打着溥仪的旗号如此名正言顺地作恶。

从这个结果来看,1924年冯驱逐溥仪出宫是大错特错的。我不是说不应该把溥仪赶出皇宫,而是说应该在最合适的时候把他赶出皇宫。有人会说,如果冯没有这么做,可能今天故宫博物院里还坐着一个吉祥物,但这可能吗?不可能的。

不要说1937年首都沦陷,就算没沦陷,让溥仪平安活到1949年,他能不走出来吗?从目的和结果来看冯驱逐荀帝,显然是错误的。冯不像袁那样考虑周全,只顾自己的私利。

标签: 溥仪冯玉祥宫里

更多文章

  • 清朝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应该怎么做?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汤若望,国籍

    中国清朝时期,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做官,甚至成为中国公民。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有意大利的郎世立、德国的汤若望、葡萄牙的徐日升、法国的白晋。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都穿着清朝的官服,在清朝任职,遵循中国的礼仪,甚至按照中国人的方式生活。汤若望30岁时,换上了华服,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被清政府授予太浦寺秘书、太常寺秘

  • 宋朝为何能被称之为大一统王朝?四面楚歌疆域丢失严重(宋朝为什么算大一统)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朝,北宋,宋朝

    自秦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后,中国迎来了第一个统一的王王朝,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统一王朝也是建立在统一中国故里的基础上的。在中国历史朝代的叙述中,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唐宋元明清"。在这首顺口溜中,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其他大一统王朝是有明显划分的。但是宋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吗?宋朝是当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如果以

  • 负压是多大压力(负压是多少压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负压,压力,30kPa

    负压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概念之一。然而,当被问及“30kPa的负压是什么?"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困惑。本文将讨论负压的含义,并解释负压30kPa所代表的具体压力值。首先,了解负压的基本概念在物理学中,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通常我们用一个正数来表示正压力,也就是物体所施加的压力。相反,负压

  • 推荐三体这本书的理由(三体推荐理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读者,故事,人类

    说到科幻文学,刘的《三体》无疑是一部备受推崇的经典。这部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深思熟虑的主题,让读者沉迷于一个迷人的未来世界。接下来,我给你推荐《三体》的三个理由,相信它会成为你阅读清单中的必选。首先,扣人心弦的故事《三体》通过讲述地球面临外星文明入侵的故事,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小说中的场景跨

  • 吴孟达什么时候走的(吴孟达什么时候病逝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孟达,影视圈,我们

    吴孟达是香港影视圈最受尊敬的演员之一,他的离去让无数影迷感到悲伤。吴孟达什么时候离开我们的?回顾他的生平事迹,我们可以对他的一生有更深的了解。吴孟达1952年出生于香港,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谋生和养家,他14岁开始在工厂打工,业余时间学习武术和表演艺术。1974年,吴孟达参

  • (玛丽一世为什么不处死伊丽莎白一世)玛丽一世为什么不杀伊丽莎白没有子嗣即位天主教被扳倒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玛丽,一世,伊丽莎白

    大多数人都熟悉伊丽莎白一世,在她登基之前,她的姐姐玛丽一世在位,玛丽一世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不怎么样,而且"血腥玛丽。打电话,杀了很多人。那为什么玛丽一世没有杀伊莉莎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为什么玛丽一世没有杀伊莉莎白?首先,伊丽莎白一世显然皈依了天主教,所以玛丽一世不能因为这个原因杀她;其次

  • 拔作是什么意思(剁作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沙袋,逐渐

    拉是什么意思?据史料记载,连根拔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候庄稼长势好的日子,被下层民族视为纪念日。经过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拉灯活动逐渐成为一种盛大而纯粹的民间传统,庆祝方式也因地而异。从南到北,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和风格。但总的来说,巴佐的庆典主要是在田野里举行。农民们穿上节日服装,他们的家人围

  • 道光皇帝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为何倾尽所有还是赢不了(鸦片战争道光皇帝要负什么责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道光,英国,鸦片战争

    1840年6月,一艘从印度起航的英国军舰来到中国广东海,随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之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从中国获得了很多好处,但当战争最终结束时。道光仍然不知道英国在哪里。他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听说英国人离中国七万里,那么他们在哪里?"当然,我们不能用现在的

  • 如果魏延不死的话蜀国能成功吗(如果魏延没死,蜀国还会灭亡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延,蜀国,北伐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魏延是蜀汉的一位将军,但他最后还是被杀了。如果魏延没有被杀,继续北伐,蜀国最后会成功吗?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肯定有不同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蜀国的灭亡是必然的。不是一两个将军能救的。不是魏延,不是姜维,甚至不是诸葛亮复活。蜀国的灭亡是必然的。既然关羽擅自对襄樊发动北伐,就注

  • 李自成是如何快速发展的(李自成怎么发展起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崇祯,明朝

    李自成起义后,朝廷多次派兵围剿民军。当时的李自成处境非常艰难,身边的男人越来越少,但李自成在低谷的时候依然能够东山再起。他是怎么做到的?当然有一些运气因素,但也说明李自成的韧性足够强,否则很难支撑到最后。先说明一下李自成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他是如何越挫越勇,越挫越勇的。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