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时候,每个家庭都会吃新鲜的粽子。然而,现代人庆祝端午节的方式和古代人庆祝端午节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也许我们现在期待的是端午节有三天假期。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节日的庆祝方式肯定会有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这次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童谣和儿歌,不仅可以送给小朋友,还可以让大家体验很多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大家都想好怎么陪孩子过端午节了吗?
带孩子过端午节,不仅要有陪伴,还要带孩子去感受端午节的元素。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创意的端午节活动。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玩吧。
1.带孩子去包饺子。
端午节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坐在一起包粽子。包粽子的时候,给孩子讲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屈原和粽子的故事。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丰富他们的知识。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带孩子一起动手,让他明白团队精神的意义。吃粽子,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
2.和你的孩子一起看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是一项经典的传统项目,但很多孩子并不了解它。每年端午节,许多地方都会举行龙舟比赛。这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看一场龙舟表演。体验赛龙舟的刺激,更深入地体验端午节的文化。
3.挂艾草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挂艾草。在中国的民俗中,农历五月被称为“毒月”。因为是初夏,天气炎热,雨水越来越多,蚊虫蚂蚁滋生,正是流行病的爆发季节。所以挂艾草,防病,防虫,驱五毒,是端午节的习惯。
而且,挂艾草可以驱赶苍蝇蚊子。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大门上插上艾草,告诉他们这些习俗。
4.和孩子们一起编织彩色的绳子。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是吉祥色,寓意祈求纳吉辟邪。孩子们系上五颜六色的绳子是许多地方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挂五色丝绳,以避邪。端午节也叫“儿童节”。因为这些重要的意义,端午节穿彩色线的习俗延续至今。
趁着端午节,父母和孩子一起编织一条彩色的绳子,然后给孩子穿上。不仅寓意好,而且很好玩。
5.做一个鸡蛋口袋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人们会在这一天挂鸡蛋。这一习俗延续了两千多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母亲们在端午节煮咸蛋挂在孩子的胸前,祈求孩子度过一个平安的夏天。另外,可以鼓励孩子和好朋友互相赠送鸡蛋袋。
6.带孩子玩手指游戏,唱儿歌。
端午节童谣1:
端午节,阳光普照,家家户户插艾叶。
挂着丝线,戴着香囊,娃娃高兴得又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
端午节童谣2:
端午节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孩子们来跳舞。
吃粽子,赛龙舟,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童谣3:
棕色种子的味道在厨房里闻起来很香。
艾叶清香扑鼻。
桃枝插在栅里,出门就能看到麦子黄了。
太阳在这里,太阳在那里,到处都是太阳。
端午节童谣4:
5月5日,是端阳。
门口都是香。
吃粽子撒糖。
龙舟快乐启航。
端午节童谣5:
桃子是红色的,杏儿是黄色的,五月初五是端阳。
粽子香,含五谷。
剥一个粽子用糖包起来,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