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隶和汉隶有什么区别?唐隶、汉隶、清隶区别详解

唐隶和汉隶有什么区别?唐隶、汉隶、清隶区别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64 更新时间:2023/12/15 2:10:30

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字形一般为宽扁状,横长竖短。根据古书推测,隶书是在秦朝时期被创造,当时为了能够更简便的书写字,就把小篆简化,从而得到了隶书。据说隶书还是在监狱里逐渐成型的一种字体,此后在东汉时期隶书达到顶峰,对整个后世的书

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每个朝代的隶书也会有细微的区别,下面就拿唐隶、汉隶和清隶为例,为大家讲讲其中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隶书,自先秦至当代,在中国书法发展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规矩有则,法度易掌握,操作简易,实用美观,深受各代人的喜爱。但由于时风的影响,各代隶书的命运则是不同的。

从书法发展史来看,隶书有两个高峰,一是汉代,二是清代,在这两个高峰之间,有一个谷地,那就是唐代。其在楷书创作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这种独足的发展却给其他的书体带来了先天的不足。

分析唐代与清代隶书的不同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两个时代的时风及创作语言的不同点,给当代隶书的创作提供一点有益的示。

徐浩隶书《嵩阳观记》(拓本一,选页)

区别唐隶与清隶的一个显著的标准是取法不一样,唐人隶书以楷法书之。清代的隶书取法汉碑,这可以从清代的书学论著中找到答案。

清魏锡曾在《书学绪闻》中为初学书法者提供了一条学书道路,其说“篆取原刻《石鼓文》,原刻泰山秦残篆十字,唐阳冰《三坟记》,隶取汉《礼器碑》、《百石卒史碑》、《史晨碑》、《孔庙碑》、《尹宙碑》、《石门颂》数种,剪贴成册,于此中择篆隶各一种令习书者以油纸碑影写,亦皆提肘回腕,羊毫浓墨日课无间。”从这段论述可看出,清人临隶书的范本来自汉碑,且用笔是羊毫,“羊毫浓墨以振其力,使起笔不得不逆,住笔不能不到,脚踏实地,自无牵纽描画之弊。”(见《中国书学论著提要》——陈滞冬第341页)

唐隶不是取法汉碑,而是用楷法作隶书,唐代擅隶的代表书家多不通《说文》,不能取法篆书以丰富隶书之趣。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则是时代风气所致。唐人并不是见不到汉碑,清人也不是只看到汉碑。从唐到明清,各代人都能见到汉人隶书碑碣。

清代考据之学的兴盛,尊碑抑帖,书法家追求反朴归真,这种尚质的风格决定了隶书在清代书法中占重要地位,这也决定了清代隶书必然超越唐代隶书。正如清-扬守敬在《学书迩言》中说:“桂未谷馥,伊墨卿秉绶、陈曼生鸿寿、黄小松易四家之分书,皆根底汉人,或变或不变,巧不伤雅,自足超越唐宋。”

徐浩隶书《嵩阳观记》(拓本一,选页)

汉隶当来自秦隶,秦隶是什么样呢?吾丘衍在《学古编》中说:“秦隶者,程邈以文牍繁多,难于用篆,因减小篆为便用之法,故不为体势,若汉款识篆字相近,非有挑法之隶也。便于佐隶,故曰隶书。即是秦权,秦量上刻字,人多不知,亦谓之篆,误矣!”(《历代印学论文选》韩天衡第26页)

而汉代隶书可分为两类,一是八分,用篆笔作汉隶。二是汉隶,字皆有挑法,与秦隶名称相同,但写法不一样。如果说唐人也继承有汉隶的因素,也最多是这类情况。

汉隶《石门颂》宋拓本

秦有隶书,但真正确立和完善却在汉代。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古体与今体的分水岭。

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笔法的革新,那就是波折和出锋。笔法中有方笔和圆笔。隶书主要是用圆笔来表现的,而方笔是以隶书开始的。

分析秦汉隶书,有方笔也有圆笔,如南方的江淮汉简多篆意,用圆笔表现,而西北汉简则多方笔。到东汉以后,多用方笔。在笔势上,出现左掠右波的特征,这一特征发展到唐代,则出现了一种程式化,把隶书推了绝望的深渊,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如果从书法发展史来看,方笔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其打破了圆笔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撇,捺,折等笔画,是楷书的基础,后世的行、草书都是从隶书蜕化出来的。但若一味地强调单一的用笔,就可能走向反面。

隶书是楷书的基础,但唐人却用楷法写隶书,失去了古味,徒具其形。清-钱泳在《书学》中对唐人的隶书作了具体的分析,其说:“唐人隶书,昔人谓皆出诸汉碑,非也。汉人各种碑碣,一碑有一碑之面貌,无有同者,即瓦当印章,以至铜器款识皆然,所谓俯拾即是,都归自然。若唐人则反是,无论元宗、徐浩、张廷圭、史维则、韩择木、蔡有邻、梁升卿、李权、陆郢诸人书,同是一种戈法,一种面貌,既不通《说文》,则别体杂出,而有意圭角,擅用挑踢,与汉人迥殊,吾故曰:唐人以楷法作隶书,固不如汉人以篆法作隶书也。”(《中国书学论著提要》第311页)这段论述切中唐代隶书的要害,是唐代隶书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我们分析唐玄宗《石台孝经》,则可看出这种现象,点已不是圆笔,钩画出锋,明显受楷法的影响。史惟则的《大智禅师碑》的笔法、笔势也是此。

伊秉绶隶书五言联

清代碑学的复兴和发展,使人们对金石文字大加重视。帖学逐渐衰落,如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在当时的书坛上,涌现出了许多勇士。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推出了“尚质”的理论,认为书法要发展,必须从源头处寻求变法的精神动力,也就是必须从唐碑以前的魏碑和汉碑中去发现和总结。

陈鸿寿《隶书六言联》

清代的隶书高手正是这种理论的实践者,桂馥、伊秉绶、时敏、金农、陈鸿寿、赵之谦等都是隶书高手,他们的共同特点都取法汉碑古法,都精通篆书。因此,其隶书的笔法有圆有方,面目多样,各有千秋。尤其是金农的“漆书”与汉诏书上的隶书一致,方圆相济,伊秉绶的隶书笔法沉雄质朴,以汉《衡方碑》额悟入,以篆书笔法作隶,古味浓烈。

从这也可看出,唐代与清代隶书在笔法上有极大的区别。

标签: [db:SEO关键词]

更多文章

  • 中国:不允许播放2D版《阿凡达》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db:SEO关键词]

    《阿凡达》电影中的军队毫无疑问是美国人,而整个电影的故事是站在一个土著居民反对帝国主义力量的角度,这些都是是让中国不舒服的东西。阿凡达所以电影在中国上映后不久,当局就决定电影只能在3D影院上映。因为中国的3D影院很少,这个决定可以有效地禁止电影发行。

  • 狗皮膏药是什么意思?它的来历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SEO关键词]

    说起狗皮膏药这个词,相比在中国人的眼里,多半是贬义词。因为光从狗皮听上去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了。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皮膏药也正是形容那些在江湖中招摇撞骗的一些人。拿出一些假的东西,来以假乱真,糊弄那些购买者。那么狗皮膏药这个词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狗皮膏药出自古代八仙之

  • 十五张最刺痛人心的照片 二战我国战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db:SEO关键词]

    图片只是时光的凝固,让图片引领我们管窥那个时代,体会那个瞬间人物背后的悲欢和历史的声音来自qiwen.tv。本文没有任何鼓动民族情绪的意愿和倾向,我自身也坚决反对仇恨和对立,只是在离我们不远的那段历史里,有那么一群人,不论是将军,士兵,平民还是第一夫人,中国人日本人还是国际友人,每个人都被历史洪流裹

  •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伯仁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SEO关键词]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过,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古老的谚语。但是这句话里提到的伯仁到底是谁呢?当然历史上是有这号人物的,而且背后的故事也和这句话的意思有关联。下次我们就帮大家介绍下这句后背后的典故,让这位神秘的伯仁亮出真身,大家也就可以更加了解他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我不杀伯

  • 藏族哈达文化是怎样的?藏族独有的民俗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db:SEO关键词]

    说起哈达,相信小伙伴们多少都听说过了,在一部经典老电影《红河谷》中表现的是非常明显了。哈达是一种生丝制成的礼仪用品,是藏族人民之间社交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哈达表达了藏族人民的敬意与祝贺。在藏族文化中,哈达应用的非常广泛,不论是红白喜事还是人来客往,都会用上哈达。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藏

  • 释生取义什么意思?释生取义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db:SEO关键词]

    诸葛亮去世前有钦点费祎当托孤大臣,但是费祎不久却被人刺杀。费祎被称作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有费祎在诸葛亮才敢全力进行北伐,因为费祎会处理蜀国内政的事情。这次为大家讲述的成语释生取义,就和费祎被杀有关。关羽费祎的死,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姜维派人干的,因为姜维想要代替费祎掌管蜀国上下,不过姜维后来一直

  • 奇特的中国土族婚礼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db:SEO关键词]

    未去青海之前,我对土族毫无了解,几乎都没听说过。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土族相对人口比较少,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不足29万人。我国的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甘肃等地,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关于土族的族源,有着不同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依据他们的集体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 用兵如神什么意思?用兵如神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db:SEO关键词]

    虞翻是三国时期东吴大臣,被称为是文武双全的大人才。虞翻原本是学者,早年在王朗手下做事,后来投奔孙策。孙策讨伐黄祖大获全胜,回来的路上路过豫章,便想连豫章一起拿下。此后虞翻奉孙策之命到豫章表达来意,结果孙策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豫章。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用兵如神”,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独特的寺院茶文化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db:SEO关键词]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现今也存在着非常多的茶楼,虽然或多或少都会带上些其他商业运作来维持“茶”的生存,但茶文化却也算是遍及各个地区,包括在寺院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寺院茶文化。那么,在寺院中的茶文化有些什么特点?比之寻常所见的茶文化又有什么不同呢?经过几千年的磨砺,茶内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

  • 女人抽烟男人嚼槟榔至今还有吸大烟的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槟榔,缅甸,一个

    大家眼中的缅甸印象应该更多的是缅甸玉和著名的距离中国云南边境不远的金三角。然而,除此之外,你对缅甸了解多少?缅甸的风俗、服饰、礼仪、饮食、婚姻等文化有哪些?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缅甸的一个奇特习俗,即嚼槟榔文化和吸烟习俗。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民族特色很强。在缅甸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