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日本建国的时候,外国人觉得日本人的识字率远高于欧洲,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正十四年(1925年)只有15%的人能够进入初中。他们中只有1%的人在中学或大学。大多数人,还是小学毕业后,进入职场,赚钱补贴家用。像这位妹子,只有一小部分能在百货公司每天打卡拿固定工资。大部分人作为一般商店的学徒,日子过得很苦。
有多苦?只看工作时间。
根据毛路美也的《大正》一书,神户6629家店铺中,60%的店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37%的店铺工作时间超过15小时。他们的平均工作时间比百货商店职员或工厂工人长近两个小时。此时,距离美国工人赢得8小时工作制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是日本店员在一家店干了十几年。他们为什么这么有耐心?其实是有原因的。
第一,日本店铺的温馨弥补了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缺点。一切都可以灵活,更人性化,不像工厂那么多条条框框。
第二点更吸引人。
按照日本的习俗,当一个学徒开始学徒生涯时,店主会给他一些钱和保暖的窗帘(此图中左边的窗帘不仅可以防晒防尘,还可以打广告),帮助他在其他地方开店。我十几岁进店,20多岁出来。正好到了该结婚的时候,一起结婚。为什么不呢?
而同期在工厂工作的人又有多少能晋升到更高的职位?有多少人可以创业?正因为如此,长时间工作会带来耐心。毕竟,长期忍受这种苦难是值得的。现在很多日本人长期在一家公司工作,以工厂为家,这和当年特别温柔的传统还是有很大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