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曲为什么会衰落?详解元曲衰落的原因-趣历史网

元曲为什么会衰落?详解元曲衰落的原因-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59 更新时间:2024/1/13 7:39:02

众所周知,中华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么元曲为什么会衰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来为各位朋友详解元曲衰落的原因。

其创作的倾和所反映的内容发生了逆转

这可以从元杂剧的兴盛原因中得到发。在元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中,杂剧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最为广泛。

元人胡抵遹在《送宋氏序》中这样来说明当时杂剧内容的广泛和题材的多样:“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筑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

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的新领域。

元杂剧的很多作品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僚、豪绅以及他们的帮凶、爪牙对普通人民的迫害和剥削,同时歌颂了普通人民对封建统治集团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反抗。可以说,这正是元代杂剧之所以会繁荣和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然而,元杂剧发展到了后期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事实表明:这时的杂剧创作中存在着严重脱离生活、逃避斗争的倾向。以隐士、妓女生活为题材的神仙道化剧、偷花翠期剧,以及为封建帝歌功颂德的供奉庆贺剧充斥着舞台,成了杂剧反映的主要内容,那种宣扬因果报应、逃避现实的思想成了杂剧作家进行创作的宗旨。

这样的杂剧必然会失去越来越多的舞台观众,是缺乏继续发展的生命力的,也就很自然地会衰亡下去。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学艺术样式,当它们一旦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之后,就必定会走向死亡,这早已为中外文艺发展史所证实。

元代末期社会经济的衰退

就像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是元杂剧兴盛的基础一样。戏曲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学艺术活动,必须具备相对繁荣的社会经济基础,元杂剧是都市畸形发展的产物。

元杂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适应新兴的市民阶层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是当时都市经济发展下必然的产物。元朝的商业和手工业出现了繁荣景象,商旅畅通,外贸发达,保证了元杂剧的发展;在都市中,商业的市民阶层,一般市民和贵族对娱乐生活的要求,刺激了元杂剧的兴盛。

到了元朝末期,社会经济则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极度的衰败,而这种衰落则必然会造成元杂剧的衰亡。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赋敛和民族压迫是极为苛求和残酷的,百姓就是在官府、地主、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痛苦地呻吟着。一遇荒年饥岁,则背井离乡,枯骨遗路,村舍为墟。

元朝末期,因饥馑与灾荒,阶级矛盾更白热化,最终以民族斗争的形式爆发了。这无疑给元朝的都市经济,对商业和手工业经济带来了致命打击,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衰退,元杂剧也就随之衰落了。

“元杂剧的衰落主要和它的演唱体制有关”

一般说,元杂剧每本四折,表演一个故事。碰到比较复杂的人物故事,有些加一个短小的“楔子”,或者分成多本多折演唱。唱词和对白,或者用来描摹场景、抒发剧中人的感情,或是用来交代事件、展示剧情,同今天的戏曲表演方式差不多。

但是在当时,四折戏规定用不同的宫调,每折戏的唱词都是一韵到底,而且整本戏由一人主唱,只能由主角一个人担任,很不合理,既造成主角负担沉重,也使得演出的形式单调,远不及南戏各种角色都可以唱活泼。

这种一人生唱的演唱体制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欣赏需要。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杂剧当然地在舞台上消失了。

据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载,在万历以前杂剧演唱已经罕见,他于嘉靖末年聘请当时唯一精通北曲的老艺人顿仁教授女伶唱元杂剧;顿仁说,“此等词(指杂剧)并无人问及”。

元杂剧本身的音乐体制与剧本结构的种种弊端

这比第三种观点进了一步。在古代戏曲中,最早使用宫调的是宋南戏,但集大成者却是元杂剧。宫调体制历来有宫廷雅乐和民间俗乐的区别。它们之间虽互有影响,但泾渭分明,各自走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元杂剧的宫调体制是在唐宋宫廷雅乐基础上形成的。就其本质说,受到宫廷雅乐的影响和制约,存在着严重形式主义倾向,限制了作品内容的表达。首先是无论描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内容,反映什么感情,所用的宫调都有一定的标准,不能自由选调。

其次是一人主唱,一唱到底,在一本戏中要唱四组套曲,每组套曲一般在十几支左右,而且剧中人物感情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宫调却不能转用,曲词前后内容不管有什么不同,宫调仍始终如一;由于用弦乐伴奏,弦音既定,就不能任意转音,宫调自然不能变化。

与杂剧不同,宋元南戏在宫调使用上就较灵活,它可以在一个剧本中将各种宫调套曲集合在一起,使用多少则完全根据剧本内容而定,不受限制。南宋宫调体制也完全民间化,虽有不完整的地方,却反映了群众戏曲音乐的审美需要。

宫调的多样性,曲调的丰富性,演唱的灵活性,是符合戏曲音乐美的要求的。所以南戏发展到明代一变为传奇,再变为昆腔、弋阳腔,一直流传至今,而元杂剧自元末明初衰落以来,一蹶不振,最终灭绝于舞台,成为绝响。

还有的学者认为,造成元杂剧衰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反映内容、创作倾向变化,经济衰退的因素,也有演唱体制不合理、剧本结构弊端等的因素。我们在分析和研究元杂剧衰亡的原因时,不能任意扩大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应该综合各种因素来考察。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的“东床”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东床”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晋之时,“王与马,共天下”,王家是可与皇族齐名的大家族,也叫“氏族”。当然,当时的氏族并不只有王家,还有桓家,还有庾家,还有“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谢家,就是谢眺、谢灵运他们

  • 贾母究竟有没有偏心?为何她不愿为贾迎春出这个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薛宝钗如何用自己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去维护关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倘若贾宝玉没有衔玉而生,他还能继续沉迷温柔乡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贾府四大主角丫鬟中,花袭人的骂声为何越来越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历史上关羽被围困麦城时,为何没有突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关羽是汉末三国名将,被称为万人敌,在巅峰时期,解白马之围,于万马军中斩杀了勇冠三军的河北名将颜良,后来,又秒杀了河北名将文丑,战斗力爆表,袁绍的河北四庭柱被他干掉了两个,无人可敌。然而,关羽兵败麦城时,却被东吴潘璋和朱然欺负,关羽为何杀不了潘

  • 萧衍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后为何会被饿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史上,仅有5位帝王最终被饿死,其中有一位是开国皇帝,此人正是南梁武帝萧衍。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南北朝时期,南梁王朝的开国皇帝叫萧衍,他是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之一,活了八十六岁,也是在帝位上待得比较长的皇帝之一,足足四十七年。高寿且位久,皇帝当到萧衍这个份上,应该是不虚此生了

  • 邓艾两万残兵诸葛瞻都打不过 诸葛瞻为什么会失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诸葛瞻带了那么多的士兵,为什么还打不过邓艾的2万残兵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公元263年的时候,曹魏亲自带十八万兵去攻击蜀汉,当时邓艾的手下一共有三万多的士兵,他们一路从陇西出发,后来到了阴平桥头就停留了下来,在这里开始养精蓄锐,让自己的士兵得到更好

  • 如果马谡选择坚守,北伐真的能胜利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马谡如果在街亭山上坚守5天,待诸葛亮援军靠拢全歼司马懿,岂不是中心开花的好棋!可惜的是,马谡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他吃了败仗,但凡他能想到自己的这一步棋是多么的关键,他都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战略失误,我们来看看马谡作为一员武将,到底能不能坚守再多坚守几天,赢得北伐的胜利。马谡就这么想的,可惜他忘了人要喝

  • 关羽的死真的是因为他自傲的性格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什么导致了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杀?有人可能要说,关羽之死,责任在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人背叛投降,这才间接导致了荆州的败局。但是这两个人可不是战事一开始,就想着投降的,而是关羽准备严惩他们时,这才迫不得已投降的。也有的人要说,关羽之死,是因为关羽太骄傲了,小瞧了吕蒙,这才导致大意失荆州,兵败被杀。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