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林如海送走林黛玉时,做了哪两个改变命运的决定?-趣历史网

林如海送走林黛玉时,做了哪两个改变命运的决定?-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89 更新时间:2023/12/24 0:03:23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林如海的一个决定为何会把林黛玉推向黑不见底的深渊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姑苏林家的时候,林黛玉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愉快的生活,双亲在侧,一家子幸福美好的时光。也许年幼,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但美好却被永久保存。

随着母亲撇下她和父亲离去后,林黛玉的日子开始起伏不定。本就体弱,自打会吃饭就开始吃药,加上母亲离去,幼小的心灵在悲痛中找不到发泄的窗口,父亲林如海也是心疼不已。

贾母派人派船去接林黛玉,林如海对于贾母是很敬重的,毕竟能把贾敏教导得如此优秀的贾母定然也能把林黛玉教导好。本着这个原则,林如海决定送走林黛玉。

林如海送走林黛玉时,做了两个决定。第一个决定就是告诉林黛玉,自己年过半百,不会再娶妻生子。

第二个决定就是安排林黛玉的授课老师贾雨村和林黛玉同行到贾府。

林如海的这两个决定对于林黛玉来说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的,父亲在她面前,直白告诉自己,自己不会有后妈,这就是给林黛玉以后的爱情观起到一个很好的正面示。

其次,林如海安排贾雨村和林黛玉同行的目的性明确,也是为了助力林黛玉。贾雨村因想着复职才求到林如海跟前,林如海一想一筹划,当场就答应了。

林如海答应在贾雨村复职路上帮衬一把的原因就是为了林黛玉,如果贾雨村重新官职在身,林黛玉作为她的授课弟子,弟子有难,师傅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为此,在打点林黛玉和贾雨村去贾府一事上,林如海是非常用心的。他不仅自己亲笔书信给贾政,推荐了贾雨村,还把贾雨村复职路上的所需费用全部包下,还打点的礼物都自己精心操办了。

在送林黛玉去贾府前,林如海是花钱费事的为林黛玉筹划了,也恰恰因为他的这个慈父举动,把林黛玉推向了黑不见底的深渊。

林如海如此慈父行为,为何还会把林黛玉推向黑不见底的深渊,这不是在抹黑林如海吗?

实际上,林如海的举动是非常慈父的,只是他看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贾雨村。贾雨村本是林黛玉的授课老师,林如海尊师重道的,想着为林黛玉以后培养一个助力,这非常符合常态。

可贾雨村却是个骨髓里藏着坏心眼的人,正因为他复职后的种种行为,才会一步步的把林黛玉推向了黑不见底的深渊中去。

贾雨村自打复职以后,第一件事就再给林如海和林黛玉抹黑。冯渊被打死,冯家的仆人就把状纸送到贾雨村面前,贾雨村一听已经一年多没处理,本想好好表现,可一看边上的门子对他使眼色,贾雨村就开始两手准备。

贾雨村把门子招到内室,问清了他使眼色的缘由后,也知晓了何谓"护身符"后,再次升堂时,打死冯渊的真正罪魁祸首薛蟠就被保护起来,继续乐得逍遥。

在冯渊案件后,贾雨村还赶紧修书两封,一封给了贾政,一封给了王子腾。贾雨村目的也是非常明确,告诉贾政和王子腾,薛蟠的麻烦事,他轻易给处理好了,给自己表表功。

薛蟠仗势欺人,打死人不赔命,继续逍遥快活,这些都是贾雨村的功劳,看似贾雨村做了一件大好事,为林如海和林黛玉添光彩了,其实则是恰恰相反。

贾雨村身为父母官却因自己利益,放纵薛蟠为非作歹,这是以后薛蟠继续胡作非为的基石,反正总是有人能帮忙给解决处理好。薛蟠的不学好,薛家的指望就没戏,贾雨村又是林黛玉的授课老师,这不是把林黛玉推向了薛家的对立面,成仇人了。

再者,贾雨村在薛蟠之后,还为了和贾赦攀交情,把本就不乐意把传家扇子给贾赦的石呆子给弄得家破人亡。

这样一来,贾赦是高兴了,贾琏还被冠上办事不利的头衔被打了一顿,惹得平儿都说贾雨村就是混账东西。

贾雨村在讨好贾府和王家一事上,非常用心,正因为他的用心,才做了许多不仁不义之事,而这些通通都会被联系到林黛玉身上,包括钟情林黛玉的贾宝玉都会贾雨村非常没有好感。

林如海想着贾雨村给林黛玉树立正面形象,扩大正面的利益化,没曾想贾雨村却在越走越远,偏离林如海理解的轨道,使得林黛玉这个徒弟也被冠上不好的影响。

正是因为林如海看错了贾雨村,才会把林黛玉推向了黑不见底的深渊,毕竟一日为师的警训,意义大如天。贾雨村的坏影响终究给林黛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事关贾宝玉上,不约而同做了哪件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鸳鸯如何成了荣国府上上下下最该感念的那个女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秦汉时期朝廷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榆树?为了对付匈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历史上打少数民族最厉害的朝代,当属秦汉两个朝代,那么秦汉时期的朝廷为什么要在边关种那么多榆树?其实这也是为了对付匈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他们的对手主要是匈奴。匈奴这个民族,属于自古有之了。早期周朝就有记载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故事中,周幽王点燃烽火台,说

  • 雍正和生母关系势同水火 两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与生母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母子关系势同水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皇帝登基后,由于采取了严厉的手段对兄弟、宗室进行打击,加上他继位不久便实行清查亏空等一系列政治举措,致使朝野内外人人自危。随之,关于雍正帝负面的说法也铺天盖地,下毒篡位,手足

  • 传说中嘉庆是被雷劈死的 嘉庆的死和雷电有关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朝的嘉庆皇帝是怎么死的?传说中的“雷劈死”有什么根据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方的说法,嘉庆帝是病死的,属于“善终”。民间的说法,嘉庆帝是被雷劈死的,属于“横死”。当然,真相只有一个,即嘉庆帝属于意外死亡,和雷电有关。下面,我对以上三种情况分别说一下。官方说法

  •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共有35位皇子,9位参与夺嫡,其余26位就不想争一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皇帝,清朝唯一一位能够够得上“千古一帝”称呼的雄主;身为“守成”君主,却依然能够拥有“圣祖”庙号;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康熙皇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在顺治朝

  •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 东汉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东西导致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王朝是因为什么而走向了灭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汉朝又恢复了生机,之后的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东汉王朝一共持续了195年,经历了14个皇帝,那么东汉王朝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灭亡的呢?首先

  •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