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游记中,为什么那怕孙悟空犯了错也不会轻易被开除-趣历史网

西游记中,为什么那怕孙悟空犯了错也不会轻易被开除-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89 更新时间:2023/12/19 8:11:41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来佛和观音菩萨为何不同意唐僧赶走孙悟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僧倒是想赶走孙悟空,名正言顺的实施了两次,但赶走孙悟空的后果太严重了。第一次老和尚差点成了唐僧肉,第二次被揍了个鼻青脸肿。经过这次挨打,唐僧明白了一个事,孙悟空真不能赶走。

孙悟空是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亲自挑选的。孙悟空有其他妖王不具备的优势。

1、本领高强,纯物理攻击少有敌手

孙悟空大闹过天宫,纯武力攻击,没有哪个神仙敢说能稳胜他。当然有法宝的妖王能克制他,但法宝一般也困不住孙悟空。

取经队伍其实是可以带法宝的,暗中赞助一两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比如说莲花洞一难,佛教如果和太上老君达成一致是可以让他们当战利品昧一两件的,比如幌金绳或紫金葫芦。但如果这么操作了,取经就显得太容易了,达不到“经不可轻取”的目的。

所以孙悟空的本事,在取经工程中完全够用。

2、孙悟空人脉广

这一点不服气不行,西行路上的大小妖王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也没有孙悟空的人脉广。孙悟空虽然被镇压在五行山500年,但他大圣的名号并没有撸掉,他去哪搬救兵人家都给几分面子。

3、孙悟空绝对忠诚

没有受过苦的不知道平淡生活的美好,没有限制过自由不知道自由的珍贵。观音菩萨给唐僧选的三个徒弟,都经历过苦难,对现有的待遇和状况都能知足。为了他们想要的(正果)能让他们保着唐僧经历十四年的枯燥和烦躁,最低限度他们能保证不会伤害唐僧。换其他妖怪试试,搞不好半路上就把唐僧吃了。

4、孙悟空的速度快

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想去哪随时都可以去。他这个速度有两个好处。

一是搬救兵快,能保证唐僧在搬救兵时不被吃掉。二是找吃的方便,取经过程最大的困难并不是路上遇到妖怪,其实他们每年遇到的妖怪都超不过三波,很多时候都是一两波,甚至有些年份都遇不到妖怪。他们最大的难题是穷山恶水,没有路途。孙悟空的筋头云能保证他们找到正确的路,并且保证能化到斋饭。唐僧愣个神儿的功夫,孙悟空就能找到吃的。唐僧赶走了孙悟空两次,进到深山老林里别说吃的,喝口水都困难。

除了上面四点,孙悟空还有一个优势,不关取经队伍,但对佛教有利。这个优势就是孙悟空的道场在东胜神州傲来国。孙悟空转正成佛教工作人员,实际上东胜神州也就有了佛教的根基,将来在东胜神州传经就相对容易一些。

正是因为孙悟空有以上的优点,没有那个妖王比他做得更好,那怕他犯了错,也不会轻易被开除。

在真假美猴王一难中孙悟空被赶走,因不忿打了唐僧,这情况就严重了,真要把他开除队伍也没得说。但是考虑到他的优点以及为了取经大业的顺利完成,如来佛祖还是帮助孙悟空打了圆场,并且许下他一个佛位用以安抚猴子。

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这次唐僧挨揍,佛祖和菩萨都没有替他说话,唐僧经过这次挨打,也明白了两个事,一是没有孙悟空他真走不到西天,不一定是被妖怪吃,但绝对是经常挨饿。二是猴子急了真敢打他,如来佛祖杜撰了“混世四猴”,用掉一个六耳猕猴的名额,还有两个名额,也就是说孙悟空还可以揍他两次。

另外孙悟空经过了这次事件之后也收敛了。不收敛不行啊,这次差点被踢出局,就是为了这个前程(坐莲台)也得收敛收敛。所以以后遇到强盗也就不打死了(打死寇员外的强盗都被捉去送官府了),反正打死凡人也没功果,有个什么事也懂得先请示领导了。所以后面唐僧和孙悟空关系就缓和多了。唐僧再也没念过紧箍咒,有事也听孙悟空的意见,孙悟空再也没有顶撞过唐僧。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大鹏只有如来才能降服,为何却在狮驼岭结拜时成了三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死后,太子妃郑氏是什么下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隐太子”一般指的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取而代之,成了坐拥大唐江山第一人。称帝后的李世民对于死于自己手下的兄长也是心有愧疚和不忍,于是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

  •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办过一起非常大的案子,就是空印案,涉案人数多达几万人,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一起冤假错案,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初期,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报告地区的财政收入。但是朱元璋发现,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带着

  •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可以说汉武帝在位54年,无论是在政治谋略上,还是在军事、文化、经济建设上,亦或是在对外外交上,武帝都有十分卓越的作为。他铸造了兴盛于鼎盛时期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极大地扩张和开拓了汉朝领土。随着边境多事和灾荒的发生,财政日渐困难,他为了保持国库收支平衡,或者实现收入大于支

  • 刘备三顾茅庐时,为何要说出自己的官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在历史上是少有的,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顾茅庐是三国中的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说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亲自去请了三次,态度非常谦恭、诚恳,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但是,刘备第一次去请诸葛

  •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帝

  •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陈宫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在曹操与吕布手下效力,先后助二人各自夺取兖州。但由于吕布不听陈宫的建议,导致二人最终为曹操所擒。曹操曾力劝陈宫投降,要留他一命,但陈宫不为所动,执意赴死。为何陈宫宁死不降呢一,投靠曹操陈宫为人刚

  •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来敏(165年—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逢董卓之乱,来敏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姐姐来氏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来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刘

  •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

  • 历史上陈平的才能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的谋臣陈平,虽比不上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声名显赫,但也确实算得上一个风流人物。他出生低微,身处穷巷陋室,但胸存大志,广结高人,游学读书,投靠英主。他辅佐刘邦,屡出奇计,匡扶汉室,位及相位。虽然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