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如何能如此强大?陈贤的陵墓透露了真相-趣历史网

明朝如何能如此强大?陈贤的陵墓透露了真相-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41 更新时间:2023/12/8 18:25:15

明朝人敖英在其《东谷赘言》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明朝:“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朝鲜、安南……奉法尤谨……呜呼,盛哉!”

虽有“王婆卖瓜”之嫌,却也是对明朝强盛的真实折射。过去我们将明朝的强盛常常归结于朱元璋朱棣这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和刘基杨士奇等名臣的倾力辅佐,今天我们换个角度,从一位底层武官讲起,通过小人物来见证那个伟大的时代。

2009年4月,江苏太仓一处建筑工地在施工时,意外挖出了一座距今600余年的明朝古墓,为夫妻合葬,随葬品简陋。根据墓志铭碑文显示,墓主是大明昭信校尉、太仓卫世袭百户陈贤。

明朝实行卫所制度,按照卫所编制,陈贤任职的太仓卫百户为千户所下属军官,管辖兵力112人,而昭信校尉则是明朝正六品武散官名。显然,墓主生前只是一位底层小官,而且尸骨无存,墓中仅有其夫人董氏的骸骨和墓主衣冠,至于原因,我下文会讲到。

陈贤的家世实在算不上显赫,其太仓百户这一武官身份也是世系其父陈福的。不过,碑文中记述的墓主生平却大有文章。

陈贤16岁时,正逢“中官奉使,将航海通西域”,也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太仓是郑和船队集结出发的地点,所以,明朝历来有从太仓卫所就近挑选随从出洋的惯例。

据《瀛涯胜览》记载,郑和船队的武职人员中有百户103人,显然,陈贤正是其中一位。郑和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时,陈贤刚刚13岁,所以,年满16岁后陈贤有幸赶上了第四到第六次远洋活动。

过去我们总习惯性的关注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的庞大、明朝国力的强盛,但却鲜有人关注此行的巨大凶险,除了未知的惊涛骇浪、南洋诸国的时叛时降,还有水土不服、疾疫肆虐等诸多危险因素。《殊域周咨录》就曾提到:“三宝下西洋,军民死者万计”。

所以,郑和第四次从太仓集结出发时,“时行伍士卒百方避”(想尽办法逃避),但16岁的陈贤却选择了主动应征出海,经占城、满剌加直达非洲东岸,行程数万里。在五下西洋的间歇期,22岁的陈贤迎娶了夫人董氏,并生下了儿子陈胜

可惜好景不长,六下西洋结束后,陈贤奉调交南(交趾南,也称安南,今越南),在宣德二年(1427年)一次夜袭行动中,年仅31岁的陈贤力战阵亡为国捐躯,埋尸异乡,这也是上文提到的其墓中尸骨无存仅有衣冠的原因。陈贤死后,与丈夫聚少离多的妻子董氏靠着辛勤纺织,独自一人艰辛地将9岁的儿子抚养成人。

一位正史中无传的底层小军官,在其15年的军人生涯中,将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这片国土,体现出了其英勇无私的伟大一面。

而明朝的强盛,正是无数个类似陈贤一样的默默无闻的家庭,靠着特有的那份忠贞和坚韧,撑起了一个伟大的王朝,这也是明朝得以强盛的底层原因。当然,关于陈贤从随船出海到调安南的原因,碑文中仅有四个字“交南不靖”。

其实,陈贤战死异乡,与明朝的未来战略布局有很大关联。

史书记载朱棣征安南与其内乱有关,但实际上,经略安南是下西洋的重要一环。因为占城是郑和船队出洋的必经补给点和中转港,“郡县安南”后,占城将成为明朝在南洋的前沿,这样即使未来郑和船队停航,明朝对南海甚至暹罗、真腊、苏门答刺依然保持着直接影响,正如朱棣自己所言:“南海之地廓然肃洁”。

征调熟悉占城的前船队百户陈贤前往安南并非孤例,2013年南京一处明朝古墓中发现的另一位昭信校尉王英墓志证实,墓主父亲王青曾三下西洋、两征交阯,其结局也是战死异乡。可见,下西洋和征安南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明朝在南洋进行的这场未来布局如若成功,其直接影响就是改变当时乃至后世的国际秩序。只可惜,明朝的努力最终失败了。就在王青、陈贤战死的当年,宣德皇帝“弃置交趾”。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朝初年各地流寇作乱,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拥有两幅面孔,这两面孔截然不同,可以说互为反面。一副是阴鸷枭狠,一副是慈眉善目,前者用来对待官员,后者用来面对百姓。朱元璋的阴骘枭狠,不必多说,为整治贪官污吏,朱元璋制定史上最惨无人道的酷刑,如剥皮揎草等等,让人不寒而栗。不仅对待贪官污吏,凡可能威胁其地位的权贵勋臣,乃至其亲属好友、门生

  • 清朝时期的公主是什么样的?和影视中差别很大-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对于清朝的历史大家又了解多少呢?通过现代的一些影视剧可以大概有个概念吧,清朝的后宫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地方,那里有妃子的争斗,也有皇子为了争夺储位的反目成仇,更有太监宫女因一个不小心做错事而受到重罚之事,真的是太多了啊,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在皇宫内却有一类这样的人群,她们自打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的,不仅

  • 刘备曾给曹丕写过一封信,他到底说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的形象一直都是非常光鲜靓丽的,尤其是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之中,刘皇叔大仁大义、忠于汉室的光辉形象,更是天下皆知。然而,刘备曾给曹丕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使得刘备跌下忠义的神坛,现在后人都会说刘备不过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想要的可不是兴复汉室,而是想要掌控天下的权

  • 万贞儿是如何成为贵妃的?为何朱见深如此宠爱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然而他有一个比他大十七岁的妃子:万贞儿。万贞儿与明宪宗的生母周太后同岁,面对如此大的年龄差距,为何万贞儿还能倍受宠爱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万贞儿的父亲叫做万贵,是一名县吏,一家人过的本来很安稳。不幸的是,亲属犯了事,他们家也受到

  • 赵高弄死秦二世胡亥后 赵高为什么会选择让子婴继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赵高杀死胡亥后,为何不自己称帝,而让子婴继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胡亥继位后的第三年时间里,发生巨鹿之战,在秦军主力大败和章邯的投降下,六国贵族纷纷自立为王,赵高杀死胡亥后,为何不自己称帝,而让子婴继位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原本的时候,赵高是想

  • 盘点:三国时期最富裕的三个地方是哪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在三国当中,不是每一块地盘的份量都是一样的。有的地盘处于重要的战略要地,像荆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的地盘盛产军队,像西凉,就是三国骑兵的重要来源;也有的地盘什么都没有,这种就比较多了,像刘备之前待过的新野,就是这种没什么特点的城池。这些地盘被争夺的次数不会很多。当然,对于那些富裕的地盘,情况则完全

  • 同为皇帝的女儿,格格和公主的区别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样,说起“格格”这个称呼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和小燕子,说到这里大家都会觉得为什么电视剧里会叫格格而不是公主呢?大家都清楚紫薇是乾隆皇帝的亲生女儿,但是小燕子不是,但是两位格格在电视剧中都是享受一样的待遇的,那么到底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呢?同样都是皇帝的女儿,清

  • 李世民为何没有选李泰当继承人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李世民性格太过强势,敢作敢为,下手无情,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像他这样。尤其是当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后,他在接班人的挑选上,就更中意柔弱的皇子。魏王李泰性格颇像李世民,且聪明过人,深得人心,李世民原本对他宠爱有加,甚至想过立他为继承人。然而,当李承乾谋反之事发生后,李世民便渐渐疏远李泰。原因无外乎李

  • 清朝为何能比元朝统治时间多那么久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子女生下来由父母养大,这在许多人眼中看来是天经地义的,这放在自然生物界也是基本普遍适用的,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一旦生下来就无法更改,在一般情况下,无论子女如何,父母都是会将孩子养大的,除非极少数的特列,生而不养,但这种特殊情况却普遍出现在清朝皇宫中。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子公主被认为是一生下就含

  • 兴势之战是怎么回事?双方分出了胜负却没有输家-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兴势之战指的是三国时期魏正始五年(244年),蜀汉军于兴势击退魏军进攻的一场战役。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像我们熟知的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潼关之战、北方统一战等战役。这些战役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战争可贵之处是不仅仅在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