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藩镇格局的时候,为何唐朝没有提前镇压呢?-趣历史网

藩镇格局的时候,为何唐朝没有提前镇压呢?-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01 更新时间:2023/12/9 11:50:44

众所周知,唐朝政权实亡于藩镇割据,中央及地方矛盾尖锐,各地节度使独揽军、政、财权,职位又由其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随着时间推移,唐朝统治者无力镇压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的藩镇节度使,各地藩镇却有实力攻打京城,逼迫皇帝出逃,使得唐帝权威扫地。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这种中央集权程度削弱、藩镇强大且互相争战的割据局面,有着明确的发展阶段,观察分析各个阶段的藩镇割据发展形势,便能深刻理解唐朝的衰落过程。

该阶段大致处于唐代宗初年至唐德宗末年。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史思明长子史朝义自缢身亡,其麾下党羽纷纷投降,“安史之乱”至此结束。奈何朝廷实力有限,既不能派心腹将其架空,也无法彻底将其打散拉拢,所以最后只能以赏功为名授以藩镇节度使称号,并命其分统原安史逆贼所占各地。朝廷共设四镇节度使,即李怀仙为卢龙(又名幽州或范阳,今北京)节度使,辖今河北及东北地区﹔李宝臣为成德(又名镇冀或恒冀,今河北正定)节度使,辖今河北中部地区﹔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大名北)节度使,辖制今河北南部及山东北部地区﹔薛嵩为相卫(今河南安阳)节度使,辖制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部分地区。不久,相卫辖区为田承嗣所并,四镇遂变成三镇,三镇名服唐廷,实则独立,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和干涉节度使的继承事宜。

除去这大名鼎鼎的河朔三镇外,另有淄青(又名平卢,今山东益者)镇节度使李正己,本来淄青节度使为侯希逸,李正己将其击败后,唐朝中央无力收回,只能授以其节度使称号,

李正己一家也由此统治山东地区长达三代四人;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则实行割据封闭统治长达十九年。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梁崇义被灭,次年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据镇反叛,自称建兴王,并联合已称王的淄青﹑魏博﹑成德﹑卢龙四镇节度共同抗拒中央,不遵唐帝号令。唐德宗连忙调集淮西邻道集攻李希烈,其余诸道皆观望不前。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德宗调泾原(今甘肃泾川北)兵东援,十月,

泾原军于长安发动叛乱兵变,拥立留居长安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秦帝,德宗无奈出奔奉天(今陕西干县)。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李希烈称楚帝,改元武成。二月,奉命驰援德宗的朔方(今宁夏灵武)节度使李怀光追随叛军反抗唐朝,德宗再奔梁州(今陕西汉中),唐朝政权此时危在旦夕,随时都可能覆灭。好在名将李晟率军收复长安,同年六月平定“朱泚之乱”。贞元元年(公元785)八月,李怀光之乱平定,二年(公元786年)四月,李希烈为部将所杀,冀鲁四镇暂时表示重新尊奉唐帝,大唐表面上又重归统一。唐德宗李适经过这场史无前例的反叛后,几乎吓破了胆,决定对各地藩镇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当然,李适也采取了一些保障自身安全的措施,比如加强禁军(神策军)、充实府库等。不过这些举措却引发了另一个极具威胁的后果,即宦官掌权乱政。

该阶段大致处于唐宪宗李纯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至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宪宗李纯即位后,经过其父唐顺宗李诵十余年的治理,唐朝中央军力与财力积累了一定基础,唐宪宗开始着手削藩。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上书求兼领三川不得,发兵进犯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宪宗遣高崇文率神策军出征平定。同年,宪宗又平定夏绥节度使杨惠琳叛乱。次年,镇海(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李锜叛变,宪宗调邻道兵征讨,李锜为部将所杀。

唐宪宗数次平叛藩镇均取得胜利,增强了朝廷主战派的信心。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逝世,其子承宗自为藩镇,宪宗遣宦官吐突承璀征讨,结果无法取胜,只得暂时妥协,下旨由王承宗继位。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逝世,其子从谏继位,从谏年幼,军中遂推大将田兴(后改名弘正)为主。田兴上书表示愿服从宪宗统治,遵守中央法令,申报魏博地区户籍,还向唐廷请命刺史督抚等地方官,并遣使送从谏入京为质,河朔三镇由此出现突破口。

另一方面,淮西自李希烈为部将陈仙奇所杀后,吴少诚又杀陈仙奇,其义弟吴少阳继位后仍旧割据一方。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父位,对于淮西镇如何处置,唐朝群臣分为主战﹑主抚两派,宪宗本人的立场是主战。于是唐廷征集邻道军队围攻淮西之时,淄青﹑成德两镇暗中支持淮西,河阴转运仓被焚毁,主战派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先后被刺杀,但这些风浪都没令宪宗动摇,他任命裴度为相,坚持平定藩镇割据叛乱,这也成为藩镇势力与唐朝中央的一次大决战。

由于各地平叛军队中,不少将领迁延观望,故意作战不力,所以战事一度陷入胶着。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宰相裴度亲临前线督师,唐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克蔡州,擒吴元济,取得最后胜利。同年,宪宗发兵淄青,次年二月,淄青将刘悟杀节度使李师道降唐,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卢龙节度使刘总见此,相继自请离镇入朝,请朝廷另委节度使,唐中期以来藩镇长期割据的局面至此似乎得到了解决。然而由于朝廷平叛过程中消耗太多人力物力,致使和平局面之下暗流涌动。

该阶段大致处于唐穆宗初年至唐懿宗末年。唐宪宗长年平叛,耗光了中央府库积蓄,地方的平和稳定又使朝臣思想麻痹,这就为野心家们暗中蝇营狗苟提供便利。宪宗晚年大举修行炼丹以求长生,加之任用聚敛之臣,赋税极高,百姓对此怨恨不已。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宪宗驾崩,唐穆宗即位后为平复百姓,着手裁减兵员,此举虽大幅节省财政开支,然而被裁士卒没有合适去除,于是在各地作乱,而河朔三镇将士也因与朝廷委派的昏庸官吏产生矛盾,最终双方汇聚在一起,准备发动新的叛乱。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卢龙兵乱,将士囚禁朝廷委任的新节度使张弘靖,尽杀其幕僚。随后,成德军擅杀自魏博移镇成德的节度使田弘正(即田兴)。穆宗命裴度统兵讨伐,并下令魏博节度使田布(田弘正之子)出兵助讨成德,由于将士不肯出力,还要求田布行河朔故事(即恢复当初独立状态),田布不肯只能自杀谢罪。河朔三镇再次脱离中央控制,此前被朝廷裁撤的士卒纷纷投奔新割据者朱克融﹑王廷凑﹑史宪诚等人。

裴度征讨无功而还,徒劳靡费国帑,唐朝中央亦无法支撑长期作战,只好承认现实,放任河朔三镇自立。见唐帝无法镇压反叛,各地人心思变,许多小型割据势力纷纷涌现,如徐州大将王智兴逐节度使崔群并自领军务,朝廷无奈授以节镇。泽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悟擅囚监军使刘承偕,朝廷无奈宣布流放刘承偕,刘悟子孙三代之后占据泽潞十余载。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李德裕率军发动“会昌伐叛”,一举平定泽潞,这才稳定住了中央对各地的基本控制。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藩镇割据虽有所复兴和发展,但危害性并没有之前那么严重,各地藩镇节度使也只是经常发生牙将逐帅等“以下克上”之事,没有各自大打出手,此外多地还出现权力下移的趋势。

该阶段大概处于唐僖宗乾符二年至唐朝灭亡(公元875年~公元907年)。乾符二年(公元875),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朝廷虽征集各地藩镇围剿,但由于大军指挥并不统一,加上各地节镇利用机会扩充实力,唐朝的灭亡速度反而因此加快。广明元年(公元881年)十二月,黄巢攻入长安,僖宗仓皇出逃,唐朝统治名存实亡,各地割据势力趁势兴起,割据藩镇空前增多。

农民起义军被剿灭后,藩镇完全无视唐朝皇帝权威,开始进行规模浩大的兼并战争。此后数十年,各地割据兼并不断,唐帝也屡次被人挟持充当傀儡。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弑杀唐哀帝李柷,唐朝正式宣告灭亡。由于朱温本人缺乏足够的威望与能力,无法真正统一全国,各地节度使又纷纷变回“大唐忠臣”,打着兴复唐朝的旗号反对其统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由此产生,而这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直至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统一大部分中国,重新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藩镇割据才彻底宣告结束。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嘉庆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有哪些功过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提起嘉庆,很多人认为嘉庆除了处死大贪官和珅外,好像就没有什么功绩了。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嘉庆是清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之一。从1796年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到1820年驾崩,嘉庆在位共24年,实际掌权21年。然而,史学界对嘉庆的研究明显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除了杀掉和珅外,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事实

  • 古时候考状元到底有多难?有哪些规矩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在古代想要出人头地其实道路也是很多的,选择走科举考试的道路算是一条吧。科举考试开始于隋朝年间,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们更是这些考生中的佼佼者,因为科举考试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有些人一辈子也考不到一个功名来,这些状元自然就成为了考生中最为优秀的,如果他能够在官场上好好的混下去的话,名垂青

  • 吕后狠心手辣连刘邦儿子都下手 刘邦为什么没有对他下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对刘邦为什么不杀心狠手辣的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都有被她杀掉的案例。吕后剧照对于那些开国将领,刘邦是希望看到他们被

  •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项羽自刎后,刘邦却为他大哭不已,到底是惜英雄,还是收买人心?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遭围堵,遇到旧时吕马童,说道:“我听说刘邦重金悬赏我的脑袋,你是故友,我便送你了!”说罢,自刎而死。但奇怪的是,一心希望项羽死的刘邦,却哭了起来。

  •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其发展进程可谓波澜壮阔。当然,它的发展历程中,历代秦王君主和大臣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艰辛。在历任秦国宰相中,有两个从魏国来的大臣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刘邦病重之时,为何派人诛杀大将樊哙?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是一手建立西汉政权的汉高祖,而在建立西汉的过程当中同乡樊哙对他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最终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封樊哙当汉朝的大将军。但是到后来刘邦年老病重的时候却派人去斩杀樊哙,主要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

  •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

  • 刘禅和诸葛亮真实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权力之争还是主义之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对刘禅和诸葛亮的真实关系,是君臣,师生,还是彼此争斗的政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权力之争还是主义之争呢?我们都知道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生前便委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临终时更是将自己的儿子刘禅叫到跟前,

  •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因听闻汉献帝刘协遇害(实际上是谣传)而愤愤不平,但群臣却劝谏他自立为帝。刘备开始还不太愿意,但在诸葛亮的极力劝谏下,刘备这才于221年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