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后期出现了武将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是为何?-趣历史网

三国后期出现了武将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是为何?-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64 更新时间:2023/12/24 0:13:11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拜小说《三国演义》所赐,这一时期的历史名人,在民间的知名度普遍比较高,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很多人看三国,包括我在内,都喜欢看武将之间的争锋,看谁谁用几个回合干掉了谁。

这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小说中虚构出来的武将单挑模式,让三国武将们特别突出,经历特别好看,这让三国武将们有别于其余历史时期的武将们。

战场上的单挑模式成为三国武将的标签之一,即使谁都知道这是虚构出来的,可很多人在聊三国武将时,都容易把这种模式给代入进去。

一提起赵云,脑海中马上出现的就是“长坂坡七进七出”,一提起关羽,脑海中马上出现的是“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其余武将皆如是。

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特别的武将描述模式,给三国武将们带去的最值得关注的流量。

稍许遗憾的是,历史上的三国武将们,都欠缺传承。

包括“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江表十二虎臣”等等在内,三国武将们老去、死去之后,他们的后代普遍无法接过父辈的枪。

这种现象也是特别突出,三国武将二代是集体沉沦,没有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慷慨,全是一代不如一代。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知名武将的后代们,除极少数外,大多都只在提到了继承父辈的爵位后,就再无记载出现,如记载“子承嗣”,然后就没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没有小赵云、小张飞、小周瑜、小张辽们出来接班?本文就对此现象略作分析,供三国爱好者们参考。

在我看来,出现武将二代集体沉沦的主要因素有三点:出身、教育、动力。

二:出身

三国时期,比较知名的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寒门或豪强出身,真正是大世家、士族出身的极少。

而三国政治官场中的顶流,却是以世家、士族为主,他们才是说了算的集体。

这一点,在曹魏政权中显得最突出,曹操创业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到曹丕代汉后,就把人才选拔权拱手还给了世家、士族。

因此,曹操打天下时,张辽、张郃徐晃许褚们如鱼得水,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被信任和使用,能充分展现才华。

等到他们的后代开始接班后,却开始被掌控曹魏政治、军事大权的世家、士族圈子默契的排挤和打压。

“五子良将”们的后代,即使能上战场,也只是变成了世家、士族们囊中的炮灰将军。

如张辽、张郃等曾经统帅一路大军力抗敌军的情况,再也没能出现,这无形之中,压制了二代们可能具备的才华,有力使不出,也没法立功。

曹魏政权中,非世家、士族出身的武将,在后曹操时代,过得是很悲催的。

钟会随便就能斩杀许褚的儿子,邓艾灭蜀后,被世家们联手做掉,都是这种状况的体现。

二:教育

要想让下一代超过自己,需要进行更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三国时期,能获得最完备教育的,始终是世家、士族的后代,他们才有能力和教材对下一代进行强化和锻炼。

而非世家、士族出身的武将们,或许没有类似的传承思想和意识,也很难有相应的知识、书籍储备,无力对下一代进行顶级教育和培养。

所以,荀彧、陈群、司马懿等家族培养出来的后代,不论文或武,大多即使比不上父辈,也差不了太多,他们有完备的知识传承。

关羽、张飞、甘宁、太史慈们的后代,除非天赋异禀,在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上,是无法跟世家、士族们的后代比拼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余力对下一代进行再教育和传承。

以蜀汉政权中的武将为例,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前半辈子跟刘备到处颠簸,不停地到处转移,到处逃跑,哪有精力去考虑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

刘备创业的后发,耽误了蜀汉政权中武将二代们的教育和培养,这或许也是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原因之一。

三:动力

三国时期的武将一代,都是陪着君主们艰苦创业,为了流芳百世也好,为了荣华富贵也好,始终是动力十足。

“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江表十二虎臣”们,他们卖力打拼的动力之一,不就是为了拜将封侯、恩泽后世?

而到了他们的下一代,这种动力就没了,父辈们留下的功勋、财富、爵位,足够让二代们在父辈的恩萌下,享受一定的社会地位,享受锦衣玉食。

三国鼎立后,谁也奈何不了谁的相对稳固的大环境,也让武将二代们失去了如父辈般奋斗的动力。

世家、士族出身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功勋去争夺政治圈中的话语权,寒门、豪强出身的下一代,连这个动力都没有,相当一部分变成了只能混吃等死的纨绔。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朱标作为明朝第一个太子 朱标的权力到底有多大-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太子朱标的权力有多大,为什么会这样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朱标背后有着朱元璋坚定不移的支持,明朝所有人都知道朱标一定会继承皇位,就连朱棣也不敢展现自己的锋芒。常言道:“自古无情帝王家”,出生于皇家,虽然地位崇高,身份尊贵,但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的事情时

  • 古代嫡庶有别 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嫡子比庶子身份高贵,那嫡女和庶子相比,谁地位更高一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这样一个封建社会背景下,有非常多的规矩需要遵守,而这些规矩在有身份地位的家族更是得以充分展现。比如古人重男轻女思想极为严重,很多事情都只能由男人来担任,而女人则要

  • 丁奉能成为江东十二虎臣,靠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江表之虎臣,汉末三国东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丁奉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曾多次击退魏军,讨伐西晋,成为东吴末年的支柱之一。那丁奉是如何为东吴建功立业的呢一,东吴骁将丁奉少年时就十分勇猛,因此参军当了小将,相继在甘宁、陆逊、潘璋等人手下效力。丁奉骁

  • 界桥之战的战况怎么样?赵云是什么表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末三国,公孙瓒和袁绍的“界桥之战”,非常出名,在演义中描写的很精彩。这里只讨论演义,不讨论正史。公孙瓒的五千精锐骑兵“白马义从”就此覆灭,被袁绍大将麴义的八百弓弩手干掉了。危

  • 明朝对西域的控制范围为什么只能止步于河西走廊?-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明朝对西域的控制范围为什么只能止步于河西走廊?其实主要原因是西域的重要性,相比前代大大降低了。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汉唐两朝,甚至是后来的清朝,明朝所面临周边局势的威胁要大的多。东西两汉解决了匈奴,而唐朝灭了东突厥,清朝实行满蒙联姻政策。这些在一定程度

  • 中国古代的宫廷乐舞是如何分类的?有什么讲究-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会娱乐的舞蹈。大多来自民间,也有宫廷专业艺人加工创造的。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宫廷乐舞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礼仪性的,一是娱乐性的。音乐也就有雅乐、燕乐之分。与音乐相配的乐舞也同样分为两类。礼仪性的乐舞是在重大的礼仪活动举行中使用的,如

  • 长平之战后赵国很弱,为何还是是击败燕国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战国时期,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出镜率和戏份一直都比较少,简直像是电影院中拿着汽水、爆米花的观众,默默的看着中原各国的互相竞逐。然而,燕王喜似乎并不甘寂寞,竟然主动给自己加戏。但是现实毕竟很残酷,一顿胖揍下来,燕王喜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四年,赵王主动派军队接管了从韩国归

  • 古代有哪些禁忌?穿越剧并不靠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我们经常看一些穿越类的影视剧,影视剧里的主人公凭借着自己作为一名现代人的知识和经历,在古代高人一等,帮助古代王侯建功立业,好不威风。于是我们自己也时常幻想,如果自己能穿越到古代那该多好!小编劝你醒一醒,古代没有那么好,先不说古代没有WIFI和空调这两大神器,单单就古代的食物的来说,就肯定让你后悔穿越

  • 朱同为什么被杀?和蓝玉案有没有关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本文要说的这个儿子就是明朝朱元璋时期的朱同,朱元璋可以说是所有开国功臣中诛杀功臣最狠的一位,基本上所有功臣都被杀了,而这个功臣在得罪了朱元璋后,却意外的给留下了全尸,朱同被杀和蓝玉案有关。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丈人,朱元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培养朱标,而太子的表现也让父皇十分的欣慰,满朝文武没有不佩服朱标的

  •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四·报应·田氏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