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学习外语吗?他们学外语的目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古人学习外语吗?他们学外语的目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93 更新时间:2023/12/24 0:14:36

现在外语作为高考必考的一门科目,一直很受大家的关注,而且很多父母更是从小就开始教孩子学习外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中国与国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外语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那么古人到底学不学外语呢?他们又是如做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在古代学习外语是非少见的,古代最需要学习外语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出海经商的商人、需要别国传递化的僧侣。就比如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上各国的商人,他们需要进行沟通交流。唐时期,中国虽然有许多外国人,但朝廷并未开设外语课程,而是有个叫做“四夷馆”的地方,专门负责翻译各国文字。“夷”本身就带有贬义,从四夷馆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古代朝统治者对待外国人的不屑态度,自然更不会提倡学习他们的语言。

这种情况直到清朝才出现了变化。清朝末年由于外国势力的强势介入,闭关锁国的清朝被迫打开国门,随着与外国的交流日渐频繁,学外语才逐渐兴起。而在更早之前,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别人来拜访一般都是需要学习中国话。

虽然清政府过于自大和迂腐,一直被后世所诟病,但在清朝历史上也出现过比较开明的皇帝,康熙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开创了康乾盛世的明君,康熙帝的眼光确实非同一般。当年康熙帝在与俄国的谈判中,他意识到精通俄语与拉丁语人才的重要性。回京后,很快就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让八旗子弟学习俄文,以备翻译。

到了雍正年间,又从四译馆中分出“西洋馆”用来学习外语,并且以《华夷译语·拉氐诺话》作为教材。《华夷译语》原本是洪武年间朝廷编纂的一部蒙汉对译辞书,后来又扩充收录多个语种,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外文译汉文的官方辞书。不过,《华夷译语》沿袭了历史上汉译佛经的体系,也就是用汉字注音,和现在用音标注音完全不同。

后来的光绪皇帝也在学习外语这件事上非常用功,虽然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光绪并没有在政治上有杰出的贡献,但是他身为皇帝带头学习当时所谓的“蛮夷语”,同时想靠着“戊戌变法”来改变现状,这些都是他颇具胆识的体现。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花雅之争指的是什么?最后哪个派别赢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历史上花雅之争指的是什么?最后哪个派别赢了?其实花雅之争就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是古代封建正统的“雅”、“俗”观念对戏曲认识上的具体表现,所以戏曲史中把此时期“花部”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历史称为“花雅之争”。概念简介一般认为

  • 清宫妃子领子上的白色带是干什么用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在清宫剧中皇室的衣着都是异常的鲜艳,而一些妃子身上最醒目的就是脖子上系上一条白色的丝带,而一些人的上面则是有一些花纹装饰,这条丝带有什么说法?汉服和秦朝的衣服就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每个朝代女性服装不同,但是他都是由他当时的背景和文化这些因素决定的。不过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是古代女性服装来说都是比较保守

  • 粤剧妆容的特色之处在哪里?粤剧妆容特点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粤剧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那么粤剧妆容的特色之处在哪里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化妆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末。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镜子化妆。一般旧式

  • 粤剧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唱腔分为哪几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粤剧是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那么它的伴奏乐器是什么?唱腔分为哪几种?其实粤剧常用的演奏乐器,多在吸收我国各地民族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加以粤化而成。明末清初,戏班使用的乐器就有唢呐、横箫、三弦、月琴、二弦、竹提琴等管弦乐器七八种。之后加上扬琴、长筒、短筒、琵琶及由粤籍乐师创制的高胡等

  • 学粤剧难不难?详解粤剧的表演特色-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学粤剧难不难?粤剧的表演特色是什么?其实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

  • 红楼梦中袭人为何把宝玉的肚兜教给别人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袭人《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袭人被贾宝玉称为第一至贤至善之人。主要原因是她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有口皆碑。袭人虽不言不语,却聪慧会做人。她的社交手段也很简单,就是经常求人替她干活。初看以为是她懒惰,细想就会觉得袭人的聪明

  • 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何敢撵走晴雯?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晴雯被撵,事由“绣春囊”出现,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袭人与晴雯的性格就如人们眼中的钗黛一样。薛宝钗“随时从分”,林黛玉“目下无尘”,结果是小丫头子们都喜欢和宝钗一起玩,林黛玉抑郁不忿也没办法。袭人同样如此,贾家上下大多给她好评,贾母选她照顾贾

  • 红楼梦众多角色中,有哪些人的名字带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红楼梦》里名字中含有玉字的人有很多,至少20个。贾宝玉和林黛玉名字中都有玉字。宝玉和黛玉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痴情。他们对彼此的感情痴心不改。对花鸟虫鱼同样痴情。他们和鱼说话,和

  •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五·报应·孙明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太平广记·卷一百零五·报应·李惟燕具体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