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芫(yuán)花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芫(yuán)花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31 更新时间:2023/12/31 12:43:28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芫(yuán)花

【释名】

也称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集解】

[别录说]芫花生于淮源川谷之中。三月三日采花,阴干。[保升说]近道处处有。苗高二三尺,叶似白前及柳叶,根皮黄似桑根。正月、二月花发,紫碧色,叶未生时收采晒干。叶生花落,就不可用了。

【修治】

[时珍说]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以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或以醋炒。

【气味】

辛,温,有小毒。

【主治】

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根:疗疥疮。可用毒鱼。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寒痰,涕唾如胶,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疗咳瘴疟。治水饮痰澼,胁下痛。

【发明】

[时珍说]仲景治伤寒太阳症,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或利者,以“小青龙”主治。若表已解,有时头痛出汗,不恶寒,心下有水气,干呕,痛引两胁,或喘或咳者,以“十枣汤”主治。因为小青龙治未发散表邪,使水气从窍而出,此为《内经》所谓“开鬼门法”。十枣汤驱逐里邪,使水气自大小便而泄,是《骨经》所谓洁净府、去陈莝之法。饮症有五种:内啜水浆,外受湿气,郁蓄而为留饮;流于肺则为支饮,令人喘咳寒热,吐沫背寒;流于胁下则为悬饮,令人咳唾,痛引缺盆两胁;流于心下则为伏饮,令人胸满呕吐,寒热眩运;流于肠胃,则为痰饮,令人腹鸣吐水,胸胁支满,或作泄泻,忽肥忽瘦;流于经络,则为溢饮,令人沉重注痛,或作水气浮肿。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湿,能直达水饮窠囊隐僻之处。

【附方】

1.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2.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3.干呕胁痛,伤寒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

4.浑身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上法服。另方:药中再加芒硝一两。

5.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6.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7.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细,炒黄,研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8.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温水漱口。

9.痈肿初起。芫花末和胶涂搽。

10.痔疮疼痛。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使痔疮断根。另一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需熬膏。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羊踯躅具体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玉簪原文是什么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

  • 素三彩是什么东西?唐三彩与素三彩有什么区别?-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素三彩是什么东西?唐三彩与素三彩有什么区别?其实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素三彩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是我国珍贵的瓷器。1、时代不同唐三彩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

  • 唐三彩与丝绸之路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唐三彩起源于唐朝,而丝绸之路,也是在唐代重新畅通起来的,那么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三彩,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一般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尤其是骆驼

  • 老子的坐骑青牛下界为妖,真的是为了吃唐僧肉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真假唐三彩的内壁指纹要怎么鉴别?详解指纹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唐三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其釉彩的富丽反映出唐人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蓬勃向上的社会风气,那么真假唐三彩的内壁指纹要怎么鉴别?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这个忽略,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常常会把精力集中于观察陶瓷的器型、釉色和开片这种外在的因素;另一方面原因是,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不可能亲临现场了解

  • 真假唐三彩釉里的区别在哪里?唐三彩釉里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真假唐三彩釉里的区别在哪里吗?其实唐三彩的真品与仿品釉里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开片细小,真品开片极为细小,差别就在一个“极”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高仿唐三彩的釉里开片虽也浅淡细密,状若鱼子,甚至少量高仿品的开片亦似乎有一种微微上翘的感觉,但比起真品唐三彩,仿品唐三彩的开片密

  • 唐三彩釉面的区别在哪里?唐三彩釉面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市面上有很多唐三彩的高仿,那么真假唐三彩釉面的区别在哪里?其实岁月无情,唐三彩釉面经受千年时光的洗礼会留下一些不容易发现却很特别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区分唐三彩的重要证据。它们分别是:1.泥土的腐蚀痕迹。还未见唐三彩传世品的报道,几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面一般均见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

  • 牛魔王可以说和孙悟空是不相上下的,为何却打不过哪吒?-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唐三彩釉光的甄别需要注意哪几个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唐三彩釉光的甄别需要注意哪几个点吗?其实唐三彩的釉本质上是一种亮釉,刚烧成时光亮刺目,光泽灿烂,百年之后光泽渐退,温润晶莹,釉光逐渐变得柔和自然,精光内蕴,宝光四溢。唐三彩的釉光根据所见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其釉光总是柔和温润的,除了釉面腐蚀严重,否则三彩真品不会失去柔润的光泽。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