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允炆削藩都失败了 朱棣削藩为什么能成功-趣历史网

朱允炆削藩都失败了 朱棣削藩为什么能成功-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3/12/10 22:17:59

为何朱棣削藩成功,而朱允炆却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

历时仅仅15年的时间,四十不惑的年纪打下诺大的天下,可见朱元璋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西汉有七王之乱,

西晋有八王作乱,

朱元璋明知藩王制度的弊端为何还要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各大藩王呢?

明初,朱元璋虽建立大明王朝,

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但是元顺帝带着元朝残余势力跑回了漠北老家,建立割据政权北元;虽然只是割据一方,但北元的势力仍不容小觑,而且并不甘心被赶回漠北,一心想要南下复国,对于刚建立的大明王朝而言,北元才是最大的威胁。

朱元璋当然也考虑到藩王作乱的情况,所以“以史为鉴”,虽分封藩王,但与西晋不同,只给军权,不给治权;

朱元璋分封各大藩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儿子们为自己戍边,而非割据一方。

《明太祖实录》:“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但“人有旦夕祸福”,计划赶不上变化,

洪武25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藩王体系最关键的一环缺失;

《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五年)丙子,皇太子标薨。”

不仅对于朱元璋来说是晴天霹雳,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

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太子朱标,

朱标突然去世,唯一能给朱元璋安慰的就是皇太孙朱允炆。

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登基称帝,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在登基之前就对手握兵权的叔叔们不放心,

建文帝元年,朱允炆就迫不及待削藩,在黄子澄齐泰的谋划下先剪掉燕王的羽翼,结果我们都知道,朱允炆不仅没有成功削藩,反对丢了皇位。

朱棣打着“靖难”的口号起兵造反,历经四年的时间,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但他登基以后也要面临削藩的问题,

朱棣并非朱允炆,他削藩的手段极为高明,“软刀子”拔掉老虎牙。

那么,朱棣究竟是如何“软刀子”拔牙的呢?

朱棣登基初期恢复被削藩王爵位,争取诸王拥戴,大加赏赐

公元1360年,朱棣登基称帝;

他是因为反对建文帝削藩而起兵“靖难”,

为了能够得到诸位藩王的支持跟拥戴,即位以后朱棣立即恢复了被削藩王的爵位,并且大加赏赐。

甚至更改祖制给予了宗亲更高的品级。

比如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都是被建文帝削掉的藩王,而湘王朱柏更是不想受辱自焚而死。

“遂加镇国将军从一品,辅国将军从二品,奉国将军从三品,镇国中尉从四品,辅国中尉从五品,奉国中尉从六品”。

“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清史稿》

官职品级提高,藩王以及藩王后人的俸禄待遇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这些藩王的待遇有多优厚呢?

明太祖朱元璋在的时候,亲王俸禄一年是五万石,后来刚改为万石;

其他的,比如郡王是两千石,

振国将军是千石

.......

每一位皇族的后代10岁以后就可以享受朝廷的俸禄,结婚的时候还会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就连葬礼的时候也会有一笔丰厚的丧葬费用。

明成祖朱棣,在此基础上,更加的优厚,每位藩王再增加5000石。

为朱棣打开金川之门的谷王朱橞增加2000石,还被赏赐300卫士,并将其原来的封地宣府改为长沙。

而朝廷官员呢?

正一品官员年俸是900石

.......

正七品是700石

亲王与宰相的俸禄就相差了十几倍还多。

在给各藩王增加俸禄的同时,朱棣也开始打压朱标一脉:

永乐五年六月,朱棣取消朱标明兴宗的庙号,重新称懿文太子;

吕太后(朱允炆生母)复称懿文太子妃;

七月,朱允炆的三个弟弟由亲王降为郡王;

十一月,又将朱允熥、朱允熞等废为庶人,软禁凤阳;

朱允炆的次子朱文圭亦被废为“建庶人”,软禁凤阳广安宫。

在得到诸位藩王拥戴的同时,打压朱标一脉,让诸位藩王以为朱棣是拥护藩王制度的,其实这无疑是朱棣“削藩”之前给的“蜜枣”而已,毕竟初登大位的朱棣需要各位藩王的拥戴。

等到时机成熟,朱棣开始软刀子拔老虎牙,首先第一个就是宁王朱权。

“一起靖难”的宁王朱权是朱棣削藩第一人

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时候,九王中燕王与晋王的势力最大,各自带了十万军队;

但并不是最生猛的,宁王朱权才是九王中公认打仗最厉害的,因为他的手里有一支当年最强大的部队—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全部是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非常强;

明朝会一分不少地给这些蒙古人发放俸禄,但是北元朝廷呢?

经常是只让他们打仗而没有俸禄,而且许诺他们战利品都归自己,但实际上呢?

抢回来的战利品先交给北元朝廷,剩下的才给自己的。

久而久之自然大家心里都会算一笔账:跟着北元太吃亏,即便是战死沙场都没人收尸。

很多的蒙古人都是因为这被吸引来的,有这样一句话:在利益面前,保持绝对的忠诚是一件很难得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朱棣才有机会拉上宁王一起靖难。

“靖难之役”后,一开始朱允炆派耿炳文去对战朱棣,耿炳文虽战败但其实对朱棣来说也是非常头疼的对手;

耿炳文的战败也让朱允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时黄子澄向朱允炆推荐曹国公李景隆挂帅,李景隆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带领50万军队浩浩荡荡出发;

但这对于朱棣而言是个好消息,以朱棣对李景隆的了解:50万军队在他的手里没多大作用;

朱棣并不是看不上这50万军队,而是看不上李景隆。

戊寅,谍报曹国公乘传至德州,收集耿炳文败亡将卒,并调各处军马五十万进营河间。—《明太宗实录卷四上》

虽说主帅无能,但50万军队不容小觑,毕竟双方实力悬殊,朱棣必须要想办法招兵买马;

将镇守北平的任务交给长子朱高炽,自己带领一部分人去了宁王的属地;

次去的目的就是宁王的朵颜三卫。

朱允炆在向朱棣下手的同时也向宁王朱权伸手,宁王虽善战善谋但并无反心,不服从但也不反抗,朱棣正是利用了宁王的这一点。

朱棣单枪匹马,宁王才敢见他,朱棣并未劝宁王与自己一起造反,而是求宁王帮忙向朱允炆求情,并且在宁王的府上暂住一段时间。

没过多久,朱棣又提出让自己的部分士兵进城好安排事宜,宁王认为一群不带兵器的人进城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便答应;但宁王想不到的是他们没带兵器却带了另一样威力巨大的武器——金钱。

没过多久朱棣便提出该走了,宁王非常高兴,亲自送行到郊外,自觉有一些愧疚;

这时朱棣拉着宁王的手说:“既然如此,你跟我一起靖难如何?”

宁王以为燕王在开玩笑,但朱棣认真地说:“我需要你,不但需要你,还需要你的朵颜三卫,你跟我一起走。”

此时宁王发现朱棣此行的真实意图已经晚了,朱棣一声令下,早已埋好的伏兵控制了局面,就连宁王身边的人都不听使唤,原来见钱眼开的朵颜三卫首领已经朱棣收买,成了朱棣的人

《姜氏秘史》卷二中记载“甲寅,靖难兵袭执宁王权,三卫官军总兵官都督刘贞遁还京师,守将都指挥朱鉴死之,行军都督陈亨等降,遂以其众归”

宁王就这样被迫跟朱棣一起靖难,但朱棣允诺:事成中分天下。

宁王不仅将自己最精良的部队给了朱棣,而且到朱棣的军营为他出谋划策;

有这样一句话: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明通鉴》记载““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如果说靖难成功有宁王一半的功劳也不过分,但打进南京城朱棣称帝以后,只字不提平分天下的事情;

大势已定,宁王自然也不傻,他很清楚“平分天下”简直是做梦,能够求得一块好地方安度晚年就很不错了。

所以宁王主动告诉朱棣,他不想再回北方,更不想掌兵权,希望能将他封到苏州去,过两天舒服日子。

但朱棣告诉宁王:苏州距离南京太近,属京畿要地(皇帝直接管辖的地方),你去不合适。

宁王又选钱塘一带,但也被朱棣拒绝了,并且告诉宁王:除了这两个地方,其他的任你挑。

宁王自然明白朱棣的意思,不再挑选,让朱棣安排。

就这样宁王朱权被封到了南昌。

按照明朝祖制:分封藩王,理应给建一座新王府;

而朱棣非但没有给宁王修建新王府,而是将原先的布政司改成了王府;

宁王自建了一座“精庐”,自那以后,宁王深感前途无望,所以寄情文娱,确实也展现了惊人的才气。

《明史》记载,朱权一生“奉敕辑《通鉴博论》二卷,又作家训六篇,《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汉唐秘史二卷,《史断》一卷,《文谱》八卷,《诗谱》一卷,其他注纂数十种”。

当初朱允炆削藩,齐泰认为应当先拿燕王开刀;而黄子澄则认为应当先剪掉燕王的羽翼,再对燕王动手。

朱允炆采纳黄子澄的建议,派李景隆直接去河南开封抓捕周王直接分配到了云南;紧接着就是岷王、湘王、代王、齐王,全部都是采取急躁而强硬的手段,直接贬为庶民;而湘王朱柏全家自焚而死都没能打动朱允炆,以同样的手段将削藩的矛头对准燕王;

其实已经给了燕王朱棣足够的准备时间,出于自保燕王不得不反;

朱允炆最终一败涂地;

而朱棣聪明,先从最强的宁王开始。

第二个就是齐王朱榑

洪武年间,齐王朱榑多次北征,战功累累,人也变得膨胀起来,封为藩王以后多次在藩地胡作非为;建文帝削藩以后被废为庶人,禁锢在南京城。

靖难之役后期,建文帝就派他出征征讨朱棣;

等到朱棣攻破南京城以后吓得跪地不起,失声痛哭,因为他知道朱棣要清算他。

但朱棣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齐王朱榑恢复爵位回到封地;

回到封地以后的齐王又恢复了原来骄纵恣意的样子;

朱棣得知以后召齐王入京严加申斥,

但齐王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增加王府护卫,暗中招收刺客,广纳有才之人;

更为过分的是不准官吏登上青州城墙夜间巡视,几名官吏向朝廷上告齐王,反而被齐王抓了起来。

朱棣得知以后让齐王放任,并申斥齐王改正;

第二年五月,齐王来京朝见,面对朝中大臣弹劾飞弹不悔改,反而怒斥一番,朱棣下旨将其拘押在京师,削去了他的护卫跟爵位,并且处罚了齐王的老师;

没想到齐王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每天在京师埋怨、辱骂。

八月,朱棣将齐王的儿子召进京师,同齐王一起被贬为庶人。

癸丑,免齐王榑为庶人。仍命所司录其所为过恶示搏,俾览省而改行。—《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五》

朱棣雷厉风行,其他藩王顺势

宁王与齐王收拾完以后,对朱棣而言,其他的藩王都不足为虑:

永乐六年,岷王朱楩与西平侯沐晟交恶,并擅自夺取官府官印,屠杀官吏民众被朱棣罢免;但不久后,朱棣又恢复了他的爵位;

但是没过几年,岷王朱楩因恶习不改被第三次罢免并且削去护卫。

永乐十年,辽王朱植被削去护卫,在朱棣靖难的时候他一直在隔岸观火并没有出手相助;

周王朱橚是朱棣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没有让朱棣难做,而是主动向朝廷交还自己的护卫,回到自己的封地一心研究医药学,所著《救荒本草》,是一本专门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书籍,对我国的植物学和医药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橚好学,能词赋,尝作《元宫词》百章。以国土夷旷,庶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救荒本草》。—《明史诸王传》

岷王、周王与辽王都属于比较听话的藩王,朱棣只是“削兵权而没有削待遇”,保留了三位藩王的待遇,让三位藩王心安理得的服从朱棣,相当于没有老虎被拔了牙齿。

而不听话的藩王呢?像齐王,被贬为庶民。

还有另一位不听话的藩王,就是谷王朱穗,朱棣攻打南京城的时候他见朱允炆大势已去,主动为朱棣打开金川门,算是朱棣靖难成功的功臣,但是他骄横跋扈,在封地残害忠良,甚至想要谋反推翻朱棣,朱棣自然不会容他。

1417年,谷王朱穗被贬为庶民,之后就被关进大狱。

朱棣“三步走”削藩可谓极其高明

第一步:温水煮青蛙

朱棣登基称帝以后,并没有跟朱允炆一样着急削藩,而是恢复之前被朱允炆废掉藩王的称号,为的就是得到诸位藩王的支持;为的也是让诸位藩王对朱棣失去警惕心,也是为了让诸位藩王相信朱棣是跟朱允炆不一样的。

第二步:明升暗降

朱棣将各位分封在边疆的藩王逐一封赏,并调回内地,不需要诸位藩王掌守卫边疆大权,藩王没了兵权,如同没了牙齿的老虎,想要再对抗朱棣自然是难上加难。

第三步:用钱换兵

朱棣提高诸位藩王的俸禄,换取削减藩王们的护卫。

朱棣削藩并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每一位藩王的表现区别对待,不听朝廷管束、威胁皇权的藩王坚决削去爵位,贬为庶民或拘禁;

没有威胁皇权的藩王则是进行优待,收兵权而保其俸禄。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属曹操军队,在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时得以投降刘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

  • 马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镇守南中,深受百姓爱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马忠(?-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

  •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朱元璋那么不放心朱允炆,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而不是传给朱棣?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后,每天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他害怕这个孙子压不住朝堂上的大臣,也害怕他治理不好天下。想帮他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于是才有了蓝玉案这

  • 大唐能成就盛世,武则天扮演着什么角色?-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很显然,大唐荣耀不全是武则天的功劳。唐朝自开国以来,在李隆基时期出现第二高峰——开元盛世,这里面有武则天一定的功劳,但总的来说主要由于唐高祖及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以及唐玄宗的治国方略,才成就了

  •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

  • 三国时期要是论单打独斗 有多少人能够打败张飞-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若是单打独斗,三国中有多少人能战败张飞?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代猛将如云,英雄辈出,大家最喜欢的莫过于刘备的五虎上将。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更是刘备手下的大将,刘关张三兄弟中,张飞虽然排在最末,并不就是说张飞的武力不如关羽。其实张飞的战斗力就和他的

  • 邓方: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邓方(?~221年),字孔山,荆州南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随刘备入蜀,后任庲降都督,卒于任上。邓方是蜀汉第一任庲降都督,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邓方是南郡人,后出仕刘备,任荆州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

  • 古人口中的“甘露”到底是什么东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在各种古装影视剧中,一旦提及各种稀有药材,我们常听到什么天泉雪莲、凝脂甘露之类,其中“甘露”更是堪称神物,那么甘露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是露水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甘露这个名字,字面意思像是甘甜的露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古代也的确有用露水来泡茶。如果搜索甘露,现代的很多

  • 敢给朱元璋驸马一个下马威的徐宗实,最后下场好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脾气不好,但是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勇士,敢于给朱元璋的驸马一个下马威,这个人就是徐宗实,那他最后的结局好吗?被杀了吗?徐宗实,少有才,洪武十五年,他得以入京为朝廷效力,朱元璋看了他的奏章之后,发现这个人还是比较务实的,言辞也很恳切,于是下诏将其委任为铨曹任司风纪,但徐宗实推

  • 雍正时期粘杆处令人闻风丧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雍正设立的“粘杆处”,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何令人闻风丧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王朝幅员辽阔,在加上当时的社会科技落后,统治者想要加强国家管理也是实属不易,除了天灾人祸,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统治,便会设立各种各样的特务机构潜伏在皇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