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三·妇人四中有哪些人物?-趣历史网

《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三·妇人四中有哪些人物?-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1/18 12:39:17

周皓李秀兰杜牧刘禹锡李逢吉洛中举人蔡京武昌妓韦保衢曹生罗虬徐月英

周皓

太仆卿周皓,贵族子,多力负气。天宝中,皓少年,常结客为花柳之游,竟蓄亡命。访城中名姬,如蝇袭膻,无不获者。时靖恭有姬子夜来,稚齿巧笑,歌舞绝伦,贵公子破产迎之。皓时与数辈富者更擅之。会一日,其母白皓曰:某日夜来生日,岂可寂寞乎?皓与往还,竟求珍货,合钱数十万,会饮其家。乐工贺怀智、纪孩孩,皆一时绝手。扃方合,忽觉击门声甚急。皓戒内忽开,良久,折关而入。有少年紫衣,骑从数十,诟其母,即将军高力士之子也。母与夜来泣拜,诸客将散。皓时血气方刚,且恃其力,顾从者不相敌。因前让其怙势,攘臂格之。紫衣者踣于拳下,且绝其颔骨。大伤流血,皓遂突出。时都亭驿所由魏贞,有心义,好养私客,皓以情投之。贞乃藏于妻女间。时有司追捉急切,贞恐踪露,乃夜办装具,腰白金数锭,谓皓曰:汴州周简老,义士也,复与郎君当家,今可依之,且宜谦恭不怠。周简老盖大侠也,见魏贞书,喜甚。皓因拜之为叔,遂言其状。简老令居一船中,戒无妄出,供与极厚。居岁余,忽听船上哭泣声。皓潜窥之,见一少妇,缟衣甚美,与简老相慰。其夕,简老忽至皓处,问:君婚未?某有表妹,嫁与甲,甲卒无子,今无所归,可事君子。皓拜谢之。即夕,其表妹归皓,有女二人,男一人,犹在舟中。简老忽语皓:事已息,君貌寝,必无人识者,可游江淮。乃赠百余千,号哭而别,于是遂免。(出《酉阳杂俎》)

李秀兰

李秀兰以女子有才名。初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作诗咏蔷薇,其末句云:过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恚曰:此女子将来富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竟如其言。(出《玉堂闲话》)

又秀兰尝与诸贤会乌程县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疾,谓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秀兰有诗曰: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方班姬即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亦女中之诗豪也。尝赋得三峡流泉歌曰: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王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湍指下生,飞渡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濑曲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又一弹。愿与流泉镇相续。(出《中兴间气集》)

杜牧

唐中书舍人杜牧,少有逸才,下笔成咏。弱冠擢进士第,复捷制科。牧少隽,性野放,虽为检刻,而不能自禁。回游为事。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耀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牧常出没驰逐其间,无虚夕。复有卒三十人,易服随后,潜护之。僧孺之密教也。而牧自谓得计。人不知之。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且数年,及征拜侍御史,僧孺于中堂饯,因戒之曰:以侍御史气概达驭,固当自极夷涂。然常虑风情不节,或至尊体乖和。牧因谬曰:某幸常自检守,不至贻尊忧耳。僧孺笑而不答。即命侍儿,取一小书簏,对牧发之。乃街卒之密报也。凡数十百,悉曰: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夕,宴某家,亦如之。牧对之大惭,因泣拜致谢,而终身感焉。故僧孺之薨,牧为之志,而极言其美,报所知也。牧既为御史,久之分务洛阳。时李司徒愿罢镇闲居,声妓豪华,为当时第一。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宴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牧持宪,不敢邀致。牧遣座客达意,愿预斯会。李不得已驰书。方对酒独斟,亦已酣畅,闻命遽来,时会中已饮酒。女妓百余人,皆绝艺殊色。牧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卮,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牧复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皆亦回首破颜。牧又自饮三爵,郎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意气闲逸,旁若无人。牧又自以年渐迟暮,常追赋感旧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又曰:舸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太和末,牧复自侍御史出佐沈传师江西宣州幕。虽所至辄游,而终无属意,咸以非其所好也。及闻湖州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湖州刺史某乙,牧素所厚者,颇喻其意。及牧至,每为之曲宴周游。凡优姬倡女,力所能致者,悉为出之。牧注目凝视曰:美矣!未尽善也。乙复候其意,牧曰:愿得张水嬉,使州人毕观。候四面云合,某当闲行寓目,冀于此际,或有阅焉。乙大喜,如其言。至日,两岸观者如堵。迨暮,竟无所得。将罢舟舣岸,于丛人中,有里姥引鸦头女,年十余岁。牧熟视曰:此真国色,向诚虚设耳!因使语其母,将接致舟中,姥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姥曰:他年失信,复当何如?牧曰:吾不十年,必守此郡,十年不来,乃从尔所适可也。母许诺,因以重币结之,为盟而别。故牧归朝,颇以湖州为念。然以官秩尚卑(卑原作毕,据明抄本改),殊未敢发。寻拜黄州池州,又移睦州,皆非意也。牧素与周墀善,会墀为相,乃并以三牋干墀,乞守湖州,意以弟顗(顗原作头,据杜牧集上周墀书改)目疾,冀于江外疗之。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比至郡,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三子。牧既即政,函使召之。其母惧其见夺,携幼以同往。母诘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牧因取其载词视之,俛首移晷曰:其词也直,疆之不祥。乃厚为礼而遣之。因赋诗以自伤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出《唐阙史》)

刘禹锡

刘禹锡赴任姑苏,道过扬州。州师杜鸿渐饮之酒,大醉而归驿。稍醒,见二女子在旁,惊非己有也。乃曰:郎中席上与司空诗,特令二乐妓侍寝、且醉中之作,都不记忆。明旦,修致谢。杜亦优容之。夫禹锡以郎吏州牧,而轻忤三司,岂不过哉。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出《云谿友议》)

李逢吉

李丞相逢吉,性强愎而沉猜多忌,好危人,略无怍色。既为居守,刘禹锡有妓甚丽,为众所知。李恃风望,恣行威福。分务朝官,取容不暇。一旦,阴以计夺之。约曰:某日皇城中堂前致宴,应朝贤宠嬖,并请早赴境会。稍可观瞩者,如期云集。敕阍吏:先放刘家妓从门入,倾都惊异,无敢言者。刘计无所出,惶惑吞声。又翌日,与相善数人谒之。但相见如常,从容久之,并不言境会之所以然者。座中默然,相目而已。既罢,一揖而退。刘叹咤而归,无可奈何,遂愤懑而作四章,以拟四愁云尔。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得意紫鸾休舞镜,能(能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言青鸟罢衔笺。金盆已覆难收水,玉轸(轸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长抛不续弦。若向靡芜山下过,遥将红泪洒穷泉。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已去心。红璧尚流香漠漠,碧云初断(断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信沉沉。情知点污投泥玉,犹自经营买笑金。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痕深!人曾何处更寻看,虽是生离死一般。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云藏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桥过往难。莫怪诗成无泪滴。尽倾东海也须干!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更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姮娥归处月宫深。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因偏照两人心。(见《本事诗》)

洛中举人

举子某乙,洛中居人也,偶与乐妓茂英者相识。英年甚小。及乙到江外,偶与饮席遇之。因赠诗曰:忆昔当初过柳楼,茂英年小尚娇羞。隔窗未省闻高语,对镜曾窥学上头。一别中原俱老大,重来南国见风流。弹弦酌酒话前事。零落碧云生暮愁。举子因谒节使,遂客游留连数月。帅遇之甚厚。宴饮既频,与酒乣谐戏颇洽。一日告辞,帅厚以金帛赆行,复开宴送别。因暗留绝句与乣曰:少插花枝少下筹。须防女伴妬风流。坐中若打占相令,除却尚书莫点头。因设舞曲遗诗。帅取览之,当时即令人所在送付举子。(出《卢氏杂说》)

蔡京

邕南朝度使蔡京过永州,永州刺史郑史与京同年,连以酒乐相邀。座有琼枝者,郑之所爱,而席之最妍。蔡强夺之行。郑莫之竟也。邕南之所为,多如此类。为德义者见鄙,终其不悛也。及邕南制御失律,伏法。(出《云谿友议》)

武昌妓

韦蟾廉问鄂州,及罢任,宾僚盛陈祖席。蟾遂书文选句云: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以笺毫授宾从,请续其句。座中怅望,皆思不属。逡巡,女妓泫然起曰:某不才,不敢染翰,欲口占两句。韦大惊异,令随口写之: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座客无不嘉叹。韦令唱作《杨柳枝词》,极欢而散。赠数十笺,纳之,翌日共载而发。(出《抒情诗》)

韦保衢

韦保衢(明抄本衢作衡)尝访同人,方坐,李钜新及第,亦继至。保衢以其后先,匿于帷下。既入曰:有客乎?同人曰:韦保衢秀才,可以出否?钜新及第,甚自得意,徐曰:出也何妨。保衢竟不之出。洎衢尚公主为相,李蠙镇岐下,钜方自山北旧从事辟焉。初保衢既登第,独孤云除东川,辟在幕下。乐籍间有佐饮者,副史李甲属意也。时以逼于他适,私期,回将纳焉。保衢既至,不之知,祈于独孤,且请降其籍。李至,意殊不平,每在宴席,辄以语侵保衢。保衢不能容,即携其妓人以去。李益怒之,屡言于云。云不得已,命飞牒追之而回。无何,堂牒追保衢赴辇下,乃尚同昌公主也。李固惧之矣。不日,保衢复入翰林,李闻之,登时而卒。(出《玉泉子》)

曹生

卢常侍鉟,牧沪江日,相座嘱一曹生,令署郡职,不免奉之。曹悦营妓名丹霞,卢沮而不许。会饯朝客于短亭,曹献诗曰:拜玉亭间送客忙,此时孤恨感离乡。寻思往岁绝缨事,肯向朱门泣夜长。卢演为长句,和而勉之曰:桑扈交飞百舌忙,祖亭闻乐倍思乡。樽前有恨惭卑宦,席上无寥爱艳妆。莫为狂花迷眼界,须求真理定心王。游蜂采掇何时已,祗恐多言议短长。(出《卢怀抒情集》)

罗虬

罗虬词藻富赡,与宗人隐、邺齐名。咸通乾符中,时号三罗。广明庚子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籍中有红儿者,善为音声,常为副戍属意。会副戌聘邻道,虬请红儿歌,而赠之缯綵。孝恭以副车所盼,不令受之。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红儿。既而思之,乃作绝句百编,号《比红儿诗》,大行于时。(出《摭言》)

徐月英

江淮间,有徐月英者,名娼也。其送人诗云: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中水。忍照鸳鸯相背飞。又云: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亦有诗集。金陵徐氏诸公子,宠一营妓,卒乃焚之,月英送葬,谓徐公曰:此娘平生风流,没亦带焰。时号美(美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戏也。(出《北梦琐言》)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四·情感的原文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买粉儿崔护武延嗣开元制衣女韦皋欧阳詹薛宜僚戎昱买粉儿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之。无由自达,乃讬买粉,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久,女深疑之。明日复来,问曰:君买此粉,将欲何施?答曰:意相爱乐,不敢自达,然恒欲相见,故假此以观姿耳。女怅然有感,遂相许以私,尅

  • 《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五·童仆中有哪些人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韦桃符李敬武公干吴行鲁李鹄捧砚捧剑归秦段章上清李锜婢李福女奴却要韦桃符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每征讨将行,有胆力。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从良。符家有黄牸牛,宰而献之,因问衮乞姓。衮曰:止从我姓为韦氏。符叩头曰:不敢与郎君同姓。衮曰:汝但从之,此有深意。故至今有黄犊子韦,即韦庶人其

  • 刘备为何派关羽镇守荆州?他是如何考虑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话说,当初关羽及儿子被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然后斩首。益州离关羽死的地方很近,刘备为什么不救援关羽,为什么眼睁睁看着关羽送死,而没有援救呢?甚至有人认为,刘备不救关于,是想让关羽死,刘备才是杀掉关于的真正凶手。关羽重情重义,但不知道上下级关系该如何处理。刘备都称帝了,他还在公开场合叫大哥,而

  • 陶谦想要把徐州送给刘备,为何刘备拒绝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中比较优秀的人物之一刘备小的时候非常贫穷,只能靠卖草鞋为生。后来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建业之梦。但是他却在最后输的一败涂地,就因为他认识了一位兄弟。刘备的头脑非常聪明,就连曹操也很是称赞他。但是如此优秀的人物却因为认错了两个人而导致自己满盘皆输,一个是自己的兄弟,一个是非常著名

  • 明朝的内行厂是什么机构?有什么作用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是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将元朝末年的乱世结束了,建立了历史上的大明王朝。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是南征北战,即使是明朝定都南京时,天下仍然没有太平,这时候的元朝还有残余的势力,最终这些势力被灭亡。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励精图治,少年时期经历了苦难的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成为皇帝,也没有打死浪费

  • 李定国抗清战果累累,为何其子却投靠清军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树倒猢狲散这种事,只能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谴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文死谏武死战”。李定国我们都耳熟能详,为了文章的完整,简单说两句。李定国本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养子,张献忠死后和其他三个养子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联合南明,共同抵御满清。在李定国等人的帮助下,抗清曾取得辉煌的战果,李定

  • 陕西被称为“三秦大地”,为什么是三秦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陕西,简称“陕”和“秦”。“陕”和“秦”的意思很好理解,“陕”就是陕西的简称,“秦”是当年咸阳是秦朝都城,陕西是秦朝的核心地区,因此,简称“秦”。但很多人不明白,陕西为什么又叫“三秦大地”?由于中国经历了无数个朝代,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称谓变化。陕西被称为“三秦大地”,就像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南

  • 宫里的太监需要净身,为何皇宫的侍卫却不需要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统治者住在皇宫里,里面住的都是皇家成员,有很多皇帝的后妃,在后宫里居住,为了伺候他们,后宫里还有很多宫女和太监。大家都知道,太监是要被净身了之后,才能去负责伺候妃子,不然皇帝后妃众多,有的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要是出现绿帽子事件,皇帝的面子就受辱了,就是为了这样,所有只要进攻伺候的男人,就得接受

  • 成语“东山再起”的东山到底是在哪里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在常用成语中,东山再起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指的是失败后的重头在再来,而东山再起的最初含义的,则指的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所以,古人出来做官,又称为“出山”。那么,东山再起的东山在哪?它又与何人有关呢?“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名士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

  • 古代的农民为什么很少主动去开垦荒地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人口并不多,怎么样都不会多过现在这个时期,而且因为会有一些改朝换代、版图的扩张或者缩水,所以土地面积也不一样大,但是也都能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却又很奇怪,古代的农民们为什么只能去受那些地主们的气,给他们耕地,却不自己去想办法开荒呢?古代的土地并不少,为什么他们不去开荒?这个问题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