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对于三国局势来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奠定了后三股势力抗衡的历史基础。但是赤壁之战之后,到曹操去世,还有十几年的时间。曹操为什么十几年都不想东山再起?荆州如此重要,他舍得就这样放弃吗?如果你不愿意,为什么不继续进攻?让我们来看看
当时的情况。
汉末三国历史舞台上,赤壁之战与官渡之战、夷陵之战并称为三大战役。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会师,大败曹操军队的战役。此役,孙刘联军最终以火击败,曹操北归,孙刘各取一部分荆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但曹魏的综合实力仍然领先于刘备和孙权。而且曹操死于公元220年。那么,问题来了。赤壁之战后,曹操活了12年。他为什么不重整旗鼓回荆州?
1.首先,赤壁之战使曹操损失惨重,促使他花了一段时间休养生息。
正史记载,赤壁之战曹操的兵力在20万人以上。在被孙权和刘备击败后,曹操的20万大军"一半以上的伤亡"也就是十万以上的伤亡。在汉末三国的历史舞台上,蜀汉鼎盛时期的兵力也不过十万。所以对于曹操来说,十几万的伤亡无疑是非常惨重的损失,必须马上休养生息。短时间内不可能南下荆州。与此相对应的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乘机夺取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促使孙、刘双方的实力明显增强。
2.赤壁之战前,孙权在江东的地位并不稳固,不仅内部发生了一些叛乱,而且在面对曹操的军队时,张昭等投降派甚至占了上风。
然而,赤壁之战后,孙权不仅稳固了江东主将的地位,而且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至于刘备的影响力,在赤壁之战之前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但此战之后,刘备部队趁机攻占荆州五郡,精兵数万。正是因为孙权和刘备的实力明显增强,曹操不仅暂时放弃了东山再起的念头,而且还让曹操把精力放在了图谋关中、稳定后方上。
3.众所周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也遭到了汉朝势力的反对。
所以因为有刘协皇帝的存在,曹操需要打压汉室势力。赤壁之战后,由于曹操的惨败,这股势力成为曹魏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在进攻其他诸侯之前,曹操必须消灭这股势力。建安十七年(212),汉献帝准曹操"向未知致敬,带着剑去庙里"比如汉朝宰相萧何故事。之后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加九锡,建魏国,定国为邺城。魏在冀州有十郡之地,有丞相、太尉、将军等百官。由此,对于赤壁之战后的曹操,尤其是晚年的曹操,可以说是不断篡夺东汉政权,为曹丕称帝奠定了基础。
4.最后,争夺马超和刘备也是赤壁之战后曹操没有南下荆州的重要原因。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马超、韩遂、杨秋等关中十部疑神疑鬼,一度反目成仇。于是,对于曹操来说,就有了与马超势力的激烈较量。打败马超之后,刘备夺取了益州的土地,开始和曹操争夺汉中的土地,也就是双方爆发了一场非常惨烈的战斗。汉中之战后,关羽北上襄樊,逼得曹几乎迁都以避其边。总的来说,赤壁之战是曹操打败孙权和刘备,统一全国的最好机会。失手之后,曹操要安抚内政,还要在关中、汉中作战,所以没有再南下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