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商鞅变法"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毕竟这个事件在历史上真的很有名。然后"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个朝代?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这项改革实施后,意义何在?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1.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个朝代?
商鞅变法是秦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
前350年进行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2.商鞅变法的内容
第一次政治改革
《征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书长,进行了秦国第一次政治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
(一)颁布实施隗的《法学经典》,增加法条坐刑,并对轻微犯罪使用重刑;
(2)废除旧的石清石碌制度,奖励兵役,禁止私斗,颁布按兵役奖励的二十级爵士制度;
(3)重农抑商,重奖农织,特别重奖开荒;规定多产粮布者可免劳免税,农业视为"奔野",以商为"最终业务"并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重新征收营业税。
(4)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民众在政府周围游走。
(5)强制实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第一次变法扩大了国税和军徭役的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政治改革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高原,南临渭河。它可以沿着渭河直抵黄河,也可以直抵钟南山和渭河之间的函谷关。
为了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下令商鞅招兵买马,按照鲁魏的都城规模修建吉阙宫,另建新都。次年(即公元前349年),他将都城从黎阳(今陕西省Xi市吴屯乡官庄、于宝屯一带)迁都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进行第二次改革。
3.商鞅变法的意义。
1.在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开发了废弃的矿区,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2.政治上,旧的宗法制度受到冲击,瓦解,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完善,中央集权建设开始。
3.军事上,奖励战功达到了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体意义: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通过改革,秦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改革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它增强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