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我国国家博物馆号文物为何是个绞刑架(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

我国国家博物馆号文物为何是个绞刑架(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44 更新时间:2023/12/30 15:29:15

我不知道你是否去过中国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展厅里参观的第0001号国家一级物是一个绞架,绞架锈迹斑斑的树干上似乎还残留着一些血迹。讲述历史上的往事。94年前,大钊同志就是在这个绞架上被军阀张残忍杀害的。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0001号文物的

以下前世,看看它都经历了什么。同时怀着崇高的敬意,了解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的英雄事迹。

1.革命先驱

李大钊,1889年10月生于河北乐亭县。

当时,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封建朝的腐朽统治把国家和民族带到了危亡的边缘,中华大地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人民更加悲伤和痛苦。

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尤其是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曙光。李大钊先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3年前往日本,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的伦理道德,与封建顽固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920年3月,李大钊先生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同年秋,他在北京领导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性的共产党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李大钊先生对建党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在随后的革命工作中,李大钊先生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要完成中国革命,必须建立统一战线。于是他亲自出面做冯玉祥等国军将领的工作,推动他们参加国民革命。

1922年至1924年,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个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配合五卅运动,配合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2.英勇牺牲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和吴的斗争。

北方民众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被反动军阀视为"担心"不久,北洋军阀段创建了"318"悲剧,北京是白色恐怖。

当时李大钊有很多机会离开北京,党组织和战友也劝他离开。但他觉得革命事业的发展需要他,于是留在北京继续工作。

在此期间,李大钊领导了北京学生和市民反对英美干涉中国内战的示威运动。在帝国主义的煽动下,军阀政府对示威者进行了血腥屠杀。在这次示威中,李大钊头部受了伤,但他毫不畏惧,继续指挥群众运动。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苏联驻华使馆被以张为首的奉系军阀逮捕。他在监狱中度过了22天,并遭受了各种酷刑。电椅,虎凳,用竹签扎手指,甚至连指甲都被残忍地拔掉,但他守口如瓶,表现出极大的关心。

李大钊长期无视生死。他曾在《牺牲》一文中写道:

"人生的目的是发展自己的人生,但有些时候你必须牺牲自己的人生来发展自己的人生。因为普通的发展,有时候壮烈的牺牲不足以延续生命的健全和辉煌。美景,多在奇山怪水。极强的音乐,大多是悲韵。高贵的生命,往往在壮烈牺牲。"

1927年4月,军阀下令勒死李大钊等革命者。

执行死刑前,李大钊是第一个穿着袍子,以平静的姿态走上绞刑架的人。做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

"就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我们就不能绞死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在中国取得辉煌的胜利。"

随后,他在38岁时慷慨赴义。

第二天的报纸刊登了这个:

2点到5点,20人被判死刑。

第一个上绞架的是李大钊先生。

闻李神色不变,从容赴死。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革命中牺牲的烈士,中央专门成立了中央革命博物馆,由时任文物部长的王负责文物的整顿和收藏工作。

王在整理文物时,感到李大钊作为革命先驱,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当时李大钊执行的绞刑念念不忘,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想尽办法寻找。

王骑着自行车找遍了全北京。最后,他在德胜门外的草丛中找到了绞架,作为第一件文物放在了博物馆里。

后人看这件文物,仿佛能看到李大钊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我看到他在和平年代,在荒凉之地摸索救国之道,在黑暗中寻求光明。

看到他开导先知,共同建设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李,迎接党"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

我看到他身先士卒,为革命事业奔走,粉碎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压迫。

看到自己的铁架叮当作响,他死在了外面,挺直了身子,英勇地死在了绞刑架上。

李大钊先生用他短暂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他的伟大事业和思想遗产永远不会被抹去。

现在,他播下的种子已经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后人会永远赞美他,怀念他!

标签: 李大钊中国革命

更多文章

  • 宋高宗如果迎回二圣那他究竟还能不能做皇帝?(宋高宗退位后)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高宗,宋钦宗,金人

    岳飞的死一直是无数人心中非常悲痛的事情。许多人讨厌秦桧和宋高宗。如果不是那样,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悲伤的事?很多人认为宋高宗杀了岳飞,是因为岳飞总是提出欢迎二圣回到他身边的想法。如果他这样做了,他就会失去王位,所以他想杀了岳飞。事实上,如果二圣回来,苟继续当皇帝吗?1.当然,赵构可以继续当他的皇帝,而且

  • 秦晋之好怎么来的历史上秦国和晋国真的很好吗(历史上的秦国和晋国有多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秦晋,晋国

    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阅读并了解这个"秦晋之好",指秦晋交换婚姻。很多人其实对此比较了解,但是这个故事的出处在哪里呢?历史上秦晋关系真的很好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秦晋的善良是怎么来的?春秋时期,晋武帝的儿子继位,又名。献公的父亲晋武公,晚年娶了的女儿齐姜,但毕竟晚年身体不太好,所以久而久之,齐

  • 水星为什么没有水还叫水星(水星没水为什么叫水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水星,陨石坑,行星

    说起水星,很多不懂天文学的朋友估计听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印象就是水星上有很多水。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不仅没人,还很热,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缺水最多的一个。因为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背对太阳的一面温度可高达427摄氏度,而背对太阳的一面温度为零下173摄氏度,是太阳系温差最大的行星,可谓冰火两重天。因

  • 司马懿一共有几个夫人?他一直宠爱正室吗?(司马懿一共有多少个媳妇)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春,司马懿,司马

    在影视剧《兵家联盟》中,司马懿对第一任妻子张春花的感情可以说是极其深厚和忠诚,让人羡慕不已。不过影视剧总是要根据历史改编的,这个地方也不例外。那么,真实历史中的司马懿,对这个一直陪伴他的正室是什么态度呢?他总共有几个妻子?相信大家都知道司马懿是谁。除了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三国中真正深藏不露的好谋士是司

  •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猪肉而欧美人喜欢牛肉?(为何欧美人喜欢吃牛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猪肉,中国,牛羊肉

    说到中国人吃肉的问题,你可能知道,总的来说,大部分人还是吃猪肉,也有人吃牛羊肉之类的,但是欧美人就完全不一样了。反正他们经常吃牛肉,那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件事吧!首先,欧美国家也喜欢吃猪肉,欧美国家人均猪肉消费量远高于中国。比如德国人很喜欢吃猪肉。除了猪肉,牛羊肉也是欧美人的主要肉类,其实和

  • 三国名将的名字排名(三国名将前100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丑,关羽,吕布

    说到三国时期的名将,可以说有很多很多人知道有很多名将,很多人都很熟悉"一路二卫,四关五马六张飞"等等,都是来自"三国24将"他们的排名。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个排名的全部,也就是这24个人的排名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三国24大名将都是谁,他们的排名有没有依据,是否值得信赖。让边肖给你介

  • 裹小脚是为了缩阴吗(裹小脚的女人身体会怎么发育)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裹脚,缩阴,李煜

    说起古代的裹脚,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可怕。完全没有人性。最近看到一个奇怪的点,就是有人说这个古人裹脚是为了缩阴。我的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对吗?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1.包脚是为了缩阴吗?裹脚不是缩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完全荒谬的。但从裹脚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无可厚非。为什么这么

  • 卢芹斋的感情是怎样的(卢芹斋和谁关系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奥尔加,罗斯,中国

    说起,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认识这个人,看清了他的真面目,所以有人要问,这个人是谁?其实他是一个文物贩子,在中国卖了太多的文物,所以他真的是中国文物的罪人,但是有时候他也赞助过中国,所以他的人生是矛盾的。那么他的爱情生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鲁在中国似乎没有感情生活,但在那之后,他走上了

  • 故宫三大殿的匾额上都是写的什么字?(故宫三大殿各有怎样的用途)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皇帝,一个

    说起故宫,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中国辉煌历史的见证,是明清两代帝王生活、工作、学习的地方,是圣地。所以今天边肖将告诉你一些关于紫禁城的事情,悬挂在大厅里的匾额。那么这些牌匾写的是什么呢?有什么意义?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首先,牌匾"建机随意"太和殿上的匾是乾隆御笔。这是什么意思?极:屋顶和支柱的意思,

  • 科举考试难度系数有多高好考吗(科举考试舞蹈难度)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科举,北宋,考试

    隋唐以前,国家官员的选拔会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如九品制、考察评价制等。但无论哪种制度,人在选官中都起主导作用。这样的官员选拔制度在选拔人才时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不利于政权的稳定。这个矛盾发展到隋朝,引起了统治者的警惕,于是发明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这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设计了一套考试制度,放开了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