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扶苏继位秦朝发展会更好吗(秦朝为什么是长子扶苏继位)

扶苏继位秦朝发展会更好吗(秦朝为什么是长子扶苏继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4/1/9 10:25:29

也许是因为胡亥太无能,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观点,认为如果傅肃继位,秦朝的发展会更好。当然也是因为胡亥的存在感太低,而且只是赵高的傀儡,所以傅肃应该比胡亥强。但这些都只是推测。其实就伏羲的性格来说,他未必适合当皇帝。傅肃确实宽大,但缺少一些皇权

。他登基后也很容易被人摆布,所以秦朝最终的历史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1、长子傅肃。

秦始皇的感情生活在历史研究中仍然是a空white,尤其是神秘的第一位皇后,所有关于她的痕迹似乎都被人为抹去了。

所以很多人把秦始皇描述成小说里那种绝对无爱的人,说他不亲近女人,性格冷酷。但实际上秦始皇有20多个儿子,10多个女儿,所以他的感情生活一定相当丰富,应该对女人有很大兴趣。

在秦始皇的儿子中,伏羲和胡亥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两个儿子,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幼子,两人都曾经获得过秦始皇的宠爱。

根据老师在《秦谜》中的推测,伏羲的母亲应该是秦始皇的第一任皇后,她是楚国人,所以伏羲身上有一半楚国的血统。

这个推论是有事实根据的。当时按照秦国的规定,君主在加冕仪式后宣布亲政后,要举行大婚迎娶皇后。

一般来说,秦国的皇后都是从亲戚那里知根知底的姑娘。然而,赵霁却因为爱人老艾的叛逆,被儿子列入了黑名单,失去了话语权。放眼秦国的衙门,只剩下楚外戚的代表华阳皇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她必然会选楚夫人为嬴政的皇后。

没过多久,傅苏就出生了。他是秦始皇的长子,第一个孩子往往给父母带来最大的欢乐。再加上傅肃出身名门,所以享受了很多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成长为一个性格善良的迷人贵公子。

就算后来秦始皇爱各种美女,儿子一个接一个出生,也根本动摇不了傅肃的地位。

但是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

公元前225年,楚国的外戚常平君造反后成为楚国最后一个国王。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把自己的命搭了进去,也改变了傅肃的命运。

按照大福琴的剧情,是傅肃的爷爷,秦始皇的岳父,实际情况应该差不了多少。傅肃的母亲大概是因为反叛秦而自杀,留下傅肃一个人面对朝廷的惊涛骇浪,当时他才十几岁。

有人推测,秦始皇恨傅肃是因为他是楚人后裔,从此开始恨他。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

在当时,七国之间的高层联姻非常普遍。大家都是混血儿,他恨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是因为血缘关系。然后秦始皇太不靠谱了。况且,傅肃是秦始皇刻意培养的继承人,在对付楚国外戚势力上,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

但母亲和亲人的去世,一定伤害了小傅苏的心灵,让他缺乏安全感。

2.秦始皇与伏羲的关系。

秦始皇拒绝傅肃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同。

秦朝经过几百年的政治改革,以法家思想为治国之本。读了太多书,为人宽厚的傅肃,对儒家的治国思想产生了兴趣,于是对爸爸用严刑峻法治国表示不满。

此外,傅肃也不同意秦始皇极力维护的郡县制。当秦始皇焚书坑儒,意欲强行禁锢世人的思想时,傅肃大义凛然地站出来,一摆手:"爸爸不要。"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为了劝阻秦始皇,傅肃说"所有学生背诵佛法孔子",指责秦始皇"都应该被绳之以法",他担心"世界不安"。

秦始皇勃然大怒。这小子平时看着老实,关键时刻总是和自己作对。如果有一天他的腿被推着要和这个世界告别,那他辛辛苦苦制定的法律岂不都要被推翻?

郡县制是生命之花,是秦始皇用毕生心血浇灌出来的,谁也不能提出异议。

起初大臣们也写信反对,用春秋时期的各种历史故事告诉秦始皇真相,或者打算闭门造车,鼓动秦始皇分封儿子。如果儿子们得到分封,军事集团自然可以要求封地。就连小乖乖王建在灭楚前也酸溜溜地嘀咕了几句,难以在秦始皇手里封侯。

当时秦始皇笑了,事情就过去了。

但现在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秦始皇决心将郡县制进行到底。里斯读懂了老板的心思,充当了秦始皇的打手。谁提出反对意见,里斯就跟打了鸡血的人争论。他的口才一流,不把那些人骂得体无完肤,绝不罢休。

这样的虐战上演了几次后,那些精臣们明白反抗没用,暂时接受了。反正以后还是有机会的。

有哪些机会?机会在于继承人。他们会盼着伏肃,暗暗摩盼着秦始皇早死。他死后,软弱的傅肃带头,军事集团的分封有了希望。

秦始皇早已看出了这些人的野心,也对伏羲颇为失望。兄弟和儿子去打仗,小白眼狼。我白白培养了你这么多年。世界那么大。出去看看。

于是傅肃被父亲踢到了离都城咸阳几百里的尚军,监督蒙恬三十万大军修筑长城,打败匈奴。

后人对秦始皇的做法感到不解。按常理,傅肃从失去京城户口的那一天起,就被秦始皇从继承人名单上划掉了。既然如此,为什么秦始皇不把他流放的远一点,让他在边境游荡呢?

据此,有史家认为,傅肃没有失势,是因为他没有带兵,所以秦始皇派他到基层历练,为他日后掌权积累人脉。

但对政治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消息灵通。把傅肃踢出咸阳,相当于把他从核心决策层除名,保级的意思很明显。但由于秦始皇在继承人问题上的优柔寡断,暂时将伏肃置于商县,相当于"常见于现在的综艺节目;待定座位",傅苏的地位岌岌可危,要么出局,要么勉强复生。

平时朝廷派来的监军都是指手画脚,没事找事,但是当傅肃到了尚军之后,他就和蒙恬走得很近,表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事实上,他把自己推得离王座越来越远。

究其原因,虽然蒙恬深受秦始皇信任,但他是军事集团的代表,与傅肃走得太近又是秦始皇眼中的另一个威胁。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完全有信心可以镇压这些士兵。但万一傅肃继位,这些人必然会提出各种对自己有利的要求,恐怕傅肃会一一满足。

3.傅苏未必比胡亥强。

于是,在秦始皇给傅留级后,他立即开始从其他儿子身上寻找可以制作的材料。他找到的人就是后来的秦二世·胡亥。

胡亥是小儿子,天性纯真活泼。老父亲莫名其妙地溺爱小儿子,恐怕秦始皇也不能免俗。另外,胡亥一定要聪明,否则不可能从20多个兄弟中脱颖而出。

秦始皇下大力气教育胡亥,把自己欣赏的赵高派到胡亥身边教导胡亥。在赵高的教育下,胡亥系统地学习了法家的相关思想和实用的诉讼知识,与父亲保持了高度的思想一致。正确的政治路线给了胡海很多分。

而且秦始皇东征时还带上了胡亥,把皇位传给幼子的意图很明显。但胡亥没有通过秦始皇的严格审查,原因尚未可知。

就这样,在继承人问题上犹豫不决的秦始皇,在他还没想清楚的时候,就突然生病去世了。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临死前向赵高口授,让伏肃办理自己的丧事。

而赵高却别有用心,拉拢左丞相李斯,密谋把整个假诏书都给了傅肃。遗诏里写满了傅肃和孟田的罪过,最后还命令他们自杀谢罪。

傅苏二话不说就要自杀了。孟田急忙拉住他,"公子,这遗诏挺奇怪的。陛下没有立太子,还派我镇守边疆。我们都应该成为有用的人。就算陛下真的要点我们俩,我们也要做个讲道理的鬼。这样吧,你再去请示,到时候死也不迟。"

蒙恬说不对劲。傅苏在哪里?他还没说完,傅肃已经自杀了。他是个学者,从来没摸过剑。没想到自杀效率还挺高的。

傅肃短暂的一生,终结于虚无。

傅肃的自杀,一部分是因为秦始皇,一部分是因为他自己。

秦始皇做什么都很匆忙,但对继承人却模棱两可。在他之前,秦国早早就定下了接班人,也正是因为有了他,才如此简单粗暴。但秦始皇选择继承人就像摘西瓜,拍东拍西,总是拿不定主意。

就算他临死前把那句话留给了傅肃"遇君葬咸阳"话也模棱两可。快死的人不直接说话,搞那么多波折,最后骗的是大儿子,或者不如说是所有的儿子。

傅苏也是个大问题。幼年丧母让他缺乏安全感,成年后他和父亲的关系变得特别紧张。他真的相信老爹可能会给自己下死诏书,所以他从来没有怀疑过遗诏的真实性。

傅苏从小到大过得很顺利,没有太多挫折,心眼也少。看来他的皇室教育其实是失败的,因为他根本不懂宫廷政治的游戏。

可能是因为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之前的经验借鉴不多。然而战国时期,各国朝廷麻烦不断,各种阴谋、明谋层出不穷。傅苏平时很受欢迎。最起码,他要在秦始皇身边带几个太监来充当耳目,以便一有风吹草动就处理掉。

如果他对李世民或朱迪有一点政治意识,他就不会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就算不造反,也完全有可能杀了信使逃走。

有人评论说,傅肃是被逼死的,说是君主让我的大臣去死。拜托,这句话不是傅苏那个时代发明的。那时候还没有愚忠这回事。

当然,傅苏大概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毕竟廉颇被赵剥夺兵权,一怒之下离开了魏国,李斯在楚受挫就投奔了秦国。傅肃,因为父亲治国,环顾四周,发现没有别的国家可以居住,于是陷入绝望,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他可以选择领导一场叛乱。蒙恬的30万大军不可能全部和两兄弟一起造反,但是蒙恬在北军中威望很高,所以可以选择10万大军。所以即使秦始皇的遗嘱传给了他的小儿子胡亥,傅肃也应该可以借助军队登上皇位。

退一步说,即使不成功再次自杀,也比什么都不做好。汉武帝的太子刘智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也知道怎么调动一些朝廷侍卫去杀陷害自己的江充。傅肃在镇守三十万大军,属于家里有矿,却浪费资源的人。

可以想见,就算赵高李斯没有阴谋篡位,傅肃即位后也会把国家管理得一塌糊涂,未必比胡亥更好。

标签: 秦始皇蒙恬秦国

更多文章

  • 清代的镇国公和辅国公算是公爵的一种吗?(清朝镇国公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爵位,宗室,多罗

    说到清朝,还有很多公爵的职位,比如宗室、异性、外藩等。,但是最近边肖看到一个名字叫甄国公,傅国公,所以有人要问了,这也是清朝的一种公爵吗?为什么感觉只是虚名?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跟随边肖揭示分析,看看!清朝的爵位应该有三种:宗室爵位、异姓爵位、外藩爵位。宗室封号不多说了,共有十二个等级(或与太

  • 为什么清朝中央集权能达到顶峰?封建制的衰落成主因(清朝中央集权的顶峰)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皇帝,明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时期,清朝的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其实从朝代的发展来看,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程度越来越大,也说明封建制度越来越弱。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蒙古军激战。为了在第一时间处理各种军报,雍正帝专门设立了军事机房,后改为军部。乾隆皇帝上台后,安排总务大臣进入兵部,乾隆开始亲

  • 红十字日为什么定在月日?有怎样的历史由来(红十字日由来及具体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南,红十字会,亨利

    红十字会是一种慈善机构。红十字会每年都为中国的贫困地区做慈善事业,帮助生活较好的人吃好穿暖。其次,他们应该吃有营养的食物。红十字会在每年的5月8日,每年红十字会都会有一个主题。5月8日设立红十字会有什么意义?事实上,5月8日这个日期与历史有关。据传说,当时人们在打仗,最后在5月8日取得了胜利。让我们

  • 除了三姓家奴还有啥?盘点三国中最侮辱人的外号!(三国里的三姓家奴)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布,关羽,孙权

    作为大家最喜欢的朝代,三国从来没有停止过谈论。除了身经百战的武将、纵横家,我们还有太多关于三国的话题无法畅所欲言。这些英雄都有自己的绰号,比如关羽的名字"武生"赵云的名字叫"常胜将军"典韦叫"古代的鄂来"。这些都是很好的绰号,但今天边肖将盘点三国中最具侮辱性的绰号。过来看一看。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是

  • 孙策以几幅铠甲平定整个江东青梅煮酒时曹操为何不承认他是英雄(孙策霸占江东)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江东,英雄,郭嘉

    说到三国时期的孙策,他其实是后世很厉害的一个人。其实他一开始只有几件盔甲,但最后评价他单枪匹马平定了整个江东,所以他是真正的英雄。大家都知道曹操。其实曹操确实有些小时候的厨艺,只是当时不承认孙策是英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分析一下吧!曹操不认为孙策是英雄,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

  • 雍正死因之谜的七种猝死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圆明园,人参

    雍正帝猝死的原因是死得太突然。他于1735年8月22日深夜,圆明园九州延庆去世,享年58岁。据史料记载,8月18日,他在圆明园与大臣们商议,8月20日,他在宁古塔召见了几位地方官员。8月21日,他感到有些不适,但仍正常接待了大臣们,不像一个垂死的人。8月22日,他突然病重。他迅速召见太子包(皇帝的第

  • 汉献帝没死,刘备为什么敢当皇帝?刘备是汉奸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备,汉献帝,皇帝

    刘备建立蜀国的初衷是为了恢复中原,帮助汉朝。但是汉高祖刘勰还没有死。刘备为什么敢当皇帝?这是否暴露了刘备的真实野心?当时汉献帝已经废了。虽然表面上是割让给曹丕,但大家都知道这个皇帝位置迟早是属于曹贾的。汉献帝不在了,汉朝就破了。此时刘备称帝,延续了汉朝的血脉。从这点来看,刘备称帝好像是真的。喜欢三国

  • 武则天害死自己两个儿子是真的吗?(武则天为啥要杀自己两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李治,习安

    说起武则天,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她。边肖认为这个人无论如何都很强大,但这个人冷酷无情,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传闻这个武则天心狠手辣,把自己的孩子都杀了。然后有人问,这个武则天到底杀了多少亲人?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大家推敲的。我们来看看吧!武则天时代做太子是很危险的。为什么宰相李旦和中帝李习安看起来软弱无能

  • 乾隆晚年做过哪些昏庸的事?腐败导致清朝国力迅速衰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小沈,清朝

    乾隆是个很会花钱的皇帝。他没有把雍正留下的银子都花光,还让国库亏本。但更可怕的是,乾隆晚年做了几件愚蠢无能的事,导致清朝国力迅速衰落,让嘉庆上位后非常尴尬。乾隆虽然执政已久,但在经济上确实是门外汉,几乎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贡献。此外,他让小沈阳成了腐败的惯犯,小沈阳的财产比国库每年的税收还高。所以嘉庆

  • 虚竹就是斗酒僧?晚年虚竹究竟去哪了?(虚竹会啥)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功,内力,金庸

    事实上,在八龙中,许诸应该是三兄弟中最厉害的武术家。因为获得了很多高手的终身内力,这是和段永远比不上的,而武功阴阳兼备,更是五花八门。乔峰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后期降龙十八招也敌不过六脉神剑和虚竹的武功,但三兄弟从未交手,算是金庸先生的悬疑,但通过一番揣测也不难发现,乔峰的武功已经逐渐被他的两个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