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川口之战宋朝占据优势 宋朝为什么还是输了

三川口之战宋朝占据优势 宋朝为什么还是输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39 更新时间:2024/1/18 21:42:45

对三川口战役,占据优势的宋朝,为何最终输掉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川口之战是北宋和西夏爆发的一次边境战争,这场战役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这场战争对于北宋和西夏后来的历史走向,影响非常的大。

这场战争的结果非常出乎意料,实力更强的北宋被弱小的游牧民族党项人打败。

为什么占据优势的北宋,会输得这么惨?

内部分裂、谋求独立

党项族自唐代以来,都是一个保持高度自治的民族。他们承认中原王朝为宗主国,称臣纳贡,双方保持友好的往来。

但是这种相对平衡的局面,在公元981年被打破。

党项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以部落为基本单元生存,不同的部落之间互不隶属,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制度。所以为了争夺利益经常混战,互不买账。

他们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是定难五州节度使。

当时的节度使叫李继捧,但是这个李继捧也只是名义上的领导,他也没有任何实权去控制调解党项人的内部问题。

眼看自己要顶着个虚衔混日子到退休,这哥们干脆想来个公司融资重组。

他便学了个东汉王朝的引董卓进京的办法,把定难五州作为筹码,一股脑送给北宋朝廷,并请求北宋政府派兵来接管。

当时的宋太宗赵光义因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威风扫地。

为了能继续重振威望,见到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那肯定是两眼发光坚决不能放过,于是连吞带咽吃掉这张“大饼”。

这下党项族可不愿意了,我好好的蛋糕别人你说分就分,所以接连爆发民族独立运动战争,党项和北宋双方展开了数十年的游击战。

最后在辽国的军事介入下,北宋政府无法两面作战,只得承认党项独立。

虽然如此,但是没有人会觉得党项的实力比北宋强,他们觉得党项人只不过是主场作战,靠游击战消耗北宋。北宋政府也只是觉得负担大而撤兵,并不是军事实力不如党项。

而三川口战役影响深远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场战斗是西夏组织大规模军事武装和北宋军队正面作战,真刀真枪硬碰硬,并且取得胜利的第一次正规战,此战改变了两国此后的军事格局。

那为什么北宋会输掉这场战争呢?

轻敌冒进、思想轻视

第一点是北宋政府轻敌,误判形势。

此时的西夏虽然和北宋进行了数十年的游击战,但是他们自身的实力一点也没有削弱。

相反,此期间党项人不断向西发展,控制了丝绸之路的重镇沙洲瓜州等地。

这样他们就有了财税收入来源,不差钱的党项人迅速组织起了常备军队,建立了完整军工体系,最终形成了国家政权,再也不是散落在各地的部落民族。

并且他们还打造出了,铁鹞子这些领先北宋的军事装备。

相反北宋对西夏的认识,还停留在土匪部落非正规武装的阶段,根本不清楚西夏如今的实力和自己对比,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元昊对这场战争是憋了许久的爆发,他并不是贸然的发动战争,而是经过在边境地区采取骚扰战术,把边境上的宋军的防备情况,包括驻军人数、有无少数民族同盟、领军将领特点、地理位置等摸得一清二楚。

北宋朝廷在建立之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武将的地位限制得比较严格。

崇文抑武的政策虽然带来了国内的和平稳定,最大限度地阻止了拥兵自重的大将犯上作乱的发生,解决了五代时期的军阀割据问题,但是带来的却是宋军在武备方面的孱弱战斗力。

这种战斗力不高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军队的直接作战方面,而且在政治上,尤其是政府内部上下都充斥着一种不想打仗的求和思想。

大家都觉得,反正有的是钱,花钱买和平何乐而不为?

这种说白了就是一种怯战思想。比如之前宋军在占据战略优势的局面下,依然和辽国签订盟约,对形势对战略判断失误,就注定了北宋军事上的被动。

外行指挥、备战失误

第二点是准备不足,指挥混乱。

西夏的李元昊制定军事目标的时候,经过前期的不断试探,他把目光放在了延州。

此地是北宋边境防御力最薄弱的地方,而且周围的防御力量也不强,利于西夏李元昊撕开突破口。

李元昊用兵一向虚虚实实,发动进攻之前,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欺骗战术麻痹宋军。

包括派内应、使用反间计等,可谓是占尽局面的主动权。

而宋军这边的主要领导是一个文官,叫范雍,任延安知州。

此人也是个草包将军,根本不懂军事,属于赵括那一类的纸上谈兵人物。

李元昊击败李士彬,夺下延州北边门户金明寨,外围防线已经全部被拔掉,无险可守。

范雍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水平有限的他,也没有能力去识破李元昊的计谋,甚至在匆忙之下和其他宋军将领传递情报,也采取直言相告的方式。

反而被李元昊利用假情报,设计调出延州周围的宋军前来救援,然后李元昊采取半路利用优势兵力伏击的战术。摸清情况的李元昊,在宋军救援的必经之路三川口设伏。

于是当宋军救援延州的将领刘平、石元孙和其他几路援军,共计1万多人赶到三川口时,却发现等待他们的是李元昊的主力部队15万人马。

在一马平川的地形上,1万宋军正面对付十几万的西夏精锐骑兵,后果可想而知。

经过三天的血战,宋军后部将领黄德和贪生怕死逃跑,刘平和石元孙战斗到最后一刻,被西夏军俘虏,宋军全军覆没。

三川口战役是西夏对北宋军事的转折点,奠定了西夏此后独立的军事基础。

之后一系列的战争,北宋和西夏互有胜负,双方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只得停战议和。

从此形成了辽、西夏、北宋三足鼎立的局面。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宝玉对黛玉的体贴与细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的宝玉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他对身边的女孩都是十二分的上心,一百分的贴心。他会给晴雯留豆腐皮包子,给袭人留糖蒸酥酪,给麝月篦头,这些看似小事的举动其实都是宝玉对女孩体贴细心的表现。对身边的丫鬟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对他心心念念时刻牵挂的林妹妹了。北静王第一次见宝玉,就送了一串皇帝刚赐的鹡鸰香念

  • 红楼梦中的大雁风筝为何暗示着黛玉最后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姊妹们放风筝,薛宝钗放的风筝是一串七个大雁。这串大雁风筝象征着薛宝钗对金玉良缘的美好期盼,但是事与愿违,宝钗的婚姻却成了泡影。她的大雁风筝也暗示了林黛玉的凄惨结局。在古代,大雁与婚姻密切相关。在结婚仪式中,五项礼仪都需要大雁。即使在韩国,这个传统也一直保留至今。宝钗放大雁风筝,表达了她

  • 红楼梦中茜雪被撵真的与李嬷嬷有关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茜雪是贾宝玉未入大观园时的大丫鬟之一,她的离开给贾宝玉留下了许多疑惑。尽管后来李嬷嬷解释说是因为她而被撵走了,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茜雪之所以被撵走,是因为贾宝玉喝醉了耍酒疯,而茜雪成为了他的替罪羊。当时,贾宝玉去看望薛宝钗,薛姨妈留了饭,贾宝玉要喝酒,但李嬷嬷上前阻止。不过,薛姨妈却纵容贾宝玉任意喝

  • 红楼梦中黛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何叫黛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黛玉,一个让人不由得思考的名字。它不仅是贾府的一位重要人物,更是一个携带着丰富内涵的符号。与宝玉的名字相似,黛玉的名字中也带有“玉”字,这使得贾母在口中喊出两个玉儿时,她心头的感受显得更加深刻。黛玉作为一个进入贾府的人物,她的身份和来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林如海和贾雨村的解释是,黛玉是岳母要接上京

  • 红楼梦中黛玉听到袭人说自己的坏话为何不生气?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话虽然是出自《红楼梦》,但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在这部小说中,林黛玉和袭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袭人是贾宝玉的大丫头,也是他的第一个女人。她对贾宝玉忠心耿耿,为他细心周到,被贾宝玉视为心上人。但是,林黛玉却将袭人视为对手,并且认为她是贾

  • 红楼梦中林如海让黛玉进京住在贾府的目的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命运受到了许多的限制,但她在家族财富的流转中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林黛玉年幼时丧母,父亲林如海死后家族财产也成谜,只有一个人知道真相,那就是贾雨村。据了解,林家的财富进入贾府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是林黛玉进入贾府时,带去了一部分家产;第二次则是林如海去世后,又将一部分财产带入了贾府。

  • “狸猫换太子”曾多次被改变,故事的整体脉络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狸猫换太子》是一则源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的故事。由于其中涉及到皇帝身世、宫廷争斗、清官断案等引人入胜的情节,因此从古至今广为流传,并被融入了《包公案》、《三侠五义》等文学作品中,也有现代影视作品对其进行了改编。由于《狸猫换太子》在历史上被多次改编,导致各个版本的故事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

  • 红楼梦中薛姨妈真的是自己出钱住在贾府吗?她有没有占到便宜?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薛家母女三人带着丫头婆子和一些财物从金陵来到京城,他们没有返回自己的家,而是直接去拜访贾府。在接风洗尘的宴会结束后,贾政派人告诉王夫人,邀请薛姨妈一家住在梨香院,同时贾母也派人传话邀请薛姨妈住在贾府。薛姨妈对王夫人说:“一切日常开销都由我们自理,这是公正的做法。”王夫人答应了。那么薛姨

  • 红楼梦中薛姨妈住进贾府的真实目的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红楼梦》中,家族和婚姻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王家和薛家是四大家族之一,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在王家中,王子腾是家中的当家人,负责照顾妹妹们。而薛姨妈则是王家的女儿,嫁到了薛家。当她进京时,她住在姐姐王夫人家里,而不是哥哥王子腾家里,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首先,王子腾升官去外地上任,没

  • 红楼梦中袭人做了哪两件事情保住了她的姨娘之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袭人是《红楼梦》中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她成熟稳重,忠诚尽职,是一个职场高手;而有人则认为她城府很深,满心的盘算,扮猪吃老虎,看似贤良温顺实则奸诈狡猾。袭人的两次偷偷干事更是让人对她的忠诚度产生了分歧。第一件事,就是与宝玉初试云雨情。袭人自认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