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宝钗是个古怪的人?薛姨妈又为何这么说她?

红楼梦中宝钗是个古怪的人?薛姨妈又为何这么说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25 更新时间:2023/12/24 1:57:13

红楼梦中宝钗是个古怪的人?薛姨妈又为何这么说她?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薛姨妈对王夫人说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甲戌本侧批:“古怪”二字,正是宝卿身份。)那么,身为《红楼梦》女主之一的薛宝钗,到底有何古怪?

一、不爱花儿粉儿,却带着金项圈和红麝串

薛姨妈委托周瑞家的将十二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分别送给“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王夫人推辞,让留着给宝钗戴,薛姨妈于是说了宝钗古怪的一番话。由此,我们知道了宝钗不爱花儿粉儿。

古时女子的头饰,除了金银珠宝以外,就是鲜花。就像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碧月早捧过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来,里面盛着各色的折枝菊花。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

按说不爱花儿粉儿的宝钗,也应该不喜欢金银首饰。她自己曾对邢岫烟说过:“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但是,宝钗偏天天带着金项圈,并且项圈上镌刻着与通灵宝玉对应的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元春省亲后,当年的端午赏赐节礼,宝玉和宝钗的一样,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黛玉和迎、探、惜三春只有扇子同数珠儿。黛玉和三春表现都是淡淡的,唯独宝钗——平日因为“金玉姻缘”之说“总远着宝玉”的宝钗,却偏偏带上了红麝串。(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二、总远着宝玉,却对怡红院的丫头了如指掌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书中还说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第五回)。

宝钗在滴翠亭无意偷听了红玉与坠儿的对话,在短短几句对话中,听出了说话的是宝玉的丫头红玉,而且知道“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要知道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凤凰蛋,他的丫头自己都认不全,别说知道这些丫头的性格了。

就像第二十四回,几个大丫头凑巧都不在房间,宝玉要喝茶,红玉进屋服侍。宝玉因为不认识红玉还吓一跳,红玉回答宝玉:“认不得的也多,岂只我一个”。那么,宝钗是如何了解红玉的呢?

书中第二十六回有一处细节,为我们揭开了谜底。这一回里,宝黛正闹别扭时,薛蟠贾政的名义把宝玉叫出大观园。大家为宝玉担心了一天,黛玉晚饭后知道宝玉回来,去探望时,发现宝钗先一步走入怡红院。恰巧晴雯心情不好,发牢骚吐槽宝钗:“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宝钗在大观园未建成之前,就经常到宝玉房中小坐,与袭人积淀了深厚的友谊,从袭人口中,加上用心观察,必然对宝玉的丫头有了极深的了解。

宝钗是个有心人,也善于人情往来,情商极高。她的丫头莺儿手巧,是打络子的高手,宝钗却还常常请袭人去她那里打络子。宝琴送宝钗和香菱的石榴红绫裙,宝钗转送了袭人。莺儿认了怡红院叶妈(茗烟的娘)做干娘,而茗烟是宝玉最信任的小厮。从莺儿对宝钗的言听计从看,也许正是宝钗之意。

曹公的笔法最是狡猾,他笔下直书之人和事,往往用一些小的细节来推翻,就像总远着宝玉的宝钗,却经常来怡红院做客。甚至在夏日的午后,不避嫌地坐在午睡的宝玉床边,接替袭人为宝玉绣肚兜上的鸳鸯。

三、行事稳重平和,却偷听壁角“嫁祸”黛玉

贾母喜欢宝钗的“稳重平和”,贾府上下人等也都对宝钗赞不绝口。这样一个大家闺秀,却在二十七回,偷听了一次壁角。

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大观园内的女儿祭饯花神。宝钗找黛玉时,看到宝玉进了潇湘馆。回身准备找别的姊妹玩耍,被一只漂亮蝴蝶引到了滴翠亭,意外听见红玉和坠儿的一番话,知道了红玉的秘密。

宝钗心中吃惊,想道:“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这个法子,就是让红玉误以为刚才在亭外的人是黛玉。

宝钗推崇儒家正统的道德观念,经常劝说宝玉要读书上进。听到黛玉的酒令引用了《牡丹亭》《西厢记》,第二天单独把黛玉说教了一番,从而收服了黛玉的心。滴翠亭外的行事,偏偏忘记了孔子的教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看上去身强体健,却需要吃冷香丸

十二钗中黛玉一直体弱多病,行动如弱柳扶风,打会吃饭就开始吃药,而宝钗性格开朗,身体健康,这是多年来大家形成的共识。

书中没有记录宝钗如何生病,宝钗在第七回对周瑞家的说:“我那种病又发了,所以这两天没出屋子”、“

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接着详细描述了宝钗服用的冷香丸的配方:取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花四种花蕊,以雨、露、霜、雪调匀,加蜂蜜、白糖制成蜜丸,用黄柏煎汤服用。

这是书中唯一一处对宝钗吃药的描述,周瑞家的问宝钗病状,宝钗说:“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我请教了懂中医的朋友,喘嗽的描述多见肺炎。结合先天带来热毒的说法,应该表现出面部红赤、烦躁不宁等症状。我们知道黛玉经常咳嗽、面部潮红,大家推测黛玉的病应该是肺结核,也就是王夫人谎称晴雯得的病。

宝钗和黛玉的病这样看来都是肺部的疾病(这又是钗黛合一的一个证据),只是二人先天体格不一样,宝钗的症状就不如黛玉明显。

五、精于人情世故,却掣得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

宝钗入京的原因是待选“宫主、郡主入学陪侍”,清朝选宫女的年龄条件是年满13岁,所以宝钗出场的年纪应该在十三四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宝钗,做人行事思虑周全,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

比如陪贾母看戏,特意点老年人喜欢的热闹的剧目;体谅湘云经济能力不足,代为置办螃蟹宴;王夫人为了金钏跳井伤心自责,她出言开导,并拿出自己的新衣服做金钏的装裹;薛蟠从江南捎回来的土特产,她给每人一份,包括无人理睬的赵姨娘……

这样善解人意、面面俱到的宝钗,在六十三回宝玉生日夜宴上,掣得牡丹花的花签,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一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宝玉拿着花签,颠来倒去念这句诗。

宝钗的无情体现在几个细节里。第七十六回过中秋节,湘云和黛玉在凹晶馆联句,湘云抱怨宝钗食言,搬出大观园自家团圆赏月,让和她同住的湘云搬到稻香村与生病的李纨作伴。湘云一直是宝钗的“小迷妹”,唯独这次口出怨言。

宝钗对自己也无情。她住的蘅芜苑,院子里奇花异草、香气扑鼻,房间里却像“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惹得贾母不开心,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象;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马上安排鸳鸯送几样摆设来装饰。

虽说古人早熟,但是若说豆蔻年华的宝钗,多么有心机,我是无法认同的。宝钗为人处世的八面玲珑与熙风不同,全是生活所迫。童年的宝钗顽皮淘气,爱看杂书,一派天真烂漫。偷看过《西厢记》《琵琶记》等书,所以才能听出黛玉酒令里引用了《牡丹亭》《西厢记》的唱词。

宝钗幼年丧父,家道中落。薛蟠被母亲溺爱,无法撑起薛家的天,宝钗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于是,她只得压抑自己活泼的天性,成为一个务实的人,寻求各种机会。

入宫无望,她一时克制不住,在宝玉的讥讽下,失态了(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随后元春在母亲的游说下,借着端午节礼,露出指婚的意向。于是薛姨妈在大观园中散布了“金玉良缘”一说,宝钗开始关注宝玉的学业,有意无意劝说宝玉读书上进,为自己的将来谋划。

一个妙龄少女,天天看着宝玉与黛玉两情相悦,却假装不知,内心肯定无比煎熬。她戴着金项圈和红麝串未必不是遵从母命。她远着宝玉,一半是因为少女羞涩的天性,一半是对母亲安排下意识的抗拒。但是青春期的懵懂,让她经常下意识移步怡红院,与宝玉、袭人说说笑笑,暂时卸下心防。

表面上落落大方的宝钗,其实用一副厚厚的铠甲把内心保护了起来,不允许外人冒犯。宝玉说她“体丰怯热”像杨贵妃,触到了她落选的痛处,于是勃然大怒,回怼了宝玉,训了来找扇子的靛儿,又损了刚刚和好的宝玉黛玉,直到凤姐插话才作罢。

滴翠亭外扑蝶的宝钗,无意中听见小红的秘密,怕小红记恨自己,一时急于自保,让黛玉当了“背锅侠”。我想,也是因为她本来想去潇湘馆,所以,才脱口说出刚才在亭外玩水的是黛玉。

十二钗中并列第一的宝钗和黛玉,均是薄命司中的女孩儿,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我们只看到了日日垂泪的黛玉之悲,却忽略了善解人意的宝钗之苦。黛玉虽说寄人篱下,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贾母对黛玉的呵护。

同样是二两银子月例的迎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黛玉随手就赏给送东西来的小丫头一把钱。可见,黛玉确如书中所说,“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而宝钗呢?母亲无力持家,家族生意日渐衰退,哥哥娶了“搅家精”的嫂子,宝钗白天在大观园与贾府上下维持良好关系,晚上和母亲灯下做针黹。她想挽救薛家,唯有借力“金玉良缘”。于是,她把房间布置成压抑的“雪洞”,

用苦苦的黄柏煎汤服用冷香丸,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克己复礼”。

小小年纪,承担了太多的重量。她视为救命稻草的金玉良缘,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空。谁也挡不住大厦将倾,“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兴唐传第65回:酒色徒独掌元帅印,父子将三打瓦岗山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六十五回酒色徒独掌元帅印父子将三打瓦岗山在这回书里,咱们先说说第三支攻打瓦岗山的大军是怎么来的?原来太监张怀被邱福

  • 兴唐传第64回:人头计策反昌平王,攻心法招降众隋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六十四回人头计策反昌平王攻心法招降众隋军这回书接着说大魔国的“人头倒返长安计”。徐茂功让王伯当、谢映登二人扮成昌平

  • 红楼梦中最悲情的人是宝玉?为何这么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最悲情的人是宝玉?为何这么说?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宝玉是无才补天的石头。黛玉是还泪的绛珠仙草。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石头贾宝玉都是悲剧人物,林黛玉与贾宝玉相比,她是幸福的,贾宝玉的不幸多于林黛玉。贾宝玉前两世的悲剧——补天石的悲剧。贾宝玉的原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他的才干可以补

  • 兴唐传第62回:逢奇僧名将入空门,坑贤王奸相施诡计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六十二回逢奇僧名将入空门坑贤王奸相施诡计上回书说到罗成一行人离开瓦岗山,往北追赶双槍将定彦平。他们一路之上不敢耽搁

  • 兴唐传第61回:瓦岗军肢裂长蛇阵,靠山王师覆大魔国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六十一回瓦岗军肢裂长蛇阵靠山王师覆大魔国书接上回,单雄信见众将俱已派遣,唯独不派自己,他怒气冲冲,大声喝道:“罗元

  • 红楼梦尤二姐第一次见贾母时就被揭起了裙子,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尤二姐第一次见贾母时就被揭起了裙子,为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尤二姐很可悲,这个性格懦弱有些“水性”的女子,自以为能凭借自己的美貌摆脱自身命运。殊不知她就是一把烂牌,又没本事扭转命运。孤注一掷将命运寄托在不靠谱的贾琏身上,送羊入虎口被王熙凤逼死,不得不说德不配位必有灾

  • 红楼梦中尼姑智能儿为何没有生还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尼姑智能儿为何没有生还之路?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智能儿这个人物,只在秦钟故事里,惊鸿一现,就再没了消息,这个可怜的痴心的小尼姑,一片真心,托付给了秦家公子,在她眼中,秦公子就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一)秦公子是什么人?秦钟是什么人,也是官二代,只是秦业

  • 古代将军真的能以一敌百吗 将军对战普通士兵真的像砍瓜切菜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真实的古代将军实力如何,与普通士兵对抗,是否真的能以一敌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之将军,或领兵十万,或带甲百万,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将军的稀有度,显然要比士兵高出很多,自古以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多是从战阵之中磨炼而来,才能冲杀阵前,取得最终胜利。那么

  • 范增曾献上五大奇计,为何都存在隐患?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范增(前277年—前204年),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谋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史记》说范增「素居家、好奇计」,《汉书》说范增「素好奇计」,两部史书都说范增是「好」而非「善」,即范增只是「喜好」奇计,而非「擅长」奇计,一字之差,便可知

  • 曹操为什么盗墓?他为何被奉为盗墓祖师爷?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之所以被称之为‘盗墓贼’的祖师爷,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曹操当年曾大规模盗墓,通过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