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庞统和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庞统对得起这个称呼吗

庞统和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庞统对得起这个称呼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13 更新时间:2024/1/17 16:49:14

历史中的庞统到底如何,是否对得起“凤雏”之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看三国人物宦海浮沉,将星并立。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被后世尊称为——凤雏。

他的名字就是庞统,无奈世人只知周郎顾,无人晓得诸葛亮和庞统的宿命纠缠,“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

这是世人当时对庞统的评价,那么庞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拥有这样的评价,到了晚年的庞统更是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君主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那么,庞统究竟是为何人,这样流芳千古,与诸葛亮齐名的历史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奇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英雄人物。

汉朝时期的荆州襄阳,这里孕育了庞统,庞统自年少时便有志,随后随汉朝创始者刘邦南征北战,创建汉朝,视为汉朝的开国大将。

庞统年轻的时候,为人忠厚老实,有赤胆雄心,但奈何无人赏识,但庞统在叔父庞德与这些人不一样,庞德对庞统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庞统就在这样两极分化的评价之下拜见了颍川人司马徽,司马徽的识人之才在乡郡之间也是赫赫有名。

当时恰逢司马徽采桑,庞统变站在树下与司马徽交谈,言语攻伐之间,司马徽变觉此子非池中之物,一人树下,一人树上,对立和谐之间,两人早已谈至夜深。

随后司马徽发出了对庞统的称赞,称庞统与诸葛亮、司马徽并立,孔明为卧龙,庞统是凤雏,而司马徽是水镜。

伴随着司马徽对庞统的极高评价,庞统迎来了他仕途的开端,随后不久,庞统被任命为功曹,大浪淘沙,淘尽英雄人物,此时的国家形势更是风云变化。

曹操利用官渡之战,顺利打败了当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汝南袁绍,兵败曹操的后果就是袁绍最为当时与曹操并立的军阀割据势力,失去了对荆州等地的控制权,刘表也在病中去世。

凤雏仕途之路遭挫折

但庞统的仕途却并没有因为曹操的到来变得顺畅,反而遭遇波折,阻碍庞统仕途的最大因素就是——庞统的面貌丑陋。庞统因为这个原因遭遇了很多刁难。

影视剧庞统形象

曹操也因为庞统的面容猥琐,所以即便眼前的庞统过目不忘,堪称天下奇才,曹操也并未因此重用于他,反而三番四次的戏弄与庞统。

庞统本人虽然有济世之才,但自身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庞统的性情,庞统性情乖张,骜自大,但本还是十分有才情的。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其中的连环计就是庞统的主意。

而赤壁之战的胜利从历史上也能看出有几分庞统的手笔。

周瑜的名满天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赤壁之战的胜利。但当周瑜死后,庞统曾在周瑜的葬礼上,大喊,赤壁之战的功劳皆系于吾一人之上,这让江左的夫人因此对庞统更加看不上,庞统在官场上遭遇到更加恶劣的排挤。

庞统一身功夫无处可寄托,庞统觉得应该主动出击,为自己找一位英明的君主。当时的三国争霸,流传着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以可安天下。”

这卧龙,指的是诸葛亮,而凤雏,便就是庞统了,但和身为卧龙的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不同,

身为凤雏的庞统面目可憎,长相黢黑,常常因为身材相貌原因得不到圣明君主的公正对待。

而庞统主动出击寻找的第一个追随的人物就是当时的孙权,恰逢孙权的兄长孙策掌管大权,庞统就主动拜见了孙权,孙权听到下属通报凤雏前来拜见,也十分高兴,他也曾听说过,凤雏卧龙安天下的传说。

在孙权的心中,凤雏最起码也应该是一位相貌堂堂的翩翩贵公子,但眼前的庞统显然与孙权想象中的凤雏不同,庞统一眼就看穿了孙权眼中对自己容貌的嫌弃之色。

庞统第一时间选择投靠孙权也是在自己叔父去世之前曾听到自己叔父对孙权的夸奖,但眼前的男子带着以貌取人的观点,不可为明君。

既然两个人都互相嫌弃,索性话不投机半句多,庞统便拂拂衣袖就已离去,孙权来不及说半句话。

孙权的不待见最后造成庞统并未在东吴多待几刻就已经离去。

随后,庞统转而投靠刘备,这才正式在历史上的军事之战中留下名字,当时的刘备在荆州渴求贤才。

但与诸葛亮的三顾茅庐,一出场就以刘备的兵将火烧新野,曹军大败,关羽张飞等人对诸葛亮尊重,刘备的万分信任不同。

刘备虽然招募了庞统,但见庞统衣冠不整,满脸胡茬,又曾在周瑜的手下担任过幕僚,被周瑜奉为亲信,便只是随便给了庞统一个县令的官职,就不再召见庞统。

事情陡然显转机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件小事里,张飞因为庞统担任县令期间不理政事,整日喝酒对庞统很是不满,随后问责庞统,但庞统对张飞的行为很不满。

随口便对张飞的职责反驳起来,言谈交流之间,庞统就已将眼前的公务办理完成且没有任何出错,庞统的反应让刘备看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上所展现的才智,“庞统并非千里之才”,视为天之骄子。随后的庞统才正式在刘备的眼前登场。

刘备随后和庞统进行了一番促膝长谈,言语交流之间,刘备意识到此子非池中之物,回想当初水镜先生对自己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留言。

就这样庞统官拜治中从事,不久之后的庞统马上升调为军师中郎将。几乎达到了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地位。

时间来到公元前211年,刘璋难敌张鲁,便派遣自己的得力干将法正去荆州邀请刘备的军队前往益州,希望在两人的合作之下能够打败张鲁。

但眼前的法正到了刘备的跟前却有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另一个主意,法正此人不忠于一主,希望通过自己献策能够使投靠刘备。

于是便劝说刘备,希望刘备通过这个机会趁机占领益州,法正的话瞬间就说到了刘备的心里,但刘备对拿下益州的事情还拿不准主意。

此时的庞统出言对刘备说:

“张鲁已经攻打过益州,想必此时的益州必定兵败将惨,流民失所,却荆州地理位置优越,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都想拿下此地,但奈何益州此地地域广大,易守难攻,千里之地有百万人口,若不趁此良机拿下益州,以后恐生变故。”

刘备听了庞统的话,下定决心要趁此机会暗取豪夺。

而庞统对于益州事件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庞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场益州之战一战成名,刘备随后吩咐诸葛亮和张飞等人在荆州驻守,自己则带着庞统和魏延等人前往益州。

但到了益州之后的局势并没有庞统和刘备提前预估的那样好,刘备和刘璋进行了见面,随后刘璋热情款待了刘备和庞统等人,对刘备带来的士兵也补充了粮草。

凤雏之落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刘璋便只身回到了成都,时间转瞬即逝,局势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公元前212年,此时的刘备已经在四川旅居长达一年时间。庞统也害怕日久恐生事故,于是向刘备献策三条:

其一,自然为上上之策,在刘璋还为意识到刘备的目的之前,先入为主,带领自己的军队攻占成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取得胜利,避免夜长梦多。

第二策为中策,有打草惊蛇之意,那便是刘备假意装作要回到荆州,这样刘璋的部下杨怀、高沛必定有所觉察,追击刘备和庞统,但他们也可以趁机夺下杨怀和高沛的性命。

第三策是最俗气的下下之策,那便是真的回去荆州。

刘备在这三条计策之中选择了第二策——中策,随后刘备带着庞统和自己的军队离开川地,刘璋果然如庞统所料的那样派遣自己的部下追击刘备和庞统。

公元前214年,庞统带领军队与刘璋的军队簏战,混战之中,不小心中箭身亡,恰逢此时的庞统抬头,看见“落凤坡”的石碑,料想这应该就是自己的埋骨之地。

在临死之前,大声噫吁:“今日我死,实乃天命。”

最后将自己手中的地图扔给了自己的部下。

这是庞统自己选择的结局,也是天命所向,最后的凤雏庞统埋骨落凤坡。

庞统身亡的消息不久之后传回荆州,诸葛亮伤心欲绝,刘备因为没有听取庞统的意见选择上上之策才导致了庞统身亡。后悔的久久不能自已,

刘备此人缺乏主见,但回顾庞统的一生,虽为凤雏,与卧龙齐名,有着翱翔天际,成就霸业的宿命,但因自己的容貌丑陋,仕途遭遇不顺,最后即便得到重用,却也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三国志中有关庞统的消息很少,但我也能从一些细枝末节中想象出庞统的一生究竟是如何的风云突变,庞统这位凤雏又是如何的桀骜身姿少年郎。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牛仙客毁了大唐盛世?他做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牛仙客(675-742年),字仙客,泾州鹑觚人。唐朝时期宰相,泾州刺史牛意仁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736年,唐朝开元二十四年。这一天,唐玄宗收到一份奏报,说河西地区最近军械精良,仓储也十分充盈。比起以往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这个结果,唐玄宗并不感到意外。因为

  • 项羽和项梁举事初期为何没有立即打出反秦旗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人并不知道,项梁、项羽两叔侄在举事初期并没有立即打出反

  • 红楼梦中贾府除夕夜时的宗祠祭祀有多隆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贾府除夕夜时的宗祠祭祀有多隆重?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礼记.祭统》强调“礼有五经,莫重于祭”。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祭祀活动。不识祖不成人,祭祀是人在精神上维系和延续与神灵、与祖先关系的宗教礼仪形式。特别是在节庆之时,我们总是要慎终追远,祭拜故去

  • 红楼梦中宝钗一直不爱装扮自己,是为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宝钗一直不爱装扮自己,是为了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薛宝钗与其他女孩子不一样,薛姨妈说宝丫头不爱花儿粉儿的。那么宝钗小小年纪为什么不爱装扮呢?不爱富丽闲妆,偏偏喜欢住在雪洞一样的屋子里呢?第一,为了迎合王夫人和贾政。黛玉第一次到王夫人房里与第一次描述宝玉到宝钗房

  • 兴唐传第59回:哄双亲罗殿下辞府,助老友定将军出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五十九回哄双亲罗殿下辞府助老友定将军出山上回书说到罗成和王府两位管家送走了丁天庆、盛彦师。三个人回到了花厅,罗成问

  • 兴唐传第58回:列长阵一蛇锁魔国,承钧命二将赴燕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五十八回列长阵一蛇锁魔国承钧命二将赴燕地上回书说到花刀帅魏文通与大魔国第一名五虎上将单雄信交战,魏文通使了个车轮刀

  • 兴唐传第57回:散流言惊走四宝将,摆威仪气倒靠山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五十七回散流言惊走四宝将摆威仪气倒靠山王上回书正说到靠山王杨林传令起兵追赶唐璧,忽听花刀将魏文通喊了一声:“王爷且

  • 红楼梦中吴新登家的是什么人物?她是什么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吴新登家的是什么人物?她是什么形象?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探春管家那一个回目里,标题是欺幼主刁奴蓄险心,这妥妥地把吴新登家的呼为刁奴,作者不喜欢这个鱼眼睛,直接说她是无心灯,一个无心的人,有什么善心。吴新登家的是什么人,办事办老的,贾府这棵树上的老枝叶了,很有体面,过年节,他家

  • 红楼梦黛玉潇湘妃子的称呼背后有何深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黛玉潇湘妃子的称呼背后有何深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贾元春远嫁海外异国,通过她的判词被证明。探春最后否极泰来成为异国王妃,可谓侥幸。《红楼梦》中,得杏者都侥幸,得莲者都不幸。而探春是杏之主,她也是所有的杏者中,结局最好之人。当然女儿远嫁再不能回故乡见亲人,终究也是薄命。不过,原

  • 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哪个?详解皇帝众多的“李姓”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哪个?那必须是“李姓”啊,首先就是唐朝时期的李氏家族,当年李渊在隋朝末期带着儿子李世民走南闯北的打天下,终于在618年建立了此后辉煌二百余年的唐朝。而李渊当上皇帝后偏心长子李建成,对有功的李世民不闻不问,再加上李建成善妒,总是刻意陷害李世民,让他忍无可忍之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