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哪些王朝进行了迁都?各自的迁都情况如何?

历史上哪些王朝进行了迁都?各自的迁都情况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515 更新时间:2024/1/13 4:39:37

都城,古指帝王“建都”“封邑”或“称帝”之城。所以,古代都城指国家的都城及诸侯国、封国的都城,又称京城、国都,今称首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都城作为王朝的政治中心,乃是一个王朝最为重要的所在,而所谓“迁都”,简单来说就是将国家原来设立的首都,由另外一个城市所取代。古代王朝之所以选择迁都,原因其实很多,例如势力发展、迫于形势、避免威胁和都城陷落等各种原因。那么,历史上各个王朝的迁都情况到底如何,是从哪里迁到了哪里呢?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1、夏朝多次迁都:因政治形势需要。根据《史记·夏本纪》和《史记·周本纪》等史料记载,大禹接受舜帝禅让后,为避讳舜的儿子商均,于是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到了大禹之子在位期间,又将都城迁到了阳翟(今河南禹州)。到了太康在位期间,又将都城迁到了斟鄩(今河南偃师),但之后便发生了“太康失国”事件,由于河洛地区沦陷,夏人便又迁徙到了商丘(今河南商丘)。之后,少康复国,重新光复河洛地区,便又迁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再之后又迁都至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少康死后,杼即位,五年后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祥符区),此后四代君主皆定都于此,直到廑在位时,又迁都至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到了最后一任国君夏时,又将国都迁回了斟鄩。

2、商朝也多次迁都:因水患和国势变化。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成汤灭夏后,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商朝的国都都在此。直到中丁即位之初,因水患和自身统治考虑,将都城迁至嚣(今河南郑州西北)。戋甲时,随着王朝衰微,又将都城迁至相(今河南安阳北)。祖乙即位后,因水患困扰,将都城迁至耿(今山西运城河津),不久便再度因水患迁至邢(今河北邢台)。之后,随着商朝的中兴,又将都城南迁至庇(今山东菏泽郓城北)。到了南庚时期,由于商朝王权的弱化,又将都城迁至奄(今山东曲阜)。盘庚即位后,先将都城迁回亳,后又迁至殷(今河南安阳殷都区),一直到商朝灭亡。

3、周朝自镐京迁至洛阳:因犬戎攻陷镐京。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之后,因周人本就起于西部,因此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不过为了控制东部地区,周朝还是在洛阳修建了成周城,成周城于周成王时期建成,周天子将直接由周王室控制的周八师(每师两千五百人)驻于此,用以震慑东方。西周末年周幽王时期,因废立太子事件引发内乱,申侯联合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周平王二年(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阳。

4、诸侯国多有迁都:多因政治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多有迁都历史。例如秦国便曾九次迁都,秦国被封于秦邑(今甘肃天水),后因攻灭犬丘,又迁都西垂(今甘肃东南),此后随着秦人不断向东发展,又先后迁都于汧渭之会(今千河与渭河交汇处)、汧邑(今陕西陇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雍城(今陕西凤翔),到秦灵公时,为摆脱旧贵族的羁绊,便又迁都于泾阳(今陕西泾阳北),秦献公时为对魏作战又迁都至栎阳(今陕西西安阎良区),到秦孝公时则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西安市西北)。

又如楚国曾七次迁都,最初都丹阳(今河南淅川),楚文王时迁都郢都(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柏举之战”后楚昭王迁都鄀都(今湖北宜城东南),楚惠王则短暂迁都鄢都(今湖北宜城),“鄢郢之战”后楚顷襄王迁都于陈都(今河南淮阳),楚考烈王时先迁都巨阳(今安徽阜阳北),后又迁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再如燕国曾五迁都城,先后建都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临易(今河北雄县、容城一带)、蓟城(今北京)、武阳(今河北保定易县高陌乡)、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韩国则先后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和新郑(今河南新郑)。赵国先后建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和信都(今河北邢台)。魏国先后建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和大梁(今河南开封)。齐国则先后建都于营丘(临淄)和蒲姑(今山东博兴县湖滨镇寨卞村西北)。

5、东汉洛阳-长安-许都:东汉末年乱局。西汉始终都长安,并未进行迁都,包括新莽也未迁都,只是将长安改为了常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建都洛阳,至东汉末年都始终未进行迁都。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爆发,董卓入京后掌控朝政,后被关东联军击败,无奈之下挟持汉献帝自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又入长安,后两人爆发内讧,汉献帝东逃,于建安元年(196年)被兖州刺史曹操迎入洛阳,不久又裹挟汉献帝刘协迁都至许,改称许都。

6、魏晋南北朝迁都情况:乱世争夺天下。三国时期,曹魏都洛阳、蜀汉都成都,都没有迁都,东吴孙权称帝之后,则是先定都武昌,后又迁都建业。西晋则是自洛阳迁至长安,西晋都城洛阳在“永嘉之乱”中被刘聪攻破,晋怀帝司马炽被俘杀,其侄司马邺于长安称帝,定都于长安。到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南朝都城基本固定,十六国和北朝迁都倒是较为频繁,例如后赵从襄阳迁都至邺城,北魏自盛乐迁都至平城,后又迁都至洛阳。

7、隋朝自大兴迁都洛阳:为摆脱关陇士族牵制。隋文帝杨坚接受禅位称帝后,于开皇二年(582年)在北周都城长安之南龙首山营建新都大兴城。隋文帝杨坚去世之后,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由于隋朝皇室与关陇士族矛盾逐渐加深,为了摆脱关陇士族的牵制,降低其对朝廷的影响力,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先称东京,后改称东都,同时称旧都为西京。

8、唐朝自长安迁至洛阳:武周乱局和唐末乱世。唐朝建立后,以隋朝的大兴城为京师,并更名为长安,唐高宗李治则在显庆二年(657年)立洛阳为东都,并不时往返于二都之间。后武则天接受唐睿宗禅位称帝,定国号为周,并将都城正式迁到了洛阳。神龙元年(705年),“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被迫还政于唐中宗李显,李唐恢复统治,不过直到唐玄宗继位之后,才将都城从洛阳迁回长安。到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加剧,朱温于天佑元年(904年)裹挟唐昭宗再度迁都洛阳。

9、五代十国迁都情况:后唐、后晋曾迁都。五代十国时期,“十国”迁都情况相对较少,“五代”迁都倒是相对频繁。例如后唐,李存勖建立后唐时,定都于魏州,称兴唐府,同年十月攻灭后梁,遂迁都于洛阳。又如后晋,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于柳林(今山西太原东南)称帝,在攻灭后唐之后,便又迁都汴州(今河南开封)。

10、宋朝自开封迁至临安:两宋交际。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定都于开封府。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破开封,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称帝即位,后面对金兵的进攻,赵构又南逃临安(今浙江杭州),以临安府为南宋行在。不过,南宋初期,赵构仍尊开封府为京师,以此彰显恢复中原之意。直到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才正式迁都临安府。

11、金国会宁-大兴-开封-蔡州:统治需要。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时,以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为都城。到了金元元年(1153年),金废帝完颜亮为了南下攻宋和推动汉化改革,将都城迁至大兴府(今北京),称之为中都大兴府。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在蒙古的掠夺和威胁下,宣布向南迁都至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称为南京开封府。正大九年(1232年),晋国在“三峰山之战”战败,蒙古军队围攻开封府,金哀宗于是又一路逃至蔡州(今河南汝南),迁都于此。

12、元朝自大都迁至上都:元朝被迫撤出中原。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大元,改中都(燕京,今北京)为大都,定都于此。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出兵北伐,元惠宗见大势已去,遂撤离大都,退至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13、明朝自南京迁至北京:统治需要。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为南京应天府。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皇位稳固之后,开始着手迁都,并最终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迁都北京。明朝灭亡之后,弘光帝又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明,这时都城便又迁至了南京。

14、清朝赫图阿拉-辽阳-沈阳-北京:势力的不断发展。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国称汗,定国号为金,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亲自率兵攻占辽阳城,并于当年迁都辽阳。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数年间攻占沈阳、广宁等七十余城,遂又迁都沈阳。天聪九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仍建都沈阳。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同年十月,清朝迁都北京。

以上便是各个朝代的迁都情况,事实上我国古代大部分时期实行的都是多京制,即除了皇帝所在的都城之外,还多设有留都、圣都、行都等陪都,以上迁都主要指的是皇帝所在的都城,并未将陪都纳入其中。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表坐拥荆州七郡,为何没能成就一番霸业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刘表,字景升,他是东汉末年宗室、名士、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表就是一个酸腐文人的代表,狭隘、无能、多疑、无决断、志向小,坐拥荆州七郡(后改九郡)却错失天下。可是,历史上的刘表真的

  • 在小说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之一,将《红楼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红楼梦里,香菱是曹公珍爱的一个女孩子。她命运多舛,却心性空灵澄净,是红楼梦里难得的一个好女子。这样一个女子,却偏偏有命无运,一生充满坎坷,她最大的一次幸福,应该是大观园学诗的那段

  • 在小说西游记中比丘国王有多昏庸?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比丘国国王是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比丘国的君王。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比丘国王是《西游记》中最为昏庸与残忍的国王之一,不仅沉迷美色,竟然还听信白鹿精的谗言,要吃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孙悟空救走小孩们后,比丘国王继续听从白鹿精蛊惑,要吃唐僧的心肝。既然比丘国王如此昏庸,为何

  •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母为何不选择袭人成为宝玉的姨娘?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袭人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贾母在将袭人和晴雯给宝玉前,对袭人和晴雯做出了定位。袭人当丫头,晴雯当屋里人。袭人是负责照顾宝玉日常生活起居的大丫头。她需要细心,忠心,有管理小丫头,统管宝玉房里事务的能力。贾母认为,袭人是大丫头人选,不是

  • 红楼梦中被抄家后,贾宝玉有哪些技能可以支撑他活下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贾宝玉是不是无能,成为评价他的重要一环。认为“无能”者,觉得贾宝玉既不能科举仕途,功成

  • 红楼梦中林黛玉刚到贾府,贾母、王夫人和邢夫人是何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林黛玉初入荣国府的第三回非常重要。贾府第一次呈现在读书人面前,各色人物开始一一揭示。曹

  • 红楼梦中贾元春为什么要打醮清虚观?她有何目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楼梦演义108:神前拈戏伏悲谶,南柯一梦终须醒张道士提亲被贾母断然拒绝。那老道士不过

  • 红楼梦中,林黛玉吃醋时说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中有很多描写特别唯美,但如果去掉那些修饰,就会发现事情的起因非常有意思,甚至有一种荒

  • 红楼梦中,贾家宁荣二公的地位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贾家宁荣二公建立不世功勋,获得了贾家的富贵和爵位,那么,他们的地位究竟有多厉害呢?这事

  • 红楼梦中,王夫人派谁一直盯着林黛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楼梦演义109:大观园冤家偏聚头,潇湘馆小人藏头尾贾家打醮清虚观,由于京中亲友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