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为什么是千古一帝第一人 除了灭六国还有什么贡献-趣历史网

秦始皇为什么是千古一帝第一人 除了灭六国还有什么贡献-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84 更新时间:2023/12/21 18:00:50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引言:

纵观中国古代几百位皇帝,真正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寥寥数人。而秦始皇被后世称作千古一帝,已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秦始皇无疑是千古一帝第一人。秦始皇开创了众多历史之先河,他是第一个统一天下的人。他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后世两千余年,郡县制被后世逐渐继承和完善。“书同文”让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文字,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根源所在。

秦始皇画像

修建万里长城,巩固了广袤的疆域。后世也有几个朝代在修万里长城,尤其是明朝完全继承了这一做法。

统一六国,大一统制度成为中国人的“基因”

直到今天西方学者对于我们近乎偏执的大一统理念,还是非常地不理解。这一切都要拜秦始皇所赐。秦王亲政之后,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而整个欧洲在历史上从未真正地完成过大一统。

自从秦朝之后,大一统成为历史的主流,虽然中间有过分裂。但是分裂之后,必将走向统一。大一统已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它已经深深植入亿万个中华儿女的骨髓,我们骨子里流着这样的血。秦朝之后的强汉、西晋、隋朝和盛唐、宋朝、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疆域长期稳定在汉地十八省的明朝和奠定今天版图的清朝。这些朝代无一不是让炎黄子孙顶礼膜拜的统一王朝。

如今的新中国,国土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完美无缺地继承和践行了历朝历代大一统的理念。大一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人企图分裂国家,必遭千夫所指,必将遗臭万年。

南征百越,开疆拓边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坐享其成。反而把触角伸向了前人从未涉及到的百越地区,公元前218年,秦军分五路南下,一路攻击今天的浙江和福建,两路攻击今两广地区和越南北部,另外两路攻击西瓯,我国历史上首次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包括越南北部。后世历朝历代无一把开疆拓土作为主要目标,后世杰出帝王的代表如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和清朝康熙皇帝。

除了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开发秦始皇也没有忽视,派大将蒙恬率兵几十万屯田戍边,北疆大致达到了今天的内蒙古地区。

开创性的政治制度,泽披后世

秦朝开创的“皇帝制度”,让我们所有王朝沿用两千多年,直到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退位为止。关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无论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还是明朝的内阁、军机处等,无一例外不在秦朝制度上汲取营养,吐故纳新,继往开来。后世影响深远的元朝行省制度,毫无疑问继承和发扬光大了秦朝的“郡县制”。

秦始皇敢于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不顾顽固贵族的激烈反对。在全国强行推行,千古一帝的魄力和胆识的确非同一般。

文化上的统一,才有了我们的五千年文明

我们对于秦始皇的主要贡献或许主要停留在他统一六国、开疆拓土。但是“书同文”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前者。国家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种各样的语言。而文字的统一,让文化上得到了统一。中华文明从此源远流长,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才能生生不息地有了共同的文化信仰,才会有着世界上最强的文化和民族认同感。

秦国和六国文字对比(马)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经讲过“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这句话主要是写思想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影响的主要性,想要一个国家灭亡就要先让这个国家没有历史文化作为支撑;想要灭掉一个民族,最主要的是让这个民族没有了文化思想。

总结:

总的来讲,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大一统制度。秦朝的政治和文化制度,也很好地被后世继承。统一文字,是所有制度当中影响最为深远,却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也和“郡县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秦始皇的丰功伟业,配得上后世子孙给他的这个“千古一帝”的称号。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董卓能够开创三国乱世 董卓的实力有多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进京正式开启了三国战乱,那么董卓当时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导语:在中国3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几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如果真的算起来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几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在这几个时期中,论有名气和历史的精

  • 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罗锅”吗?其实本人是一米九大帅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觉得历史上的刘墉就是个矮子,但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当时的古代当官条件来探究。首先,刘墉是科甲出生,肯定要

  • 荀庚是什么人?他是如何保住荀氏在晋国地位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春秋时期,荀氏是晋国诸侯国中的一大氏族,实力雄厚,势力庞大,不过荀氏的势力也让国君开始忌惮,那么荀氏是如何在晋国的众多势力中能一直占据一席之地呢?其实这与荀氏的荀庚父子关系颇深,那么这个荀庚到底是什么人?他做过哪些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荀庚,姬姓,中行氏,名庚,荀庚的父亲荀

  • 张良苦学太公兵法,为何没能帮刘邦拿下一座城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论出身,张良可能是刘邦所有重臣中最高的。论谋略,张良也可能是刘邦所有重臣中最高的。张良之所以谋略

  • 乐进到底有多猛?在打仗方面,几乎无失败战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乐进,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人,东汉末年名将。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的历史当中,有这么一位英勇善战的人物,他在史料或是文学作品中,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对他最多的记载也无非就是,今天去哪打仗,明天去哪打仗,今天去打了谁,明天又打了谁,记载的非常水

  • 袁术的背景与条件都很好,为何早早退出历史舞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混乱的东汉末年,有这样一位军阀,他有着雄厚的家庭背景,近乎完美的先天条件,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他还号称自己是天选之子,自己做皇帝那是老天的选择,

  • 晋文公去世后,晋国为什么能维持霸主之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628年,一代春秋霸主晋文公,因病去世了。随着晋文公去世的消息传出,整个天下,瞬间开始变得暗流涌动起来。因为就在16年之前,第一代霸

  • 清朝宫女生活那么苦 古人为什么还送女儿进宫-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宫中规矩众多,宫女选拔也是复杂,为何那么多女子愿意进宫?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时期做宫女,可以说是危险重重的,毕竟有时候一个小动作或者是一句话,就会丢失自己的小命,既然如此,古人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呢?都知道,宫女除了要服侍自己的主子外,平时也需要做一些脏活累活,条

  • 支持李治和武则天,李勣这么做的真实用意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支持李治和武则天,李勣这么做的真实用意是什么?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唐太宗李世民在临终前,给唐高宗李治指定了四个顾命大臣,分别是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和李勣,在这四个人中,李勣是被孤立的。长孙无忌除了是李治的亲舅舅外,最主要是他代表着关陇贵族集团,于志宁也同样出身关陇贵族,

  •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为何久攻不下陈仓?-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为何久攻不下陈仓?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兴四年(226年)冬,诸葛亮不甘第一次北伐失败,趁魏军兵力东移,关中兵力较少,于是,再次北伐,出兵散关,攻打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在陈仓,诸葛亮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他就是曹魏名将郝昭。郝昭善于用兵,尤其善于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