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贾探春是如何创建大观园诗社的?

红楼梦中,贾探春是如何创建大观园诗社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07 更新时间:2023/12/4 23:06:1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演义135:庶女忧父尽孝心,三春建社展雄才

上一回讲到史湘云听说贾宝玉和姐妹们正在家中结社作诗,便急得不行。

好在宋嬷嬷回去后禀告贾宝玉,第二天便以贾母之名将她接来。

于是众人将那题目给她看,不过是咏白海棠,倒也不难。

史湘云稍一构思便挥毫作出两首,众人一看她那诗竟比昨日作的还好,便推举其为魁首。

史湘云夺魁海棠诗并不意外。皆因海棠又作“阆苑仙葩”,典出杨贵妃之“海棠春睡”。

史湘云日后与冯紫英之姻缘,便与那《长恨歌》类似,是以海棠实为她之谶。不提。

话说这大观园中起诗社,实际发起人为贾探春。

这主意一出,便得到众人的响应,都聚在秋爽斋商议妥帖。便以贾芸当天送进来两盆白海棠为名,效仿古人创建海棠诗社。

第一社便由贾探春举办,推举李纨为社长,迎春和惜春不太会作诗为社监,众人又都各自取了名号。

贾宝玉便作怡红公子,李纨是稻香老农,薛宝钗为蘅芜君,林黛玉被贾探春取名潇湘妃子,贾探春自诩蕉下客,迎春便是菱州,惜春就是藕榭……偏忘了还有一个史湘云没请,第二天终究是到齐了。

第一社的海棠诗其实都暗藏玄机,每首诗也契合众人各自人生,就不多赘述了。

最要注意众人名字所伏笔的典故。尤其贾探春给林黛玉取名潇湘妃子,正是那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的典故,最是影射日后二人结局。

要说这贾探春确实是贾府这第四代子孙中之翘楚。小小一个诗社并非没有人想过,却只有她做成。

比如李纨就曾想着这些姐妹,尤其薛林二人和宝玉都擅长作诗,不如成立诗社,又娱乐又可习学,互相进步。

李家文风鼎盛,李纨从小对诗社并不鲜见,也曾与兄弟姐妹们以此为戏。

李纨虽说不得父亲教授诗词文章,耳濡目染却最有鉴赏之能。更家传的学习方法,便想着在教授贾兰之余,也与弟妹们一起寓教于乐。

只是她一来是寡妇,不好带头玩乐。二来也不大会作诗,便想起了又放弃。

至于薛林二人皆有才能和思想,奈何寄人篱下,到底不愿起头。

薛宝钗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林黛玉则是身体欠佳,懒得张罗。

至于贾宝玉想不到,迎春和惜春志不在此,唯有贾探春想到既做到。马上下帖子请众人力促此事成功。

你看她给贾宝玉下的那帖子,最是有水平的。

娣探谨奉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贾探春兴办诗社绝不是一时之兴,而是深思熟虑的考量,更是为王夫人分忧之举。

前一阵贾宝玉在家闹的不像,最终引得贾政将他暴打一顿,全家都为之担忧。

如今贾政任学差于外,要三年才得归来。

探春了解哥哥的性格,势必又像脱缰野马一般没人能够管束。

如果放任他如此,还不知道要闯出什么祸事。到时候父亲在外不免忧心,就是嫡母王夫人日后也不好对父亲交代。

既然宝玉愿意在女儿堆里厮混,又住在大观园里,不如大家就作兴起来,索性将他拴在家中少出去玩乐,接触那些外人再学坏了。

成立诗社固然于女儿是不务正业,但对“不学习”的宝玉却是一个促进。

一方面,探春认为男儿固然应该科举仕途,谋求为官做宰,辅国济民,但也要有那个天分。

宝玉既然不擅长此道,却对诗词文章方面有兴趣,不如扬长避短,学那嵇康阮籍,唐宋大家,岂不也能光宗耀祖?

而且以她看来,父亲尽管对宝玉不事科举仕途不满,到底对他诗词上的偏才有些“得意”,否则也不会动辄会客都带着他去。

另一方面,探春知道宝玉之捷才不如薛、林、史三人,为了应对诗词,势必也要发奋读书以补自己不足。

家中每常都会有家书传给父亲,自己只需将一些诗社内容稍一告诉父亲,便可慰他悬忧之心。

父亲一人在外为学政,儿女不能承欢膝下尽孝,自然要以身作则,宽慰慈父之心。

家中一切安稳,父亲放心,嫡母王夫人便也顺心。

再加上时常将哥哥之诗词文章达于父亲,更可见众人在家没有荒疏。日后父亲回来,一家人便只叙天伦,不生嫌隙,也少了祖母忧心。

家和万事兴才是一家人之幸。

是以,你道这探春兴办诗社只为玩乐?却不知她心思之缜密,是为大才之士也。

只可惜探春为赵姨娘所出,身为庶女不得张扬。很多话不得说,很多事不得做。

更让探春遗憾自己生为女儿不做男子。若生而为男子,她更早有一番志向,绝不会困居这豪门藩篱之内,尸位素餐,碌碌无为一生。

其实,贾家如今已是末世,子孙各自骄奢淫逸。就算那宝玉虽不荒淫却也顽劣。哪里有探春如此之思想。

只从起诗社一事,便知其心胸丘壑,实为贾家这一代子弟翘楚。但越是如此,便越可惜探春生为女儿的无奈。

若她与宝玉身份互换,即便将来贾家之败在所难免,又何尝不能再复兴?也不至于树倒猢狲散,蹉跎十数年等待贾兰了。

正是:庶女忧父尽孝心,三春建社展雄才。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以上故事或有虚构,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改编和推论。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贾珠的死有何隐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贾家败亡很令人遗憾。《红楼梦》之前有很多故事,通过原文的描述一一呈现,对贾家最终结局产

  • 红楼梦薛宝钗的牡丹花签,为什么不用“任是无情亦动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群芳夜宴掣花签”非常重要,得到花签的人,都会有姻缘结局的伏笔。那些花签以“姻缘”为主

  • 小说红楼梦中国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是如何聪明反被聪明误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熙凤其人八面玲珑,能说会道各种情况都能掌控。《红楼梦》有很多场景都对王熙凤的表现有大篇幅的描写,林黛玉和薛宝钗远远不如。王熙凤的精彩时刻特别多,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大闹宁国府。王熙凤将一个被挑衅的霸权女人,通过愤怒

  •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芸与小红之间的爱情真的是完美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红楼梦》里,苦命鸳鸯很多,终成眷属的几乎没有,根据脂批,相信芸红这一对还算相对圆满,芸红爱情是宝黛爱情的缩影,也生动诠释了红尘中烟火爱情的模样。一、怡红院里初相遇,皆是红尘劳碌人那

  • 魏丑夫和嫪毐同为秦国太后男宠,为何结局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秦昭襄王容许宣太后拥有魏丑夫,而秦始皇却对赵姬和嫪毐痛下杀手,这是为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太后和赵姬皆为太后,其中宣太后乃秦昭襄王嬴稷之母,赵姬则为秦始皇嬴政之母,且不提宣太后与义渠王之间的情事,赵姬和吕不韦之间的私情,宣太后和赵姬都曾有过男宠。魏丑夫和嫪毐的结

  • 西汉初年发生了一系列政治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西汉是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定都长安,史书又称为“前汉”,与东汉合称汉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众多开国帝王之中,刘邦的个人能力或许并不算强,但在识人用人方面绝对名列前茅。由于太子刘盈仁弱,刘邦晚年为了汉室传承,可谓费尽了心思,通过一

  • 秦国最终能实现统一,其实离不开秦国所有国君的努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秦国是周朝时在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国自秦非子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开始,到前771年正式位列诸侯,再到秦穆公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后经百年中衰,又于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再度崛起,终至前221年攻灭六国,统一天下。都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天

  • 王娡是如何抛夫弃女进入皇宫,又成为皇后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王娡是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生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宋之前,古代中国的社会风气相对较为开放,其中一个典型特点便是妇女改嫁现象极为普遍,然而即使如此,像汉武帝母亲王娡这样,在丈夫仍然在世且未履行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公然抛夫弃女投入他人怀抱的,却仍然足以惊掉一地

  • 战国时期发生了五国攻秦之战,结果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合纵攻秦之战,或称五国攻秦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进入战国中期后,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日强,至秦惠文王嬴驷在位秦简,秦国已完全占据关中,并在河东占据了汾阴、皮氏等前进基地,在河南占据了函谷关、陕城等重要关塞,控制了关中左中原的战略走廊,秦军进可攻、退可守,遂引起山东

  • 秦始皇用了十余年灭六国建立秦朝,为何秦朝迅速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秦始皇历时十余年而灭六国,进而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初立的秦国可以说强盛无比,然而短短十余年后,秦国却又迅速灭亡,当真令人唏嘘不已。秦朝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个人认为应该是由根本隐患、改革缺陷和秦二世的胡作非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