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武王嬴荡有能力且极有抱负,为何会举鼎而死?

秦武王嬴荡有能力且极有抱负,为何会举鼎而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12 更新时间:2023/12/24 1:59:30

嬴荡,即秦武王,他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秦国历代先王之中,秦武王嬴荡无论是与自己的父亲秦惠文王嬴驷,还是与自己的兄弟秦昭襄王嬴稷比起来,由于死法太过奇特,再加上在位时间较短,因而显得有些无能,甚至搞笑。但不可否认的是,秦武王嬴荡实际上也是一位很有能力,且极有抱负的君主,至于其在洛阳举鼎而死,其实背后是有特殊原因的。

秦武王嬴荡并非昏庸之君,乃是极有能力的开拓之主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文王嬴驷去世,秦武王嬴荡继承王位。秦武王虽然在位不足四年,但从其所作所为来看,他虽然身高体壮、孔武好战,但也并非一个赳赳武夫,而是一位极有作为和抱负的开拓之主。

秦武王即位之后,首要的任务便是稳固统治,他先借齐使之力,压制韩、魏两国,使其不敢在秦王新立之际妄想攻秦。之后,又先后通过羁縻韩国,联盟魏国。之后,又趁着列国恭祝自己即位之际,秘密与越国达成夹击楚国的密约。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嬴荡迅速稳住了周边邻国。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蜀相陈庄作乱,杀死蜀侯通国,秦武王嬴荡于是派甘茂平定蜀国叛乱,诛杀陈庄,之后又派兵攻打义渠、丹犁,从而确保了秦国腹地的稳定。此外,又通过驱离张仪,设立左右丞相等方式,逐步瓦解国内魏国权臣。

在国内趋于稳定之后,秦武王嬴荡一改父亲在位时循序渐进的策略,开始积极谋求东出。彼时,韩国军事重镇宜阳,乃是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只要想兵出函谷关,就必须掌控此地,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后勤物资与兵员的输送通畅。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秋,秦武王派甘茂出使魏国,在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的同时,对魏国施加政治军事压力,最终使得魏国同意出兵助秦,共伐韩国。甘茂回国之后,与秦武王订立息壤之盟,秦武王则表示将全力支持甘茂,派其率兵攻打宜阳。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在秦武王的鼎力支持之下,秦国最终攻克宜阳孤城,斩首六万。之后,秦军又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并筑城,韩襄王则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至此,秦国完成了东出的第一步。

“九鼎”在先秦时期意义非凡,秦武王意图问鼎中原却意外身亡

“九鼎”虽为死物,但在先秦时期,却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而铸成九鼎,并将全国九州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置于夏王朝都城,以示天下一统。

夏朝灭亡之后,成汤得九鼎而建立商朝;商朝灭亡之后,姬发又得九鼎而建立周朝。早在周定王元年(606年),一代雄主楚庄王便曾率兵北上,屯兵于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于是便有了“问鼎中原”之语。

如上,历经夏朝、商朝、周朝三代,“九鼎”早已经超出了其本身的意义,而已经成为了象征国家政权、象征天子权力的传国之宝,与后世的传国玉玺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周王室的声威虽已经极度衰弱,但自楚庄王“问鼎中原”后,还没有任何一位诸侯王,公然挑战过周天子的权威。

拿下宜阳之后,周王畿已是近在咫尺,于是秦武王嬴荡便于周赧王八年(前307年)八月,率兵来到周王畿,见到了传说中的九鼎。根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秦武王看过九鼎之后,赞叹不已,见鼎腹刻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字,秦武王便指着雍字一鼎叹曰,“此雍州,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耳”。

而守鼎的官员则说,“自有鼎以来,未曾移动,闻人传说每鼎有千钧之重,谁人能举?”秦武王便问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两个有名大力士任鄙和孟贲,任鄙知道秦武王恃力好胜,便表示自己举不动,而孟贲则上前尝试,结果费尽力气也只是让鼎离地约有半尺,便又放回。

之后,秦武王不顾众人劝阻,亲自上前尝试,结果也使鼎离地半尺,秦武王想要转身将鼎挪离原地,却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直接将胫骨压断,当夜便气绝而亡。

秦武王举鼎,固然有恃力好胜之心,以致有此鲁莽之举,但同时未必便没有其他深意,如果秦武王果然能将此鼎搬离原地,岂不说明秦国已有撼动周朝天下之力,毕竟九鼎代表的乃是国家政权、天子权力。要知道,所谓“天命所归”之类的东西,在那个时代的影响力是极为巨大的,可惜的是秦武王此举最终以失败告终。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各方混战 期间为何没有外族入侵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对三国和外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不是那些外族不想入侵,而是他们没有能力入侵!相反,他们倒是经常被魏蜀吴三个国家痛揍,成为了魏蜀吴三国的经验包!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哪里是什么入侵啊,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这些外族就是最好的资源、人口、劳动力,他们就是来给三国打工

  • 古代媒婆分官媒和私媒 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媒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四大喜事之洞房花烛夜,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的帮助——媒婆。常言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想要结婚,没有媒婆帮忙是不行的。媒婆,一般指的是专门牵缘拉线,促成一桩婚姻好事的妇女。古代未婚男女禁忌多,所以产生了男女婚配的中间

  • 古代妃子是怎样侍寝的 整个过程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妃子侍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婚姻自古以来都是比较神圣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婚姻中的洞房花烛夜能够与金榜题名、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并列为人生四大喜事,可见它的重要程度是多么大。古时候适龄男女婚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古人认为多子方能多福,为了增加

  • 秦国攻打齐国时还有几十万军队 齐国为何还是投降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秦国和齐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悠悠春秋大梦,滚滚战国狼烟。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大梦初醒,烟消云散。这一年大秦帝国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曾经战国七雄的霸主齐国,在秦国的统一战争中,山东六国为了生存下去,都做了强烈的垂死挣扎,魏国激烈抵抗多次组织合纵运动,

  • 齐国为什么能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 齐国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对齐国没有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在战国中后期,是一枝独秀的存在,独强于各国。但其实从魏国跌落神坛的秦孝公时期,到秦昭襄王前期,战国时代最骚包的要数齐国了。在战国纵横捭阖的时代,虽然合纵公孙衍提出的对付秦国的联合策略,但是

  • 齐国实力和秦国不相上下 齐国最后为何不战而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齐国为什么投降秦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秦一统天下之际,中原大地上曾短暂地出现了一段群雄割据逐鹿中原的混乱场面,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每一个国家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不断扩充自己的军队和势力,渴望成为一统天下的唯一霸主。只不过在这场拉锯战中,秦

  • 红楼梦中,薛宝琴的出场有何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薛宝琴一出场就是惊艳,在贾家引起巨大反响。不但贾宝玉觉得好,贾探春更推崇她从薛宝钗到这

  •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夫人的婆媳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楼梦演义130:吃双份,玉钏得大喜,调月例,袭人晋姨娘上一回讲到莺儿给贾宝玉打络子,

  • 红楼梦中,薛宝钗为何服用冷香丸治疗先天热毒?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薛宝钗服用冷香丸治疗出生时娘胎带来的先天热毒,非常神奇。冷香丸奇在药方和配置程序,重点

  • 红楼梦中贾探春最终嫁去了哪里?她远嫁后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贾探春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是共识。她被远嫁后一去不归,独自漂泊海外,通过判词图画也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