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薛宝钗抛出橄榄枝,为何王熙凤不搭茬?

红楼梦中薛宝钗抛出橄榄枝,为何王熙凤不搭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17 16:30:12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非常爱开玩笑的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欢声笑语。包括贾府的老太太贾母,娇滴滴的林黛玉,都是王熙凤调侃、打趣的对象。然而,王熙凤却不敢调侃薛宝钗,不跟薛宝钗开玩笑。为什么?即使薛宝钗抛来橄榄枝,王熙凤也不搭茬,为什么?

第一、薛宝钗和王熙凤个性不同。

王熙凤性格泼辣,说话快言快语。薛宝钗藏愚守拙,一问摇头三不知。

无论是贾母还是林黛玉,都是性格活泼、口齿伶俐的女子,都是举一反三的人,和她们说话不费劲。

薛宝钗虽然心智厉害,能言善辩,但是在长辈面前故意藏拙。薛宝钗故意装出大家小姐的谱儿,因为古代的代价小姐,要端庄,说话要慢声细语的,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破落户”没有教养。这些小姐们说起话来一定是拉长声儿的。

王熙凤最讨厌的就是这样说话。她说:“我就怕和他们说话。他们必定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急得我冒火……难道必定装蚊子哼哼就是美人了?”薛宝钗说话一定是咬文嚼字的,因此王熙凤和薛宝钗不对胃口。她不愿意和薛宝钗说话,更不愿意和她开玩笑。

第二、王熙凤喜欢贾母和林黛玉,所以愿意和她们开玩笑,讨她们喜欢。

王熙凤喜欢贾母和林黛玉。

贾母是一个做事周全,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她真的关心王熙凤。王熙凤病了,她把自己的粥送给王熙凤;王熙凤管家周转不过来,贾母将自己的东西给王熙凤救急。人的真心总是能换真心的。王熙凤真的把老太太当成了自己的亲祖母。因此她真心实意地要讨贾母欢心。

林黛玉父母双亡,6岁就进贾府,是王熙凤看着长大的孩子。而且她做人做事,只凭自己的心意,没有什么弯弯绕。这是王熙凤喜欢的性格。因此她叫林黛玉为“林妹妹”。

王熙凤表面打趣贾母和林黛玉,实则是奉承她们,讨她们的开心。

第38回,在藕香榭开“螃蟹宴”,贾母想起小时候在枕霞阁玩儿,不小心掉下水,被木钉子碰破了头,许多人都以为活不成了,没想到活下来了。直到现在头上还有一个小坑。

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蹦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未及说完,贾母与众人都笑了。

王熙凤这段话,即奉承了贾母,也调节了氛围,瞬间,大家就活跃起来了。

黛玉喝了王熙凤的茶,王熙凤打趣林黛玉:你喝我家的茶,为什么不做我家的媳妇?这些话正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下怀。

王熙凤无论是打趣贾母还是打趣林黛玉归根到底,是要讨她们喜欢。

王熙凤不喜欢薛宝钗,话不投机半句多。

薛宝钗虽然和王熙凤有血缘关系,但是她们个性不同。薛宝钗进贾府的目的就是推广金玉良缘,就是要入主荣国府成为宝二奶奶,向王熙凤夺权。王熙凤不喜欢心机深沉的女孩子。她不喜欢薛宝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王熙凤不叫薛宝钗为“妹妹”反而叫“姑娘”。

既然不喜欢薛宝钗,自然不会花费心思,去讨薛宝钗的欢心。因此王熙凤从来不和薛宝钗开玩笑。

即使薛宝钗和王熙凤开玩笑,王熙凤也不搭茬,而是晾着她。

第三十五回,贾母逼着王熙凤掏钱请大家吃小荷叶莲蓬羹。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王熙凤一言未发,根本不搭理薛宝钗。如果不是贾母接话,薛宝钗就尴尬了。

反之,林黛玉和王熙凤的互动则非常热闹。

王熙凤说要给黛玉送茶叶,然后又说要求黛玉一件事。林黛玉打趣王熙凤:“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要来使唤人了。”

王熙凤马上接口:“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大家都笑了,李纨对宝钗说,王熙凤诙谐。

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

凤姐毫不示弱,笑道:“你别做梦,你给我们家做了媳妇,少什么?”王熙凤指着宝玉说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儿还玷辱了谁呢?”

林黛玉和王熙凤你来我往地互相开玩笑,其亲密关系,暴露无遗。

薛宝钗好不容易和王熙凤开一回玩笑,王熙凤当作耳旁风,根本没当回事。王熙凤面对薛宝钗的示好,也不稀罕搭理,选择无视。

不是王熙凤不敢调侃薛宝钗,而是王熙凤无视薛宝钗,她不喜欢薛宝钗。

王熙凤八面玲珑,多方讨好,唯独不讨好薛宝钗。其根本原因是,她打心眼里不喜欢薛宝钗,因此懒得讨好她。懒得和她拉关系,凑近乎,懒得和她说话,开玩笑。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元春进宫后受宠过吗?书中是如何描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元春是贾府四春之首,早年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充任女史,在秦可卿死后进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府通称“娘娘”。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红楼梦》里的元春是贾政的女儿,从小进宫当女史,后来封妃。好多人都觉得元春不得圣宠,即使得圣宠也是在省亲那段时间。其实,元春不仅受过宠,而且

  • 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实施?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实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实现了民富国强的目标,国力得到大

  • 贾诩一生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被人叫做“毒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贾诩是一位杰出的谋士,此生所献的计策无一例失败,同时他还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可以说他是汉末三国时期里,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但为什么这样的人才被称为“毒士”呢?原因就在于他的计谋虽然有用,但是都太阴险了,登不上大雅之堂。历史上的贾诩虽然才华横溢,却不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 春秋时期的管仲是如何做到“贸易战”的?打敌国一个措手不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在管仲治国思想体系中,有一个核心的“以商止战”理念,尤其适用于对外贸易。那么春秋时期的管仲是如何做到“贸易战”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种“以商止战”的理念,就是与诸侯国贸易时,运用商贸战略,并以军事威慑力维持均衡为手段,以削弱敌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即与

  • 刘备要是打赢夷陵之战 三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死后刘备怒而兴兵,没承想气势汹汹伐吴,最终却铩羽而归,白帝城托孤后一命呜呼,这一战让蜀国元气大伤,孙刘联盟也彻底破裂,为蜀国灭亡埋下伏笔,让人读来不禁扼腕叹息。如果真是历史不是如此,夷陵之战刘备大获全胜,三国的最终结局又

  • “春分”的节名有何含义?春分时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北京时间2023年3月21日5时24分,迎来了春分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也是春季第十个节气。节名含义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中日”、“日夜分”、“仲春之月”。“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为春季,而春分正处于两个节气中间,正好平分了春季,所以春分;另一个含义是“

  • 红楼梦中,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周瑞家对刘姥姥说,贾蓉才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为什么说贾蓉是王熙凤的正经侄儿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当时的语境是贾蓉和板儿,贾蓉比板儿亲。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王熙凤房里,刘姥姥

  • 红楼梦中奴大欺主的现象屡屡出现,林黛玉和贾探春是怎么解决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为什么说薛家的家风一言难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薛家的家风如何?薛家的小姐们做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