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明朝的灭亡与天灾有一定关系-趣历史网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明朝的灭亡与天灾有一定关系-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02 更新时间:2023/12/6 8:15:27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直以来有个问题让人十分困惑,究竟应该谁来背明朝灭亡的这个锅?

应该怪崇祯皇帝吗?他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似乎应该负最大的责任。可如果仔细瞧一下明朝后期的局势,单单让崇祯一个人背这个黑锅好像又有些冤枉他了。

其实,归根结底,明朝的灭亡还是逃不开四个字,也就是“天灾人祸”。

人祸的种子,早在崇祯继位之前就已经埋下了,崇祯最多只能负次要责任。崇祯与清末的光绪很相似,都是空有振兴江山社稷的雄心,却缺乏相对应的能力。

说白了,崇祯其实就是能力不足,明朝灭亡他负有一定责任,但是不应该将责任全归咎于他。

仔细算起来的话,明朝之所以灭亡,天灾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谁让明朝赶上了极端气候呢。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末期的中国正处于罕见的“小冰河”时期。可要是问你们,300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冷?恐怕很多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明朝的人有时候比较夸张,比如徐光形容红夷大炮的威力,称其能“一炮糜烂数十里”。即便是以今天的科技,除了核武器之外,常规武器恐怕都达不到这种程度。

不过,在关于明朝末期气候状况的记载上,明末文人的记载倒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一个字“冷”!

一般来说,广东地区在正常情况下是很少下雪的,很多生活在广东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几场雪。但是据郭裴在《广东通志》中的记载,明末广东境内经常下大雪,比如正德年间的一场大雪,竟然连下了几天几夜,厚达数尺。

对于生活在南国的人来说,这场大雪简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由于南方气候温润,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到了冬天的时候也不会额外预备过冬的棉衣,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寒冷冬季的侵袭下,很多人被活活冻死。

其实,严格来说的话,中国从元朝时期一直到清朝的康熙早期,都是处于“小冰河时期”的。只不过,明末的气候状况更加严峻罢了。

在明末的几十年里,气候奇寒,不但南方的冬天普降大雪,夏天的时候更是经常出现大旱大涝交替出现的这种罕见灾害。

尤其是明朝灭亡的最后几十年,气候更是变得严寒无比,北方的冬天当真是万里冰封,严峻的气候导致了饥荒的发生,赤地千里不是空话。

据《明史》中记载,景泰年间华东、华北平原普降暴雪,积雪有数尺之深,人畜被冻毙者无数。

如此寒冷的天气,即便是放在现代社会也足以酿成灾害。对于生活在几百年前的古人来说,缺乏保暖措施,更缺乏食物,想要熬过如此寒冬,只能凭运气了。

明朝的灭亡,只能说是天灾人祸接踵而来,不能单说是崇祯一个人的责任。而且,在明朝之前,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曾经历过几次“小冰河”时期,每一次都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减少。

第一次“小冰河”时期大约形成于商朝末年,第二次“小冰河”时期大约形成于东汉末年,第三次“小冰河”时期形成于唐朝末年。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伴随着这几次“小冰河”时期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每一次都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流失。

由于极端的气候现象,导致了饥荒的发生,战乱也随之变得频繁,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朝代的覆灭也难以避免。

据史料中的记载,明末“小冰河”时期最寒冷的时间段,大约发生在万历年间的后期至崇祯年间。

由于出现了这种极端的天气,再加上水灾旱灾的轮番侵袭,百姓们种植的庄稼难以成活。而朝廷方面在赈灾方面也处理不当,才导致了明末硝烟四起,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反抗朝廷。

当然,明朝灭亡也不能全怪天气,吏治败坏,朝纲腐朽也是明朝衰败的主要原因。

只能说,崇祯生不逢时,他要是早生个几十年,赶上明朝强盛的时期,未尝不能像万历皇帝一样逍遥自在。

可惜的是,崇祯继位时明朝已经是大夏将倾,任他有百般本领也难以济事,也只能当这个亡国之君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嘉庆亲弟永璘爱豪宅不爱江山,这是装出来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在古代皇权斗争极为激烈,那么嘉庆亲弟永璘爱豪宅不爱江山,是他本性如此还是为了自保故意装成这样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嘉庆四年正月,在位时间仅次于圣祖康熙的乾隆(在皇位上60年)病逝;嘉庆在皇考乾隆大丧之日便迫不及待对和珅动手,最终和珅自缢而死,抄家抄出了8亿两白银。虽然嘉庆

  • 吕雉在项羽军中做了三年人质,刘邦为何没有实施营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汉相争中,刘邦的父母妻儿都被楚军捕获,项羽觉得奇货可居,因此一直把

  • 李旦为什么能两次做皇帝 李旦两次让出皇位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李旦两次为帝,但为何两次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让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旦能够上位,是因为李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李隆基。武则天废李显后,将李旦扶持上位,而上位的李旦被武则天软禁在皇宫之中,甚至是最基本的朝堂政事都没法参与。都知道权力是毒药,刚开始垂帘听政的武则天,随着时间

  • 刘表麾下有三大猛将,刘备并未全部得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时的武将,最出名有两人,一个是吕布另一个就是关羽。从武力值上来说,吕布毫无疑问是三国武将中的顶点,就连一

  • 李显两次登基在位五年半 李显都做出了什么成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唐中宗李显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中宗李显两次登基,总共在位五年半。客观说李显并不是一个英明之主,反而有点昏庸无能,他更像是一个甩手掌柜的,基本上大权掌握在自己的老婆韦后的手里。不过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唐还是有所改变的。

  • 刘邦的专业能力看上去并不强,为何能建立汉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被众人拥立为沛公之前,刘邦已经具有很成熟的政治手腕,也玩过几次政治了。太史公司马迁为汉高祖刘邦作的传记《高祖本纪》的叙事脉

  • 秦末各地都有反秦队伍,为何刘邦能取得重大胜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我们仔细回顾秦末汉初的战争进程,我们就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无论是最早期的陈胜和吴广,还是跟着陈胜、吴广一起起家的周

  •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末年,驿卒出身的李自成从众多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明王朝的真正掘墓人。自崇祯十五年起,因洪承畴所率领的明军在关外大败,李自成又在河南击败孙传庭,其部在关内战场上已经无人能挡。故而,李自成于崇祯十六年正月在襄阳正式

  • 苦吟诗人指的是什么?苦吟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都想知道苦吟诗人指的是什么?苦吟诗人的代表人物是谁?其实这原指中唐和晚唐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现在,人们也经常把勤于创作潜心创作的诗人称为苦吟诗人。在晚唐的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代表

  • 兴唐传第30回:靠山王气恼登州府,赛专诸独探武南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小说《说唐演义全传》、明代《大唐秦王词话》等,共140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三十回靠山王气恼登州府赛专诸独探武南庄上回书正说到老程往下追赶,官兵们一问他还要什么?老程说全要他们的命,这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