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三个春天,背后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三个春天,背后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3/12/21 6:25:12

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三个春天,背后有何含义?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蛙声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这是宝玉的《春夜即事》,写于大观园内,透着少年的心事与闲愁,春天的大观园充满着梦一般的美丽与哀愁。

作为一年的起始,春天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汤显祖的《牡丹亭》有一段著名的唱段《皂罗袍》,它这样描绘春天:“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盛赞春光之美,由此才引发出杜丽娘那句由衷地赞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作为红楼梦里的春天,不但是书中的重头戏,占据重要的篇幅且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遇到的警幻仙姑是来自放春山遣香洞,“薄命司”两边的对联道: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太虚幻境的四位仙子生的娇若春花,媚如秋月,吃的茶叫作“千红一窟,”

喝的酒叫作“万艳同杯“,熏的香乃”群芳髓“,这些都与春天有着莫大的关联。

金陵十二钗的代表性人物贾府的四艳分别取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代表了春天的四个阶段,又有“原应叹息之意”。秦可卿托梦时有一句预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果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总共写了三次春天。

一、第一春:情动

第一个春天从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到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五回都是在写春天,这是入住大观园之后的第一个春天,这个春天的主题是情动。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生发的不但是草木,还有爱情,所以杜丽娘才会在春日游园后萌动了情思,红楼梦里的爱情也是发生在春天。

“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那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看。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儿,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西厢记是爱的蒙,虽说宝黛二人有着三生石畔的旧情缘,但是在这之前宝黛二人之间尚处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样一种懵懂的时期,爱为何物,他们并不太知晓。这个春天,他们的爱情生了根,发了芽。

宝黛共读西厢,这是整部书中最美的一副场景,没有之一。正象戏曲中所唱到的“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情丝的萌动,令宝玉脱口而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这是宝玉在这个春天发出的爱情宣言。

也是被这样的春光所感,宝钗也在这样的春光中一改往日的端庄持重,从袖中取出扇子来去扑那一双玉色蝴蝶,体现了她少有的青春烂漫。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金陵十二钗冠首的两位女子同时出现在一回的回目当中,这是第一次。

黛玉葬花与宝钗扑蝶也成为红楼梦里最具代表性的两幅场景,二人各具心事,却是两样风流,真可谓是双峰并峙,二水分流。

不止有宝黛钗,还有贾芸与小红。一个是到处找事做的落魄少年,一个是郁郁不得志的丫头,两个人你一回头,我一顾盼彼此就都有了意了,痴女儿遗帕惹相思,蜂腰桥设言传心事,这二人比之宝黛更为大胆无畏,宝玉后来的送旧帕倒落了后,倒被这二人占了先。

爱情从来不惧身份地位阶层,在这样无邪的春光里,他们暂时放下自己心中的愁闷,享受这份爱情。

才子佳人是爱情,丫鬟小子就不能有爱情吗,谁又能说他们之间就不是爱情呢,在这样明媚的春天,阳光普照,万物平等。

二、第二春:盛宴

第二个春天从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一直到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阶段的主题是盛宴。这个春天先写的是家事,且说荣府中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因年内年外操劳太过,一时不及检点,便小月了,不能理事,王夫人便命探春李纨宝钗三人协同理事。

探春理家意味着女儿们开始当家理事,不再只拘囿于闺阁内闱,真应了那句话,“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这也是大观园的全盛时期,时届季春,百花盛放。

因为宫中的那位老太妃薨逝,有一月的光景,贾母,邢,王,尤等皆每日入朝随祭,所以园中只剩下这些年轻的小辈,无人约束,整个大观园真正成为一个青春的王国,女孩儿们的天下,无论是柳叶渚边嗔莺叱燕,还是绛芸轩里召将飞符都充满了青春的飞扬与躁动。

这个春天的重头戏就是宝玉的生日,红楼梦里描写过很多人的生日,宝钗、凤姐、贾母,但是宝玉的生日是全书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着绛洞花主的名号,宝玉的生日正是在春末夏初,百花盛开。

作为绛洞花主的贾宝玉,不但是花王,亦是众女儿的守护神,正如警幻所说,“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这个淫字大概就是一种情吧,他对这世间所有美好而青春的女性总有一种天然的与生俱来的爱慕与怜惜,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对美丽的一种膜拜,这种情是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或者说这是一种深情吧。

此次的盛宴真可谓是众芳云集,大观园内除了之前的宝黛钗众姊妹,还加入了很多新人,宝琴、岫烟、香菱、芳官等等,大家齐为花王贺寿,有一个词叫做韶华盛极,就是这次盛宴的写照,也成为众女儿的一次集体的狂欢。

白天先是在红香圃内大摆宴席,无论是"射覆“、"斗草”还是湘云醉卧,都是为晚上的盛宴作铺垫。当日在晚间进行了一次盛大的分封花神仪式,当晚到场的很多人都抽都抽到了属于自己的花签,也是属于自己的命运。宝钗的是牡丹,黛玉的芙蓉,探春的杏花,李纨的老梅,湘云的海棠,袭人的桃花,香菱的并蒂花,还有麝月的荼蘼花。

这一幕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曹公赋予什么样的花签,就是赋予此人这种花的品性与气质,运势与命数,花签是对每个人命运的一种解读与诠释,也是对之前判词的进一步补充。

席间芳官所唱的《赏花时》也是恰逢其时,极应景,这一幕也与红楼梦第五回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的万艳同杯、千红一窟遥遥相对。最后由槛外之人妙玉遥叩芳辰作为终结,这也是红楼女儿们最齐整的一次聚会。

三、第三春:离散

第三次写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只有一回,就是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这一回的主题是离散。

大观园只起过两次诗社,一次是海棠诗社,一次是桃花诗社,发起于秋天,终结于春天。如果说第一次的海棠诗是众女儿的精神写照,那么这一次写的桃花则是在哀悼青春。

桃花代表着春天,代表着青春,代表着美好的爱情,当日宝黛共读西厢,就是坐在桃花树下,所以当日两人第一次葬花葬的就是桃花。桃花行,是对青春的一种追忆与不舍。

而柳絮是飘零愁苦之态,正如黛玉的《唐多令》所说的,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而柳絮也预示着众女儿的前途命运,四散飘零,愁苦无依。就象众人所填的柳絮词,“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接下来便是抄检大观园,众女儿风流云散。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要结尾处曹雪芹忽然写了一段放风筝的小插曲,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宝钗的那一句可谓一语成谶,“且等我们放了去,大家好散。"说着,看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方散。

注:此处所说的春天,只限于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关于四季的描写是模糊混沌的,据有人统计前八十回所写到的植物有326种,而后四十回只有61种,这大概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后四十回并非曹公所为。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侯玄:开创魏晋玄学先河,最后却被夷三族-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的三国是个暗潮涌动、豪雄猛将不断涌现的时代,其中很多事情的发生是很无奈的,夏侯玄就是如此。夏侯玄,字太初,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之表弟,他不仅是曹魏大臣,还是思想家、文学家,博学多识,精通玄学,与何宴等人开创魏晋玄学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人物。黄初六年(225年)

  • 刘娥原本可以效仿武则天称帝 刘娥为何没有那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你真的了解刘娥离女皇仅一步之遥,为何没效仿武则天称帝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的性别意识比较强烈,通常男主外女主内,重要的朝堂政务由男人负责,后宫是皇室女人主要的活动场所。为了防止外戚干政江山易姓,很多皇帝会明令禁止后宫女人干涉政务。可还是有不少位高权重的太后或皇后独掌大权后垂帘听

  • 古代皇帝坐稳江山后会清洗功臣 李世民为何没下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对唐朝为何没对开国功臣赶尽杀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朝建立向来不只是皇帝一个人的功劳,他身边必定跟着一群忠心耿耿的同伙,每个人都是国家的有功之臣,也是皇帝夺天下的资本。然而不少皇帝在时局稳定后翻脸不认人,开始大肆清理扫除开国功臣。君王手下必须要有能力强的大臣,可是

  • 赵匡胤身为皇帝迁都长安 赵光义为什么要坚持反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你真的了解赵匡胤要迁都长安,为什么赵光义坚持反对?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工作就是武将,还是一员优秀的武将,在征讨过程中,他经常亲自出征,或者在关键的战役上给予主帅战术建议。最高领导要做到这点,必须自己很内行,若是像秃子那样经常去指挥一个团的战斗,或者像宋太宗、宋真宗那

  • 赵光义即位之后 朝中大臣为何没有人站出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为何没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提到皇上,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时代中,这是最至高无上的身份,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想要登上这个位置,但是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得知,想要坐上这个位置大致上有三种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首先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起义,最终自

  • 曹操当初提拔的人才那么多 后面为何无人可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曹操家族最后为何无人可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家到后来为什么无将可用?曹魏的江山其实从曹睿去世起就不再姓曹了,或者说只是暂且挂在曹家名下而已,曹操创业之时,他的权力架构是谯沛曹氏武将集团掌军,加上颖川文士集团掌文,可以说他就是靠着诸曹、诸夏侯的

  • 在刘备生前,蜀汉朝臣为何只有法正一人得到了谥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生前为何只有法正一人得到了谥号?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时代,只有法正一个人获得了谥号,法正死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终年四十五岁,刘备一连哭了数日,随即追谥法正为“翼侯”。而在刘备进取益州过程中,在雒城中箭而死的庞统,死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却没有被刘备追谥,因此,法正

  •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你真的了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要传给弟弟赵光义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只要一谈到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这件事,大家伙的脑子里立马就会情不自禁出现一把斧头,其实本身斧声烛影这件事,他就是个说不清道不白的悬案,后世的文学作品一加工,赵

  • 刘备没有重用马超是因为不信任他?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没有重用马超是因为不信任他?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很多人都认为刘备没有重用马超,并且一直在防备他,理由无非是马超本身是诸侯,要防止他做大,且马超在父亲马腾之死一事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品不好。马超当然有个人缺陷,但刘备也不是善茬,驾驭一个马

  • 袁绍在汉末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何没能统一天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袁绍在汉末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何没能统一天下?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在三国演义当中,袁绍这个角色,似乎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昏庸。明明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手握重兵,却仍是在官渡之战当中,败给了实力远逊色于他的曹操。而且,袁绍之所以会败亡,也是因为他不肯采纳下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