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官员口含块人参就上朝 他们为什么不吃早餐

清朝官员口含块人参就上朝 他们为什么不吃早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80 更新时间:2023/12/9 5:30:01

对清朝官员上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在相关文字资料与民间野史中有这么一个说法,清代官员在临上早朝之前不吃早饭,不喝水,只是在嘴里含上一块人参片。

老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这些大臣们每天四更不到就得早起参加朝会,如果不吃早饭还不喝水,难免体力不支,那嘴里含块人参又是因为什么呢?

清代没有固定专设的早朝,只是在清代前中期有一种叫作“御门听政”的制度,它多少有点电视剧里早朝的意思。

“御门听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在紫禁城里与文武百官商议大事。清承明制,第一位入关的皇帝顺治就有“御门之举”。

康熙年间,“御门听政”作为一项礼仪制度,其中细节逐渐完备。

按照《清宫述闻·卷四》记载,清早期各部院的奏章送呈皇帝进行批阅后,因为事情分轻重缓急,一些圣旨甚至能立即下达到各部门,有一些甚至则迟迟未下达内阁。

等到圣旨越存越多,到达一定数量后,皇帝就会传旨于某日举行“御门听政”。

举办“御门听政”的地点不在太和殿,一般多在武英殿和乾清门。细节与电视剧里演的差不太多,天不亮的时候,文武百官来到紫禁城与皇帝会合。

先由各部尚书跪奏,说完后由东边台阶沿左边退下,其余各部院官员依次上前。事情处理完之后,文武百官分别从东西台阶退下,皇帝再回到后宫休息。

清早期,由于国家局势尚未太平,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举行多次举行“御门听政”。尤其是康熙朝,几乎每日都会有“御门听政”。

那时很多重大决策,如讨伐吴三桂、反击沙俄侵略等重大事件都是在“御门听政”中决策的。

乾隆之后的帝逐渐疏懒,到了咸丰年间,“御门听政”制度完全被废止。

总之,不管“御门听政”到底是不是早朝,清代的确有官员要去紫禁城开早朝的先例。

既然要起早和皇帝禀报国家大事,官员为何离家之前不愿吃早饭喝水,只口含一片人参呢?我想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上朝时间长,官员口含人参,避免自己体力不支。

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清代的“御门听政”制度较为严格,除了天气因素外,通常皇帝决定在哪一天举行“御门听政”,被点到的官员必须准时准点参加。

参加“御门听政”的官员,必须要在凌晨的4:00~5:00之前赶到紫禁城。因为紫禁城内不允许车轿通行,官员们还得下轿,通过步行的方式抵达乾清门。

朝会上除了皇帝和少数几位王公贵胄能坐着,大部分官员都得长时间站着,互相讨论国家大事。

含上一片人参,既可以很好地提神洗脑,增加体力,也可以改善一下口气。

大家不要以为人参是被坊间刻意吹捧的一种中药材,真实效用没有说得那么神。

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人参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参皂甙,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为人参二醇和三醇。

说得更通俗点,人参有一定补元气、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口含人参,至少在短时间内能为官员提供一定的体力支持。

第二种说法是,参加早朝时,官员们无论自己身体多么不舒服都得忍着,即使想如厕也得等到会议结束。

人参有利尿之效,提前含上一片人参,让官员在参加朝会之前把“三急”全部解决掉,就会避免在朝会上出糗。

第三,官员上朝会口含人参片,除了避免如厕尴尬之外,应当与满人的风气有关。

清朝的创始者是女真人,女真人则起源于我国东北区域,白山黑水之间,正是盛产人参的沃土。

女真人问鼎中原之后,更是首次创立了人参管理制度,对人参的刨采及流通进行垄断管理。

清初实行八旗分山采参制,康熙时期随着皇权的加强,增加了盛京上三旗包衣采参制度。康熙末年确立参票制度,自此百姓可以认领参票进山刨采。

嘉庆时期,东北地区的人参资源逐渐枯竭,人参采集数量不断降低,清政府在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或由在京官员、宗室旗人出售,或由其他地区的海关、盐政、织造等地方机构出售,依靠行政命令强迫地方机构完成商业销售任务。

可见,人参在明代本为普通民间交易商品,清政府对人参商业流通强行实行垄断,严厉打击私参贸易,控制人参的流通数量。

在上行下效的影响下,民间产生对人参的迷信,特别是富庶的江南地区民风奢靡,对人参等奢侈品具有旺盛的消费需求,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指导人参消费的书籍,消费人参成为一种时尚。

既然人参被女真人奉为“神药”,那官员们口含人参,或许也算得上是一种“政治正确”。

参考文献:

[1]李帅.清代乾嘉年间官参垄断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新城公主是什么身份?她去世后为以皇后之礼下葬?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女、唐高宗李治的胞妹,生母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994年10月下旬至1995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昭陵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北的一座唐朝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而这座古墓的

  • 靖康之变究竟有多悲惨与屈辱?北宋末年的君臣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和大量王公贵族、妃嫔宫女、百姓工匠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关于这场惊天大耻,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永乐大典》也写道“靖康之变,耻莫大焉”。那么,“靖康耻”到底

  • 李世民、李隆基和武则天之间的关系有多混乱?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的数百位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和女皇武则天也算是其中较为出名的三位,而这三位的关系着实有些混乱。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造成这种混乱根源的,便是唐高宗李治,在极为讲究礼义廉耻的古代,李治和武则天可以说完全是有悖伦理的。武则天也算出身名门,其

  • 小说红楼梦中拜荒记之后,薛姨妈就对金玉良缘死心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在小说红楼梦第五十回元宵佳节时,贾母上演了一场拜谎记。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红楼梦中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之争为人津津乐道。以贾母为首的宝黛姻缘支持者,以王夫人薛姨妈为首的金玉良姻支持者,双方观点不同,内部矛盾日渐激化都有一些动作。虽是家长里短,但也饱含深意。贾母不愧久

  • 小说红楼梦中贾赦生病之后,黛玉没有去探望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林黛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首,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第二十三回末尾贾赦生病,贾母命人叫贾宝玉过去探病。此时林黛玉和贾宝玉正在大观园看《会真记》,贾宝玉走后,林黛玉在梨香苑墙外听到小戏子们排演《牡丹亭》,偶遇香菱后回到潇湘馆下棋读书,并没有和姐妹们一起去探贾赦的病。舅舅生病

  •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刘姥姥说出薛宝钗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楼梦演义143:刘姥姥信口开河,薛宝钗先喜后悲且说那平儿替王熙凤要螃蟹,被李纨留在大

  • 红楼梦中王熙凤做了什么,差点害了女儿巧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楼梦》里有很多事讲究“一饮一啄”的缘法。比如今天要讲的这件事,就是王熙凤被以怨报德

  • 红楼梦中秋纹做了什么错事?为何贾母连话都不跟她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贾宝玉身边有八个大丫头,其中袭人、晴雯是贾母派去的,麝月和秋纹等几个丫头,都是王夫人安

  • 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何带人搜查潇湘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夫人遵从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挑唆,吩咐王熙凤带队,以王善保家的为首,在夜里抄捡大观园

  • 红楼梦中刘姥姥的故事深入人心,王夫人听后有何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楼梦演义145:刘姥姥讲观音送子,王夫人听积德行善上一回讲到贾宝玉因听刘姥姥讲“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