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作为第四个封禅泰山的皇帝,李治有哪些成就?

作为第四个封禅泰山的皇帝,李治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74 更新时间:2024/1/9 5:03:27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泰山变得热闹了起来,因为有一支盛大的队伍来到了这里。这一年,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在泰山封禅。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来说,能够去泰山封禅,那是至高的成就。在整个中国古代,真正封禅泰山的皇帝,一共就只有六位。在李治之前,则是有三位,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以及汉光武帝刘秀

自刘秀之后,整整六百年之内,都没人能再次封禅泰山。不管是三国时代的乱世枭雄,还是南北朝时代的割据霸主,亦或是隋文帝这样真正一统天下的雄主,都没能达成这一成就。就连李治他爹李世民,亲手扫平天下,缔造了贞观之治。想要去泰山封禅的时候,依然被魏征给坚决顶了回来,到死都没能完成这个成就。

但如今,李治却实现了这个目标。

作为唐朝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李治往往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存在。李治在位34年,上接李世民时代,下武则天时代。和这两位相比,李治难免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梳理李治的在位经历,我们就不难发现,李治确实有封禅的资格!

公元649年,随着李世民去世,李治正式登基。这一年,李治仅仅只有二十二岁。不过,如果要梳理李治的执政成绩的话,我们其实得往后再推几年,从公元655年开始说。

因为在李治登基之初的这六年里,他基本上什么政绩都没有。在这六年里,李治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争权。

李治争权这件事,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李世民去世之前,给李治留下了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但是李治登基之后却发现,自己完全指挥不动这些贞观老臣,反倒有被架空的风险。虽说这些老臣也是为了国家好,也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但作为皇帝,还是需要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才行。

所以这六年时间当中,李治一直在争夺权力。最终,到了永徽六年,随着一场‘废王立武’事件的发生,李治不顾老臣们的反对,强行立武则天为皇后,终于沉重打击了老臣们的权威,彻底掌握了皇权。

直到这时,李治才开始独掌大权,得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当然,要说在这六年里,李治什么也没做,倒也有些偏颇。在这六年里,北方被揍趴下的突厥,趁着李世民去世,死灰复燃。所以在李治登基的第一年里,唐军去了一趟漠北,又揍了一次突厥余部,还活捉了突厥可汗。

但是除此之外,接下来的几年里,唐朝所有对外战争,基本上就都停止了。

停止对外战争,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当时正是老臣党掌权,如果对外在打了胜仗,老臣党的功劳将会更大,将来更不好除掉。就算为了自己的皇权,李治也必须暂停对外战争,与民休养。

而在战争之外,在为政举措方面,李治其实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为了对付老臣党,李治开始大范围提拔寒门官员,以及那些被老臣党压制的官员。再加上李治确实有识人之明,所以也任用了不少贤臣。

国家不对外发动战争,百姓的负担就降低了许多,国力开始恢复。当年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没少对外发动战争,对老百姓也产生了很大的压迫。而李治的这种休养生息政策,同样也缓和了唐朝内部的阶级矛盾。

另外,在老臣党的帮助下,李治还下令编撰了《唐律疏议》。简单来说,就是将唐朝的法律条文详细化,让各地官员和百姓,做到有法可依。这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也让唐朝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法制化。

李治登基之初的六年里,大致就是如此。

直到公元655年,随着李治开始全面掌权,李治终于开始大刀阔斧地工作起来,重新启动了巨大的国家机器。

因为李治他爹李世民,在位期间实在是太猛,打得周围所有邻居,都抬不起头来。所以李治登基之初,唐朝的几个邻居也没敢趁机入侵唐朝腹地,最多也就敢叛唐自立而已。如今李治重新启动国家机器,自然要收拾这些不老实的敌人了。因为李世民在位期间,已经彻底打垮了唐朝正北方的东突厥。所以李治此时的敌人,就只剩下了东北的高句丽,以及西域的西突厥。

首先是高句丽,公元655年,在李治刚刚取得一些优势,还没有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东北就传来了急报。高句丽进犯唐朝属国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救。

在朝鲜半岛上,当时一共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这其中,百济和新罗较弱,国土位置大概就是今天的韩国一带。而高句丽实力较强,除了占据今天的朝鲜地区外,还占据了吉林、辽宁等地。三国之中,新罗因为实力最弱,所以一直死死保住唐朝大腿。而百济国,则是和高句丽走得较近。

早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亲自带兵,去打过一次高句丽。那次战争当中,唐军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果,但最后却因为天气寒冷,不得不撤军。

战后,李世民和一众唐军将领,也做出了反思。最后,唐朝军方得出结论:高句丽是一个农耕型政权,和以往对付过的突厥、吐谷浑都不一样。想要对付这种农耕型政权,不可能一战灭国。只能先不断削弱,等到国力衰弱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一战功成。

在唐朝修改了战略之后,此后的三年里,几乎每年唐朝都会对高句丽,按时发动袭扰战。但是,几年之后,随着李世民身体越来越差,唐朝进入了新老交替的时代。李治上位后,前几年又忙着夺权。所以在这十年当中,唐朝对高句丽的袭扰,基本上完全停滞了。

在这十年当中,高句丽也彻底恢复了过来。所以到了永徽六年的时候,高句丽才会联合百济,企图灭了新罗,彻底统一整个朝鲜半岛。

收到百济的求救信之后,李治很清楚,如果放任高句丽崛起,势必会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再加上这一年,李治已经开始全面掌权,所以唐朝对高句丽的战事,也开始重启。

不过,虽然重启了战事,但唐朝当时还是延续了李世民的战略。先以袭扰为主,积小胜为大胜。此后的几年里,唐军每年都会进攻高句丽,每次不求重创,只求袭扰。

在袭扰高句丽的同时,唐朝对西突厥的战事,也重新开始。

西突厥这边,情况和高句丽那边又不太一样。突厥本就是一个游牧政权,从隋朝的时候开始,就一直被中原王朝持续打击,后来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这其中,东突厥在贞观年间就已经被灭了,而西突厥则是盘踞在中亚那边,因为距离较远,暂时还存在。但随着唐朝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西域,双方也就开始有了实际冲突。

不过,在贞观年间,西突厥因为内部内乱,已经有一部分人投降了唐朝。而随着李世民去世,西突厥这边,也开始不安分起来了。

没说的,该揍就得揍。

公元655年,随着李治派程咬金征讨西突厥,唐朝对西突厥的战事,也再次开始。

公元657年,唐军将领苏定方,远征西域,一战打掉了西突厥主力,西突厥政权就此灭亡。此后,唐朝重新控制了西域,西边的隐患就此被解决。

在解决西突厥的这一年,李治还干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迁都洛阳。

李治迁都洛阳,同样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传统关陇士族集团,是以长安为核心。之前隋唐几代皇帝,都是以长安为首都,难免就要受到关陇集团的掣肘。如今李治好不容易掌权,自然要削弱关陇集团的权力。迁都一事,其实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李治迁都洛阳之后,关陇集团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这也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等到李治迁都结束,苏定方也结束了西边的战事,率大军返回。这个时候,李治终于可以全力对付高句丽了。

此后的两年里,唐朝一方面稍作休息,一方面依然在持续对高句丽进行袭扰战。到了公元660年,进攻连续几年的袭扰之后,高句丽的国力,已经十分衰弱。此后,李治开始全力剪除高句丽的羽翼。经过近一年的战斗后,唐军大将苏定方,一战灭了百济。百济被灭之后,唐军便得以彻底立足于朝鲜半岛南部,开辟了第二战场。高句丽的灭亡,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了。

灭了百济之后,苏定方继续挥师进攻,一度包围了平壤,差点就直接灭了高句丽。但因为此时北方的铁勒再次发动叛乱,再加上天气入冬,苏定方不得不暂时撤军。这一战,唐军虽然没能直接灭掉高句丽,却也沉重地打击了高句丽的国力,灭国已是近在眼前。

苏定方撤军之后,因为补给原因,唐军主力暂时撤回了唐朝本土。此后,公元663年,已经被灭国的百济,再次死灰复燃,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复国军。恰在此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来掺和了一脚。

当时日本刚刚经历过大化改新,已经全面进入到了封建时代。此时的日本,既是为了借战争消除内部矛盾,同时也是为了向外扩张,所以当时的日本天皇,举倾国之力,派兵入朝参战,与死灰复燃的百济,联手进攻唐军。

结果,双方在白江口一战当中,大战了一场。最终,唐军大将刘仁轨,率领唐军大获全胜。重创日本主力,此后更是彻底灭了百济的复国余部。经此一战后,日本被彻底打怕。此后上千年里,都没敢再对中原生出任何觊觎之心。日本下一次敢和中国交手,已经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情了。

经过近十年的战斗后,唐军不但彻底解决了西域问题,同时也彻底打残了高句丽。虽然还没灭掉高句丽,但灭亡高句丽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东北方向的祸患,也已经彻底解除了。

到了这个时候,放眼唐朝周围,所有的敌人都已经被打服了。北方的东突厥被灭了,西北的吐谷浑和西突厥也被打服了,西域也都在安西都护府的控制之下。高原上的吐蕃,虽然开始崛起,但对唐朝仍是极为恭敬的。东边的高句丽被打残了(三年之后被彻底灭掉)。大海对岸的日本,也被打怕了。就连南方的南诏之类的小国,也都开始纷纷依附于大唐,不敢有任何不敬。

到了这个时候,唐朝在周围其实已经找不出敌人了。如果非想找强敌的话,恐怕得跨越整个西域,到阿拉伯半岛乃至更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敌人了。

至此,唐朝已是无敌于天下,版图达到了顶点。甚至放眼当时整个世界范围,李治此时所治理的唐朝,都是当之无愧的绝对霸主,没有之一。

除了军事领域外,在文治方面,李治亦是取得了空前的成绩。此时的李治,不但摆脱了关陇集团的束缚,达成了之前隋唐四代皇帝,都没能做到的成绩。而且,李治还延续了科举制,大范围提拔寒门子弟。在李治的强化下,科举制开始彻底站住了脚,成了此后中国上千年考核人才的标准。

与此同时,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唐朝的诗歌文化,也开始蓬勃发展。因为之前数十年的稳定,唐朝本土内部少有战事,国家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彻底摆脱了隋末战乱的影响,开始逐渐走向巅峰。

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李治此时的成就,都已是堪称前无古人。就算当年的秦始皇和汉武帝,若论国土面积、国防安全以及国家经济情况,其实也都比不上此时的李治。虽然李治的成就,是建立在之前李家两代人的努力之上。但这个成绩,仍是空前的。

公元665年,十月,李治正式封禅泰山。随同李治一起参加封禅大典的,还有唐朝的文武百官,以及唐朝周围所有国家的使臣或者酋长。

这次封禅,是真正的万国来朝。

那一日,李治带着文武百官,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作为皇后的武则天,就在他身旁,见证了这一切。

这一天是李治的骄傲,更是整个大唐的骄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亦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骄傲。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周瑞家对林黛玉不守礼节,并非黛玉太矫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真的人人都讨厌赵姨娘,只有贾政独宠她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书中,赵姨娘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人说,人人讨厌赵姨娘,真的这样吗?有人说,贾政独宠赵姨娘,真的如此吗?并非人人讨厌赵姨娘。1.赵姨娘在奴才堆里,还是有市场的。书中第7

  • 红楼梦中妙玉骂林黛玉是俗人,林黛玉为什么不怼回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书中,林黛玉历来以语言犀利著称,但在栊翠庵时,林黛玉就问了一句话,妙玉就火了,骂黛玉是大俗人。林黛玉为什么没有怼回去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客随主便。栊翠庵是妙玉的地盘,大家不经

  • 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什么对贾宝玉那么好?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为什么甄家和林家不信癞头和尚的话,而薛家相信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贾琏借当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经济危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贾琏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之一,和妻子王熙凤住在叔叔贾政家中,帮着料理家务。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红楼梦》里,贾琏是荣国府的执行官吧,其实他不是决策人,上面有祖母父亲和叔叔,都是他的老板。贾母八十大寿,自然是大操大办,作者单写了八十大寿,可能是提示,这是贾母最后的一

  • 红楼梦一书中是如何介绍多姑娘的?有什么细节?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多姑娘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荣国府厨子多官的妻子,晴雯的嫂子。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红楼梦》有很多情节取材于《金瓶梅》,很多人物的名字干脆拿来用,比方金钏儿、玉钏儿、来旺等等。多姑娘这个人物身上,有浓重的潘金莲影子,又远比潘金莲具有正面意义。第七十七回在介绍多姑娘时,有几个

  • 红楼梦中尤二姐与平儿为何对王熙凤的称呼不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王熙凤《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红楼梦》里贾琏的正妻是王熙凤,尤二姐和平儿都是贾琏的人,可是尤二姐和平儿管王熙凤的称呼不同。第68回,凤姐来到小花枝巷找尤二姐。二姐陪笑,忙迎上来拜见,张口便叫“姐姐”,说:“今儿实在不知姐姐下降,不曾

  •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判词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探春在红楼梦中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她虽然是庶出的小姐,但她却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对命运的不屈服,在贾府赢得了尊严和地位,得到了贾母、王夫人等人的看重和认可。但即便如此,作为贾府小姐,她依然无法真正改变自己

  • 红楼梦中薛姨妈是如何靠着自己成为薛家的掌门人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薛姨妈出身于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家,薛蟠和薛宝钗之母,是一位世家出身的豪门贵夫人。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薛姨妈早年丧夫,生个儿子薛蟠,女儿薛宝钗。薛姨妈一出场就一脑门的关系,儿子薛蟠打死人,一家人被迫离家进京。进京后,薛姨妈一家人委曲求全地住在贾府。儿子结婚后,儿媳妇夏金桂无比霸道,闹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