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穆公为何放过晋惠公而没有杀了他-趣历史网

秦穆公为何放过晋惠公而没有杀了他-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70 更新时间:2023/12/13 19:10:30

晋惠公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晋惠公登基

晋献公死后,晋国大夫里克和邳郑想立重耳为国君,发起了内乱,杀掉了还没有登基的太子奚齐。一个月后,其他大夫立了公子卓为国君,里克又杀了公子卓。里克的本意是要让重耳回来当国君,不过重耳觉得晋国内部混乱而不肯回来。里克只好跟其他大夫商量立在国外流亡的公子夷吾。当时夷吾在梁国避难,他知道消息后,恨不得马上回国。

于是他给里克写信说:“如果我当上国君,就把汾阳封给你。”同时,郤芮建议夷吾找秦国当外援护送回国,于是他派郤芮去见秦穆公,以河西的五座城池为交易条件,请求秦国帮助夷吾当上晋国国君。秦穆公也有他自己的心思,他身边的大夫告诉他夷吾是昏庸无能之辈,猜忌心重又好强。秦穆公认为帮助强大的晋国立一位昏君,有利于秦国谋取利益,于是答应了夷吾的条件,成功帮助他回国当上国君,就是晋惠公。

杀帮助他登基的里克

晋惠公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讨好大夫和讨好齐国,当时齐桓公是国际霸主。于是他要杀掉帮助他上任的里克。他派人对里克说:“如果没有你,我就当不了国君,可是你弑杀了两位国君,做你的国君,不是太难了吗?”里克会意,留下了一句名言“欲加之罪,患无辞?”,然后里克自刎了。弑君在古代是大逆不道的犯上作乱,里克先后弑杀了奚齐和卓子两位国君,“一之谓甚,岂可再乎”,他把自己置于道德的低洼地,成为人人可以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也算是咎由自取。

对秦国背信弃义、不仁不义

当时有份跟里克弑君的邳郑在秦国出使,逃过了一劫。他对秦穆公说郤芮和晋惠公是不会兑现承诺的,不会把当初承诺的河西的五座城池给秦国。晋惠公果然没有兑现此承诺。邳郑想秦穆公帮助他立在外流亡的重耳,自己则回晋国当内应,结果回到晋国后,郤芮杀尽了邳郑以及他的党羽。

后来晋国发生了饥荒,晋惠公厚着脸皮派人到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还是慷慨地周济了邻国。第二年轮到秦国闹饥荒,派人到晋国求购粮食,忘恩负义的晋惠公却不给秦国粮食。晋国大夫庆郑指责晋惠公背信弃义、不仁不义。

兵败成为秦国俘虏

秦国对晋国仁义已尽,而晋国对秦国却忘恩负义,于是秦穆公攻打晋国。面对上下齐心、士气昂扬的秦国大军的入侵,晋惠公害怕了,问庆郑怎么办,庆郑反问:“是你自己让他们深入的,能够怎么办?”晋惠公被气得满腔怒火:“你说话别太放肆无礼。”

占卜晋惠公车右的人选时,庆郑获得吉卦,晋惠公因为庆郑的出言不逊而弃用他。晋惠公又用郑国出产的马代替本国的马来驾车,庆郑劝谏一番,晋惠公不听。

秦晋交战,晋军自知道义不足,无心应战,战斗力极弱。晋惠公用的郑国马不好使,陷于泥泞中不能出来,晋惠公庆郑呼喊求救。庆郑说:“不听劝谏,违背占卜,自取败亡,为什么还要逃跑呢?”于是弃晋惠公而去。晋惠公被秦军所俘虏。后来晋惠公的使者说服秦穆公放他回国。有人劝庆郑逃跑,庆郑自认为没有做好臣道拒不逃亡,结果晋惠公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杀了。一位刚直的大夫,就如此牺牲了。

秦穆公之所以没有杀掉晋惠公,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秦穆姬以死要挟。

虽然,秦穆姬曾与晋惠公有埋怨,但此时晋国新败,晋惠公生死难料,秦穆姬终归还是念在姐弟的情分上,以“登台而履薪”的方式逼迫秦穆公。若不是秦穆姬以自己和秦太子的生命作为威胁,秦穆公会怎么处置晋惠公仍是未知,因为,秦国大臣之中,必定有人会要求秦穆公处死晋惠公。也就是说,如若秦穆公杀掉晋惠公,自己的夫人和儿子也会因此而死,这就是得不偿失了。

其次,晋国君臣一心的情况,让秦穆公很是担忧。

此次秦国在“韩原之战”中击败晋国并非易事,倘若没有“天意”,恐怕秦国难以取胜。而此时,俘虏晋惠公的事情已经是够麻烦的了,万一杀晋惠公后激怒了晋国的臣民,使他们同仇敌忾,届时秦、晋两国会再起争端,这绝非是秦穆公所乐见的。“哀兵必胜”的道理,秦穆公心里也很清楚。杀掉晋惠公就是节外生枝,并且很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最后,秦穆公不愿成为背信之人。

由于秦穆公这一次出兵韩原的理由,是讨伐晋惠公的“背信弃义”,那么,他自己得“有信有义”。如若不然,他对晋惠公“立而不遂又杀之”的做法,必定会让他背负舆论的批评和指责。所以,如果秦穆公不愿成为晋惠公那样的“违背天地”之人,就一定不能杀掉他。

那么,如果不杀晋惠公,该怎么处置他呢?是放逐他另立重耳,还是扶持他回国继续为君?

如果另立重耳,那么秦穆公先前“废长立幼”、拥立夷吾的行为就会被诸侯们耻笑,而且,既然已经失掉了公信力,秦穆公再言“拥立之事”就没有人听了。所以,这种有始无终、立而不遂的做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总的来看,扶持晋惠公回国,是最为稳妥的方案。

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放晋惠公回国,那么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会为秦穆公树立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是因为,秦国此举有恩于晋国,这不仅可以换来晋国赔偿的土地和财宝,还可以换来晋国君臣的臣服,这也就回归并实现了秦国的“初始计划”。

最终,秦穆公与晋国讲和,并送晋惠公回国,条件是晋国让太子圉在秦为质,并割让河东之地与秦国。此时秦穆公看重的,已经不再是晋惠公了,因为短时间之内,秦国仍然无法撼动晋国的地位,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晋君身上,期待晋国太子能为秦所用。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吕后的哥哥吕泽为什么在正史中的记载那么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大舅哥吕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吕泽在正史记载中只有寥寥数笔,但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的最要功臣之一。即使是你熟悉秦汉史,也不一定会注意到吕泽这个历史人物。但是这个人物绝不简单——他是权后吕后的亲哥哥,汉高祖刘邦的大舅哥。也就是这样一个身份的人物,似乎有意被

  • 古代战狼傅介子,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西汉傅介子故事,欢迎关注哦。李白在他的《塞下曲其一》上说:“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意思是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诗中“斩楼兰”的典就是出自《汉书·傅介子传》。王昌龄在他的《从军行》中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跟李白的《塞下曲

  • 朱祁钰励精图治为什么反被哥哥朱祁镇推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朱祁钰和朱祁镇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北方瓦剌部首首领以进贡马匹的马价为由挑起了战争。当时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镇的进言下率十万大军亲自挂帅出征,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临行前,朱祁镇就委托他唯一的亲弟弟——朱祁钰驻守京师。安排好一切后,朱祁镇便怀揣着必胜

  • 孙策出于什么考虑不传位给儿子而是给弟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东吴孙策孙权两兄弟都当过君主,为什么孙策传为给弟弟也不传位给儿子?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策。相对于司马炎的大度,偏隅东南的孙权似乎是有点小气了,江东政权起自孙坚,然而孙坚是真正的“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东吴的天下其实与孙坚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毕竟孙坚虽然有些本事,但在死的时候也

  • 枭雄陈友谅实力极强,为什么会败给朱元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枭雄陈友谅的故事。元朝末年民族压迫、官府腐败、土地兼并疯狂、财产被强行掏空,加上连年的水、旱、蝗、瘟疫,连福建和江西都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元顺帝统治时期成了个不折不扣的黑暗时代。当最底层的劳动者被逼迫得

  • 唐朝传奇皇帝李世民死前究竟把皇位给了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李世民是唐朝的传奇皇帝!那么关于他到底传位给哪个皇子你知道吗?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李世民一生为国为民,在唐朝建立起后并没有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带兵出征塞外,那时候李世民还未是唐朝的王帝,在四方征战那几场,战役中。李世民都是亲身参与的,在这四场战役中,李世民为唐朝铲除了来自西方的威胁

  • 富有强大的清朝为什么被外国入侵-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到底强大还是弱小?为何被外国随意欺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时期,它可谓是吸取了很多朝代灭亡的教训,比如对宦官的权利进行了消弱,对大臣的身份和权力进行了消弱,本来可以说是很完美的一件事,完全可以让清朝延续下去。很多人认为慈禧是导致清朝灭亡的关键人物,这

  • 清朝白银到底有多少购买力?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清朝白银到底有多少购买力?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

  • 唐德宗因藩镇叛乱导致而逃亡奉天的前因后果你知道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奉天之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安史之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可以说,尽管安史之乱将那个曾经璀璨辉煌的大唐一刀两断,使其逐步走向衰亡。不过,大乱终结之初,唐朝君臣上下还是很有一番收拾旧山河、再现盛世的雄心壮志的。然而事与愿违,又一场叛乱的出现,将大唐复兴的希望彻

  • 夺门之变是怎么发生的?兄弟为何相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1457年,明朝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人活捉,但后来由于作用不大,瓦剌人要求和谈,又被放了回来。和谈谈回来一个太上皇,朱祁钰很不痛快。迎接太上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