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经历的几次大败,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

蜀汉经历的几次大败,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42 更新时间:2023/12/30 12:43:23

在蜀汉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败,例如大意失荆州、夷陵之败、马谡失街亭,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夷陵之战的失败,应该是最为致命的。

因为这一战的失败,彻底打光了蜀汉的家底,导致蜀国人才出现了断档,后继乏力。而且这一战的失败,导致蜀国彻底丢掉了荆州的全部地盘,再也不可能从荆州方向进攻魏国。这就使得后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只能走北线进攻曹魏,注定了蜀国的败局。

公元219年,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的汉中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汉中之战,最后以刘备的胜利而结束。辗转了大半个天下的刘皇叔,如今终于有资格和曹操正面一战,并且战而胜之。

汉中之战,是蜀国国力的巅峰。

自赤壁之战后,刘备先是趁曹操大败,拿下了荆南四郡,有了自己的实际地盘。然后刘备又花了几年的时间,拿下了大半个益州。不过,就在刘备拿下益州的同时,益州北部的汉中太守张鲁,却突然投降了曹操。

张鲁的投降,对于蜀汉和曹魏两家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汉中这块地方,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特殊,等同于益州的大门。如果曹魏掌握了汉中,以后便可以轻易攻入蜀地,让蜀汉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反之,如果刘备拿下了汉中地区,就能将蜀地的大门彻底封死。以后曹魏再想进攻蜀地,就难如登天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汉中之战爆发了。

汉中之战持续了两年的时间,期间魏蜀双方都用尽了手段。不过最终,还是刘皇叔更胜一筹,拿下了汉中地区。就这样,汉中地区被蜀汉掌握,蜀地的大门被彻底关上。诸葛亮昔日隆中对的前半部分,已经全部实现。从此以后,蜀国可以对魏国发动钳形攻势。北上可以进攻关中腹地,进逼长安;而从荆州那边,则同样可以威胁到洛阳、许昌,让曹魏首尾不能兼顾。

在这种形势下,只要魏国犯任何战略性的错误,甚至只要犯一个小错误,蜀国便可以两路出兵,一路攻城掠地。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一战就能让曹魏彻底亡国了。

所以,汉中之战结束后,蜀国在诸多方面,都达到了最巅峰的时期。

但同时,这场汉中之战,也对蜀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之前为了攻取益州,刘备曾多次从荆州方面调集兵马,抽调人力。除了关羽之外,当时蜀国所有能打的或者能出谋划策的人,基本上都被刘备调去了蜀地。所以此时蜀国所拥有的那部分荆州,正处于极度空虚的时候,而且蜀国的整体军力,也因为之前连年的战争,而受损严重,急需休养生息。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

对于关羽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襄樊之战,史学家一直都存在争议。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是奉刘备的命令北上。但在正史当中,其实并没有刘备让关羽进行北伐的记载。而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蜀国此时最需要的显然是休养生息,而不是继续主动进攻。

所以,后世对于关羽发动这一战的可能,后世一般归纳为两种。

第一种可能,是关羽为了维护自身的威望,为了进一步打击魏国,所以才主动进行北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羽一直都是蜀汉集团内部,地位仅次于刘备的头号大将。而在刘备攻略蜀地的过程当中,关羽一直坐镇荆州,战功相对较少。反倒是其他几位大将,比如张飞、黄忠马超等人,战功卓著。

一向心高气傲的关二爷,自然无法容忍其他将军的战功超过自己,便有了想要主动进攻的想法。再加上当时汉中之战已经结束,蜀国正处于国力最强盛的时期。而那一年荆州地区又降雨充沛,导致河流水位猛涨。关羽麾下的水军,本就是天下无敌。趁着这个机会发动战争,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第二种可能,则是刘备当时下令,让关羽在荆州地区,打一场策应性质的战争。小仗即可,目的在于牵扯曹魏的精力,分散汉中这边的压力,让蜀国更容易休养生息。结果关羽出兵之后,一不小心打顺手了,把一场骚扰战给打成了攻坚战,后来则是被迫进攻。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总之,在汉中之战刚刚结束后没多久,关羽便在荆州地区,再次发动了攻击,进逼襄樊。

襄樊是曹魏在荆州最重要的要隘之一,一旦襄樊失守,整个荆州都会落入关羽之手。再之后,蜀国便会步步紧逼,威胁曹魏的腹地。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应该就比较熟悉了。关二爷在襄樊水淹七军,生擒了曹魏的大将于禁,一战震惊天下。这一战之后,从襄樊一直到许昌沿线,都有人开始响应关羽。一时间曹魏内部大乱,仿佛关羽马上就要打到许都一样。就连曹操本人,这个时候都在考虑迁都的问题了。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曹操想到了一个坏招。那就是派人出使东吴,劝孙权从关羽后方偷袭。

自赤壁之战开始,孙刘两家一直都是最坚定的盟友,联合抗曹,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照理来说,在这种关键时刻,孙权不可能从背后偷袭关羽才对。然而曹操却敏锐察觉到,这或许并非绝对不可能。

曹操的使者到了东吴之后,只问了孙权一个问题,就把孙权给说服了。

这个问题是:如果蜀国打下了襄樊,甚至一路攻下许都、洛阳、长安等地,那么东吴该怎么办?

孙权也是一方之主,自然瞬间就想到了答案。一旦关羽真的北伐成功,到时候蜀国的势力范围,就会迅速膨胀。反倒是东吴,因为的长江的阻隔,想要同时进行北伐,困难重重。也就是说,关羽北伐成功的话,蜀国的势力范围会迅速膨胀,但东吴却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蜀国一旦膨胀之后,比起曹魏来说,对东吴的威胁明显更大。

曹魏想收拾东吴,好歹还要跨越长江天险。而蜀国若是想进攻的话,连长江都不用过,因为人家本来就在长江以南。

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孙权终于决定,趁着关羽北伐,从关羽背后进行偷袭,夺取蜀国所掌握的那部分荆州!

于是,就在关羽进攻襄樊的同时,孙权派兵奇袭南郡,一刀插在了关羽的背后。

不管是关羽还是远在益州的刘备,都没有料到孙权敢在这个时候翻脸。而这个战略误判,也让蜀国就此陷入了被动。在得知孙权出兵之后,关羽火速回返,但此时却为时已晚。最终,孙权截断了关羽的归路,最终在麦城附近生擒了关羽。

关羽被擒之后,拒不投降,最终被孙权所杀。关羽死后,原本蜀国所控制的荆州,尽数落入东吴之手。

关羽败走麦城,标志着蜀国彻底丢掉了荆州地区的地盘,在战略上彻底陷入了被动。不过,相比之下,接下来夷陵之战的失败,或许才是对蜀国更加致命的一击。

在得知关羽被杀,荆州陷落之后,刘备下定决心,要倾尽全国之力,为关羽报仇,同时夺回荆州。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备从整个益州范围,调集来所有精锐。就在刘备准备向东吴复仇的时候,北方传来消息,曹操突然病故了。曹操病故后,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自此东汉彻底灭亡。在得知曹丕篡位之后,刘备不得不暂时放下复仇的事情,正式称帝,以保有大义。

就这样,因为这些事情,蜀国被拖了一年的时间之后,才终于集结完毕,正式向东吴发起进攻。此时蜀国已经丢掉了荆州的全部地盘,吴蜀两国的交界处,已经转移到了巫山附近。此时的刘备,在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几乎拿出了全部的家底,压在了这场战争。

这场战争,刘备既要为关羽报仇,同时也要重新夺回荆州。对于蜀国来说,荆州这块地盘实在是太重要了,占领荆州,蜀国就能对魏国形成钳形攻势。而没有了荆州,以后蜀国就会被困在蜀地,再想出去就难如登天了。

这一战,将决定蜀国的国运。

而这一战的结果,大家也比较清楚了。最终,吴国的大都督陆逊,抓住了刘备的破绽,在夷陵地区大败蜀军。这一战之后,刘备集结起来的数万蜀军精锐,一朝尽丧。

赌国运,赌输了。

夷陵之战,对于蜀国的影响是极为致命的。首先,这一战之后,当年曾跟刘备一路南征北战的老部下,近乎被全部打光了。从此之后,蜀国就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其次,蜀地本就人口不多,一战损失了数万人,几乎损失了蜀地一多半的兵力。

最关键的是,刘备的失败,使得蜀国彻底无望再次夺回荆州。如果说,关羽的失败,只是将荆州暂时丢掉的话,荆州本地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士族,心向刘备。那么夷陵之战以后,这些士族也明白刘备注定不可能再回来,人心开始彻底倒向了东吴。

这一战之后,荆州彻底成了东吴的地盘,蜀国再也不可能拿回来了。

丢掉了荆州,就意味着当年诸葛亮的战略构想,再也无法实现。自此之后,蜀国再也不可能对魏国形成钳形攻势。想要进攻魏国,只能走北方那一线。而魏国对蜀国的防守难度,则急剧降低。

更要命的是,这一战之后,刘备本人也命不久矣,几个月之后便病逝于白帝城。只留下一个孱弱无能的刘禅,继位成为蜀国的新君。

如果不是蜀地易守难攻,刘备死后,主少国疑的局面出现,外敌在趁机进攻的话,蜀国估计马上就要亡了。

夷陵之战的失败,注定蜀国已经再无希望逐鹿天下。此后的蜀国,其实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后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其实也只是以攻代守,为蜀国强行延命而已。只要魏国不出现大的战略失误,蜀国就不可能占到任何便宜。因为双方的整体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至于后来的错失街亭,固然导致诸葛亮北伐失败。但实际上,这次失败的影响,却远不及当年的夷陵之败影响那么大。因为马谡就算没有丢失街亭,诸葛亮北伐成功,最多也就只能拿下陇右五郡,让蜀国的国力增强许多。但从整体来看,蜀国和魏国的国力差距,依然大得惊人。所以,就算马谡没有丢掉街亭,一切都特别顺利,这场胜利其实也只是一场小胜而已,远没有到可以彻底决定国运的地步。

反倒是当年的夷陵之败,让蜀国的国运彻底一落千丈,再无胜利的希望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吕布是怎么死的?与演义中有何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吕布是东汉末年名将、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他的真实死因其实和《三国演义》当中记载的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是死的过程更为复杂。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武将之一,吕布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一生也是无比传奇。吕布出生于并州九原县,也就

  • 李元景的一生是怎样的?最后为何被李治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李元景是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六子,母为贵嫔莫丽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唐高祖李渊的儿子,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这几个名字。如果是对唐史了解稍多一些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李渊其实一共有二十二个儿子。但对于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

  • 历史上有没有凭借丹书铁券免死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就是帝王为了感激一些功臣的功劳,用朱砂在铁板上写下的凭证。功臣可以凭借丹书铁券,享受一定的优待,甚至是免除一次死罪。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最早的丹书铁券,是由汉高祖刘邦开创的。当时汉朝刚刚建立,刘邦为了笼络

  • 李世民年纪轻轻就已经取得诸多战功?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世民只有十八岁,他如此年轻却已经深谙战争之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这主要是和他的早年经历有关。早在几年之前,李世民就已经开始带兵去北边砍突厥了。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于陕西省武功县。当时正是隋文帝在位期间,隋朝正处于最

  • 滕王李元婴的一生过得如何?他对古代绘画史做出一定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李元婴是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在贞观十三年被封为滕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那篇《滕王阁序》。在中国文学史上,《滕王阁序》堪称是中国古代骈文的一个顶点,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尤其是这句‘落

  • 明朝国姓和猪同音 古人是怎么避免这个问题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明朝国姓和猪肉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所用的东西、称呼都是特定的,如果犯了忌讳,在古代那样礼教森严的时代,是要被处以刑罚的。就比如在唐朝你不能随意姓李,因为李那是国姓,能够姓李在唐朝是一种殊荣。在宋朝,为了避免犯了皇帝的某

  • 李世民当初敢反抗李渊 朱棣为何不敢反抗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对朱棣不敢反抗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了解,总有一些人喜欢将唐朝和明朝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著名的盛唐和大明王朝,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比如说,唐朝和明朝都有着嫡长子被宣告继承,最后被嫡次子抢夺“大统”的历史事件。但是虽然是类似

  • 红楼梦中晴雯留着指甲到底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晴雯是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金小姐的生活。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红楼梦》里的晴雯最被人诟病的缺点有两样,一样是口无遮拦;一样是留了两只修剪得漂漂亮亮的大红指甲。我们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看到后宫妃子们带着长长的指甲套,保护自己漂亮的

  • 红楼梦一书中是如何描写香菱的一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香菱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甄士隐独女,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如果不是后来的意外,香菱的一生,也许会过得富足安康,但她既入了薄命司,且居副册之首,冥冥中早已注定了其悲凉一生。香菱的一生,曹公先是通过两首诗进行了暗示,随后又详细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可怜的女

  • 红楼梦中贾赦是个贪婪的人?贾府的败落跟他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贾赦是贾代善和贾母的长子,也是个无耻之徒,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代著名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朱载堉的《山坡羊·十不足》曰: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