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钱,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实际上向清军投降了,而马士英实际上坚持到了最后,就是宁死不屈。但最后,大家都知道,这个钱其实比的名声更好。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一起分析一下!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想有一个好名声
,你必须娶一个好妻子。
钱是党的领袖之一,他很有文采,但他就是不知道人长什么样。
而他的妻子刘,是一个恶业缠身的人,一生只求一个知音。
但谁也没料到,刘幼时的知己竟是钱的这个半翁。于是,这对年轻的老夫妇走到了一起。
钱欠他的妻子刘一条命。
钱的名声不好,主要是因为反清,而且他做了很多有辱斯文的事情。
在南明朝廷,钱担任礼部侍郎。不久,南明城破。作为明朝的一名朝臣,钱意志并不坚定,但在妻子正直的要求下,他准备潜去报效国家。但是钱试了试水温,觉得水太冷,淹死了。他怎么受得了?他决定在开城投降。
清朝以后,虞王多铎要求理发。钱一听,觉得头皮有点痒,就跑了。家里人以为他只是拿了个簪子什么的去拔头发,后来一看,钱已经砍了一根鞭子,做起了满人。
事情败露后,各国学者纷纷指责钱违背民族气节。
钱有些不舒服,心理开始明白了,辗转反侧间清醒过来。
这时,刘的妻子说,南京破了,我们应该淹死,但那是因为你胆小如鼠,不肯下潜报国。现在你活在世上,会被所有人骂。
面对妻子的责难,钱十分羞愧,随后刘又劝诫钱积极参加反清复明。
终于,在年近八旬之际,钱带着刘,积极联系、南明等势力,开始投身于光复明朝的事业。
这时,明朝遗民逐渐原谅了钱。毕竟钱生前一直为明朝效力,是对自己错误的一种补偿。
钱的这一巨大转变,更确切地说,是他的妻子刘的鼓励和鞭策,使钱坚定了自己的国家立场。清朝以后,他仍然积极支持明朝势力,这让他的名声稍微好了一点。
同样是忠义民族的马士英,显然是被清政府,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被清朝和清政府的后裔林东党员丑化了。
马士英早年遭到林东党的排斥。
当他掌握了弘光政权的主要权力后,林东党人想尽办法除掉马士英,认为马士英是叛徒。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人鄙视的人物,最终还是保卫了南京,保卫了南明,最后一个完整的地方,壮烈牺牲。相反,党内的一些人,凡是批评的,都跟钱一起开城投降了。
最后,在清朝当官的林东党员,为了自己的名声,开始颠倒黑白,把血泼在马士英的狗身上,干脆把弘光政权的覆灭推到马士英身上。再加上清朝的政治需要,反清残余死有余辜,马士英彻底被黑了。
这样,普罗大众就认为马士英是汉奸卖国贼,是南明的乌烟瘴气让南明亡国。
事实上,真相是,这些为林东党而战的人把南明搞垮了,马士英想力挽狂澜,最后只能死而无憾,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