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袁绍的野心是什么?他想成为皇帝吗?

三国时期袁绍的野心是什么?他想成为皇帝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1/13 3:05:12

《三国演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很多人对三国时期人物的态度,几乎取决于书中如何描写和歌颂这个人。比如说到"背信弃义的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曹操。但是在曹操之前,有一个人是汉奸,那就是袁绍,真正出身名门,有实力称霸。那么,在那个没有三足鼎立的年代

,袁绍有没有想过自称皇帝?

袁绍的野心

早在讨伐董卓期间,袁绍就暴露了自己过人的野心。当时各路诸侯虽然各有主张,但至少表面上,都在为他呼吁。只有袁绍,一方面在讨伐董卓的十一路军阀首领面前,一方面又忙着扶持幽州牧刘玉称王,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只是因为刘玉坚决抵制,曹操等人没有表示支持,以至于作罢。袁绍有了自己的地盘后,确实有部下劝他西征汉帝,拥帝为诸侯,但他没有这么做。据《狄咸传》记载,他的两个重要部下郭图淳于琼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汉墓建成已有很长时间了。让它繁荣到今天并不难!而今天,按州县来说,有成千上万的英雄。所谓秦失其鹿,先得其王。……";

"秦失其鹿,先胜者为王"——做天子总比做天子好。袁绍的同父异母兄弟袁术就更不耐烦了。起初,他劫持了孙坚的遗孀,胁迫孙坚家人交出孙坚在洛阳发现的圣旨。后来刚刚正式登基,成为董卓谋反后第一个当皇帝的军阀。袁绍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消灭公孙瓒后,袁绍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他秘密指示主簿耿宝将以下言论秘密传播给军政府的将领和官员:"当斥德已尽时,袁就是,所以顺天意是恰当的。"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韩代表“气”,而元代表“气”。黄寅",其中也包含了取代汉朝,开创新王朝的意思。没想到这个时候的主流舆论还是倾向于汉朝,包括很多对袁绍死心塌地的正职官员。恶魔应该为他们的愚蠢受到惩罚"袁绍怕引火烧身,只好杀了耿宝来收拾自己。后来,他派兵讨伐曹操,突然他把"峻青这边"这就是汉忠臣出现的原因。

野心勃勃的袁绍有能力当汉奸吗?大多数人一直认为袁绍是一个非常无能的割据军阀。说起袁绍的无能,最重要的史料就是于迅的"四胜"论郭嘉的"十败十胜"开着。

所谓"四胜"曹操在气度(胜)、谋略(胜)、治军(武胜)、用人(德胜)等方面都优于袁绍。于迅谈到历史上刘邦项羽争霸的成败,指出和曹操不同"为天下而奋斗的人只有袁"。然后他说:首先袁绍"外表光鲜,内心却讳莫如深,人心多疑"相反,曹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对的","这种程度的胜利也是";其次,袁绍缺乏决断力,而曹操"能破大事",应变不拘一格,"这也是一个胜利";又是袁绍"皇军宽大,法不立"虽然兵力众多,但缺乏战斗力。相比之下,曹操"既然法规明确,赏罚必行,士卒虽少,都是拼死一搏","这个武胜也是";最后袁绍凭借家世"轻松装饰你的智慧来获得名声","所以很少有学者能多问",曹操"甚至善待他人,推诚不空美,以自己的方式节俭,对有功之人慷慨,所以天下忠义有效之人,本来就是用","这德胜也"。四个人就能赢协助皇帝,支持正义的征服","谁敢违抗?邵强又能怎么样!"

郭嘉的十败十胜论也是从分析刘邦和项羽的典故入手,认为"邵十败,公十胜。(袁绍)兵虽强,奈何不得他"。

于迅和郭嘉都有美化曹操的倾向。其实曹操在很多方面并不一定比袁绍强。看看史书上卞让、孔融、崔岩、毛杰等人的政治冤狱,就明白了"外广内讳"在这一点上,曹操其实比袁绍还不如!

郭嘉"十败十胜"该理论是曹操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决心先灭吕布,但又担心袁绍,迟迟下不了决心时提出的。它的作用一方面是鼓舞自己的士气,同时也是帮助曹操做一个"做你想做的事"大人。而且,郭嘉在"十败十胜"在理论之后,有以下几点,他指出:"邵方北攻公孙瓒,因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以盐为敌,以布为辅,则有害。"换句话说,曹操之所以能够消灭吕布,原因之一就是袁绍被公孙瓒牵制住了。所谓袁绍"太多的要求,太多的计划,太少的决定",但不是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郭嘉的建议,曹操将"多求少定"门徒们?

拉刘备做虎皮

建安四年冬,袁与曹关系彻底破裂。就在曹操忙着保护黄河防线的时候,突然从大后方徐州传来刘备造反的消息。

显然,刘备也算计到了曹操无法在冬季行动,于是在这个时候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旭,宣布奉汉室圣旨讨贼,并派孙淦作为特使前往河北,与袁绍结盟,共同对付曹操。就这样,曹操陷入了两面作战的窘境。

当时曹颖的主流意见是,袁强和刘维实力较弱,刘备应该以少量兵力采取守势,集中力量与袁绍作战。起初,曹操按照这个意见行事,他派刘岱和王钟作为总指挥来牵制刘备。不料接连被刘备击败。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终于决定在建安五年春亲自远征徐州。就这样,袁绍成了决定性的砝码。根据刘备和袁绍的攻守同盟,当一方被曹操进攻时,另一方就应该进攻许昌。但袁绍借口小儿子生病,自己不放心,拒绝派主力。他只是派了一些轻骑兵进入黄河南岸骚扰曹军,不要说这些部队动摇不了曹骏在官渡的主要防线,就连演金的前哨都无法突破。结果刘备大败,关羽被俘,刘备率领败兵经青州逃往河北,投靠袁绍,曹操才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

袁绍的行为受到了当时袁营谋士田丰的批评,田丰催促提前出兵。他想:"曹操也是与公争天下。曹操今东攻刘备,兵连不能解。今天他率军进攻后方,不过可以一个一个决定。战士们动了几下,时间也对。"事后"用棍子敲打地面",感叹:"好了,结束了!真可惜,老公因为宝宝的病,吃了几次苦头,失去了机会!"

后来的《三国志》、《三国演义》都接受了这个分析,认为袁绍无能,错失良机。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诸葛亮也承认"曹操打了","喜欢孙武"虽然率领主力远征徐州,却不会让许昌空空。从叶城到许昌,沿途地形复杂,河渠纵横,交通枢纽官渡有曹骏经营半年多的坚固工事。曹操虽然东进,但随时可以回到官渡。所以袁绍想要在短时间内以奇袭的方式突破演金到官渡的纵深防御体系,是不可能开出许昌的。他能做的就是吸引曹操回到李身边,帮刘备扫清道路。

所以关键问题就变成了袁绍是否愿意为刘备这么做。关于这个问题,著名儒家王船山在《资治通鉴》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不是,袁绍的最终目的是篡汉。如果此时救刘备,将是袁、曹、刘三足鼎立,或者刘备有可能趁机进军许昌,让刘备取代曹操称霸中央政局。对于袁绍来说,刘备将是比曹操更难对付的敌人。因为他仍然可以借"峻青这边"以“韩翔”的名义,指控曹操为汉贼。但是刘备不一样。刘备是汉献帝衣服的贼,比袁绍光明正大多了。而且刘备是汉家的亲戚,怎么会给袁绍篡汉的机会?不管刘备自己要不要当皇帝,都不会让袁绍取代刘氏家族。

反过来说,如果刘备能等到袁绍"入溧阳,围白马。曹操在北方打了很多仗,军队粮食匮乏,土山隧道被袭,无法撤退"当他再次攻打许昌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徐州和许昌之间没有天然的障碍,而且当时曹操已经投身官渡,无法自拔。这样看来,刘备岂不是心急坐失良机?

不完全是。因为刘备也很清楚,到了那一天,就算他能长驱直入许昌,帮助袁绍灭曹,那也只是给袁绍做嫁衣而已。曹操只想做周文王,袁绍却是活生生的王莽。至于袁绍,刘备是比曹操更可怕的对手。相反,对于刘备来说,袁绍也是比曹操更可怕的对手。同样,对于曹操来说,刘备也是比袁绍更可怕的对手。游戏的结果是曹操冒险要先消灭刘备。当时,曹颖的将军们都认为:"袁绍也是与众争天下的人。如今盐党来弃东,盐取民后,又如何?"曹操爆出一句话:"刘备,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今天不出击,就是后患。"郭嘉也指出:"准备新的开始,大家的心不在一起。急攻之,则败也。"反过来说,如果给刘备时间,后果更不堪设想。同样,刘备虽然知道希望不大,但还是冒险出兵,希望袁绍能牵制住曹操,巩固徐州的根基,也是无奈之举。他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巩固徐州根据地,足够的时间保证袁绍消灭曹操后能够得到平衡,他消灭曹操才有意义。而袁绍却对儿子的病置之不理——原因不是出于军事考虑,而是出于政治目的。

所以刘备穷的时候,袁绍亲自出城迎接——这在当时是非常隆重的仪式。后来袁绍以汉朝幕府将军的名义,公开呼吁曹勋,还把左将军刘备列为第一受封者,可见刘备的声望之高。而袁绍扯这张虎皮是为了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伟大野心!

标签: 刘备郭嘉许昌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是谁?(三国时期司马家族谁最长寿)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仪,时期,刘备

    不管什么时候,长寿一直是很多人的愿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世界上多活一些时间,但是有时候又无法改变当时的历史,比如三国时期的战乱频仍,所以这个时期的人平均寿命很低。然而,虽然平均寿命很低,但仍然有一些人活得很长。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司马懿。的确,司马懿是个长寿的人,但也有比他更长寿的人。古代人的寿命往往

  • 简爱金句摘抄(简爱金句摘抄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简爱,罗切斯特,自己

    “我想用我的双手工作。我的工资可以养活自己。我不需要像一个依赖别人的女人那样被一个男人支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经典的英国小说,深刻地刻画了一位勇敢、聪明、坚强的女性,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这部小说中,简爱的言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真实的印象。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简爱》中选取一些

  • 赵云死前做了什么竟能坑死曹魏第一大将?(赵云最后一战斩杀魏军三位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云,诸葛亮,魏国

    很多人都很佩服赵云。他忠肝义胆,跟随刘备近30年。他不仅能打,而且有头脑,有风度。他是典型的儒家将领,也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物。虽然这个评价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个人感受,但不可否认赵云确实更胜一筹。而这位优秀的将军,在他死后曾经做过一件事,直接导致了曹魏第一将军曹真的死亡,为蜀汉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 自身勇武不输张飞带兵打仗不输孔明的蜀汉名将!(蜀汉最强战将排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延,诸葛亮,刘备

    说到魏延,著名的蜀汉一代,大家都替他惋惜。其实魏延并无异议,只是与杨仪意见相左。可惜最后被杀,著名的蜀汉一代覆灭。其实正史中的魏延和《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正史上,魏延的个人胆识不逊于张飞,带兵打仗的能力也不弱于诸葛亮。在历史上,魏延堪称一代名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著名球星和边肖的生

  • 历史上有哪些奇葩的法律?知道以后再也不愿意穿越(古代有哪些奇葩的法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法律,秦朝,南汉

    俗话说:"没有规则,没有方圆"一个国家的稳定离不开法律的完善。从古至今,各个政权都出台了很多法律来加强统治,巩固权力。在封建统治阶级眼里,法律是维护皇权的工具,于是诞生了一些奇葩的法律。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既意外又好笑。1.西周时期,法制还处于萌芽阶段。当时规定:"同姓不结婚"。意思是同姓男女不能结婚

  • 古代冬季取暖的七大神器之一,延续至今。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取暖,古人,过冬

    每到寒冷的冬天,出门就要做好各种防寒准备,否则感冒了就更糟糕了。其实现代人和古代人在穿衣打扮上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现代的取暖工具要丰富得多,效率高得多,这是古代科技所不具备的。但是,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他们还会发明自己的取暖神器,非常实用。今天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这

  • 泰坦尼克号为何不打捞阴谋论(泰坦尼克号阴谋论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打捞,泰坦尼克号,米长

    最近在网上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有人问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不打捞。这个问题在边肖没有讨论过,为什么不打捞呢?这个问题问得好。经过一系列的打听,据说泰坦尼克号不打捞的原因有很多,阴谋论也有很多。那么这个具体怎么说呢?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奥妙,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1.污泥不容易清理。到1985年被

  • 河南的胡辣汤挺好喝的呀为什么火不了全国?(为什么河南的胡辣汤不好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胡辣,河南,外省

    最近,还喝了一些胡辣汤,真的很好喝。然后有人问,为什么我只能在河南这些地方喝,其他地方根本喝不到?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挺复杂的。为什么好吃的胡辣汤在别处没有?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胡辣汤作为河南名吃,在外省非常少见,不为人们所爱。经过仔细观察,我总结了这些原因。第一,河南胡辣汤

  • 吃醋一词来源于哪个历史人物?房玄龄版本典故由来的传说(吃醋一词的来源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毒酒,妻子

    方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宰相。他足智多谋,聪明过人,但也有缺点。正是因为这个缺点,他经常被人嘲笑。然而,自从发生了一件事,人们对他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缺点"渐渐佩服。事情是这样的。我先说说方的缺点。他最大的弱点是害怕他的妻子。一天,唐太宗李世民邀请所有的英雄共进晚餐。三杯酒下肚,大家都打开了箱子,有人开方

  • 戚家军主要成员来自哪里戚家军最后下场如何(戚家军的组成人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继光,齐家,戚家军

    戚家军是戚继光亲自打造的一支军队,也是整个明朝最著名的军队之一。有人称齐家军是16、17世纪东亚最强的力量,因为齐家军不仅保持着全胜记录,而且斩首记录也很高。除了戚继光优秀的军事思想,良好的装备调配也是戚家军具备如此战斗力必不可少的。当时齐家军装备了最先进的装备,如佛朗机枪、大口径机关炮等,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