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为何死在五丈原?(诸葛亮死在五丈原吗)

诸葛亮为何死在五丈原?(诸葛亮死在五丈原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4/1/18 8:07:55

说起五丈原,相信了解三国历史上诸葛亮的朋友都不会感到陌生。公元234年期间,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军北伐,最后因积劳成疾死在五丈原,也让五丈原为很多人所知。然而,五丈原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被困在这里,进退不得,最后只能带着一颗苦涩的心死去?

、五丈原的地理位置

长安城位于关中平原上,北依黄土高原,南依秦岭,中有渭河,形成了“千里锦城,天府之国”八百里秦川。因此,长安城的南侧被许多高耸入云的山地平原所环绕,如白鹿原、红谷园、乐游园风景名胜区、五丈原等。

从蜀的汉中到魏的长安,中间有一条长长的秦岭。从汉中到长安如果要翻越秦岭,自古以来只有四条路线可以选择,分别是陈仓路、斜斜路、罗罗路和子午路。这四条路虽然都可以直达关中,但由于要翻越秦岭,崎岖险要,行军难度很大。我们今天谈论的是五丈原,它位于斜斜路(又名顾颉)的最北出口。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张武原本位于秦岭北麓,北有渭河横贯关中平原,东有渭河支流石头河。所以五丈原正好在斜谷出口处,南有秦岭,北有渭水,东有石头河,形成军事封闭空室。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从关中出发,最后到达五丈原。其实五丈原到长安只有200多里。当时诸葛亮在这里驻军,离他想征服的长安很近。

那么,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什么走斜谷的路线?

二、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说起诸葛亮北伐,我们通常说他“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只有三次走了岐山方向,另外两次,一次走了陈仓路,一次走了斜谷。

所谓祁山方向,其实就是避开秦岭四大崎岖山路,从古祁山路拐一个大弯,再往陇西方向自西向东进入关中平原。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次行军虽然绕了很远的路,但避开了秦岭四条崎岖的山路,有利于军队的行军和后方粮草的供应。

那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什么不取祁山,而选兵出斜谷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1.曹魏已经加强了祁山方向的戒备;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从岐山绕道而来。他在迂回的同时,还安排赵云带领一支军队从斜谷行军,让曹魏误以为这是蜀军的主力。其实诸葛亮出现在祁山附近是为了声东击西,让曹魏措手不及。可惜由于马谡的大意,蜀军失去了牵制曹魏援军的战略地位,曹魏援军源源不断,迫使诸葛亮放弃了之前的一切努力,退回汉中。

自北伐以来,曹魏加强了陇西地区的战略防御力量,牢牢守卫街亭关隘。所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还是从岐山发兵,但是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公元234年,53岁的诸葛亮知道时间不多了,决心在战斗中拼尽全力,于是选择从顾颉出兵。

2.诸葛亮为这次远征做了充分的战略准备。

从顾颉派兵最大的缺点在于粮草的运输和供应。由于秦岭山路崎岖,用马车车轮行进的运粮部队很难高效通过。

面对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他在汉中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劝农政策,鼓励民众务农;另一方面,他沿着斜谷修建了许多粮仓来储存粮草。同时,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即人力驱动的木制机械结构,可以实现山路运输粮草。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从斜谷出兵,在保证后方粮草供应充足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关中平原,对曹魏实施军事威胁。为了这次北伐,诸葛亮准备了三年,比以往任何一次北伐都要好。可见他是想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时间为蜀国争取最大的战略优势。

第三,蜀军为何止步于五丈原?

那么,诸葛亮既然准备得这么充分,为什么一出斜谷就止步于五丈原呢?原因还包括两点:

首先和五丈原的地理位置有关。刚才我们说了,五丈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背靠秦岭,北依渭水,东临石头河,处于山水环绕的地理空室中。诸葛亮要想东征长安,必须设法渡河。

此时,魏国这边的司马懿早已在渭河边扎起了长长的营寨,等待蜀军的到来。同时也不让诸葛亮偷偷摸摸渡河,于是安排郭淮将军在渭河北岸进行机动防守,日夜巡逻。如你所见,诸葛亮一进入关中地区就遭遇了魏军的迎头拦截。双方在渭河沿岸对峙,一时无法决定胜负。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选择在五丈原驻军。

另一个原因是司马懿的防守策略。司马懿准确地分析到,蜀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粮草问题和诸葛亮的健康问题,所以拖得越久,对蜀军越不利。基于此,司马懿采取了“立场坚定,拒不防守”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他就是坚持不了他的战术。诸葛亮为了激励对手作战,甚至送了一套女装给司马懿,从而嘲讽他是个胆小的女人。但即使这样,司马懿依然无动于衷。

可以想象,诸葛亮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想要前进,却被司马懿截住了。他想和司马懿决一死战,但对方坚持不下来;如果绕过司马懿的营寨偷偷过河,会在渡江途中被郭淮截住。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张武是诸葛亮最后被困的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正是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司马懿“坚守拒守,坐等发功”的策略导致了他最终无法前进半步的窘境。

四、既然不能前进,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撤退?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诸葛亮不能前进,身体越来越差,为什么不选择退兵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诸葛亮当时的心态。在这次入侵之前,诸葛亮已经发动过四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在第五次北伐之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以便利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利用与魏的战争,尽可能地为争取领土和战略上的优势。现在,他又一次没有一个成功的开始。面对余生时日无多,他当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部队。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打魏呢?双方和平相处不是很好吗?

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曾经在《后例》中表达过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蜀国只有一个州,要想和拥有九州之地的魏国抗衡,就必须尽快北上,尽可能占据领土优势。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差距会越拉越大,蜀国的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诸葛亮曾说:“我斩贼,才能敌弱我强。如果不斩贼,王业会死。但是坐以待毙,到底是哪个?"意思是:我现在攻魏,以弱对强,胜算不高。但如果不进行北伐,蜀国迟早要灭亡。与其等死,不如集中力量向魏发起进攻,赢回一些优势。

这句话大体概括了诸葛亮当时的心态。他打出了“王业不偏,中国贼不相让”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曹魏的旗帜以近乎军国主义的方式年复一年地发动北伐。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他死了,就没有人能对付魏了,他只能面临灭亡的结局。

所以53岁的诸葛亮被困在五丈原。虽然他不能前进,但他仍然不愿意撤军。他宁愿派兵在五丈原开荒,以减少后方军粮的损失,也要一直与司马懿对抗。

最后,234年8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此时,他已经在这里和曹魏对峙了一百多天。

结论:

《三国演义》第113章,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的时候,罗贯中写过这样一首诗:

凡事不由人,难以一心与人生抗衡。

的确,纵观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是在与命运、与天道、与一个注定的结局抗争。他用一种“做你知道你做不到的事”的精神,实践着那句“尽你所能,至死不渝”的承诺。

然而,历史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毕竟蜀国和魏国实力相差甚远,天下一统的大趋势不是人力所能阻挡的。即使他有很大的天赋,也无法逆转历史车轮的方向。只能留下一句话"你怎么可能比我瘦"叹息声永远回荡在五丈原的山山水水中。

标签: 诸葛亮北伐秦岭

更多文章

  • 秃尾巴老李老家在哪?真的是山东人吗?(秃尾巴老李是什么地方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老李,黑龙,成山

    说起这个秃尾巴老李,不知道你了解多少。最近关于它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很多人说这个秃尾老李的老家在哪里。其实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真正研究发现问题很难,大家一起相信吧。1.秃尾巴老李的老家在哪里?关于传说中的秃尾老李家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但主要流传在山东、黑龙江一带。山东有文登、莱芜、泰安、汶上等地

  • 岳飞为什么那么厉害?为何能够成为抗金英雄?(岳飞为什么不是民族英雄还是抗金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岳家,宋高宗,岳飞

    岳飞一直被认为是南宋初期非常著名的抗金英雄。他带领岳家军抵抗晋国的入侵,让晋国人民一提到岳飞的名字就不寒而栗。但是,很多人关心的大概是岳飞的死。他的去世确实是南宋的一大损失。但我今天要带给大家的,与岳飞之死无关,而是要讲一讲为什么岳飞能让晋人紧张。自诞生以来,无论单兵作战、兵团作战还是战略兵法,岳飞

  • 秦始皇真实相貌还原秦始皇是大帅哥吗(秦始皇的真实相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嬴政,吕不韦

    网上很多朋友都很好奇秦始皇的真实面貌,但是当时没有相机,秦始皇画像也很难流传千年,所以我们想知道秦始皇的真实面貌只有等到时光机发明的时候。但是今天的科学可以给我们一个关于秦始皇长相的大概推断,也许是因为很多影视剧都喜欢把秦始皇塑造成一个非常高大伟岸的人物,所以秦始皇的形象在大家心目中还算不错。但事实

  • 蔡姬戏水齐国和楚国差点开战?齐桓公和蔡姬的故事介绍(齐桓公与蔡姬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楚国,齐桓公,于是

    蔡穆侯曾经把他的妹妹蔡姬嫁给齐桓公做妾。蔡姬生性顽皮。有一次,她和齐桓公一起划船,蔡姬突然把水泼向齐桓公,使船剧烈摇晃,吓了齐桓公一跳。此后,齐桓公要求蔡姬返回郭裁反省。齐桓公此举并不是要与蔡姬断绝关系,而是蔡穆侯主动让蔡姬改嫁,这让齐桓公很恼火。于是率军讨伐蔡,他也想攻打楚国,但终因争论而退却。让

  • 姜维北伐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为何只有姜维坚持北伐?(姜维北伐为什么不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蜀汉,北伐

    诸葛亮死后,姜维主动扛起继续北伐的大旗。虽然成果有限,但姜维对诸葛亮事业的坚持确实令人钦佩。姜维不是蜀国人,而是魏国人。诸葛亮招他之后,没想到他对蜀国这么忠心,最后死了也要复辟国家。当然,姜维在北伐中的实力是不能和诸葛亮当时的实力相比的,所以指望姜维全部突破基本上是不现实的。姜维北伐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宋江和方腊谁厉害真实历史上是什么情况(宋江vs方腊)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梁山,起义

    《水浒传》里的故事来源于真实历史上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也穿插了其他的东西,比如另一次起义,方腊起义。书中宋江与方腊势力对峙,梁山好汉损失数十人。可见方腊的力量不可小觑。那么现实历史中,方腊和宋江谁更惨?哪一方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水浒传》的结局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来自不同的地方,有

  • 辽东三杰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结局如何?(汉末辽东三杰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辽东,崇祯,忠贤

    辽东三杰,指明末辽东英勇抗金的三位杰出将领。他们是熊廷弼、袁崇焕和孙承宗。明末,明军与后金在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为了阻止金军南下,明朝在辽东投入了大量兵力。如果这三位将军没有积极御敌,恐怕明朝的衰落就提前了。然而辽东三侠的命运却很悲惨。他们没有得到好的回报,甚至有两个被明成祖杀

  • 邮件英语作文模板(邮件英语作文模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封信,定罪,延伸

    电子邮件英语作文模板亲爱的,亲爱的,我非常高兴收到你的来信。我想写封信告诉你。(一个问候句加一个主题句)我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我想写封信告诉你。(延伸句1)(延伸句2)(延伸句3)我将非常感谢你的早期定罪的答复。/我期待着你早日定罪的回信。我将感谢你的早日答复。最诚挚的问候。(结束语)你好。你真诚的

  • 玉真公主和王维的孩子是真的吗?(玉真公主和王维在一起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维,公主,于震

    最近,很多人问及于震公主和王维的孩子。边肖有点好奇。谁问的这个?这是完全困难的。那么,于震公主和王维到底有没有孩子呢?王维和于震公主是什么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我想告诉你,于震公主和王维没有孩子。说于震公主和王维有孩子是谬论。这是不合适的。至于于震公主和王维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 纳兰明珠简介(纳兰明珠)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纳兰,明珠,康熙

    说起纳兰明珠,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知道这个人。他其实挺厉害的。他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重要官员。事实上,边肖认为他是强大的,因为他的姓很有趣,他被称为那蓝。这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对于边肖来说第一次见面还是在游戏里,所以最近我还是很有兴趣见到这个人。先来看看纳兰明珠的个人简介,揭秘他是怎么死的。我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