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恭帝为何在灭国后还活了年(南宋第六个皇帝宋度宗功绩)

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恭帝为何在灭国后还活了年(南宋第六个皇帝宋度宗功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3 更新时间:2023/12/21 6:47:16

如果要说南宋末代皇帝是谁,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是南宋末代皇帝赵敏,他也是在很年轻的时候被陆秀夫自杀的。我们今天要谈论的皇帝是赵敏的弟弟,宋恭帝·赵。赵敏的死意味着南宋的灭亡,但是他做了皇帝之后,赵还活着,不仅如此,他还在南宋灭亡之后活了47年。

为什么?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

在1岁和5岁时退位的宋恭帝。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帝,他走在临安(事实上的首都)成为皇帝。的名字叫赵(mǎn),因为他的名字实在是太难记了,所以下面我就叫他吧。宋恭帝生于1271年,南宋第六任皇帝宋度宗的第六个儿子。公元1274年,死了,而他的前四个儿子都已经死了,第五个儿子赵敏(石)又不是他的皇后全所生,所以此时才3岁,却已经是在世的最大的儿子了,所以他自然就成了南宋的第七个皇帝。

当时宋恭帝只有三岁,当然不可能领导这个国家。所以他虽然当了皇帝,但听政的还是他的祖母谢太后和他的母亲全皇后。当时的实际军权完全由大权在握的大臣贾似道掌控。此时的南宋政权可以说是岌岌可危。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进一步巩固了中原王朝的地位,进一步加速了南宋灭亡的进程。公元1273年,南宋灭亡元朝的关键战役襄樊战役结束。之后元军渡过长江,向临安进发。

1275年,贾思道率领13万南宋军队的最后一支精锐,在今天的安徽芜湖与元军展开决战。然而,南宋大将夏贵临阵退缩,向元军投降,贾思道见势不妙,自己乘船逃走了。于是,群龙无首的南宋军队立刻陷入混乱,死伤无数逃兵,也导致大量战船落入元军手中(这些战船大部分在几年后元朝讨伐日本的战争中被毁)。虽然谢皇后在那之后立即罢免了贾思道的官职,但南宋时众怒,最后贾思道在今天福建漳州被一个官员郑虎臣杀死在厕所里。

但此时南宋走向灭亡的趋势,并不是除掉一两个汉奸就能扭转的。1275年1月18日,元军总教头伯颜率军来到临安。最后,谢皇后看出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当年2月4日,她带着当时年仅五岁的宋恭帝出城向元军投降。

2.宋恭帝在北京的生活经历跌宕起伏。

应该说,宋恭帝随母亲和祖母投降后,还是得到了袁婷的一些礼遇。元世祖·忽必烈向宋恭帝投降一个月后,他命令整个南宋皇室北上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朝见他。忽必烈见到宋恭帝后,他变得更有礼貌了。他被封为开福伊通三司,校对大司徒、应国公,还给他娶了一个是元朝公主的姑娘为妻,相当于名义上成了忽必烈的女婿,也就是元朝的徐。此后,宋恭帝和他的母亲一直定居在大都,他的祖母谢太后也很快被迁到大都,并于几年后在这里去世。

宋恭帝能得到高礼遇有两个原因。首先,宋元(宋孟)虽然打了几十年仗,但是双方并没有太多的历史恩怨,这和金朝长期奴役蒙古各部,多次处决蒙古贵族,导致蒙古崛起,一直视其为敌人有本质区别。所以忽必烈在南宋并没有灭绝皇族的意思。另一个原因更为现实,那就是利用宋恭帝的身份帮助平息南宋残余的抵抗势力。

公元1276年元军进入临安后,虽然南宋的皇帝、皇太后、皇太后都向元军投降,但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南宋重臣文天祥、卢秀福带着宋恭帝的两个兄弟赵敏、赵敏逃出了临安。此后,他们立这两兄弟为帝,继续抵抗元军的南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给宋恭帝一些礼遇,袁婷可以"对齐"坦白说,真正的宋朝皇帝已经顺应天命,把天下割让给元朝,心甘情愿地把大臣召到元朝。文天祥的反抗可以进一步斥之为谋反。同时,宋恭帝的招牌也可以用来劝降南宋残余势力,降低他们的反抗意志。

比如公元1279年,已经被元军俘虏的文天祥态度坚决,拒绝向元朝投降。就连忽必烈也亲自领降,被言语拒绝。此后,忽必烈想到了宋恭帝,于是派当时只有8岁的宋恭帝去投降。据一些史料记载,文天祥看到了"已故的皇帝"亲自来投案自首,忍不住哭了。但当时文天祥已经下定决心不投降,于是朝北跪在地上只说"请回来"我再也不会说话了。面对这种情况,年仅8岁的宋恭帝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

就这样,1282年,元朝突然出现了一些谣言。首先一个福建和尚说土星即位,忽必烈要出事了。紧接着,河北定县一男子纠集千余人,自称宋主,扬言要解救仍被囚禁在大都的文天祥和宋恭帝。这些事自然触动了忽必烈敏感的神经。他很快就放弃了,继续投降文天祥,杀了他。同时,他还对宋恭帝和皇太后的安置进行了重大调整。他命令当时11岁的宋恭帝离开大都,到上都居住,并请王太后到大都的正帝庙出家。在那之后,整个女王在郑智神庙度过了她的余生。但据一些史料记载,她依然长寿,直到1309年68岁才去世。此时,忽必烈本人已经去世15年了。另一方面,宋恭帝在命运的影响下开始了他四处游历的旅程。

3.宋恭帝的四面八方旅行和对后代的怀疑。

事实上,在此之后,中国史书中关于宋恭帝的记载就很少了。1288年10月,忽必烈给宋恭帝写了一封信,送给他价值100银币的纸币。宋恭帝得到额外的生活费肯定是好事,但实际上忽必烈给他钱只是为了给另一个重要决策铺路,这个决策基本上让宋恭帝在中国史书上永久消失了。

10天后,忽必烈又下了一道针对宋恭帝的圣旨,要求他立即离开商都,去图凡(图凡,今西藏)学佛,也就是命令他出家。当然,关于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记载,说是自知之明的宋恭帝当时自愿出家,以示他生来一心,无意从政。在中国的史书中,在那之后,直到他最后去世,相关的记载基本都是空空白,所以中原的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宋恭帝在这几十年里经历了什么。

但在近代,多语种史料的交叉验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历史研究,一些历史学家在深入研究涉藏史料后,发现了宋恭帝在随后几十年经历的一些线索。根据这些史料记载,宋恭帝离开商都后,经过今天的内蒙、宁夏、甘肃、青海,最后来到了今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的萨迦寺。在这里,他改名为河尊大师,他可能传了一个藏语名字,拉尊曲杰仁钦(这可能意味着一个田字家的和尚)。

看来宋恭帝在萨迦寺潜心学佛,很快就成了精通藏语和梵语的佛经翻译大师。现代学者通过分析不同的史料,认为他曾将《因果报应经》、《百法论》、《因明得正论》等佛教经典从汉文翻译成藏文。此外,在萨迦寺学佛的过程中,宋恭帝应该表现出很高的知识和道德,以至于他后来甚至可能成为萨迦寺的总经理。

宋恭帝今后几十年在西藏的生活应该大体稳定,他甚至可能被允许去其他地方旅行。比如有学者认为他可能去过元北的前州地区。前州地区就是很多朋友非常熟悉的唐努乌梁海地区,也就是今天俄罗斯控制的图瓦共和国。也有人认为可能回到了汉,甚至回到了杭州(原临安),并在那里传授佛教。

当然,由于藏文文献中对宋恭帝的行踪只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所以对他的晚年生活仍有一些争议。然而,毫无疑问,宋恭帝在到达西藏后生活了几十年。据汉藏史书记载,忽必烈之后,宋恭帝历经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直至公元1323年左右。然而,尽管活了很长时间,他可能最终还是被袁感动而死。

据藏族史料《汉藏史略》记载,元、英等教派的人去查当时的情况,发现他在当地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威望很高。也许元英宗对此感到震惊,所以他很快下令处死宋恭帝。宋恭帝死时大约52岁。宋恭帝说,他不想造反,但他要被杀了,所以他希望来世能夺走元朝的王位。这段历史记载说,宋恭帝被杀后,喝的不是血,而是牛奶。这句话是当地对冤死受害者的普遍描述,所以可以说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宋恭帝对西藏的爱。这份史料甚至断定,宋恭帝后来转世成了真正推翻了元朝的明朝皇帝。当然,这种记载不能完全被视为一部忠实的历史,因此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宋恭帝是自然死亡,而不是被元朝廷所杀。

但是在宋恭帝死后,关于他的故事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他的后代,甚至疑似后代,在以后造成了一些历史的涟漪。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虽然宋恭帝很早就出家了,但忽必烈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把元朝的一位公主许配给他了。而中国史料《宋·任磊钞》甚至记载,他去西藏时,公主甚至与他同行。当时宋恭帝至少有一个儿子叫赵万普。而这个赵万普至少活到了公元1352年,朱元璋等人开始反元起义。由于元史中记载元顺帝担心反元叛军借光复宋朝之名壮大,曾有意将赵万普迁到沙洲(很可能是甘肃敦煌),此后的史籍中没有关于赵万普生平的记载。

此外,一些野史甚至提出,元顺帝本人可能是宋恭帝的私生子,理由是元朝的一位王子曾将一名回族女子许配给宋恭帝,而这名女子可能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生母麦来迪。此外,据说元顺帝的父亲元明宗曾说元顺帝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但总的来说,这个说法很牵强,旁注很重,所以其实不可信。但无论如何,宋恭帝的一生确实与中原其他帝王不同,他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丧国之后最长寿的前朝君主,这让他的一生成为了一个传奇。

标签: 宋恭帝南宋元朝

更多文章

  • 假如韩信自立为王天下会三分吗?(假如韩信自立会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项羽,刘邦

    说到韩信,总有人觉得他真的很厉害,厉害到可以称王。也经常有人说,如果韩信自立为王,天下会不会一分为三?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就是分析情况就够了,那么真的会分成三部分吗?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一起揭秘。韩信,兵仙,欲成大器。被他的腿羞辱,周围的人都是白眼,没有人理解自己。他读了孙子兵法,研究了天

  • 历史上各行业的老祖宗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创始人,奠基人,行业

    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有自己的发明者,每个想法都有自己的创始人,每个行业也都有自己的祖师爷。现在很多行业看起来很前卫,但实际上如果追根溯源,我们可能会在历史中找到我们的祖先,现在的很多工作岗位可能都是从很多古老的行业中新衍生出来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各行业的祖师爷都是谁?你能找到你爷爷吗?每个行业都有

  • 宋之问人品与文品不相符他做过哪些毁人品的事(宋之问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个,首诗,灵隐寺

    虽然宋是一个学者,他的行为是唾弃。在时期,宋因为立功被提拔。在法庭上,宋总是有样学样地为自己谋利。然而,在李隆基继承王位后,他直接授予宋死刑,结束了他的一生。今天,我主要想谈谈宋一生的所作所为,从而了解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诗杀人"事件的真相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吧。1、被质疑和污名化的版权案件

  • 为什么刘邦看到上善四号不废太子上善四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刘英,他们

    刘邦宠爱戚夫人,自然也宠爱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甚至到了要废掉原来的刘玉鑫,另立刘如意的地步。但最终这件事还是挽救了吕雉的局面,而其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人,他们就是"上善四号"。刘邦看到他们站在刘英一边,就感叹儿子长满了翅膀,再也碰不到他了。这个上善四号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连刘邦都这么尊重和看重他们?1

  • 庞贝与海盗之间的较量你撕我也撕(庞贝被谁杀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庞贝,海盗,侄子

    海贼海贼自古有之。他们专门抢劫过往船只,上岸做一些不自然的抢劫。古代的维京,但这是欧洲不可忽视的存在。文艺复兴到封建时期的加勒比海盗在当时也是非常恐怖的,直到现在,索马里都是海盗的天堂。边肖今天要讲的不是这里的岛屿,而是古罗马统治时期庞贝与地中海海盗的较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罗马

  • 明宣宗为什么要废掉自己的皇后皇后被废后过得怎样(明宣宗是被皇后害死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后,玄宗,朱瞻基

    明朝朱瞻基的唐玄宗"仁政与宣传"他和他的父亲一起把明朝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样,朱瞻基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皇帝。虽然他统治的时间很短,但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点也是很厉害的。然而,有一件事朱瞻基做到了"走得太远"他的原配妻子胡皇后在当女王时没有犯任何错误,但他坚持要废除她,并建立一个新的女王。为什

  • 为什么说刘备让魏延守汉中是一场阴谋(刘备为什么让魏延当汉中太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延,刘备,汉中

    虽然魏延镇守汉中十几年,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一开始很多人都非常反对。是刘备挤过人群让魏延镇守汉中,但很多人觉得刘备此举看似英明,实则是阴谋。为什么?为什么说刘备这么做是阴谋?刘备此举有用吗?让边肖给你介绍一下。汉中之战是刘备最辉煌的时刻。在此之前,刘备遇到曹操,要么被曹操打败,要么不敢和曹操作战。就

  • %的人错用了一次性筷子的尾巴。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筷子,一次性,伯特

    说起筷子,大家肯定都有用,一次性筷子一定要经常用。但是当你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次性筷子的尾部,也就是不盛食物的那一端,似乎被人故意争议过,也就是有被切过的痕迹。其实这个尾巴部分还是很有故事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让我们跟随边肖,继续揭示秘密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为什么张良没有帮助项羽?(张良为什么不帮项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亮,沛公,项羽

    秦末,各地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刘邦也在其中。原本是朝鲜贵族的张亮策划了一次暗杀行动,但是失败了,他被迫躲藏起来。利用这次起义,他想找一个能帮助他恢复国家的人。按当时的势力来说,项羽自然是最合适的,但为什么张亮最终选择了刘邦这个出身平凡的领袖呢?他为什么不帮助项羽?公元前218年,从西咸阳到东当的一条赤

  • 庞青云在电影和历史上分别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庞青云是个好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青云,太平军,二虎

    说起庞青云,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电影《投名状》里的人物,觉得他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但是殊不知,这个人真的不简单,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么历史上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继续揭秘分析吧!电影中的庞青云是一个怎样的人?庞青云如其名,不择手段出人头地。这个家伙是个卑鄙小人。首先,在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