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阎良和文丑能打败吕布吗?

阎良和文丑能打败吕布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3/12/18 12:33:18

说到三国时期的第一武将,那就是吕布。如果武力值最高,也是吕布。那么既然吕布这么厉害,还有人能打得过他吗?或者两个双发的人联手能打得过吕布吗?最近很多人都说,如果颜良文丑联手,能打得过吕布吗?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开这个秘密吧!

吕布必败!

关于三

国武将的评价,一定要拿出过硬的数据(包括直接单挑,回合,间接比较,交战心理因素等。)以有效的战争案例为前提,从而得出谨慎的结论;而不是仅仅猜测和推测一个不相关的例子。总之,一切都要用数据说话。基于此,下文将为武将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武力值。

首先看一下吕布的数据:

吕布是公认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吕布的武力值设置为150,属于三国武将的武力值上限。

张飞曾经不止一次单挑吕布,战了一百多回合才处于下风。而且吕布对张飞非常忌惮,在他喝醉的时候也不敢勉强他。吕布确信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认为张飞不比自己差。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飞可能是130-140。关羽的武力值是公认的在张飞之下,但绝对是一个高超的武将。设置在120-130。

让我们来看看两个直接参与其中并在中间形成对比的关键人物:黄旭和储旭,这需要提前说明。

黄旭和储旭的数据:

1.黄旭投降曹操初期,与储旭对峙,刀斧相交,交战五十余次,不分胜败。2.在后期,黄旭与右臂虚弱的关羽作战,八十回合后略占上风。3.储旭与马超的激战足以证明他作为一个高超的军事指挥官的地位。

这三点足以说明黄旭至少是一个强有力的一流武将,把武力值定在100-110应该比较客观;储旭是公认的优秀军事指挥官。将压力值设置为130-135。

看看阎良和文丑的作战数据。

阎良数据:

原始内容:

曹操说:“今日谁敢为之?"黄旭应允,与阎良交战二十余次,均败于本阵。这些将军是冉立。

黄旭在第20回合很快就输了,这次失败又回到了这个阵上。当时最强的储旭将军冉立不敢前进。为什么?他和黄旭五五开,估计他还不够自信和紧张,不知道自己的二十回合会怎么样。他要是上去了,不是自找麻烦,不给面子吗?还有一点,"六将大战吕布"当时吕布在二十回合中未能击败储旭,但是阎良在二十回合中客场击败了黄旭,这说明阎良的武力值绝对处于超一流的前列,甚至接近吕布,所以把他的武力值定在130-140并不过分。

文丑数据:

原文内容大致如下:军士文丑大乱,自踩。曹兵围住了未来,文丑只好把马拉了回来。张辽和黄旭一齐飞了出去,喊着:“文丑,站住!"结果呢?文丑兵败而逃,可以转而攻二将。要不是黄旭的提醒和营救,张辽可能会在这里被杀两次!

关羽曾对张飞说"张辽武功不在你我之下"张辽和太史慈在逍遥津当威震天的时候打了七八十回合。可见张辽至少是一个很强的一级武将,武力值定在105-110。文丑单挑两个实力强大的一流武将,如此上风和优势,看来吕布未必能有这样的战绩,文丑的武力不言而喻。此外,"袁绍潘和战公孙"当时文丑和赵云并列五十回合。所以文丑绝对在高超武将前列,武力值定在130-140。

吕布,阎良,文丑的武力值出来了,我们最后的对决开始了。

因为题目是假设性的,所以只能对比分析数据。

首先,看看著名的"三次英战吕布"。

1.张飞干劲十足,与吕布作战。甚至50多架,不分胜负。

2.关羽舞起青龙偃月刀来攻吕布。三匹马丁马出战,战况达到三十匹,吕布却打不垮。

3.刘备也来帮忙,三人围住,转灯杀去。吕布架跨格挡,照着刘备的脸一戟,飞马退后。

刘备进攻的时候,张飞输出80%,关羽输出30%,两人已经联合输出110%。有理由相信,如果再来个30回合,也就是张飞输出110,关羽输出60的时候,吕布肯定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输。但刘备的参与扰乱了战局,于是他们封船,时刻关注刘备的安危,未能全力出击输出。刘备做了一个伤害,给了吕布"保存了字段",吕布只架每一挡,虚攻刘备,拍马而去。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刘备是显而易见的"软柿子",甚至"还原软柿子"加入后,吕布挡都挡不住;第二,如果刘备不闹事,吕布也未必能全身而退。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吕布打不过关,张联手进攻。

那么,颜良和文丑呢?

第一,颜良和文丑都是130-140,强于张飞和关羽的130-140和120-130。

二、阎良与文丑1+1>;2,强于张观的1+1>2.

有人说燕仇不是关羽杀的。这一点早就有人讨论过了,关羽也不会用这个作为有效的例子。

因此,阎良和文丑必须比张观更强,吕布就会失败!

至于问题中提到的袁绍,他未必有机会出战,因为如果他像刘备那样等着阎良和文丑打个八八十,吕布早就失败了。

标签: 吕布文丑阎良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有陆文龙吗?(陆文龙的实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牛皋,岳云,随州

    说到陆文龙,就不得不提到岳飞,说他是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个陆文龙在真实的历史中似乎并不存在,那么我们该怎么说呢?让我们跟随边肖来分析和揭示其中的秘密吧!抱歉,没有,当然没有!不仅没有了,岳飞身边的张宝、、、王、、金弹珠、、、、何袁青、焦德利(双面胶的一个牌子)连一颗

  • 李斯是忠臣吗(李斯说自己是忠臣)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斯,秦始皇,秦国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李斯很感兴趣,觉得这个李斯好像是好人坏人,于是有人要问了,这个李斯真的是忠臣吗?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一下,看看这个李斯是不是好人!李斯是秦始皇的忠臣,不是秦朝的忠臣。李四对自己绝对是忠臣,永远忠于自己。严格来说,李斯是忠臣,但他的忠臣对象只有秦始皇和他自己。李斯原

  • 孔子篡改历史是怎么回事?孔子改了什么?(孔子为什么会改变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子,春秋,史书

    "篡改历史"这样的事情一直为人诟病。历史已经发生,这是事实。如果史书能如实记载,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如果有人篡改史书内容,就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任。但是,作为"几代人的榜样"孔子,很多人认为他也篡改了历史。这是怎么回事?孔子是如何篡改历史的?1.孔子编辑了《诗经》。大约写于公元前1000年的《诗经》

  • 左慈的真实身份是什么?遁空术是什么术?(左慈遁术是怎么传到日本)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左慈,曹操,记载

    中国历史上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个混乱的时期出现了很多传奇的历史人物。基本上每个著名人物都有自己的传奇经历和故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后人会喜欢讲汉朝和三国的历史。但是,这个时期有一个人物,他在这个时期活得最久。据野史记载,此人至少活了几百年,也是传说中南极仙女的主人。此人是"左慈仙子"。说起左慈

  • 刘秀本是开国皇帝为何沿用“汉”做国号做继位皇帝?(为什么王莽夺权刘秀继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王莽,昆阳

    说到汉朝开国皇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刘邦。的确,刘邦开创的汉朝一直是很多人非常向往的时代,也确实影响了后世很多年。但实际上,准确地说,汉朝应该有两个开国皇帝。除了刘邦,东汉还有刘秀。事实上,在准确的登基意义上,刘秀确实可以被视为一个开国皇帝。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继续使用汉的称号,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他,

  • 争论字初一(初一争论作文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我们,别人,老人

    只要有思想,有情绪,争论就不可避免。其实两者沟通的结果有时候可能并不那么重要。我们最看重的应该是能否从论点中理解别人想要表达的东西。有一次去一个补习班,进班之前听到有人在争吵,然后定睛一看,是两个以前玩的很好的男生。听了几句,我大概明白了他们讨论的话题:“该不该给乞讨老人找零钱?”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 古代考生金榜题名后他们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古代给状元送录取通知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通知书,金花,录取

    最近很多高考考生都收到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现在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各有用心。毕竟这可能是每个考生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但在现代,因为交通发达,无论考生住在哪里,都可以用快递把通知书寄回家。在古代,没有这么方便。那些中了科举的考生有录取通知书吗?这次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是如何通知那些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的

  • 三国里最著名的喷子是谁?这些人都因为自己的口才被杀(三国中喷子谁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诸葛亮,因为

    我们知道三国里有很多能说会道的人。这是他们的天赋,但如果用不好,就会成为死亡的工具。当然古代也有那种大喷,直接面对面喷。文人相轻,人人不服谁,但在君主面前这样喷,就看自己的命运了。这些人是因为惹恼了上级才被杀的,所以怎么用嘴更多的是靠脑子,但是古代人的刚烈气质也是很让人佩服的。三国志里有很多人都是能

  • 魏明帝曹叡是不是明君?(曹叡为什么叫明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诸葛亮,辽东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史称魏明帝。关于曹操的形象,一直不是很出名。很多人关注三国,都是刘备、孙权、曹操的时代。但是,历史毕竟是在发展的,政权时代的更迭是不可忽视的。魏明帝也是曹操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影视形象的刻画,人们可能会对皇帝产生一些疑问。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算是一个贤

  • 商祖王亥有哪些成就?王亥生平简介(经商鼻祖王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海,商朝,商人

    王海是商朝的君主,也被后人视为商业贸易发明的鼻祖。由于王海率先掌握了为牛服务和驯马的技术,可以使牛马为人效力,从而使农业、畜牧业和商业迅速发展。据说"商人、商品和商业"这些词是因为商业和贸易的兴起而得名的。但历史上关于王海的记载并不多,因为时间太久,所以很多事迹很难考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王海一生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