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王翦认为一定需要万军队才能消灭楚国?(王翦为什么要地要钱)

为什么王翦认为一定需要万军队才能消灭楚国?(王翦为什么要地要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83 更新时间:2024/1/17 0:24:16

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攻灭楚国可以说是妙不可言。楚国实力很强,更有项羽有机会争夺和统一天下的人物,其他也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为了消灭这样一个对手,秦国也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而在老将王建看来,没有六十万大军是拿不下楚国的,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秦朝灭楚之战最大的亮点是李信王坚之战。相信很多朋友对此都很熟悉:勇猛的将军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大败而归;然后秦王请来老将王建,给王建60万大军,终于踏平了楚国。

那么,为什么王建坚持灭楚之战需要六十万大军?想知道原因,还是要对比一下李信和王坚攻楚的过程。

先来看看当时的大致情况。

战国末期,世界大势已明显向西方倾斜。起初占统治地位的山东齐国,在与燕国的斗争中已被削弱。马陵之战后,中原霸主魏也从一等强国沦落为二等强国。曾在胡夫骑射的赵怡文,在长平、邯两战中元气大伤。秦国东征六国的势头似乎势不可挡。

然而,秦军面前的敌人是南方的楚国。

楚国的领土从黄河一直延伸到长江。即使秦楚几经战乱,楚国的实力也每况愈下,但得益于幅员辽阔,其规模仍足以打垮来犯之敌。即使秦军已经能够在兵锋上势如破竹,但如果真的要和楚国打一场灭国之战,还是需要进行最大的投入。

但当秦王问及文武百官如何灭楚时,年轻有为的秦国大将李信显然低估了看似腐朽的楚国,声称只需二十万人就能灭楚。只有老将王建看得清形势,所以坚持用60万大军。

考虑到当时秦国的综合实力,并质疑王建的年龄,秦王认为老将王建已经开始成为"迂腐"还有"胆小"非常不满意。因此,当秦国真的发动灭楚战争时,年轻的李信和专家吴萌自然成为嬴政的首选。

事实上,早在楚汉战争之前,李信就已经在灭赵伐燕的战争中表现出了充分的军事才能。但纵观楚汉战争之前的几场战争,李信并没有统筹全局的经验:赵国战争时,主力的统帅权还在老将王建手中,李信只是率队与王建完成了对赵国的包围;在伐燕的同时,李信率先出兵入燕,堪称先锋。

所以当李信二十万大军入侵楚国的时候,其本身的勇猛和秦军的战斗力自然是压倒性的。但是,当我们清楚地了解李信的行军方式时,就不难发现他犯了兵家的大忌——后方不稳。

起初,秦军从颍川县出发,向南攻打平舆(今河南省)和秦艽(今安徽省西北部),均大获全胜。可见,如果正面冲突,楚军没有太大胜算。但是就在李信取了团练(今湖北襄阳),准备与吴萌会师为城父(今安徽亳州)的时候,常平君突然在永帝发动起义,切断了李信的后路。与此同时,楚跟随项燕的军队在李信的军队后面,终于出其不意的拿下了李信,一下子把秦军杀的不知所措,节节败退。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李信的莽撞和对后方护卫的疏忽,才导致他损失如此惨重。

被这一败,嬴政不得不亲自来到王建的家乡找到他,请他率军攻楚。但在秦王面前,王建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60万大军,只能多,不能少。

为了统一计划,嬴政不得不同意王建的要求。公元前224年,王建和吴萌率领60万大军南下攻打楚国,秦王亲自到巴商送行。要知道,当时秦国能调动的军队也就一百万多一点。这60万人除了各地的防卫力量和镇守燕齐的军队,几乎是秦国留下的全部家当。秦王嬴政第一次灭楚选择了李信二十万大军的计划,正是这个原因。

王建这次之所以坚持以60万大军灭楚,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楚国的军事潜力不可低估。

虽然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的国力已经居各国之首,但是占据大片领土的楚国还是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与秦军抗衡的,楚国以前是蛮荒之地,大多数楚人都是坚韧勇敢的战斗着。如果秦军不能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它可能会像李信一样再次被打败。但在统一的征途上,嬴政经不起第二次挫折。

所以,为了确保胜利,王建更加明白,必须以最强大的力量压楚。以楚国的疆域和人力,就算有一百万楚人抵抗秦军也不足为奇,李信想用二十万人彻底碾压楚国无异于痴心妄想。

2.攻城容易,守城难。

在李信攻打楚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二十万秦军确实已经可以轻松打开楚国的大门,而且即使李信和蒙武兵兵分两路,也可以快速攻打楚国。这样一来,秦军攻打楚国并夺取城池就不难了。很难守住这些城市,同时还要挡住楚军的反击。

要知道,灭楚行动不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不是为了得到一城一池,而是一场灭国的战争,一场可以将整个楚国版图完全纳入秦国版图的全方位战争。基于这些原因,秦军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正面杀敌,保卫后方,保护粮道,侦察敌情...如果只有20万人要照顾楚国辽阔的疆域,恐怕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忙不过来。

3.楚军胜利了,士气高涨。

如果说在李信入侵之前,王建的要求只是他个人的想法,那么在李信入侵楚国之后,王建的要求就更加坚定了。就像春秋战国的数百次远征一样,军队的士气对其作战能力至关重要。楚人刚刚在项燕的带领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如果秦军不大举进攻,秦国军队士气低落,将会再次溃败。

而王建入楚时,为了避免像李信那样轻装前进,从而避免项燕主力的尾随突袭或分割围剿,尽管率领60万大军,也不是第一次与楚军交战。相反,王健的秦军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一个攻击者。他们在营地建了一堵高墙,日复一日地练习。就算楚军在大门口喊了好几天,也没有人回应。当然,这并不是说王建懒,而是他能看到楚军强大的士气,明白仓促进攻的后果。

的确,王坚的担忧和考虑是正确的。楚国听说又来进攻,再次动员军队抵抗。然而,秦军的坚持却让楚人无可奈何。甚至,秦军士兵还在营房里玩了一种扔石头的游戏来锻炼身体,不管储君怎么叫,就是不理它。

常言道,"外行看指挥,内行看后勤",秦军这次以强大的后勤力量,和储君进行了长期的消耗战。储君面对秦军的高墙束手无策,而秦军已经出城,只是坚持住了。最后楚军粮草难以为继,项燕只好下令大军东撤。

就在这时,王建抓住战机,果断出击,追击撤退的楚军。此时楚军的士气和体力已经消耗殆尽,根本打不起来。这么快,秦军就踩过了楚军的主力,然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横扫了整个楚国。

标签: 楚国王建秦国

更多文章

  • 英语六级作文(英语六级作文题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学位,作文,以及

    2022英语六级作文亲爱的方:我明白你现在进退两难。尽管如此多的毕业生渴望踏上他们的工作生活之路,但仍有一些人宁愿在获得另一个学位后开始新的生活,为进入社会做更好的准备。在我看来,后者更令人钦佩。这些年你的所有课程都很好,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在校园里再呆两三年,你应该坚持下去。在当今社会,你能获得的成就

  • 东汉时期的隐士严尊是一个怎样的人?阎尊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个,严尊,老庄

    西汉末年,有这样一位著名的隐士。他和刘秀是同班同学,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后来,刘秀打败了王莽,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光武帝多次招募他,希望一起共事,但他一再拒绝,最后选择隐退。这个人就是阎尊。也许大部分朋友对严尊并不熟悉,但在古代信息传播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严尊的退役仍能被世人铭记,这其中必定有他的过人之

  • 李自成是怎么死的竟是被几个农民误杀的?(李自成最后在哪里被当地农民杀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自成,大顺,崇祯

    李自成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蔺王李自成作为明末非常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在当时影响很大,而且有勇有谋,对明朝和清军来说都是难以对付的对手。然而历史上如此著名的人物,最终却被几个村民误杀。发生了什么事?李自成是怎么死的?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吧。1.明末的局势没有李自成,明朝可能就在崇祯皇帝手里了。明末军

  • 范蠡经商之道的精髓启发了后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范蠡,青岛,张瑞敏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不仅是军事家,还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而且他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对一起赚钱非常精准。对于范蠡的商业能力来说,这真是令人惊叹。那么,范蠡做生意的精髓是什么呢?这些真理对后代有什么启示?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1.范蠡做生意的精髓经营之道一:抓住商机范蠡有非常敏

  • 嵇康之死的原因是什么(嵇康是谁处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鲁迅,一个

    说起嵇康,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都会很陌生。嵇康是竹林七贤之首。他可以说是文学史上最帅的男人,也是历史文人中最尴尬的一个。因为他的刚毅和激越,因为他的不屈和刚毅。所以,大诗人李白有句诗:"谁传《广陵散》,却哭莽山骨。"他哭的是嵇康打广陵散告别人世,是文学史上最壮烈的悲剧之一。嵇康为什么会死,隐藏了多

  • 清朝的试婚格格在试婚后之后会怎么办?(清朝格格出嫁前要试婚)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格格,徐家,皇室

    说到清代的试婚,其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传说,但还是有人相信,还有很多相关的故事。所以有人问,清朝的这种试婚,试婚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朝鲜的试婚叫"格格"其实只是御格格的一个xing用具。试婚成功后,大多数格格不会感激,反而会恨;如果试婚不成功,试婚的命运会比

  • 邹靖是谁?三国邹靖是怎么死的揭秘(三国邹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其实,胡人

    说到三国时期的邹靖,其实应该没有人认识他,但其实这个人名气很大,对当时的刘备和三国的人才选拔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他是谁?他是怎么死的?这样一个三国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跟随边肖揭示分析,看看!邹静其实以为有这个名字的人会很多,其实不多。这里要告诉你的人,其实是三国时期的。三国时期,有一

  • 希特勒是奥地利人。为什么他能成为德国国家元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希特勒,德国,奥地利

    说起阿道夫·希特勒,这绝对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稍微了解他的朋友都知道,奥地利小镇布瑙是希特勒的出生地,是真正的奥地利土著。但有趣的是,这个奥地利人最终成为了德国的领袖,甚至指挥德军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二战。那么德国人怎么能允许一个外国人成为自己的领袖,向世界发动战争呢?希特勒作为奥地利公

  • 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硕,公主,建宁

    建宁公主是金庸小说《鹿王》中的虚构人物。在这部小说中,建宁的主人是主人公韦小宝的七个妻子之一,具有桀骜不驯、泼辣大胆的性格。无论是在金庸的小说《鹿邑公爵》中,还是在相关的影视作品中,比如周星驰主演的电影《鹿邑公爵》,建宁公主都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并没有和在一起,而是和结婚并生

  • 孟母是指谁的母亲?孟母人物简介(孟母是谁的母亲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孟子,母亲,教子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为"亚圣"。当然,孟子的成就离不开孟母的教育,而且还有"昨天,孟母选择了它的邻国"大家都知道"孟母的三大运动"故事,其实孟母不仅是一个重视教育,善于教育的母亲,也是一个明白是非的婆婆。孟母简介ZhǎngMu,相传生于战国时期的晋国(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