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世界长达276年。自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中原地区很快落入满人手中。
在清朝建立之前,汉族人民经历过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无论是南北朝时期的各族胡人作乱,还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下,汉人地位低
下,饱受外族欺凌,各种反抗斗争不断。
但是为什么到了清朝,女真再次崛起,统治全国的时候,却没有出现三亿汉人的大规模起义?
满清入关后,旗号只有300万左右。如果汉人想造反,他们不可能打败满人。但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反清复辟活动谋取私利外,汉人并没有反抗满清朝廷。
276年,汉人与满人相处越来越融洽,他们真心向满清皇帝投降,但没有抵抗,原因有以下四点。
1、实力的差异
女真人原本是游牧民族,生长在自然条件不太好的东北。她从小擅长骑射功夫,身体健壮。
汉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多读圣贤之书,君子动口不动手。汉人知书识礼,却在战争中败于满人。
女真人并不是第一次入侵汉人的领土。宋朝时,金人大举入侵,北宋灭亡,留下了靖康的千古耻辱。
南宋虽然自己报仇,但是依靠的是蒙古人的力量。没有外力的帮助,就算岳飞这样的抗金名将没有死,也未必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努尔哈赤攻打明朝的时候,汉人已经很弱了。崇祯皇帝打不过皇太极和李自成的几十万大顺军,也打不过皇太极和多尔衮。
明朝灭亡后,刚刚经历了外患内忧双重打击的汉人无力再与清军对抗。人民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来休养生息,所以他们不会再打仗了。
2.汉族人没有受到特别的歧视。
清军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并没有为难汉人。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多次减免赋税,惠民。
康熙帝继位后,延续了减免赋税的政策,大兴水利等国家基础设施,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能吃饱穿暖,不管谁坐上了故宫的宝座。
清朝的八旗制度包含了汉军的旗帜,很大一部分汉人地位提高了,有利可图,不会自己去破坏来之不易的权力和财富。
再加上满汉能的异族通婚,两个民族也结过几次婚,越来越融合了。而且满族皇族贵族带头娶汉人女子为妻。
汉族女性虽然不能落后,但在宫中还是可以升到很高的位置的。先例一开,大家都盼着攀上御枝,支持都来不及了。谁还有心思反对清朝的统治?
3.满语汉化程度很高。
虽然女真人一开始很俗,但是她们一直在学习汉文化,哪怕是学习外国人来控制她们,至少她们是真正接受汉文化的。相比之下,在元朝,很少有皇帝愿意汉化。
满族皇室必须学习中国文化。在皇族的带领下,蒙古人为了讨好皇族,纷纷效仿。在一定程度上,满族可以算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功臣。
占领一个国家最先进的方法是用当地人民自己的文化同化他们。满清虽然是逆向操作,但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因为他们在融入汉族的同时,也赢得了汉族人民的心。
而且满人入关后直接继承了明制,没有改变汉人的习俗,继续用原有的魔法统治汉人,让汉人真正感受到了满人的认同,自然减少了汉人反抗的借口。
4.汉人也可以参政。
南北朝时期,在胡人建立的国家下,汉人几乎没有地位。元朝时,汉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处处被打压。
但在清朝,皇帝是用科举来公平选拔朝廷官员的。汉族人和满族人一样,能够参与和讨论国家大事,主人的心态没有丧失。那么谁愿意看到自己保存下来的成果被推翻呢?
满人很聪明,汉人的数量比满人多得多,用汉人治理汉人的土地更合适。只要权力集中在皇帝手里,汉人就掀不起风浪。而且汉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才能,用他们来帮助管理政治也不亏。
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清朝建国初期不重用汉族官员,但逐渐明白这个道理后,逐渐允许汉族官员在朝掌权。
康熙皇帝甚至给汉人开了绿灯。在科举考试中,满人被禁止考前三名,把所有的机会都留给了汉人。
这种善意极大地改变了多年来汉人对少数民族的负面印象,为满清朝廷更加努力。
满清推行“汉人一家亲”政策,依靠300万满人,维系了3亿汉人。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在政治手段上非常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