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卢绾功劳不大却被刘邦封为王,为什么他后来还是反叛了?-趣历史网

卢绾功劳不大却被刘邦封为王,为什么他后来还是反叛了?-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41 更新时间:2023/12/4 21:50:36

卢绾(wǎn),汉朝开国功臣、异姓诸侯王之一,是刘邦的同窗与发小,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深得刘邦的信任。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卢绾和刘邦的关系很好,刘邦打天下时,团队中就属卢绾的位置特别,刘邦对他很照顾。卢绾和刘邦的友情很深,他们是发小,在沛县时两人就是挚友。

卢绾的功劳虽不大,却还是封了王,享尽了荣华富贵。可惜,卢绾还是被汉朝初年的政治风暴波及,选择了投降匈奴。

那么卢绾和刘邦的关系究竟如何?刘邦把功劳不大的卢绾封为王,为何他还会反叛刘邦呢?

卢绾的生平和经历

卢绾是泗水郡人士,和刘邦从小一起玩耍,是地地道道的发小。两家人祖祖辈辈关系都很好,两人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出生那天两家人高高兴兴地喝酒庆祝,说两家人是世交也不为过。

长大后卢绾和刘邦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感情非常深。刘邦是个淘气鬼,经常闯祸,卢绾多次帮助他躲过了惩罚。后来刘邦起兵反秦,卢绾顺理成章成了心腹和幕僚。在楚汉战争中,卢绾和刘邦密切协作,同心协力打了一场场胜仗,最终拿下了天下。

刘邦称帝后,卢绾是唯一一个被授权随意进出皇宫的大臣,刘邦像弟弟一样信任卢绾,经常传秘密文件给他。汉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刘邦率领卢绾,刘贾等人攻打叛乱的北方燕王,将燕王平定后,刘邦接机封卢绾为新的北方燕王。

卢绾功劳不大,为何能封王

卢绾才能平平,执行力也不强,也说不上多机灵,可为什么能得到刘邦的多方照顾。甚至不顾其他大臣的意见,执意要封卢绾为王呢?

总体上有两个原因。首先,刘邦和卢绾的友谊基础深厚,他们家算是世交,两人又从小一起长大,发小之情极其深厚。卢绾和刘邦的父亲辈就形同兄弟。

在秦朝,户籍制度非常严,一个人没有通关文牒到处跑,被官府发现轻则发配,重则砍头。所以秦朝时期,一个乡里的人几辈都不离开故土,可谓鸡犬相闻。刘邦家和卢绾家的距离很近,又一起在乡里的行政机构做事,两家人一直相互帮扶,相互照顾,感情自然很好。

好像是天意,卢绾和刘邦还是同一天出生的,这让两家人又多了一个有趣的共同点。卢绾和刘邦在小时候,家人就很喜欢看他们一起玩,两人的友谊可见一斑。

两人一起掏鸟窝,一起摸鱼,一起抓泥鳅。开始读书后同在一个私塾上课,在同一个老师的监督下学习。我们知道同窗之谊是很难得的,两人还兼有发小之谊,这样的感情自然极其珍贵。刘邦对卢绾的感情不仅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真心以待的兄弟情谊。总之,刘邦和卢绾不仅是上下级关系,更有着亲生兄弟都未必有的深厚情感。

在生活中,有时亲生兄弟反而没有多深的感情,只是因为手足之情而相互爱护。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知心朋友,反而成了自己最信任的伙伴,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很普遍。

其次,刘邦在南征北战中和卢绾同心协力,战胜了强大的项羽集团,因此对卢绾的信任变得更深。

刘邦本是沛县的亭长,从那个时候起卢绾就跟在刘邦后面,像一个小弟弟一样。刘邦做人不拘小节,和所有人都能打成一片。

在秦朝的户籍制度管理下,刘邦刚起步时的核心团队成员就那么几个,卢绾就是其中之一。

刘邦的势力逐渐扩大后,和项羽展开长达4年的争霸战,卢绾一路追随,没有任何怨言和牢骚。

跟着刘邦从攻进咸阳,赴鸿门宴,和项羽最后的角逐,这一系列事情卢绾都有参与,可谓元老中的元老。我们知道,一个团队中就算后来者的才能更高,可元老的位置始终更重要。

历史上总是将刘邦描述成一个为权力不足手段的人,可从实际角度来说,刘邦的策略更接地气,在用人和指挥上比项羽更有王者的气魄。从卢绾被封王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刘邦其实是很富感情的人。

同时另外一个原因是,卢绾对刘邦不构成威胁,以刘邦的精明,只要卢绾有一点二心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和卢绾的朝夕相处,使刘邦对他极其了解,刘邦知道卢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想的无非是荣华富贵。这样一个没有威胁又很可爱的朋友,刘邦自然会给他很多封赏,被封为王也就不奇怪了。

卢绾为何背叛刘邦

那么卢绾为何最后又叛变了呢?公元前194年,代地出现叛乱,刘邦派卢绾去平叛。为了切断代地向匈奴求援的路线,卢绾派使臣进入匈奴地区,散布代地的叛乱已经结束的消息。

使臣进入匈奴地区要先经过燕国,燕国的封王臧衍做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它对使臣说:“如果将代地的叛乱平定下来,谁知道刘邦接下来又要平定谁,大家对汉朝都有功劳,为什么说好封赏的地又要拿回去呢?”

臧衍继续说:“既然大家的地都可能被刘邦拿回去,那么卢绾来攻打代地又有什么意义,不如养寇自重来得好。”使臣听后觉得很在理,于是回去告诉卢绾。卢绾本来就没什么才能,听了臧衍这番话心里犹豫了。

那段时间刘邦平定异姓王的行动很频繁,说不准哪天卢绾也要被清算。他越想越觉得可怕,于是派使臣和匈奴人商量,还专门护送代地的首领去匈奴地区,试图不用武力解决问题。其目的是让汉朝边境常年处于混乱状态,这样刘邦就没有精力管其他封王了。

这么一搞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公元193年代地的叛乱终于平定。代地的首领为了保全自己把什么事都招了出来,包括卢绾养寇自重的事。刘邦知道后很不高兴,可毕竟卢绾是自己的小兄弟,他没有惩罚卢绾,只将他臭骂了一顿。

刘邦越想越觉得不妥,如果藩王都和自己同床异梦,要是被匈奴利用了怎么办,生性多疑的他派人去调查卢绾和匈奴的事。卢绾知道刘邦在调查这件事,心里不由地紧张了起来。

要知道,此时开国功臣已经被清算过好几轮,每次人们都觉得杀戮要结束了,新的一轮清算又开始。

卢绾的恐惧是有原因的,刘邦又因为生病将国事都让吕后处理,吕后的残忍是出了名的。卢绾多次称病不去见皇上,刘邦知道卢绾装病后很不高兴。卢绾的异常让大臣和宦官都觉得可疑,可刘邦还是很信任他。

只是轻轻地问了句:“难道,卢绾真的反了?”经过好几个月的调查,刘邦依旧找不到卢绾和代地首领串通来骗他的原因。几经考虑后,刘邦派樊哙去攻打卢绾,大军来到卢绾的封地后,卢绾和樊哙多次沟通。

樊哙说只要回京城说明情况就没事了,卢绾和樊哙沟通了好几个月,终于把事情弄清楚了,可此时刘邦却去世了。卢绾知道后痛哭流涕,说自己再也无法得到刘邦的原谅,而吕后也一定会接机除掉他,所以只好带着军队投降匈奴。

卢绾之所以投降匈奴,主要是因为害怕,毕竟刘邦清算旧臣的手段太过残忍。试想,对自己南征北战多年的功臣说杀就杀,那自己的位置不是也很危险吗?

如果卢绾真的和刘邦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刘邦很可能会给他机会,只可惜他没有这样的勇气,错失了最佳的机会,只能在异乡度过自己的余年。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春申君做了一件糊涂事,由此产生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许衡曾说:“战国之四君,其可称者,唯一春申耳。至如孟尝、平原、信陵三子,乃尸位素餐者也。”在许衡看来,战国四公子中只有春申君黄歇才算名副其实。既然能被称为“君子”,不仅要有与之匹配的才能,更要有品德,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晚年曾沉迷于酒色,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在长平之战前曾“利令智昏”

  • 嘉庆上位不久就弄死了和珅 嘉庆又是怎么对待纪晓岚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乾隆驾崩仅15天,嘉庆就立刻赐死和珅,他又是如何对待纪晓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很多人就算没有看过,一定听说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在这里面,乾隆,和珅,纪晓岚三人之间互动不断,被观众戏称为铁三角。这种基于史实的戏说,使得大家对历史分外感兴趣,历史上乾

  • 南宋对金战争已经取得了很大优势,为什么赵构还要求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小伙伴疑惑不解,为什么南宋军队在对金国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赵构选择了杀掉岳飞,谋求与金国议和之路呢?其实啊,这要从赵构本人的性格说起。或许有人认为,赵国一定要杀掉岳飞是因为其“迎回二圣”的政治主张。但其实,岳飞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战的口号而已,而且要救回二帝谈何容易,就算救

  • 黄歇将怀孕妻子送给无法生育的楚考烈王,由此产生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曾任楚相。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国的王孙嬴异人在赵国做质子八年,期间遇上了前来做买卖的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看出嬴异人是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奇货

  • 为什么会发生松锦之战?松锦之战的起因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为什么会发生松锦之战?这场战争是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松锦之战开始于清军围困锦州,结束于松山城被清兵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

  • 魏征为什么当面讽刺唐太宗是“只哭媳妇不哭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祖李渊去世时,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罕见地

  • 唐高宗为什么要下令重新开启大明宫的修建工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放弃已有的太极宫而重新修

  • 为何单论“立嫡以长”的礼法,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个错误?-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为何说袁绍再多活几年,曹操恐怕很难找到进攻机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袁绍多活几年的话,曹操为什么很难快速平定北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的群雄之中,除了曹操、刘备、孙氏父子这曹魏、蜀汉、东吴

  • 李靖也立了不少战功,为什么差点两次被李渊杀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高祖李渊当年为什么两次想要杀死“大唐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