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真实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历史上真实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02 更新时间:2023/12/31 20:55:26

历史上真实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田氏代齐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鸠占鹊巢的故事。

话说当年陈国内乱,国君的一个儿子跑到了齐国,被齐桓公重用。此后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之后,这个外来户逐渐发展壮大,先是和齐国内部几个大氏族,联手削弱宗室,然后又击败了这几个大氏族,彻底独掌大权,最终取而代之,成了新的齐国国君。

这个过程,说起来虽然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持续了近三百年的时间,中间发生了无数传奇的故事。而田氏代齐的整个过程,大体上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田氏入齐。

春秋初期,中原地区的大国陈国,曾经围绕着国君的宝座,发生过一场严重的内斗。当时陈国的国君陈桓公病重,他的弟弟趁机干掉了陈桓公所立的太子,然后在陈桓公死后夺取了国君的宝座,史称陈废公。但之后不久,陈桓公的三个儿子,又设计干掉陈废公。

陈废公被干掉之后,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兄弟三人先后做了国君,分别是陈厉公、陈庄公以及陈宣公。至于说为什么是兄弟相传,而不是父子继承,这个原因史书上基本没什么记载。我们只知道,兄弟三人的传承,应该是比较和平的,而不是弟弟弑杀哥哥然后夺权。

这场兄弟相传,虽然比较和平,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兄弟三人都做过国君,那他们的后人,是不是都具有合法继承国君宝座的权力呢?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最终,到了小弟陈宣公在位的时候,陈宣公就直接立了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至于他的两个哥哥的儿子,那就只能变成旁支了。

在这些失去继承权的国君后代当中,有一个叫陈完的人比较特殊。这个陈完是三兄弟当中首先做国君的那个陈厉公的儿子。如果陈厉公可以多活几年,说不定也就没有什么兄终弟及的事情,而是直接由陈完或者陈完的兄弟来继承国君之位了。但可惜的是,既然国君的宝座已经丢掉了,那陈完自然也就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卿大夫了。

对此,陈完倒是也没太过在意,直接认命了。所以陈完长大之后,一直努力工作,非常有才能。在整个陈国,名声都很不错。另外,陈完和陈宣公的儿子,也就是那位当时被陈宣公立为太子的堂兄弟,关系非常不错。

如果剧情正常发展下去,陈完大概会成为一代贤臣,虽然没能继承国君的位置,但还是可以好好辅佐自己的堂兄弟,做出一番事业。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后来陈宣公晚年的时候,色令智昏,竟然打算废掉太子,改立自己另外一个宠妾的儿子做太子。

但问题是,当时这位太子和陈完交好,在国内非常有实力。就算是陈宣公本人,也不是动动嘴就能轻易废黜的。再加上这个过程当中,又有奸臣从中作梗,导致陈宣公误以为太子和陈完交好,是打算造反推翻自己。所以最终,陈宣公直接下令,干掉了太子。

随着太子被杀,陈完的处境,瞬间就尴尬了起来。

当时的陈完,继续留在陈国,肯定会被自己的叔叔陈宣公直接铲除。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家人,陈完不得不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陈国,逃往了齐国避难。

之所以要逃往齐国,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齐国,正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此时的齐国,已经成了列国之中公认的霸主。只有这样的齐国,才有实力庇护陈完一家。而陈完逃到齐国之后,齐桓公也展现出了自己的霸主气度,直接收留了陈完一家。

非但如此,面对逃难的陈完,齐桓公还直接表示,要让陈完做齐国的上卿。面对齐桓公的好意,陈完直接表示,自己没有能力接受,最后只是接受了工正的官职,负责管理齐国的工匠。这个官职,在齐国内部虽然不算低,但也不像上卿那么高。

不得不说,陈完的这个决定,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当时陈完是从陈国逃难到齐国,自身根基未稳。如果这个时候,陈完贸然接受任命,成为齐国内部的高层,势必要侵占其他齐国大氏族的利益,很容易引来其他家族的排斥。一旦被排斥,陈完家族想要在齐国扎根,恐怕就很困难了。

正是因为陈完的这招以退为进,陈完家族也得以顺利留在了齐国。而且,留在齐国之后,陈完还顺便给自己家族改了氏,由陈氏改为了田氏。

这里我们要稍稍解释一下,先秦时期的姓氏,和我们后来姓氏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简单来说,姓指的是人继承的始祖关系,而氏则是同一始祖的后人,后来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到了不同地方,组成了不同的氏族。

之所以会有这样复杂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母系社会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固定的婚配关系,导致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母亲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所以就用姓这个东西,来确定自己母系这一脉上面的先祖到底都是谁,避免近亲结婚之类的问题。而进入父系社会之后,姓的制度也同样延续了下来,继续作为区别先祖的标志。

但问题是,后来在发展当中,大家渐渐发现,太多人都是一个始祖。比如炎帝黄帝,后世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是他们的后代。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单纯的姓已经很难再进行区别了,所以氏就开始逐渐普及。就算是同一个始祖,生活到了不同的地方,本身的氏也会截然不同。

比如陈完一家,他们的姓其实是姓妫,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八个姓之一。妫姓一脉的后裔很多,而陈国这个分支,因为封国的名字叫做陈,所以这一支的氏就被称之为陈氏。

而到了齐国之后,既然陈完一家,已经转移到了陈国以外的地方生活,氏自然也就可以变一变了。至于说为什么会由陈氏改为田氏,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按照当时的口音,陈这个字和田这个字的念法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这就是一个音同字不同的说法。

总之,到了齐国之后,陈完一家变成了田完一家,并且彻底扎下根来。从这时开始,齐国的田氏一族开始出现,并且在此后的上百年时间里,逐渐成为了齐国的大氏族。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齐桓公这次好心接纳,后来竟然会让自己的后人,直接丢掉了整个齐国。

随着齐国田氏正式出现,接下来田氏代齐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壮大阶段。

从田完入齐开始,此后的122年当中,田氏历经五代家主,逐渐成了齐国的大氏族。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齐国更是换了九位国君。而到了第五代之后,因为多次联姻,田家的关系和齐国国君这一脉,已经非常近了。双方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同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之后,这时的田氏,自身力量已经极为强大。到了这个时候,田氏再想继续壮大下去,就势必要侵占齐国宗室占据的那块蛋糕。所以,到了田家第六代家主在位的时候,田氏代齐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叫做争权。

此时已经极为强大的田氏,再想继续壮大下去,就势必要和齐国宗室竞争。毕竟,齐国本身就那么大,这种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

而当时的齐国宗室当中,有三个氏族可以被称之为齐国宗室,分别是吕氏、高氏以及国氏。这三个氏族的姓,都是姓姜,都是当年那位姜太公的后人。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当中,高氏和国氏逐渐成了远房偏支,而吕氏这一脉,则是继续继承国君之位。

对于此时的田氏来说,想要继续壮大,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压高氏和国氏,从这两个姜太公的后代偏支手中,争夺更多的利益。

在这场斗争当中,田氏首先拿出来的手段,叫做争取民心。当时的田氏,使用各种手段,大肆宣扬田氏的恩德,让齐国百姓对田氏的印象越来越好。比如说,对待下面的佃农,贷款给下面的佃农,有大斗贷出。回收贷款的时候,则是用小斗收回,以此来让利于民,收买民心。

这种手段,听起来似乎不怎么高明,但确实非常有效。而当时田氏的这种做法,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忌惮。这其中,就包括当时的齐国头号政治家晏婴,也就是后世常常说起的那位晏子。尤其是晏子使楚这个故事,更是被直接写入了我们目前的课本,所以大家基本上都知道晏子。

晏子掌权的时候,就曾注意到田氏的这些举动。当时晏子就明确表示,如果让田氏再这么搞下去,齐国迟早会被田氏收入囊中。然而当时在位的齐景公,对此却不以为意,并没有采纳晏子的建议。只是用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手段,来对田氏进行限制。但这些手段,最后显然都没有任何用处。

最关键的是,田家自身也比较争气,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那位大名鼎鼎的田穰苴。这可是曾经留下了一部《司马法》,后来被抬进武庙直接被奉为武庙十哲之一的存在。而当时的田穰苴,其实只是田家内部众多的杰出者之一。

对于这样的田家,齐国宗室自然更没办法打压了。

就这样,经过齐景公这个时代的发展之后,田氏一族彻底发达了,逐渐到了齐国宗室都无法压制的地步。

而齐景公去世之后,因为他的嫡长子先一步去世,而齐景公临死之前,又立自己一个宠妾的儿子做太子,而这个宠妾的儿子又比较年幼,所以齐国一度出现了主少国疑的局面。趁着齐国内部暂时内政不稳的机会,当时的田氏家主田乞,通过一系列高超的手腕,挑起了齐国内乱,最终成功驱逐了国氏和高氏。

再之后,田乞又从国外接回了齐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重新拥立为国君。经过这场动乱之后,田氏不但成功解决了高氏和国氏,让齐国宗室最得力的两个支持氏族,自此逐渐消失。而且,新上位的齐国国君,对田氏还需要感恩戴德。

就这样,田氏一族逐渐掌握了齐国的大权,并且开始操纵权柄,架空齐国国君。等到田乞去世,到了田家的第七代家主田常掌权的时候,田家已经可以直接发动武装政变,逼得齐简公不得不逃离齐国,最后还被田家人追上来给杀了。

堂堂齐国国君,被自己国内的氏族逼得逃走,最后还被杀了。显然,此时的田氏,在齐国内部已经拥有了难以想象的威势和声望。至于齐国国君这一脉,已经被彻底架空了。

随着齐简公被杀,田氏彻底掌握了齐国的大权。此后几十年里,田氏虽然依旧拥立吕氏的后裔做国君,但却开始在整个齐国内部,到处安插田氏的族人。齐国内部几乎所有城池的大夫,都是田家人。

到了这个时候,争权这个阶段,已经算是大功告成了。所以接下来,田氏也进入了第四个阶段,那就是正式取代吕氏,成为齐国新的宗室。

如果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当一个权臣或者一个家族,已经可以掌控全国,甚至连国内每一个城城主,都已经是自家人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改朝换代似乎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仿佛只要说句话就行。

但问题是,在先秦时代,这恐怕还真行不通。因为当时的规则,和后世有点不太一样。

经过八代人的奋斗之后,田氏虽然已经彻底掌控了整个齐国,实际上已经成了齐国新的统治者。但到了这个时候,田氏还是没能得到其他诸侯国的承认。

如果田氏贸然废了齐国国君,很容易会引来其他诸侯国的围攻。因为篡位这件事,是不被当时的规则所接受的。其他强大的诸侯国,也完全可以借此为理由,插手齐国内政,甚至直接率兵攻入齐国,彻底灭了田氏一族。

此时的田氏,虽然在齐国内部,可以算是一手遮天。但要想要挡住其他诸侯国的进攻,还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第四个阶段,田氏的主要任务,就是取得其他诸侯国的承认,直到最后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合法的取代齐国宗室。

想要取得其他诸侯国的承认,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这个过程,前后持续了整整近七十年的时间。不过,在这七十年当中,有一件事的发生,对田氏带齐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这件事,就是三家分晋。

和齐国一样,同样作为中原大国的晋国,在春秋末期的时候,也出现了权臣占据国家的问题。齐国还只是出了田氏一家,晋国却出了好几个大氏族。而这些大氏族经过多年的混战之后,最后由韩赵魏三家胜出。因为这三家的实力差不多,整体上都无法奈何对方,所以三方干脆直接联手,共同瓜分晋国。

韩赵魏这三家,想要瓜分晋国,继而自立为诸侯,同样也会遇到田氏面对的问题,无法得到其他诸侯的承认。所以,在这之后,田氏便和韩赵魏这三家,开始频繁来往,相互支持,共同谋求诸侯的位置。

除此之外,田氏也开始向外发动战争,利用齐国的强大军力,逼迫其他小诸侯国,不得不承认田氏对齐国的控制权。

就这样,又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这期间韩赵魏三家又先行一步,逼迫周天子承认他们的诸侯地位,给田氏带齐做了一个好榜样。就在韩赵魏三家被正式册封的两年之前,田氏已经把齐国的国君,转移到了海上一个小岛,只留了一座城作为姜家的封邑。至于剩下的齐国,则是完全由田氏控制。

即便如此,田氏仍是不肯放心,此后又努力了十多年的时间,争取到更多的诸侯国认可。最终,在公元前387年,田氏通过魏国国君,向周天子表达了自己自立的想法。此时的周天子,面对强大的田氏,也无可奈何,只能做一个顺水人情,彻底承认了田氏继承齐国。

就这样,随着周天子的册封完成,田氏也彻底鸠占鹊巢,成为了齐国新的宗室。

纵观整个田氏代齐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田氏能够占据齐国,完全就是一个鸠占鹊巢的行为。如果当年齐桓公没有接纳陈完,或者齐景公全力打压田家,田氏最后都不可能取代齐国。

至于说田氏为什么能成功占据齐国,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除了田家几代人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春秋战国交替的时代,传统的井田制彻底瓦解,社会进行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谁能取得更多的人支持,谁就能占据更多的生产力,谁就能成为新的诸侯。至于传统的礼乐制度,在这个时代,早已经彻底失效了。

而田氏一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争夺了更多的民心,以及诸侯们的支持。最后能成功占据整个齐国,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项羽过早对宋义下手,导致了什么后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巨鹿之战的巨大成功,使项羽的个人威望达到顶峰。但实际上,项

  • 古代打仗为什么多选择秋天 打秋风又是什么意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为何总是在秋天打仗?打秋风是什么意思?打仗之前为何用大粪涂抹箭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为什么古代大多数在秋天打仗,就像辛弃疾所说的沙场秋点兵,其实这还是很有道理的。首先是符合季节,秋天天气不冷也不热,也较少有蚊虫的滋扰,秋高气爽也适合马匹的

  • 苏洵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六国论》?对后世有何启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苏洵的远见卓识,越过千年时光,依旧闪闪发光,引人深思,那么,苏洵是在什么样的背景

  • 赵匡胤的心腹是谁?为什么不去拥护他儿子登基为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一般开国皇帝都有很多心腹大臣,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是谁?他的心腹大臣们并没有拥护他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与赵光义争夺皇位。这又是为什么呢?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五十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一起喝酒,第二天清晨,万岁殿的内侍们像往常一样来服侍赵匡胤起床,却发现他已经死去多时了。赵匡胤死后,他

  • 老子一气化三清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老子一气化三清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一气化三清”最早出自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写的是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简称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

  • 老子坐骑青牛的来历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老子坐骑青牛的来历是什么吗?据说这是李老君八、九岁时收服青牛发生的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那时,太清宫南面的一座大山上,突然出现一群怪物。这怪物猛看象大象,没有象鼻子长,啼子碗口大,两角头上长,两眼似铜铃,一叫惊虎狼。人们称它为神牛,这神牛凶猛得很,见物咬物,见人吃

  • 老子出世的故事有多离奇?老子出世故事介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老子是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一般像这样的伟人,出生必定离奇古怪,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来看看吧。春秋时期,鹿邑名叫苦县。城东十里有个村庄,叫曲仁里。村前有条象小河一样的赖乡沟。沟水清凌凌,两岸有很多李子树。沟边有一户人家,这家有

  • 传说老子升入仙界之后,他是怎么收徒弟的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传说老子升入仙界之后,他是怎么收徒弟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话说老子升入仙界后,积极的想为仙界做些事情,于是他发现天庭虽然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却缺乏两样很关键的东西,仙丹与法宝。神仙应该有可以迅速恢复元气、增进修为的灵丹来帮助

  • 上古神话中最懂得兵法的九天玄女有多能打?-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上古神话中最懂得兵法的九天玄女有多能打?她在我国一些古典小说中,也常常会出现,成为了书中帮助正义除暴的应命女仙,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比如,她曾帮助过黄帝战蚩尤、帮助过越国灭吴国、在《薛仁贵征东》中也出现过、也曾授宋江、刘伯温、唐赛儿兵书等等。九天玄女,又名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

  • 道教神仙中玉皇大帝是地位最高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道教神仙中玉皇大帝是地位最高的吗?玉皇大帝是道教神话中至高无上之神、诸天宗王、穹苍圣主,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玉皇大帝,尊号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上玉皇、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