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坎坷?-趣历史网

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坎坷?-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17 更新时间:2023/12/24 3:01:30

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宋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史书、民间和历史研究者都公认的完人,也是宋朝三百年历史中,唯一的操守和品行被所有人认可的人,他就是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的北宋名臣范仲淹。

《宋史·范仲淹列传》在最后对他的评语中,也追捧得相当高,但在历史上,范仲淹做人相当成功,成为一代道德楷模,可做官却比较失败,虽然一度担任过宰执,主持变法,却因方法不得当,被守旧派大臣及勋贵抵制,以至于很快就失败了,造成了晚年的漂泊。

范仲淹一生数度被贬斥,早在宋仁宗天圣年间,皇太后刘娥临朝称制的时候,当时还只是七品芝麻官的范仲淹就因上书劝刘娥把权力还给皇帝,而被贬斥,这还是因为宋朝到宋仁宗时期,基本上已经不杀士大夫了,否则,范仲淹那会估计就完蛋了。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刘娥驾崩,宋仁宗亲政,感叹范仲淹的才华和忠诚,把他调入汴京为官,可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因跟宰相吕夷简互相攻讦,又被贬出京城,两年后才回来,这次同样也只安稳了一年,还是因跟吕夷简的争执,于景祐三年(1036年)再次被贬斥。

这一次范仲淹被贬就稍微麻烦点,因为反吕夷简的共同目标,当时范仲淹身边已经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盟友,全是范仲淹这样的新生代士大夫,大家一拥而上的去攻击吕夷简,让宋仁宗和中立派也都有些担心,害怕成为朋党之势。

所以,即使在范仲淹遭贬后的第二年,吕夷简被罢相,也没有谁敢让范仲淹这么个刺头回朝,并在此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让他不停地换地方当官,从江西饶州调到江苏润州,再调到浙江越州,每个地方都待不了几个月就被调走,这恐怕就是所谓的磨砺。

康定元年(1040年),因边境地区西夏的压力,宋仁宗又想到了范仲淹,在回京过渡了几个月后,委派他和韩琦一起到陕西担任夏竦的副手,此后的两年中,范仲淹一直在边境修城,他的策略就是以防御为先,好水川之战时,曾拒绝了韩琦要他配合出兵的请求,结果,韩琦大败。

范仲淹在陕西任官时,从不主动进攻西夏,虽然也经历了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等战役的失败,但也有过收降羌族部落的功绩,还提拔过狄青,特别是他主张修城防御的策略,特别符合宋仁宗不轻战端的原则,而且,他也认为范仲淹磨砺够了,该重用了。

于是,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把范仲淹调回京,先升为主掌兵事的枢密副使,不久后拜为参知政事,成为北宋朝堂上的宰执之一,并把范仲淹的一批死党,如欧阳修等也陆续调回京城当谏官,准备以范仲淹为主,进行改革。

从庆历三年下半年到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的这一年半时间里,是范仲淹在北宋官场最后的辉煌了,他以宰执之身主导了宋仁宗朝唯一的一次变法,即“庆历新政”,也因为这次变法得罪了太多人,范仲淹的晚年只能一直在外漂泊。

“庆历新政”时,范仲淹拉着富弼、欧阳修、韩琦等一帮赞同变法的新生代士大夫们呕心沥血准备大干一场,却因变法的条款触动了太多官员的利益被抵制而举步维艰,最后因欧阳修的一篇《朋党论》让宋仁宗也担心了,新政终止,范仲淹又一次被贬。

此后,别说反对变法的官员,就连宋仁宗也不敢让范仲淹回京了,刚开始,范仲淹出京时,身上还挂着代表宰执地位的参知政事衔,实职也兼着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好歹还是个省部级,但没几个月后,就把宰执身份给他免了,换成了顾问性质的资政殿学士,正三品。

又过了几个月,省部级的职位也没了,实职直接降到了地市级的河南邓州知州,虚职也降成了正四品的给事中,范仲淹在邓州待了三年,政绩卓著,但朝堂上也没人敢让他回去,虚衔变成副部级的户部侍郎,然后调到山东青州继续做知州,过了一年,范仲淹因病调任安徽颍州时,在半路上病死。

范仲淹死后,谥号是文官最高等级的“文正”,追增的官职因死前只是个户部侍郎,所以刚去世时只能追增到兵部尚书这一级别,多年后才慢慢加到太师、中书令、尚书令、楚国公,算是和他的名声以及曾经担任过宰执的地位相符合。

从范仲淹的生平看,他实际上在中枢没有待几年,基本上每次都是一年左右就被贬斥到地方,在中枢站不住脚,只能说明,范仲淹虽然道德、操守是一流水平,可政治水平却差强人意,就以变法而论,后来的王安石搞得比他还厉害,还激进,可王安石就坚持了五年多。

即使王安石最后失败,可朝廷为了安抚他,在他生前,还为他保留着宰相乃至三公的虚职,从同平章事到左仆射,再到司空,只有升而没有降,爵位也一直是国公,没谁敢给他降,从这个经历看,范仲淹政治上的水平和威望远不如同样搞变法的王安石。

而范仲淹到处当知州的经历,也可以看出来,宋朝对于政见不同者的处理,因宋朝到宋仁宗时期就不再杀士大夫,因此,对于反对派,基本上就是到处调任,反复的折腾,古代交通不便,跨省调任其实就是变相的惩罚,不止范仲淹,很多名臣都死在调任的路途上。

不过,从范仲淹刚逝世后的追谥“文正”看,即使是他的反对者,也敬佩他的操守和品行,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谁都愿意去做的,这句名言就和岳飞曾经说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一样,大多数人不但做不到,反而会警惕说这些话的人,范仲淹当年的变法,重点在吏治,想让所有的官员都变成自己一样的操守,不失败才怪。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霍光作为卫青的“外甥” 汉武帝为何还将辅政大权交给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晚年杀光卫家人,为何将辅政大权交给卫青的“外甥”霍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晚年却沉浸在杀戮中无法自拔。他不仅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刘据逼死,还将一代贤后卫子夫的整个家族团灭。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杀母立子”的先河,在决定

  • 吕蒙白衣渡江后是被孙权害死的吗 吕蒙的死因到底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对吕蒙“白衣渡江”之后到底是怎么死的?与孙权、关羽有什么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蒙是不是孙权害死的。吕蒙病重之后,孙权曾“命道士於星辰下为之请命。”这一年,江东死了很多人,包括宗室重臣孙皎、江表虎臣蒋钦,其实他们都是死于同一个原因。吕蒙取荆州无措!由于关羽后世地

  • 晋朝为何施行“以孝治天下”?最后为何没能成功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非常正常,但是大部分朝代都是以忠治天下,毕竟封建王朝皇帝是权利的至高者,而他最需要的则是文臣武将的忠诚,但在众多王朝中,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晋朝。晋朝自开国变宣称以“孝”治天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我们都知道,古人深受三纲五常的思想影响,一般

  • 如果韩信不准备反叛,还会被吕后骗杀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陈豨,既是很早就投了刘邦的元老,又是在韩信麾下成长起来的将军

  • 秦始皇如果没有过早去世,会有后来的楚汉之争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嬴政,即秦始皇,秦昭襄王与赵姬之子,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如果没有刘邦,韩信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淮阴后韩信的军事才能极高,在秦末汉初的所有军事家中

  • 刘邦如果是个普通百姓,他还能娶到吕雉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娶吕雉时,还没有发迹,仅仅是沛县的泗水亭长而已。如果刘邦当时没有做泗水亭长,仅仅是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依赖的寻常百姓,

  • 曹爽当初奋起反抗司马懿 曹爽最后能打赢司马懿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对高平陵之变,若曹爽硬抗,到底能不能打赢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很多人都高估了曹爽的实力!若他选择和司马懿死扛到底,宁死不降,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必将是灰飞烟灭,根本不可能有丝毫胜算!高平陵之变曹家三代君主,个个英明神武,然而他们的共同点便是活得不太久,尤

  • 霍光手中的势力那么大 刘病已又是怎么坐稳皇位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对权臣霍光的势力很大,刘病已是如何坐稳皇位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汉宣帝刘病已来说,可以说他是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之一,他的功绩丝毫都不亚于汉武帝,由于他铲除了以霍光为首的霍氏一族,从而让自己坐稳了皇帝的宝座,这可以说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我们知道的是刘病已是汉武

  • 越国为何能在春秋后期称霸?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越国为何能在春秋后期称霸?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越国作为春秋后期新崛起的一个大国,之所以能顺利称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其他几个大国,比如齐秦晋楚这四个国家,在之前上百年的混战当中,都已经耗尽了国力,而且内部出现巨大的问题。至于勾践称霸的时候,几个中原大国的实际情况,其实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