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靖消灭突厥之后 李世民为何还将人雪藏-趣历史网

李靖消灭突厥之后 李世民为何还将人雪藏-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63 更新时间:2023/12/23 13:35:40

李靖灭了突厥,为什么李世民不赏反罚,还雪藏其徒苏定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630年,李靖以3000轻骑夜袭阴山,取得阴山大捷;随后其徒苏定方以200死士突袭东突厥大营,彻底灭了东突厥。

李靖班师回朝后,虽然有灭国之功,可没有封赏,史书记载“太宗大加责让,靖顿首谢”,而苏定方则是被雪藏,再没有出征立功的机会。

李世民是真的因为灭东突厥而责罚李靖吗?非也!这不过是李世民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所谓君辱臣死,早在四年前,李世民心中就有了灭东突厥的想法,只不过那时候实力不允许。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夺得了政权。此时李世民刚登上皇位,江山未稳。远嫁突厥的义成公主怂恿突厥颉利可汗远征大唐,意图恢复隋朝曾经的荣耀。

颉利可汗见中原新主刚立,觉得有利可图,遂兴兵20万铁骑,兵分三路,剑指长安。等李世民反应过来时,颉利可汗的中路大军已经兵临渭水,离长安不足40里!

李世民的心腹诸将纷纷请求出战,誓与突厥拼个鱼死网破。但李靖却有不同的意见:突厥素来是行动如风,抢掠一番就走,如今贸然交战,恐长安有失,不如先给其好处,待日后再决高下。

李世民深以为然:“欲先取之,必先与之!”但若是直接和颉利可汗和谈,恐怕颉利可汗会狮子大张口,还要如此这般计较一番。

李世民先派大将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务必给突厥左翼军一个下马威,让颉利可汗知道,中原兵锋之盛。

尉迟敬德不负众望,大破突厥左翼军于泾阳,杀敌1000余人,生擒其主将。此举果然把颉利可汗给吓到了,他忙派使者执失思力去长安探听虚实。

李世民当然不会露出马脚,让杜如晦陪着执失思力一顿灌酒,将他灌得烂醉如泥,随后看守起来。

此时长安城不过5万守兵,为了虚张声势,李靖建议发动百姓,让他们披甲执锐冒充唐军,远远看去,营造出和突厥势均力敌的假象。

做完这些布置,李世民带着房玄龄等六人,到达颉利可汗所在的渭水对岸,大声指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破坏突厥和大唐的感情。

颉利可汗见李世民底气十足,而作为左膀右臂的执失思力又被扣押,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当李世民提出议和时,颉利可汗同意了。

《旧唐书·张俭传》记载:“贞观初......每有所求,辄遣书称敕,缘边诸州,递相承禀。”这里用的是“敕”,也就是“君”对“臣”的命令。李世民好不容易弑兄逼父得到的天下,如何能受如此大辱?若是李世民不报此仇,他终生都无法在李渊面前抬起头!

三年后,大唐经过三年休养生息,已经有何突厥一战之力,而此时突厥陷入内战,分裂为东西两突厥,势力大为削弱。此消彼长之下,李世民决定发动灭突厥之战。

派谁去呢?李世民陷入犹豫,李靖无疑是最佳人选,但他早已位高权重,赏无可赏了。此战对李靖来说,胜不能赏,败则必罚!关键时候,李靖主动请缨:“臣听闻吐谷浑国主夫人貌美可人,请陛下赐其为臣妾。”

吐谷浑是西域众多小国之一,此国看着突厥在大唐捞到好处,也频频犯边。李靖申请出战,连封赏都替李世民想好了。

公元629年11月,李世民派出以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瑾、李勣、薛万彻等为副总管的豪华阵容,兴兵20万,势必一举灭东突厥。

李靖用兵,向来是“兵贵神速、出其不意”,他亲率三千壮士、六千精骑,日夜兼程,在突厥为反应过来时,突袭定襄城,重复了当年突厥奇袭长安的往事,史称“定襄大捷”。

突厥颉利可汗以为大唐天兵齐至,“唐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颉利可汗不敢接战,匆匆逃向大本营。

颉利可汗的一举一动都在李靖的预料当中,只要颉利可汗一退,他就再无站住脚的机会!李靖早就和李勣等人商议,由他们沿途狙击颉利可汗,不求全歼,只要让颉利可汗战力减员就行。

于是发生了这样的一幕:颉利可汗逃到白道,被李勣狙击,丢下五万余人战损和十余万牛羊后,成功突围;颉利可汗逃往阴山,又被薛万彻拦路打劫。等吉利可汗逃到老巢时,突厥内部已经准备废除颉利可汗这个可汗了,因为颉利可汗把突厥带入了战争的泥潭。

颉利可汗非常天真,打不过就投降吧,等牧草长出来再打不迟。为了稳住大局,颉利可汗遣使请降,他派的还是老熟人执失思力。

李世民不顾武将们的反对,答应了请和,并派使者安慰颉利可汗。可惜李靖看穿了颉利可汗的拖延计划,果断效仿韩信灭齐之计,趁颉利可汗放松警惕,亲自带一万铁骑奇袭突厥颉利可汗大帐,苏定方率二百人实行斩首计划。

天公作美,当日天降大雾,苏定方突进到颉利可汗大营七里处才被发现,正在和唐使者饮酒的颉利可汗还没来得及调兵遣将,就被苏定方的骑兵冲乱。颉利可汗如惊弓之鸟,慌乱中骑马独自逃跑。李靖率大军压上,剿灭突厥主力,并处死了义成公主和她的儿子叠罗施。

颉利可汗准备逃入沙漠,被埋伏在那的李勣包了饺子,随后押回长安。东突厥一战而灭,原附属于突厥的小国家和部落纷纷向大唐称臣,高呼李世民为“天可汗”。

李靖班师回朝后,有人弹劾李世民纵容士兵抢夺财物和女人,李世民当众责罚李靖,史书记载:“太宗大加责让,靖顿首谢”,而此后终李世民一朝,再也没有苏定方出征的机会。

那么,李世民是真心责罚李靖吗?这不会是君臣心有灵犀的表现罢了。李靖之所以敢违抗李世民的旨意,强行灭突厥,无疑是他知道李世民真正的想法。事实证明,李世民做对了。

太上皇听闻突厥被灭,多年不理李世民的他,破例在凌烟阁举行宴会,庆祝李靖灭国之功。

李渊感叹道:“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困在白登,之后没有能够报仇成功。而今天我的儿子能灭突厥,我没有选错人,还有什么好忧愁的呢!”

李世民听到太上皇的夸赞,心中甚爽,因为他得位不正,此刻得到父皇的肯定,以后史书就要重新书写了。兴奋的李世民下场亲自跳舞,李渊在旁边弹琵琶伴奏。这样的场面,千年未有。

李靖晚年明哲保身,不贪恋权势,不与权贵交往,得以善终。公元649年,李靖病逝,享年79岁,谥号“景武”,陪葬于昭陵,位列“武庙十哲”。

苏定方被雪藏二十五年,直到唐高宗六年,才再次被用,远征高句丽,这才有苏定方一战灭三国的传奇故事。

个人认为,李靖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第八,有些低了;而苏定方被雪藏二十五年,更是大唐的损失,一代名将,近60岁才能再次冲锋陷阵,可惜了一位旷世将才。大家觉得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敢单挑吕布和文丑,公孙瓒的真实能力到底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董卓作乱,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正史中被称为关东联军,公孙瓒作为其中的一方诸侯,加入了讨伐董卓的阵营,公孙瓒甚至亲自上阵,单挑吕布,不仅如此,公孙瓒后来与袁绍交战,还单挑猛将文丑。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为何老亲自上阵厮杀?其武艺究竟武艺如何?

  • 毌丘俭战功累累,为何结局却很凄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尊刘抑曹”的小说,曹魏阵营中很多名将被严重弱化,其中便包括我们今天的主角名将毌丘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毌丘俭出身官宦世家,毌丘俭以父荫入仕,起初担任平原侯曹植的文学,后来又侍奉准储君曹叡。等到曹叡登基为帝后,毌丘俭作为亲信自然获得提拔,起初担任尚书郎、羽

  • 朱标为何能得到朱元璋的重视?他的太子之位为何如此稳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朱标,明朝第一位太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朱元璋和自己最心爱的马皇后生的孩子。而且朱元璋有朱标的时候都已经是27岁左右的时候了,早放在古代,几乎快同等于是老来得子了。朱元

  • 卫子夫早年深受汉武帝喜爱,为何最后被逼自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卫子夫,即卫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身世寒微,原为平阳侯家歌者,有同母弟三人,即卫青、卫步、卫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汉武帝刘彻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皇帝之一,对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在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之后的王朝都沿用儒家的治国方针,直到清朝

  • 李承乾本是优秀的储君,为何后来变成行事荒唐之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皇帝之一,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只有一个早早夭折,没有活到成年。在这十四个儿子当中,唐太宗李世民最为

  • 《君子行》的作者是谁?曹植的这首五言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想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文学家,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这首五言诗便是与曹操、曹丕并称"建安三杰

  • 刘宋政权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有关刘宋政权的历史,最早其实要追溯到南北朝中期的时候。公元363年,在今天江苏镇江地区,有一户姓刘的人家,生了个小男孩。小男孩出生的时候,这家人特别穷,而且小男孩出生之后不久,他妈就因为生产的时候落下病根,因病

  • 徐昭佩为什么被逼自杀?她的死与萧绎有关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徐昭佩(?—549年),东海郡郯县人。梁元帝萧绎正妻,南齐太尉、枝江文忠公徐孝嗣孙女,侍中、信武将军徐绲之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时期,对夸人长得美,有着一定的讲究,对于年轻的美女,一般常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重点是夸容貌,而对于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呢,

  • 魏晋时期的开国皇帝是如何对待前朝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有很多亡国皇帝,一般来说不是被杀就是自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中国历史上,但逢王朝更迭之际,亡国皇帝和皇族,除非有比较特别的政治因素(如隋朝待南陈,北宋待后周)外,大多下场凄惨。唯独有一个历史时期,气氛相当和谐,即曹魏代汉至三分归晋这一历史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前后有四个国家灭

  • 柴荣是个怎样的君主?一生努力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改姓郭,后世仍习称“柴荣”,邢州尧山县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五代十国这样的动乱黑暗的年代,曾经有这样一位乱世之中的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