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广和卫青都为西汉立下战功,为何两人的命运天差地别?-趣历史网

李广和卫青都为西汉立下战功,为何两人的命运天差地别?-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3/12/14 15:42:06

李广,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卫青,字仲卿,西汉时期将领、外戚,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广和卫青都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将,他们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都是屡建奇功,也都曾经令匈奴人闻风丧胆,不敢踏足中原半步。

但是,两个人的命运却又天壤之别。

李广一生不得志,尽管战功赫赫,但却终生未被封侯,期间两次被判死罪,最终自刎身亡。

而卫青却一生从未打过败仗,一路平步青云,拜大将军、封万户侯,成为一人之下万众之上的权臣。

在某种程度上,李广的能力和人品一点也不比卫青差,但他为什么就总是那么倒楣呢?

李广被俘虏的经历给汉武帝留下了“倒楣鬼”的印象

卫青是一个常用将军,他一生同匈奴交手无数次,但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即使在同一次战斗中,同样是带兵打仗,别的将领或者被俘、或者战败、或者一无所获,但他总能收获很大,而且每一次都能加官进爵,威望大增,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同卫青一生的经历不同,李广则经历过惨败,且被俘虏,差点丢了性命。那一次,李广被俘虏后,匈奴士兵把他用网兜兜着,挂在两匹战马中间的空里飞奔。他假装昏死骗取匈奴兵的警惕,趁机一跃而起,跨上一匹战马,飞奔逃回大本营。

李广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

有了这次被俘的经历,按照军令应该处死。后来,汉武帝虽然免除了李广的死刑,但却被废为庶人。也是因为这次被俘,给汉武帝留下了极坏的印象,他认为李广这个人“数奇”,不能担当重任。

汉武帝说的“数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走字、背运,说直白点,就是个倒楣蛋。这就从最高领导人心目中判了政治死刑,注定李广一生不会得到重用。事实也确实如此,到李广自杀身死,他到六十多岁也没被封侯,这在那个注重军功的年代里,也是比较少见的。

一言不和就摔脸子走人,这样的下属估计没人喜欢

导致李广最后自刎的那次战役是很关键的一次战役。因为,汉军得到确切的情报,匈奴单于就在不远处的军中,他们这一战就能擒获他,是一个能立重大战功的战斗。

对于这样一次关键的战斗,李广同卫青都很重视。尤其是李广,他觉得这是一次能给他正名的战役,说不定还能因此而获得封侯。

所以,他主动请缨,向当时的主帅卫青要求打前锋。但是,卫青却把这个活指派给了他的亲信公孙敖,因为公孙敖在上一次战斗中同李广一样吃了败仗,卫青想让他通过这次战役获得军功。

李广因迷路而误了军时

卫青不仅不让李广当先锋,反而派他带队走道路泥泞、路途遥远的东路。

李广为此很生气,他同卫青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也不行礼就气哼哼地拂袖而去。

后来,战争结束,李广因为迷路加道路难行而耽误了集合时间,按照军令又是一个死刑,心高气傲的李广不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调查和审问,在郁闷中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上面的战例来看,压倒李广的稻草不止一棵,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汉武帝给卫青下了密诏,不允许李广担当大任。大战之前,汉武帝给卫青的私信中说:“李广老,数奇,勿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这就给李广判了死刑,人家汉武帝同卫青姐夫朗舅私下里想除掉他也未可知。

其二,卫青大概是以权谋私。公孙敖同李广一样都在上次战斗中吃了败仗,都受到了汉武帝的处分,属于戴罪立功的将军。卫青把这样的机会给自己的亲信,显然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亲信立威,这也是卫青在军中人缘好、威望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卫青公报私仇。从上面李广对待卫青的不礼貌来看,平日里李广基本也是刺头一个,估计也不讨卫青喜欢,甚至在很多事情上让卫青没有面子,卫青当然要除掉他而后快。

说到这里,相信有很多朋友也同我一样为李广的遭遇鸣不平了。但反过来想一想,李广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还是先看看卫青是怎样处理同他的上级之间的关系的吧。

卫青功高不盖主,是取得汉武帝信任的关键

李广自杀之后,卫青带领公孙敖等亲信部将屡战屡胜,不断建立奇功,汉武帝封他为大将军、万户侯,成为名符其实的“二把手”。

大树在握的卫青显然头脑很清醒,他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处处为皇帝着想,涉及生杀大事绝不越权。

在另一次同匈奴的战斗中,他率领的部队又取得了新的胜利。但是,有一个叫做苏建的部将却临阵脱逃,把他自己带领的队伍都抛弃了。按照军纪,这个苏建应该处斩。当然,作为带兵在外的大将军,卫青完全有这个权力砍了苏建的脑袋。

卫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从不专权

但是,当他的副将向他建议处死苏建时,他却这样说:“我虽然有处置有罪将领的权力,但作为深受皇帝信任的重臣,却也不敢在国境之外擅自处决大将。应该将这个权力交还皇帝,以显示我作为人臣的不敢专权,这样不是更好吗?”

于是,他叫人将苏建关押起来,送回京城,由汉武帝亲自发落。

从这里来看,卫青同李广在处理上下级关系问题上,是不是高下立判。卫青这样的做法怎么能不让汉武帝喜欢?又怎么能不让汉武帝放心呢?

说到这里,我的这篇小文章也应该结尾了。我想要说的是,李广在能力上一点也不输卫青,但他为什么却落得个身首异处、惨死疆场的结局呢?我觉得他至少应该学习卫青的谦虚谨慎、忠心事上、专心为下。

自古以来,任何上级都不喜欢自己的下属越权、越位,更不喜欢他对自己不礼貌。卫青与李广在这个方面恰恰是一对反例,当然最终的命运和结局也是截然相反的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秀想渡河找不到船只,功曹无奈撒谎说河水已经结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刘秀,即汉光武帝,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平定动乱之后,刘秀励精图治,开创“光武中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3年,击败王莽大军的更始政权才刚刚稳定下来,河北地区就爆发了大乱,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在西汉宗室刘林等人的支持下,于邯郸自称皇

  • 宋徽宗当了八年的俘虏,为什么还能生下14个子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接下来趣历史

  • 长孙晟:隋朝著名外交家,“一箭双雕”的典故与他有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长孙晟(552年—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河南洛阳人,北周、隋朝时期的武臣,著名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突厥在北方地区的大肆劫掠引起了杨坚的高度重视,这对大隋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但想要拔

  •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忽必烈为什么这么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尊号“薛禅汗”,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1260年-1294年在位),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状元胡砺大概没想过,他的金榜题名居然源于一次“跨国”科举。北宋末年,金兵攻掠河北,胡砺不

  • 南明的存在感为什么这么低,关注的人这么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南明(1644年-1662年)是明朝京师北京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的合称,历时18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历史上,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原王朝“南渡”之后的延续,并且都在历史教科书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明朝灭亡之后有没有相对应的“南明”呢?其实

  • 五代应该划分为五个王朝,还是统称为一个时期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传统的历史体系中,唐朝到宋朝之间有一个古怪而尴尬的“五代十国”时期,到底应该把“五代”

  • 道光帝亲手打死了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这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道光帝,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生于紫禁城撷芳殿中所。年号道光。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光皇帝一开始其实并没有想弄死他自己的儿子

  • 历史上钟会为什么杀许褚儿子?他们有什么过节?-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许褚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历史上钟会为什么杀许褚儿子?他们有什么过节?请听我详细道来。许褚是三国时候一个很厉害很勇猛的将士,他是曹操面前的大红人,曹操非常喜欢他,他也是曹操贴身的侍卫,平时负责保护曹操的安全。许褚的力气非常非常大,打

  • 窦太后如何差点犯下了主张“兄终弟及”的错误?-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窦太后为什么想让小儿子梁王继承大儿子汉景帝的皇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由于很多汉朝电视剧的影

  • 吴楚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为何要坚定地支持汉景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七国之乱时,同为诸侯王的梁王为什么坚定地支持汉景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景帝三年(前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