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代《智囊(选录) 》:捷智部·杨修 全文及翻译注释-趣历史网

明代《智囊(选录) 》:捷智部·杨修 全文及翻译注释-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53 更新时间:2024/1/23 15:53:46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捷智部·杨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杨修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便令坏之,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之,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俟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于字为‘好’;薹臼,受五辛之器,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叹曰:“吾才去卿乃三十里。”

操既平汉中,欲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操出教,唯曰:“鸡肋。”外曹莫能晓,杨修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殊可惜,公归计决矣。”乃私语营中戒装,俄操果班师。

〔评〕德祖聪颖太露,为操所忌,其能免乎?晋、宋人主多与臣下争胜诗、字,故鲍照多累句,僧虔用拙笔,皆以避祸也。

捷智部·杨修翻译

译文

杨修担任曹操的主簿官之时,有次曹操修府邸大门,刚开始搭椽子。曹操从内室走出,察看施工的情形,在门上题了一个“活”字后就离开了。杨修命令人将门拆毁,说:“门中活为‘阔’字,魏王这是嫌门太宽了。”

有人献给曹操一杯乳酪,曹操吃了一点,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众人不知道曹操的用意,杨修见后,便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说:“曹公教‘人’各喝‘一口’,各位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呢?”

杨修有一次随曹操经过曹娥碑,见碑上题有“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答案,让我思考一下。”等走了三十里路后,曹操说:“我明白了。”让杨修写下他的答案,杨修写道:“黄绢,是色丝,合为绝字;幼妇,是少女,合为‘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合为‘好’字;薹臼,是受辛之器,合为‘辞’字(辞古字为受辛)。因此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答案写下结果。曹操所写的和杨修相同。事后曹操感叹地说:“我的才华与你的相差三十里远。”

曹操平定汉中之后,想要继续讨伐刘备,却没有办法向前推进;想要坚守汉中,又很难防御得住。将军们也不知道该守还是该战。一天曹操发布命令,只是说:“鸡肋。”外面的官员不知曹操的意思。杨修说:“鸡肋,吃起来没有多少肉,但是扔掉又觉得很可惜,我看曹公已经决定班师回朝了。”于是私下让兵士们整理装备准备回家,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师回朝。

评译

杨修正是因为聪颖太露,遭到了曹操的忌恨,招致祸难。晋、宋两朝的君主,常常喜欢和大臣在诗词书法上争胜负,因此鲍照的文章中常常会有低俗、累赘的言辞,僧虔写字时也会用拙笔,这都是为了避祸啊!

注释

①魏武:曹操。

②始构榱桷:刚开始搭椽子。

③解:了解,懂得。

④五辛:各种辛辣的食物。

⑤戒装:整理行装。

⑥德祖:杨修字德祖。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代《智囊(选录) 》:捷智部·梁武帝 全文及翻译注释-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趣历

  • 明代《智囊(选录) 》:捷智部·怀丙 全文及翻译注释-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趣历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政宣上帙二十一。起宣和七年正月二十三日乙未,尽二月。正月二十三日乙未圣旨王昂接伴大金国贺正旦使事不谨可特勒停。二十四日丙申金国贺正旦大使卢州管内观察使孛堇(改作贝勒)高居庆副使大夫守大理卿杨意入见於紫宸殿。粘罕(改作尼堪)在云:中获天祚以兵护归国封海滨王辽国亡。亡(删此字)辽录曰:天祚即位禽荒失御诸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政宣上帙二十二。起宣和七年三月,尽十一月二十六日癸巳。三月童贯入燕犒军。茅斋自叙曰:童贯交授银绢毕离太原由真定府河间莫雄州入燕扩自保州入莫州迎贯於任邱县语兀室已擒天祚事谓贯宜急备边以防女真为患彼怀张瑴之憾恐粘罕回来不测作过贯云:我今去燕山葺治兵马盖为此也。贯至燕中抚犒郭药师以下常胜军罢王安中升蔡靖为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政宣上帙二十三。起宣和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乙未,尽十二月九日丙午。二十八日乙未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陷蓟州执奉使贺允中锁之副使武汉英髡而(删此二字)降之(删此字)。《北征纪实》曰:本朝与辽人文移皆在两界对境谓之关报金人灭辽河东代州如故事而燕山府即玉田县筑一州曰:清州以对平州相与通使人之正路也。故共犯(

  • 智计无双的陆逊一生打过败仗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陆逊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智计无双的他一生打过败仗吗?请听趣历史小编详细道来。相信大家都知道夷陵之战,演义里说火烧连营八百里,实际上这是夸张说法。但是陆逊从夷陵之战之后就已经成为孙吴军事统帅了,和诸葛亮很像,少年成名,位居高位数十年。只不过他比诸葛

  • 黄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三次易主是怎么回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说起黄权,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黄权在年轻时担任郡中小吏,之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令为主簿。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付张鲁,黄权得知后认为一国不容二君劝解刘璋不要让刘备进川,刘璋不但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还将他贬为广汉县长。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反目成

  • 陆逊和姜维分别是东吴和西蜀两位股肱之臣,谁更厉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时期虽然民不聊生,但是有太多英雄豪杰登场,那么陆逊和姜维分别是东吴和西蜀两位股肱之臣,谁更厉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作为分析,一起看看吧!首先,先来说一说陆逊这个人。在演义当中,陆逊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了那么接下来就来看一看陆逊在武艺和统帅方面都有着怎样的表现吧。先来说一说陆逊的武艺到底

  • 赵云有什么本事?陆逊为什么怕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在夷陵之战末期,刘备被陆逊以火攻打败,东吴的将士在陆逊的率领下,一路追杀刘备。后来遇到赵云,陆逊就领兵撤退了,这是为什么呢?一、赵云是刘备留下的最后一张底牌。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一反常态的没有将赵云带在身边。他让赵云率领军队驻扎在江州,保障后方与前线的安全。我们知道,赵云在加入刘备阵营后,就一

  • 鲁肃构想的三分天下具体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都以为三国时期的“三分天下”的构想,是诸葛亮提出来的。其实在正史《三国志》当中,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构想的人是鲁肃。《隆中对》是节选自《三国志》的一篇文章,但是在这篇文章背后,是当时的一种天下局势。刘备两次前往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到人,第三次终于得见,而这一次见面,简直可以算是改变三国历史的重